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烂片之王 >

第255章

烂片之王-第255章

小说: 烂片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是因为换角事件的持续发酵,从周三开始,《解放日》国内日票房由周二的1680万反向上升到了2710万,然后又上升到了周四的3546万,再接着是周五的4100万,五日时间国内票房总共收下了1。4亿,远远甩开海外市场9180万的五日票房,比上周那国内海外相差了一千多万的周票房差距可是大多了,算是给国内票房市场挣了一口气。

    而《解放日》截止到目前为止五日全球票房总计2。3亿,距离2。84亿的目标只剩下5400万了……

    这个数据让很多分析师和业内人士都大跌眼镜——现在才过去5天,还有4天的时间呢!

    就算《解放日》现在开始票房猛跌,别说国内日票房四千万了,就算国内日票房狂跌,跌到日千万的级别,算上稳定的海外市场,每天也能有两千万上下的全球票房呢,这三天下来也够数了啊。特别是四千万跌到一千万,要跌的这么狠真的是不容易,所以这任务就更好完成了啊。

    《解放日》几乎可以视作提前完成了任务,超越了《英雄》成为新的票房第一。

    本来在他们看来够呛要完成的2。84亿的目标,竟然是这么轻松的就提前要完成了。

    虽然你们这周确实一直霸占着版面曝光率够高的,但是曝光率想要转换成票房还是有一定的转化比率的,从放映时期来看,你们这转化比率有点高啊?然后很多想得比较多的人一下子又想到了抬票房——韩三坪上周没抬,说不定这周抬了呢?不然这个数据实在说不过去啊,你当过家家呢?

    这个第一可不是这么好当谁想当就当的,你要是想借着一些手段上来?呵呵,没门,这第一后面站着的人,人脉关系和能量可不会比你们小。

    于是在很多领导的一声令下,下面的那些记者们下去明查暗访一通乱查啊,结果结局和上周一样,没有午夜鬼场,没有偷换票单,没有成规模的赠票,数据一切正常,这真的就是硬拼上去的。最后他们也只好认了:这《解放日》曝光量和票房的转化率还真是挺高的。

    当然,专业分析师们作出的报表上体现出来的因素更多:《解放日》产品本身的商业质量过硬,媒体的曝光量,起伏的舆论战中观众对杜安产生的补偿心理机制……这种种的一切造就了现在的这种状况,让《解放日》在放映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迎来了第二春。

    在接受了这个事实之后,很多媒体甚至已经开始提前搜集相关资料,开始准备庆祝《解放日》登顶了。

    《解放日》的两大制片方也提前开始准备庆祝这一盛事,韩三坪在白天的时候还特意打了个电话过来跟杜安寒暄了两句,言谈间听着笑声不断,看来心情很好。

    话语中,韩三坪提到了申请延长放映的事,虽然结果还没下来,但是“应该”是不会通过的。

    韩三坪都说到这份上了,杜安也就明白这事没指望了。

    这第一个开头的难度还真是高,果然是我党办事的风格,任何事的开头总是比处女还紧。

    另外,韩三坪就没说什么了,只是随便聊了些庆祝的事项,最后说了一句“希望下次还有合作的机会”,就结束了此次谈话。

    杜安拿着已经挂断的手机,盯着看了半天,脑子里想到了不少东西。

    韩三坪那最后一句话可是意味深长,如果他所料不差的话,两人之间大概是没有再度合作的机会了。

    不过这样也好,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合则来不合则去,这样好聚好散也是挺好的。

    而放下了手机后,杜安直接把手放到了键盘上,开始写东西。

    “距离世界影史第一《英雄》的全球37。2亿票房,《解放日》还有5400万的距离。”

    “历史,由我们共同创造。”

    这是他输入文本框中的内容,另外还上传了一副配图照片,上面是他戴着鸭舌帽大口罩站在影院大门侧的一张照片,面对着镜头露出一双微笑的眼镜,手里还拿着一张电影院展示给镜头看。

