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谋主 >

第102章

我要做谋主-第102章

小说: 我要做谋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统帅快逃!”心腹拼死牵出一直没有被烧着的马,一刀斩断了马尾,那只马儿受惊之下立马撒腿狂奔。

    王凯惹着剧痛,凭借着翻滚与强悍的实力艰难的将身上火焰灭去,看着朝着自己飞奔而来的战马,心里一横将手中鬼头大刀狠狠立在地上凭借这这股力量他高高跃起恰当好处的落在了马背之上,回手抄过武器便咬着牙儿就随着战马飞奔而去!在他离开的瞬间,身后再次飞出数骑,看他们的样子身上多少都有些烧伤,但是他们依旧一路护送波才离开。

    大火大概持续了两三个时辰,当众人从山丘上下来的时候,整个波才的大营已经荡然无存,大地之上散发着肉被烤熟的问道,已经没有人愿意去分辨这到底是人肉还是马肉了…

    一具具焦尸映入眼帘,跟在袁术身后的卫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么长时间的战场经验他已经不会再去同情敌人,但是气味依旧让人受不了。

    快步离了远一些,袁术与徐庶似乎发现了卫语的不适,便走了过来。

    袁术笑着说道:“这气味我也受不了,恐怕只有有两位中郎将这样在人头堆里摸爬滚打过的人才能驾驭的住吧。”

    卫语点了点头,袁术便指了指去了另一边的曹操与乐进,这个时期的曹操还不是血屠徐州的人屠,走到一边大概也是因为被熏的发慌。

    一旁的徐庶倒是更关心波才的死活,皱了皱眉头,便是对着卫语问道:“黄将军那边稳妥么?”

    卫语捏了捏鼻子,“放心吧,颍川去汝南道路虽然四通八达,但是离这里最近最安全的便是青山的山路,波才定是会从那里脱逃。”

    徐庶似乎还有些不放心,毕竟身为袁术的谋士,与卫语帮袁术谋了这么一个计划,若是最后让波才逃脱就功亏一篑了。

    “不知仲道给黄将军那里带了多少人。”

    卫语已经被气味熏的不行,不耐烦的举了两个手指,“两人,黄将军与小黄将军,我说老徐你就放心,这个功勋非主公莫属,谁敢伸手,就给他剁了!”

    袁术尴尬的笑了笑,徐庶也不再发问,卫语快步跑出了废墟范围,便是稀里哗啦吐了一地。

    稍微有些好转之后,卫语扶着一根木柱开始思考,即使自己不去策划这次战事,历史上一样会放生火烧长社的事件,真要怪也怪不了自己,只能怪这该死的时代…

    以此同时,波才忍着剧痛在一路狂奔,肩膀上的箭矢已经被他硬生生的拔了出来,入骨的疼痛与火焰的灼烧感简直让他头皮发麻。

    他是沿着向南的路径一直逃窜的,过了前面的青山小路,便就是官道,而这条官道正是通往汝阳。

    汝阳已经可以算上是彭脱的地盘了,彭脱现在在汝南陈国一带有着不少的实力,虽然远远低于自己以前,但是只要投靠了彭脱,未必不能东山再起,报仇雪恨。

    想到这里,波才一咬牙关,再次提升了速度,带着杀出来的数十骑疯狂在前进。

    一处树林之处,显现了两人的身影,一个大概四十岁的中年人,一个便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没错,仅仅只有两人而已。

    不知过了多久,中年的人的耳尖微微动了动,听到前方已经有马蹄之声,他睁开了半眯了好久的双眼。

    “来了。”

    小姑娘点了点头,金甲加身她莞尔一笑,便是说道:“爹,听着声音大概有十来人,等一下要让蝶儿多杀几人,也莫要让仲道哥小瞧了我。”

