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20章

大汉帝国-第20章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虚言相欺。”周阳肯定一句。

“太好了!”刘嫖黛眉一扬,**上脸:“周阳,这蹴鞠,我们妇人只能看个热闹,不能去玩儿。有时呀,心痒痒的,又不能玩,只能忍着。你真要能做出这种蹴鞠,阿娇就有玩的了,我记住你这情份。”

她是景帝的姐姐,窦太后的掌珠,她的情份比天大,万金难求。却没想到,仅仅一玩物就换到了,周阳一时之间难以相信,世间竟有如此便宜之事。

“快,叫他们买猪尿泡去,要多买点。哦,做蹴鞠要缝皮,快唤针娘准备好,猪肾一到,立时就做!”刘嫖的急切之情不在阿娇之下。

阿娇欢喜得眼里直冒星星,纵到刘嫖跟前,揽住刘嫖腰肢,调皮的在刘嫖胳肢窝里一挠痒,嘻嘻直笑。

“你这孩子……”刘嫖嗔怪一句,爱怜的捏着阿娇的小瑶鼻:“看你还敢不敢!”

阿娇吐吐舌头,不怀好意的冲周阳道:“周阳,你好了得呢,你救了猪的命!”

周阳一阵愕然,卟哧卟哧之声响个不住,刘嫖、陈须他们是笑不可抑。

在周阳的指点下,一个八块皮缝成的球体做好,猪尿泡一到,立时可以塞进去。

望着比现在的蹴鞠更加浑圆的球体,刘嫖眼里直放光:“两块皮做的扁圆扁圆的,八块皮做的如此之圆,这道理安在?”

“阿母,周阳可厉害了呢,他说更圆,当然是更圆了。”阿娇帮腔了。

要是汉朝的缝制技术更好,会缝得更圆了。

针娘刚把线头弄断,心痒得慌的阿娇小手一伸,率先夺在手里,刘嫖手伸过去,却是落了空,白了阿娇一眼。

阿娇在手里一抛,欢喜无限,眉梢儿上绽放出了一堆堆鲜花:“真的轻多了呢!”放在地上一脚踢去,蹴鞠滚出老远,比起平时奋力一脚还要远得多。

如此一来,把个阿娇欢喜得差点蹦起来,手忙脚乱的冲过去,把蹴鞠抓在手里,放在地上,又要踢出去,周阳叫道:“翁主且慢。蹴鞠变轻了,不消放到地上,可以这么踢。”

周阳接过来,象踢毽子一般踢了几下,算是示范。阿娇双眼放光,夺过去,依模学样的踢起来,蹴鞠在空中上下起落。如此玩法,汉朝还没有,开了一代先河,阿娇是越踢越来劲,笑声不断。

把阿娇的欢喜样儿看在眼里,陈须大是开心,冲周阳一抱拳:“周公子,阿娇难得有如此欢喜的时候,多谢了!”

刘嫖看着阿娇踢得欢,心里发痒,叫针娘再做了一个,独自一个人踢上踢下,欢喜得黛眉上停着一只喜鹊。

陈须也不甘落后,叫针娘做一个,独自踢着玩儿,不亦乐乎。

刘嫖一边踢着蹴鞠,一边盘算开了:“这真是好玩,我得给宫里送几个。嗯,髭儿要一个,王美人要一个,唐姬一个,程姬一个,曹姬一个……”

好算计!最可怕的风不是台风,不是狂风,而是枕边风。刘嫖外结大臣,再有宫中娘娘们相助,她还有什么事做不成的?

蹴鞠的魅力充分得到展现,没多久,刘嫖的次子陈蟜也赶了来。最后,连正在读书的堂邑侯陈午也耐不住诱惑,弄了一个玩乐起来。

一时间,堂邑侯府里欢声笑语不断,用刘嫖的话来说,好多年了,她没有这么开心过!

阿娇永远不嫌玩事过多,一边踢着蹴鞠,一边勒索周阳:“周阳,给你讲故事,我一边踢一边听故事。”

“翁主要听什么故事?”周阳一阵头疼,不给她讲是不行的。

“随你啦,一定要好听的哦!周阳,你快快讲来!我最爱听故事了。”阿娇欢喜得直拍小手。

“嗯,我给你讲王宝钏的故事!”周阳暗想阿娇性格男性化,蛮横、骄纵,金屋藏娇典故虽好,最终却是以悲剧收场,若是趁讲故事的机会,给阿娇灌输点淑女思想,历史将会作何改变?

这事想想就让人心动,周阳有些逼不及待,略一整理思路,讲了起来。

“呜呜!”王宝钏的故事还没有讲完,阿娇就哭成了泪人。

周阳有些意外:“翁主,你为何哭泣?”