    这是他昨天晚上特意跑到栖霞区一家偏僻的小影院里拍下来的照片。

    虽然在现在这样的成绩出来之后,业界都认为《解放日》成为第一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是结果没出来之前他该做的还是要做,不让自己有任何一丝失败的可能。

    杜安现在博客的关注度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在换角风波中粉丝数量又有所增加的他的博客现在的关注度已经是1675万了,而且和那些拥有千万级别的粉丝但是粉丝活跃度却不高的明星相比,他现在正处在时下的舆论风口浪尖上,正是博客活跃度最高的时候,这篇博文一出来立刻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刚刚发完,杜安一点进自己的这篇博文里,点开评论,就发现瞬间有了一百多条评论!

    几秒钟的时间就有了一百多条评论,这些人是盯着他博客不停在刷新吗?

    杜安稍微看了一下,发现这些快速回复的都是一些没意义的东西,光是“沙发”就有几十条。他看了可能也就一两分钟吧,然后再刷新一下,评论数已经破千了。

    这速度太恐怖了,而且现在的评论里终于也有了一些有意义的内容。

    “我的天,有生之年终于等到杜安发博了!”

    “安安不要受到之前那些事的影响。”

    “解放日都要超过英雄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这种重大历史事件必须得参与啊,下了班就去买票去!”

    “求拍照地点,想和安安同一家影院看电影,最好是能坐在安安曾经坐过的位置上。”

    “你还真是玩的一手好牌,以前以为你只是一位有才华的导演,后来以为你不仅是导演还是一位有才华的演员,现在才知道你制片人的名头不是白挂的。恭喜你,年轻人,就是希望你以后的手段能干净一些。”

    “看到你没有受到影响,笑得还这么开心,我就放心了。解放日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都是因为你专业的工作态度,你值得这样的快乐。”

    “希望你能站出来详细解释一下石中天的事情,把真相说出来,还石中天一个公道,你作为明星有这样的责任,还不只是顾着开心自己的电影取得这样的票房。要知道,这部电影本来是应该有石中天的一部分的。”

    “有病吧?事情都那么明白了还说个屁啊,杜安不想落井下石、现在明显都开始故意引导舆论不要再集中在石中天身上给他减小压力了你们自己还要往上撞,真是有什么样的偶像就有什么的粉丝,都够脑残的。”

    “开了个集资链接,为杜安包场,目标是成为第一,希望大家支持一下,网址是xxxxxx。”

    ……

第三百六十八节:加冕为王
        (后台一直进不来,到现在才进来,更晚了,很抱歉)

    周五的爆料出来之后,杜安和石中天之间的那点破事形势已成定局,后面跟上的一点小新闻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这件事基本上就这么定性了。

    新闻很多时候就在于一个持续的争议性,有争议性才能炒得长久,一旦盖棺定论了,没多久就会离开人们的视线,对于杜安和石中天之间的这点破事也是如此,相信最多再过两天甚至可能明天就会离开头条的位置。因此,很多想要抢头条的明星们和他们背后的经济人们摩拳擦掌,就等着这头条一下来,他们压了好些日子的料就准备开始往外捅准备抢头条了。

    但是在娱乐圈如何抢头条确实是一门大学问,他们辛辛苦苦地盼着盼着,眼见着这件事就要过去了,而换角风波因为失去了争议性确实也在周日离开了头条的位置,眼看着就是他们大展身手各自发挥争抢头条的时候了,但是一条新闻又杀了出来抢先一步截走了头条的位置。

    “世界影史票房第一宝座换人”,“《英雄》让位于《解放日》”,“《解放日》——新的世界票房第一”,“杜安再创奇迹”,“从最佳导演到世界之王”,“半路出家的票房第一”……

    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满足于娱乐版头条的位置了,大规模地出现在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上:《人民日报》,《南扬晨报》,《新华日报》,《北金晨报》,《华商日报》,《南方都市报》,《申报》,《西秦都市报》,《鲁报》,《崇庆日报》,《环球时报》……