    中年人听见女儿这么一说,便是慈祥的笑了笑,点了点头算作是同意。

    中年人刚刚点头,之后就只见这小姑娘立马动了起来,张手间一张宝弓已经拉的满弧,三只箭矢已经从她箭囊之中搭上了弓弦。

    “咻咻咻!”三声响之后便是三只利箭出弦,但是她并没有停下,两支修长的大腿用力一蹬,就向矫兔一般窜出了树林,翻滚之中又是三箭应声而出。

    黄舞蝶六箭已出,脸上挂起了一丝决然,前六箭打的是先头部队。他没有自己父亲黄忠那样的臂力,若是要射中后面的几人则还需要自己站的更近或者爬的更高。

    单手用力拍地,带着反冲力的黄舞蝶猛地向一棵大树冲去。临近之时,脚步往上一抬,不可思议的脱离了重力的束缚,横着身子在树干上往上行走。

    大概到了走到了大树三分之一的高度,黄舞蝶再次发力,身体凭空弹到了半空之中,脚尖与长发便是为圆弧画上了一金一黑两道色彩,整个身体柔韧得在空中花了一个满圆。

    而在让自己登于高点的过程之中,黄舞蝶手臂依旧没有闲着,只是在须臾之间,又是六支箭矢射出,箭速甚至比先前更快。

    “啊”十二声惨叫几乎是一瞬间发了出来,先前还随着波才奔驰的十二名死士瞬间被黄舞蝶的箭矢带下马去,不知死活。

    波才大惊失色,刚刚准备回头看个究竟,便是感觉胸口一同,这次没有像潘闵只射中了肩膀,一直箭矢已经正正当当的插在了心窝。

    波才倒下马去,生命迹象已经在衰退,在人间弥留之间,只是觉得模模糊糊看到了一男一女两个人影,耳朵隐约听到了两人对话。

    “爹,蝶儿表现的如何。”

    似乎是一个小姑娘在像他的老爹邀功。

    “花架式太多,力道不足。”

    听到那个老爹的点评,小姑娘似乎有些不满嘟起了嘴,但是立马又笑着说道:“还是爹厉害,明明这么远的距离一箭就要了这波才狗贼的命。”

    “走了,回去给军师与主公复命去了。”

    女孩嘻嘻哈哈的道:“爹爹这次立了大功,仲道哥哥肯定高兴。那袁公路一定会大大奖赏爹的。”

    “胡闹!说了多少次要叫主公!”

    “知道了爹。”

    原来是袁公路与卫仲道!波才直到这一刻才知道自己死在了谁的手上,但是他已经没有时间思考了,他模糊看见一口大刀在自己颈脖处闪动,之后便是那身首两处的下场…

 第四十章 所谓仙人

    “要动卫仲道,绝对不行!”

    颍川一处矮屋之中,两人同时拍桌,对着围着的一众人,异口同声的大声喝道。

    刘良此时已经是怒不可遏,看着自己圈内一群好友,就差要撸起袖子上来拼命。

    作为一个相师,当他看到蔡昭姬面相有变之后,立马启程来到了颍川,若不是卫仲道正在皇甫嵩军中,他恨不得冲过去当面给卫仲道相一相面相。

    其实面相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玄之又玄,信者居多,不信者也不再少数。刘良的相术传与家学,对于相术的痴迷他绝对不允许这群人动改变蔡文姬面相的卫仲道一根汗毛。

    另一边的紫虚上人亦是如此,这位曾在演义中预知了庞统身死,诸葛亮入川的“仙人”确实是有些本事,“左龙右凤,飞入西川。雏凤坠地,卧龙升天。一得一失,天数当然。见机而作,勿丧九泉。”的诗句不可谓不精彩,他通过自己的手段知道了卫仲道的能力,他也十分想看看卫仲道到底还能有些什么成就,便是与刘良一样严厉阻止了这群人的动机。

    “可是这个卫仲道已经改了天数,那袁公路本就一个酒囊饭袋,现在却因此子一飞冲天,如此逆天改命怎能容他!”

    于吉一脸义正言辞,有些半白的胡须被他大幅度的话语弄得左右摇曳,看上去却是有几番仙人的模样。

    于吉这么一说,场面立即沉默下来,众人都没有说话,只剩下自己与刘良紫虚两人怒目相对。

    “其实倒是可以折中。”

    左慈说话的过程之中,已经以不可思议的动作起身,若是常人看去就像是平地飞升一般。

    “卫仲道此子,老道也是看好,上其师(于吉的尊称)所谓的逆天改命不过是将那袁公路的命数改了罢了,真要对症下药,不若拿那袁公路开刀,也好警示卫仲道。”

    左慈在这群“仙人”的圈子里地位仅次与南华,现在南华不在此处,他的话自然有些分量。

    刘良一听左慈将目标引向了袁术,便是不再发表意见,毕竟他们看好的是卫语,袁术在他的眼中不过是蝼蚁罢了,谁愿意去管他的死活?

