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烂片之王 >

第213章

烂片之王-第213章

小说: 烂片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安甚至都想到了今天过后的新闻内容:大概就是描述一番路演现场的情景,就几个问题进行说明,然后文章的高|潮大概就是贾宏生公主抱朱茜而朱茜脸红了之类的。

    就在这时,有记者点名杜安发问了。

    这是一位脸蛋圆嘟嘟的女记者,短发,胸前挂了个牌子,拿着递过去的话筒就问道:“杜安导演你好,我是《崇庆晨报》的记者。我们都知道,《解放日》是一部主旋律电影,而本月刚刚上映的《东京审判》也是,不过截止到目前为止,《东京审判》用两周时间在国内收下了七千两百万票房,回本无望,可谓惨败,不知道这是否会影响杜导您对于《解放日》的票房预期呢?”

    会场稍微一滞。

    之前的问题大家差不多都是和和气气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到这个问题有点尖锐了。

    杜安手中拿着话筒,看着这个女记者,暂时没说话。

    韩三坪还是笑着,面色不变,束玉依旧扑克脸,面不改色——他们都相信杜安能很好地把这个问题给敷衍过去。

    但是他们却都不知道此刻杜安心中所想。

    《东京审判》?杜安知道,这部电影在九月一号上映,到现在两周时间在国内收下了七千两百万,而它的制作成本是五千万,这还是片中的几位大牌都已经刻意放低了身价的缘故……

    主旋律电影在国外一向是最不受欢迎的种类,从来都卖不动,所以国外票房就别指望了,而国内票房在头两周只有七千多万,截至到下画全球票房可能连一亿都突破不了,对于一部制作成本就达到了五千万的电影来说,单靠票房已经亏定了,就算算上后续家庭市场的收入,想要回本也有点困难。

    这是主旋律电影票房的又一次扑街,口碑上也不是太好,很多人都评价这部电影太空了,空有理想没有技术。这记者拿《东京审判》出来,这是认为《解放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啊?特别是《解放日》的投资是《东京审判》的好几倍,更有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了。

    如果是之前的杜安,此刻大概会用一些空话套话敷衍过去,但是他刚要张嘴,就把自己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前阵子的事,今天的事,苏瑾的话,贾宏生的事……太多的事从他脑海中一闪而过。

    然后他开口了。

    “最近很多人都对我说过类似的话题,”

    杜安远远看着那女记者,笑着道:“他们说,啊,那谁谁谁跟你一样,当年也是火得不行,结果一拍个主旋律,立刻不行了。他都不行,你还能行?”

    不用人提醒,现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记者们都像是兔子一样瞪大了眼睛。

    这差不多相当于直接点名张艺某了,他们仿佛预见到了要有什么不得了的事要发生了……

    “然后又有人说,啊,《东京审判》不行了,本都收不回来,亏死了,”

    说到这,杜安一指那女记者,笑道:“别躲,我说的就是你。”

    现场一片低笑声响起,那女记者也只好尴尬地一笑,恨不得立刻能坐下来才好,但是杜安还在说。

    “我总是听你们这样说,那样说,现在也该我来说说了,”

    韩三坪的面色有点不对——他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却不知道是什么,而束玉就比他清楚得多了。

    束玉已经眯起了眼睛,开始想自己该怎么善后了——经历过《风月俏佳人》首映礼上导演当中携妹脱逃事件的她,完全知道这个男人疯起来有多可怕。

    朱茜神情有些恍然:这一刻的气氛有些微妙,让她想到了《风月俏佳人》首映礼的那一晚,杜安跳下舞台之前,空气也是这个味道。

    台上众人表情各异,杜安却是笑着,拿着话筒,远远看着那位女记者,缓缓道:“你问我票房预期?那我来告诉你我的预期票房。”

    “三十亿,少一分我杜安就此金盆洗手,不再当导演。”

    现场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

    注释1:崇庆大剧院09年建,情节关系提前了,大家不要介意

    注释2:“应援”这个词是古语,诸葛亮《将苑·击势》中就有用到,并不是日韩专用。

第三百二十一节:膨胀
        杜安看到,在自己这句话扔出来之后现场所有人都陷入了痴呆当中,所有人都不敢置信地看着他,显然严重怀疑他们刚才是不是听错了。

    “杜导,”

    《崇庆晨报》那个圆脸蛋的女记者反应了过来,再一次问了一句,“请问您刚才是说,您对于《解放日》的票房预期是三十亿,如果没有三十亿的话,您就金盆洗手吗?”

