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181章

大汉帝国-第181章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的帐幕虽多。却不象先前那般,东一座的西一座,紊乱不堪。而是横成行,竖成列,很有章法。

军臣单于复位之后,完全认可了伊稚斜的处置,下令帐幕要摆放整齐。匈奴不敢抗命,只得遵行,才有这场面。

帐幕摆放得虽然整齐,最终却是不能免于东倒西歪的处境。原委在于。雪下得太大,帐幕禁受不住。有些歪了,有些更是塌了。

这么多的帐幕,就没有一座完整的帐幕,包括军臣单于的王帐在内。

“呼呼!”

如刀如利的冷风吹来,卷得雪花遍地走,好象无数的败鳞残甲,尉为奇观。

匈奴兵士穿着裘衣,戴着皮帽。还不得不顶着狂风清理帐幕。帐幕上的积雪很厚,要清理很难。拆了吧,又没有御寒之物;清扫吧,冰天雪地的,哪里去找工具?还真把匈奴给难住了。

实在没办法,匈奴只好把弯刀当铲用,一点点的铲掉。弯刀是杀人利器,用来半理积雪,很不合用。费力多。得功少。寒风中,只见不计其数的匈奴正在清理帐幕,人数之多,好象蚂蚁

般。

“汉人可恶!”

“汉人可恨!”

匈奴一边清理,一边骂骂咧咧。大骂汉人可恶可恨可憎。

“那个周阳,他是魔鬼!”

“他就是魔鬼!”

“要是没有他,我们今年哪用得着在这里挨冻,到汉人家里去过冬,那才叫好呢!”

象今年这般大的雪并不多见。特别冷,就是耐寒的匈奴也是受不了。不得不叫苦连天。

要是在往年,匈奴早就拖家带口,赶着牛羊,骑着骏马,明着牧歌。去汉匈边境放牧过冬。牧民放牧。匈奴军队对汉朝的村庄、城池进行掳掠,收获极丰,那时的匈奴,欢喜无已,根本就不觉得大雪会有

苦。

雪灾再大,也苦不了匈奴,苦的是汉朝!苦的是汉朝的百姓!

可是,匈奴今年大败,根本就无力南下,只能呆在龙城挨冻。这是匈奴数十年来的第一次,这都是拜周阳所赐,是周阳害的!

在匈奴的声口相传中,周阳已经成了魔鬼,会吃人,会挖人心。会饮人血”只要是能丑化周阳的言辞全用上了。

可惜的是,匈奴丑化人的言辞并不多,说来说去,就是个魔鬼,可恶可恨可憎之类,别无新意。

“呼呼!”

一阵寒风吹过,漫天的飞雪中。只听咔嚓之声响个不住,不断有帐幕倒塌。帐幕倒塌,溅起的雪花一大片,格外好看。

若是从空中望去,只见偌大的营的。不时就会雪花飞溅,那是帐幕倒塌所致。

“快,救人!”

“救牛羊!”

每有帐幕倒塌,就有匈奴惊呼失声。于是乎,不少匈奴就飞奔过去。救人救牛羊。

“呜呜!”

在匈奴的叫嚷声中,不时传出哭泣声:“我的牛儿啊,我的羊儿啊!”

哭声之凄惨,让人鼻头发酸,仿佛匈奴的爹娘死了似的。其实并不是他们的爹娘死了,是匈奴的牛羊死了。

牛羊之所以死,是因为冻饿所致。这么大的雪,天气冷,冻死牛羊很寻常。一场雪灾,冻死的牛羊无数。再加上冰天雪地里。没有草料。饿死的也不少。

这一冻一饿,匈奴的牛羊损失惨重,每时每刻,都会有大量的牛羊毙命。

匈奴对牛羊有着特殊的感情,那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的情人,是他们的祖宗,牛羊毙命,匈奴放开嗓子嗥个不住,比起他们的爹娘死了还要伤心难过。

整个龙城,哭声四起,嗥声大作。为一片愁云惨雾所笼罩!


第十七章 血染龙城(上)

王帐,依然很大,很雄伟,只是比起寻常的帐幕来说的。若是和以前的王帐比,就差远了。一是做工没有以前王帐精美,这是草草赶出来的,匈奴虽然败了。王帐是必须要的。二是没有帐顶的金鹰。这是军臣单于不忘耻辱,发誓要夺回金鹰,并非不能重新打造。

王帐上堆着厚厚的积雪,把王帐压得有些歪,尽管如此,却没有到塌。也没有倒塌的危险。虽是歪斜了些,还不至于如此,谁叫这是王帐呢?

王帐前有一根粗大的旗杆,一面巨大的王旗在寒风中呼呼作响,不住舒卷。

这王旗早已不是伊稚斜当初草草做出来,收拢败兵的那面王旗了。这是军臣单于下令,要人重新做的。做工耍好些,旗上依然是一只硕大的巨狼,却不是金线绣成。少了不少威风。

王帐外面立着不少人,正是军臣单于、伊稚斜、中行说、若侯产、右贤王、左右谷蠢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都尉、左右骨都侯这些臣子。

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顿,死了,或者被俘的大臣,军臣单于重新命人接替。

臣子虽全,却没有恢复到以前的盛况。

此时的一众大臣,人人脸带哀凄之色,眼里噙着泪水,虽是身着狐裘,不怕寒风,却是心里发寒,一阵阵的颤栗。

那是因为,他们听着匈奴的哀耸声,内心的惊惧所致。

匈奴压着汉朝打了数十东,何时有过如今这样悲惨?匈奴有的是欢声笑语,有的是鄙视汉人的话语,何时有过这样的哭声?

若侯产身着狐裘,头戴皮帽。迎风而立,身上溅满了雪花,仿佛一个雪人。

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悲凄难言。

“昆仑神啊,为何不护佑大匈奴?”