    倒是一旁的紫虚脸色阴沉,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

    “我看元放的方法不错,除去袁术此计可行。”

    一身白衣手持长剑,一看便是一剑术大师,王越向来与左慈教好,此时定然是要帮着左慈说话。

    王越一带头,屋中的数十人已经纷纷附议,与世家之间又世家之间的规则一样,“仙人”的圈子自然也有他们的规则。于吉若是想在这个仙人的圈子里生存,必然要仰仗在场诸位的支持,大势所趋之下他也不得不屈服。

    “哼。”于吉冷哼一声,便是一甩衣袖,也没有给在场诸人留下一个准信,扭头就是离去。

    坐在首席的左慈看到这一幕便是摇了摇头,说道:“上其师是个倔脾气,门生也是极其之多,若是他执意要杀卫仲道,必然是智计百出,所以元放在此还请诸位仙友多多帮衬卫仲道此子。”

    看着众人应了一声,左慈便是挥了挥手,一场仙人的聚会就此结束。

    三国之中,童渊的“枪”与王越的“剑”齐名,但是童渊与王越不同,一直散漫的他从来不像王越那般追名逐利,左右逢源。甚至要不是他师弟李彦的一再邀请,他甚至都不想参加这次所谓的“仙人”大会。

    颍川的黄巾终究是平定了,在袁术的提议下,皇甫嵩也在极力的恢复当地的秩序。在此之际,卫语招募的那群走商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战后重建几乎都被他们包揽,商人独特的眼光自然发现了其中有利可图。

    指望刘宏那样贪财皇帝掏腰包去修战后的豫州基本上是不可能,所以皇甫嵩也是做主,让这群走商在卫语的主持下重建颍川。

    商人也是出财出力,这不,已经有几家不错的酒肆在颍川修了起来,现在的童渊正和自己的师弟李彦对面而坐,两人要了一坛卫家的烈酒,便是痛饮起来。

    “师兄看今日之事如何?”李彦对于这个大师兄比较信服的,他知道别看已经过了知天命年龄的童渊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是心里却是比谁都明白事儿。

    童渊瞪了自己师弟一眼,只是继续喝酒。他这个师弟武艺不错,同为玉真子门下,李彦的戟法几乎不在自己的枪法之下。

    见童渊不愿说话,李彦苦笑着喝了一杯酒,有些像自言自语的说道:“今天左仙翁的说法算是比较折中的,而且他那一手起身的动作简直是神乎其神…”

    “狗屁的仙翁!”李彦的话还没有说完,童渊便是爆着粗口打断。

    “不过是他的轻身功夫更加精进了罢了,子昌(李彦的字)你学的都是硬派功夫自然不懂得其中的精妙。”

    李彦笑了一句,他的激将法已经达成,已经迫不及待等着自己的师兄发表高谈阔论。

    只见童渊一把将酒坛重重的放在了案几之上,那案几因为力大已经有了裂缝,如此重力之下酒坛确实完好无损。

    周围的人已经望向了这里,但是在童渊的怒目之下,又战战兢兢将目光回到了自己的酒桌,继续有吃有笑。

    “那个于吉与南华就是个老王八蛋!”

    童渊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接着开口对李彦说道:“你以为南华那老混蛋有那么好心将自己半生的心血《太平经》交给张角?”

    童渊冷笑了一声,“他不过是看中了张角在冀州的威望罢了,道家需要传承,他需要传教,他能找上张角不过就是要找一个在世间的代言人罢了。

    无论这黄巾起义成功与否,南华的教义都得到了传散,太平教义在平头百姓之中地位已经不容驱散,加上几个老道耍上一手把戏,便是让这群百姓服服帖帖。可怜的张角被人充当了大头,还浑然不知,倒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他们道家的手段,你子昌恐难道还不熟悉么?”

    李彦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早年在并州的时候他差点就着了几个老道的糊弄做了道士,要不是童渊及时出现,恐怕他现在便是南华的坐下弟子了。

    “于吉与南华本来就是一个道家派系,而且关系还颇为较好。现在卫家小子横空出世,辅佐袁公路一路将黄巾打的服服帖帖,他于吉怎么能够不急?所谓的逆天改命,不过就是这群人的借口罢了!”

    “恩?师兄刚才不是说,张角只是南华的棋子,道义撒下去便可,成功与否都与他无关了,现在怎么黄巾兵败,于吉就急了呢?”

    “你是真蠢还是假傻?”童渊骂起师弟来毫不留情,“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