“王宝钏姐姐让人钦佩呢!”阿娇抽泣不已:“我好感动哦!呜呜!”不住抹眼泪。

女人的泪腺就是发达,周阳劝慰道:“翁主别伤心,我给你再讲一个英雄故事,讲桃园三结义!”

“嗯!”阿娇不住点头,一边听周阳讲故事。

这一讲不得了,讲了一个又一个育人故事。有些没有发生的历史故事,使用网络小说的手法,虚构一下,不失吸引力。不仅阿娇听得入神,就是刘嫖、陈午、陈须他们也是听得入神,竟然忘了玩蹴鞠。

最让周阳惊讶的是,到了酒宴时,阿娇好象变了一个人似的,骄纵、蛮横之气顿消,忙前忙后,忙着招呼周阳,招呼刘嫖、陈午他们。

刘嫖连呼怪事,不住说阿娇变得连她都不认识了。话完了,又不住赞扬周阳说讲有方,居然能让阿娇变个人似的。

看着阿娇忙得细汗渗出,颇有些淑女形象,这是周阳自打认识她以来的第一遭,惊讶不已,又大是开心。即使阿娇是一时心香,这说明阿娇完全可以改变的。

第三十七章 入宫见驾

丞相府。

周亚夫跪坐在矮几上,周阳坐在他对面。周阳一从堂邑府一回来,就给周亚夫拽了来。

“呵呵!”周亚夫未语先笑:“阳儿,明天就是望日大朝。在长安的官员,无论官职高低,都要去未央宫,朝觐天子。郎官虽小,那也是官职,你也得参与望日大朝会。”

他不说,周阳还忘了自己是朗官,在朔望之日有资格朝觐天子。郎官太小太小,也只有这两天才有资格面见皇帝,有总比没有强。

趁这机会,见见以贤明著称的景帝,见识一下他的风采,看他是不是如史书所载那般了得,满足一下好奇心,似乎也不错。

周亚夫的脸一肃:“日朝都是重臣,皇上的要求也不是那么严,只要不出大错就行了。朔望大朝,觐见天子的官员不下千人之众,正是彰显天家威仪之机,不能有丝毫差错。这是宫中礼仪,你拿回去好好研读,若有不解之处,尽管来问。”

手一挥,两个仆佣抬着一个大箱子过来,打开箱子,里面全是竹简,塞得满满的。天啊,这礼仪还真够繁复!

陈尚捧一套衣衫,放在短案上,周亚夫右手在上面轻拍:“这是你的官服,组绶、官印。你收好了。”

周阳倒有些好奇,把官服一打量,和周阳丞相的衣衫一样色彩,都是绛色的。

“这是革囊,里面是官印,虽是铜印,也是官印,你要收好了。这是组,系在官印上用,不要系错地方了。这是縌,不是绶,你小小郎官,还没资格用绶。”周亚夫一件一件给周阳解释。

在汉武帝“易服色”之前,汉朝的官服五花八门,没有定制。郎官可以穿和丞相一样的官服,他们身份的高低,只能从头上的冠和腰间的绶来区别。

组、绶虽然并称,却是两种全然不同的东西。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盖住装印的鞶囊或系于腹前及腰侧,故称印绶

组,只要有官印就要配发;绶却不同,只有铜印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使用。很不幸,周阳这个郎官恰恰是用最低级的铜印,没有资格用绶,只能用縌这种绶的替代品。

周阳检视起来,一件件质感还不错,就是品阶太低了。蝇子腿也是肉,郎官虽小,也是官身,总比白身要好。周阳充分发挥阿Q精神,自我安慰着。

周亚夫这一刻表现得很精明,仿佛知道周阳的心思似的:“郎官虽小,却是前途无量,你得好好珍惜。你精通《论语》,半年之后的考较,你去应考,必能通一经。容你考较过后,我再向皇上进言,让你充宿卫。阿父从龙,功劳甚大,平定吕氏之乱,更是汉室奇功,你再明经,充个宿卫不是问题。”

郎官名为值更官员,更多却是散官,有官身不做事。真正充宿卫的郎官不多,这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必须要头脑灵活,才能卓著,要不然,皇帝身边尽是一群愚笨之人,这国事还有法处理么?

周阳这郎官虽是景帝亲赐的,却远远不够资格充宿卫,在皇帝身边奔走。若是能明经,再有功臣之后这块金字招牌,在景帝身边奔走不是问题。

皇帝身边的人,逢人高一等,哪怕就是小小的郎官,也不容小觑。要是经营得当,周阳大受重用也不是问题,那样的话,周阳就有了影响景帝的机会。

周阳对明经没兴趣,淡淡的道:“谢阿父!”