    不管你身处哪个城市,现在去报刊亭随便买上一份报纸一看头版,基本上就能看到这样的新闻。

    而看到这新闻之后读者们产生的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平时不关注这方面东西的读者,他们看到了之后,会生出“票房第一换人啦?”这样的自然想法,然后详细地看一下,看看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本事改天换日。

    第二种是平时关注过这方面的东西、最近一段时间忙于工作学习没空关心的读者,看到标题之后不用看具体的报道脑子里就自然冒出一个名字来——《解放日》,然后再仔细一看,果然是《解放日》成为了新的第一,继而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之前一段时间不是都说《解放日》超过《英雄》有点悬的吗?怎么一段时间没关注它就这么冲上来了呢?

    还有第三种,是整天闲着没事干一直关注着相关信息的读者,对于这样的结果在这一周到了后半段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看到这样的标题后都是了然地一笑,一副“终于来了”的表情。

    “……继昨日收下全球单日票房6800万后,《解放日》截至目前为止全球总票房37。3亿,超越了《英雄》在2003年所创造的37。2亿的世界影史第一的纪录……”

    这几乎是每份报纸都会写到的内容。

    得益于《解放日》曾经在海外市场创造的奇迹,各大数据方在关注《解放日》单日票房的时候都会相应地关注其海外单日票房的情况,而不是像以前的那些影片一样每周统计,再加上现在《解放日》极有可能超过《英雄》的纪录,他们盯海外每日也就盯得更加紧了,这才能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的资料确认《解放日》确实已经成功成为了新的世界影史票房第一。

    而在其他的方面,各大报纸则是选了自身定位相关的方向自由发挥。

    “……以《解放日》为代表的各大影片掀起了一股新的观影热潮,十月份国内票房总额截止到23日已超过去年同期。这标着我国影视事业正在蓬勃有序发展,并在巩固开放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场,在美国、德国等地屡创票房佳绩。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是《人民日报》的报道,《解放日》继上次的海外利好消息传来之后又一次登上了这份报纸。

    “……2003年,《英雄》用两个月的时间创造了历史记录,2006年,《解放日》超越这个纪录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杜安以有力的一击告诉了人们真正的天才是不会被规则所束缚住的。25岁,这是一个很多导演还在担任副导演、担任选角导演甚至连导演的名头都无法冠上的年龄,杜安却以一部影片完成了历史的传承,创造了世界影史上新的纪录,谱出了华美的一章……”

    这是《南扬晨报》的报道,这份家乡的报纸跟打了激素一样,肆无忌惮地疯狂吹捧这位南扬市的骄傲,“旷古绝今的天才”、“历经磨难的成功者”这些称号跟不要钱一样往他头上扔,就恨不得把“圣人转世”“文曲星下凡”这样的标签都往杜安头上贴了。

    “……从去年的华表奖最佳导演,到今天的世界影史票房第一,杜安摒弃了以往一年两部的快速作风,一年磨一剑,终于华丽转身,用连续两年的两个纪录证明了自己不只是能拍文艺片,也能驾驭商业片。这和前票房第一《英雄》的导演张艺某如出一辙,两人都是多项全能,无法用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片导演’或者‘商业片导演’来狭隘地定义……”

    这是《崇庆日报》的报道。

    “……纵观世界影坛,前票房第一《英雄》的导演张艺某是摄影出身,现票房第一《解放日》的导演杜安是管理系出身,正统导演系出身的导演竟是无法占得一席之地,这令人不禁反思我们国家的影视人才培育体系是否出现了问题……”

    这是《北金晨报》的报道。

    “……回顾《解放日》的上映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解放日》的各类宣传几乎贯彻了整个上映档期,除了电影本身的质量过硬外,相信形式繁多的宣传攻势也是促成《解放日》成为世界影视票房第一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值得后来者借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或已过去,在影视事业日渐繁荣的今天,如何进行有效而广泛的宣传,势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