    她之前问问题的时候称呼以“你”为主,现在全部变成了“您”,而且声音都稳不住了,一直在颤抖,可见她此刻的内心有多么激动澎湃了。

    杜安笑看着她,说:“没错。”

    听杜安又一次确认了这个消息后,之前还死一般寂静的大剧场内像是有一架飞机低空掠过,低沉的嗡声一片,如同闷油被炸开了,所有人都坐不住了,忍不住小声窃窃私语起来,更有许多人不停地举手希望得到机会问问题。

    杜安趁着这混乱的间隙看了对面一眼——剧组人员在台上呈一个扇形坐着,他和韩三坪出于满足观众的方向出发把几位主演安排在了中间坐,他们两人则是分坐扇形的两边,正好隔空面对。

    他看到和自己一样分坐两端的韩三坪面色尚算平静,只不过眼神阴晴不定,然后他又向右看去,视线一路从对面那边扫过来:台上的众人现在都在看着他,表情各有差异,有惊诧的,有担心的,有眼带责备的,有感兴趣的……

    杜安又向台下看去,可以看到台下坐在前面的媒体们就像是雨前小河中的一条条小鱼一样奋力往上扎猛子般地举手,希望得到一个发言提问的机会,而目光若是越过媒体席再往后,则可以看到那些来现场应援自己心中偶像的粉丝朋友们基本上都在一起交头接耳,嗡嗡声一片,其中他还看到有举着自己名字灯牌的粉丝激动地双手举着灯牌挥舞着。

    疯了。

    不管众人看向他的眼神有多少种,不管他们的表情是否纷呈各异,杜安都从他们的眼中读到了这个单词,这大概就是所有人对现在的他的看法。

    于是杜安笑了起来,随手点了下面一个举手举得很high的男记者,“这位朋友。”

    这位被点到的男记者很兴奋,等到工作人员把话筒递过去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发言了,“杜导你好,我是《崇庆时报》的记者。你刚才说如果《解放日》的票房没有达到三十亿的话你就金盆洗手不再当导演了,请问这票房指的是国内票房还是全球票房?另外,这句话是否是气话?如果《解放日》的票房没有达到三十亿的话,你是否真的会就此金盆洗手不再当导演了?”

    好嘛,这一番连削带打,是要把这件事给坐实让杜安以后没有回旋的退路了。

    不过杜安本来也是经过了谨慎思考的才定下了“三十亿”这个目标而不是四十亿五十亿,还是有一定把握的,于是他拿着话筒说道:“当然是全球票房,国内票房三十亿?也许再过个几年十几年等到国内经济和电影实力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后会有人做到吧,现在我认为还是没有人能做到的。”

    他顿了一下,又道:“这句话也不是气话,我是认真的,三十亿这个数字也是我综合《解放日》的影片质量和我这两年对于市场的观察结果而得出来的一个结果,我相信是非常有可能达到的——当然了,我不是上帝,什么事都不是我这张嘴随便说说就能实现的,不过有80%的把握,我觉得也就能下注了,人生本就是一场赌局嘛,爱拼才会赢。”

    “最后,现场这么多媒体朋友和观众朋友们看着,还有摄像机记录了下来,我相信就算我到时候不幸真输了也没法抵赖,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这点。”

    说完之后,杜安最后笑了一下,“不过我不会输。”

    如果说刚才的杜安是痴人说梦的话,那么现在的杜安就是自信心膨胀——80%的把握会有三十亿票房打底?他特么这请的是什么调查机构做的数据分析啊?!而且他最后还又强调了一遍自己不会输……

    这人究竟是有多自大?