周亚夫一掀剑眉:“还有一事,你得早做准备。还有五日就是阿母的大寿,你要准备一件礼物。不用太贵,要精巧,要别致,能哄得阿母欢喜,阿父重重赏你。”

虽是一家人,这礼物还是不可缺少。当然,作为长辈,不在乎儿孙的礼物有多贵重,而是一份心意。越是别致,越是用心,越是能讨人欢心。

周阳应道:“阿父放心,我自会送上一件非常别致的礼物。”

次日就是望日大朝,是周阳入宫朝觐天子的时日。一个小小的郎官,朝觐也罢,不朝觐也罢,根本就没人关注,无足轻重之事。这仍是值得让人高兴的事儿,最欢喜的是许茹。

她原本是一小妾,在府中的地位不高,再加上以前那个周阳除了不挣面子外,什么都挣,让她丢尽了脸面,受够了冷嘲热讽。每当周阳惹了事,周亚夫怒火上腾,就要训斥她一通。可如今,情形大为不同了,周阳长进了,很能给她挣面子,就是周亚夫对她也是百般怜爱,温柔有加,周阳朝觐天子,郎官虽小,也是官,足以让她欢喜无限。

欢喜无限的许茹,这两日好象穿花蝴蝶,在府里穿梭来去,为周阳望日之朝做着准备,忙得是团团转。

周阳看在眼里,暖在心头,有娘亲的感觉就是好!

许茹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可口菜肴,暖上酒,要和周阳小酌几杯,好好鼓励周阳。菜肴刚摆上,周亚夫来了,三人围座,一人一案,饮酒话家常,其乐融融,好不快活。

这天晚上,周亚夫和许茹就歇在周阳的家里,并未回私宅。周亚夫说了,次日和周阳一同入宫。

父子二人同日入朝,那是何等让人欢喜的事儿,周亚夫是酒到杯干,饮得大醉方罢。

翌日一大早,周阳还在和周公讨论春梦为何了无痕,就给周亚夫叫醒了:“阳儿,今日是你第一次参与朝会,要去早点,不能迟了。望日之朝,不仅重臣云集,在长安的官员都会到,为的就是一睹皇上天颜,去迟了,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去得早,找个好位置,皇上才能看得见你,一入皇上之眼,就前途无量了。”

这可是经验之谈呀,周阳此去朝觐景帝,倒没有好好表现,让景帝记住他的想法。其实,景帝早就记住他了,根本用不着。可是,找个好位子,好好瞧瞧这位以贤名著称的皇帝,还是不错。

周亚夫一边叮嘱宫中注意事项,一边和许茹动手,帮周阳穿戴起来,根本就不用周阳动手,很快就穿戴整齐。

“哇!阳儿,你好威风!”许茹有点夸张,右手捂住了小嘴,一脸的惊讶,还有无限的欢喜。

“真的么?那我可得好好瞧瞧!”周阳调侃一句,走到铜鉴前一瞧,果如许茹所言,头戴进贤冠,身着朝服,腰佩组、縌,面如傅粉,俊俏异常,宛如玉树临风。

“本官在此,为何不参?”周阳脸一肃,试试官威,略增三分,真有点官模官样。

许茹欢喜得眉梢儿绽放出了朵朵鲜花,依照百姓见官的礼节:“见过大人。呵呵!”捂着嘴笑个不住。

周亚夫看着娘儿俩调笑,老怀大畅,拈着胡须,不住眯眼睛。

周亚夫心情大好,亲自驾车,送周阳上朝。许茹坐在车里,百般夸赞周阳,把周阳说得跟鲜花一般。

到了未央宫,周亚夫停住马车,叮嘱一些紧要事,这才和周阳一同进宫。

此时天光未亮,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伸手不见五指。宫门前却是灯火通明,赶来朝觐的官员一个接一个的进入未央宫,络绎不绝,好似东市般人来车往。

有周亚夫在,士卒根本就不问。周阳跟着人流,来到宫门前,略一打量,宫门高大,极是气派,暗赞一声,汉朝以大气著称,唐朝以强盛留芳,果是不凡!

进入这道宫门,就是真正踏入了汉家宫阙,可以见证辉煌的历史,周阳吸口气,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抬起脚,一步跨了进去,眼前一亮,这就是汉家宫阙!

汉家宫阙,千年传说!汉家宫阙,万古流芳!

汉家宫阙,灿烂文治!汉家宫阙,赫赫武功!

汉家宫阙,无数的热血传奇:封狼居胥,单于夜遁逃,千里斩楼兰,贰师城取天马,张骞出使、苏武牧羊……

汉家宫阙,无数的敌人臣服:匈奴、东越、闽越、南越、高丽、西羌、楼兰、楼烦、白羊……

汉家宫阙,不计其数的名世之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寇能往,我亦能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