    《三十亿,自信还是自大?》,已经有记者为明天的报纸想好了标题,动作更快更机灵的甚至已经弯下腰掏出手机偷偷摸摸地给报社打电话通报现场情况让那边赶紧赶稿了。

    这位记者问完了之后,又是无数记者举手想要提问,而且提问的对象无一不是杜安,好端端的一个《解放日》剧组宣传路演,硬生生变成了杜安个人秀。

    “……请问杜导,你认为张艺某导演不如你,他做不到的事你能做到,巧合的是今年年底的时候正好也有一部张艺某导演的新片上映,你认为《解放日》的票房能压过张艺某导演的新片吗?再者,你认为《解放日》的票房能超过张艺某导演曾经创下的第一票房纪录《英雄》吗?”

    这就是来挑事的了,直接也不问杜安了就确认刚才杜安口中的“谁谁谁”是张艺某,还不在这上面停留直接滑到下一个话题,招数老练,不过杜安也不是当年的毛头小伙子了,在这个圈子里混了几年也是有经验的,拿着话筒就回答起来:“首先,我要纠正你的话,我刚才只说了谁谁谁,可那谁谁谁并不是张艺某导演,你可别往我头上乱扣帽子,现场都有摄像机录着呢。”

    “其次,张艺某导演是我尊重的一位大前辈,不仅实力过硬,对于中国电影的走向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是很钦佩的。对于他的新片,因为我没看过所以也不好随便评价,毕竟我是一个理科生、喜欢讲究客观事实,没有了解的事物我不会轻易下结论,我只会对自己了解的事物做评价和预测,比如说《解放日》。”

    “最后,根据市场大数据和我的客观推测,我觉得《解放日》超过三十亿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想要超过《英雄》还是有点难度的,这是实话实说,毕竟咱们做推测也不能瞎讲话乱吹牛不是?”

    下面的人听得瞠目结舌:您这张张嘴动不动就“三十亿”,“80%可能性”,而且针对的是一部主旋律影片,这还客观、这还不算乱吹牛呐?圈子里著名的那些满嘴跑火车的导演也只不过有事没事就“票房过亿”“票房过五亿”的吹,你这就直接翻了好几番冲到了三十亿,那些导演在您面前都要甘拜下方自愧不如您的嘴炮功夫了,您这要是客观理性的话,那他们岂不是老实巴交了?

    杜安远远地看到举着自己名字灯牌的那些粉丝都不站着了,而是坐了下来,手中的灯牌也放低了:一般来说都是明星和粉丝的相互关系应该是明星高高在上、认真搞作品,粉丝负责帮自己喜欢的明星向周围的人尽心宣传,也可称“吹”,可是现在小粉丝发现他们根本吹不过偶像啊……

    羞愧,尴尬。

    而随着记者们一个个的提问,杜安一个个的回答,这些小粉丝的头都越来越低,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这偶像太能吹了,他们作为小粉丝们压力很大,很是尴尬啊,尤其周围那些别的粉丝们看过来的眼光里仿佛都在透露着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你们粉的偶像?怎么吹起牛来这么厉害呢?这也太膨胀了吧!

    而台上,一个膨胀成了气球的杜安还在游刃有余地应对媒体,提供这个月的新闻素材。

    这些记者同志们能不能拿到奖金全看他了,责任重大啊!

    杜安很有责任感地这样想到。

第三百二十二节:粉丝
        如同杜安之前所推测的一样,江之强的策略就是爆料、然后冷处理,让媒体们自己去炒,之后要冷的时候自己再跳出来推个波,确认消息,推完之后媒体再开始第二波的免费炒作,等到中旬的时候,正是第二波炒作风波开始走下坡路的节点。按照本来的节奏,是怎么也能维持到下旬这条消息大概才会从版面上大规模下线,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新的一波头条直接取代江之强的节奏。

    《三十亿——杜安赌上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杜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杜安扬言《解放日》至少三十亿票房》,《迷失在最佳导演中的天才》……

    消息从崇庆传出,在这个信息化的年代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之势传播了开去,以西南大地为中心点,一举攻占了全国的头版头条。

    他又开始屠版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所有传媒集团的幕后大老板,连续半个月霸占娱乐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