远远传来匈奴的哭声,竟是质问起了昆仑神。

昆仑神,是匈奴信奉的神祗。谁敢质问?这是匈奴伤心欲绝,不得

问。

一听这话,若侯产心中发生了共鸣。咋嗵一声跪在雪地上,溅起一篷雪花,双手扶在雪地上。额头触地,先叩了几个响头。这才双手上举,仰首向天,大声问天:“昆仑神啊,你为何不佑护大匈奴?大匈奴为何得不到晴朗的天空,温暖的阳光?大匈奴为何得不到肥美的草地。茁壮的青草?大匈奴为何得不到草料?大匈奴的勇士为何没有肥壮的牛羊?”

声音凄惨悲凉,比起屈子的《天问》还要胜上一筹。

他的声音很有感染力,他所问之语,正是一众大臣心中所想,无不是垂泪,扑,呜呜的哭了起来。

眼泪鼻漆齐下,哭得是天愁地惨。好象他们的爹娘死了似的,个个都快痛断肝肠了。

“昆仑神啊,你为何不佑护大匈奴?。若侯产的问天之声,在一众大臣的哭泣声中响起:“大匈奴为何得到的只有阴霾的天空,冷如弯刀的寒风?大匈奴为何得到的只有冰天雪地,而不是土肥草美的草地?”

“呜呜!”

若侯产的问天之声仿佛恶劣情绪的催化剂,一众大臣哭愕更惨了,嗥得更大声了。

“伟大的昆仑神啊,大匈奴的勇士为何不能得到你的估护?汉人胆怯弱,为何得到你的垂青?”若侯产抹着眼泪,一把鼻漆,一抠泪的诉说起来:“汉人有温暖的家园,肥美的庄稼地,美丽的丝绸,甘醇的美酒,美味的食物,你为何还要垂青汉人,让大匈奴的勇士在寒风中受冻,在饥渴中挨饿?”

泪,仿佛千斤巨锤砸在军臣单于的心坎上,身子发僵,虎目中涌出了泪水,不由自主的跪,不住叩头。

回想年初,军臣单于调集大军南下,志得意满,信心十足,一定能打进长安。可如今,一众大臣只能在寒风中问天,质问伟大的昆仑神,何其凄惨?

“呜呜”。

凄惨的哭声远远传了开去。匈奴营地本不乏哭声,军臣单于君臣的哭声再一传开,那还得了,那是哭声的催化剂,数十万匈奴哭成了一团,哭得是惊天动地,山摇地动。

单于不愧是日月之下,大漠之上。众王之王,哭声都有如此感天动地的威力,了不得!

“呼呼!”

寒风更冷了,雪下得更大了。瞧这架势,不知何时方歇?

这雪来得很猛,一连下了七八天,原本积雪三尺的地面,积雪超过了五尺,匈奴的帐幕大多数倒塌。

军臣单于的王帐,也是禁受不住。差点倒塌了。王帐的关系太大。绝对不能倒塌,军臣单于慌忙下令,调来匈奴清理帐顶的积雪。为了鼓舞士气,军臣单于亲自动手,一番努力,总算是保得王帐未塌。

如今的匈奴,处在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士气低落,为一片愁云惨雾笼罩,若是王帐再一倒,那还得了。影响太大了。保住了王帐,也就是保住了匈奴仅有的一点士气。军臣单于暗中松口气。

王帐是保住了,却没有保住王旗。雪下得太大,温度太低,王旗已经不给叫王旗了,只能叫冰旗了。厚厚一层冰雪,根本就不能舒展。

如此沉重,旗杆哪里禁受得住,寒风一吹,咔嚓一声,旗杆断折,王旗仆地。

王旗的作用比起王帐更大,军臣单于吓了一大跳,又有些庆幸,还引几让夜是在白天,一定会引发热忙调来亲卫,和一众大臣动手。把旗杆重新立起,把王旗重新升起。

当第二天天亮后,匈奴看见的是一面新的王旗,却不知王旗已经仆而复立。

在冰天雪地里换旗杆,那苦头真没法说。军臣单于终身难忘。

王帐中,几盆燃得很旺的炭火,把王帐烘得温暖如春。

军臣单于新制的王座不如以前的王座气派,只能将就了。军臣单于坐在王座上,面前的短案上,摆着一只全羊,温好的马**,左手转着黄金权杖,打量一众臣子。

一众大臣高跃矮几上,喝着热乎乎的马**,吃着美味的羊肉,油水四溅,快活如往常。

他们之所以如此快活,是因为军臣单于好久没有请他们饮宴了。自从败归之后,军臣单于就象改了性子,不再与他们饮宴。这是败归后的第一次,由不得他们不暂时把忧虑放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军臣单于却是没有胃口,他犯愁啊。每天,每时,每玄。都有大量的牛羊死去,若是不想办法,再这样下去,匈奴根本挨不到来年春天。他作为单于,能不愁吗?

“嗯!”

军臣单于清咳一声,扫视一眼群臣。问道:“你们都说,如今大匈奴该怎么办?”

你就不能等我们吃完了甭提吗?一众大臣食欲大减,酒兴全无,意兴架然,打量着军臣单于,刚刚放下的忧虑又上心头。

雪灾这么大,匈奴的日子不好过。他们这些大臣哪能不愁呢?

要让他们说愁,他们一定能说上三天三夜,要让他们想办法根本就不可能。

如今这种形势,不要说他们,就是起冒顿这个匈奴历史上最伟大的单下,也是一筹莫展,谁能有办法呢?

一众大臣的目光,不由自主的集中在中行说身上。

这条汉狗虽然讨人厌,让人看着不爽,可是,在紧经关头,还真能出好主意。如此之事。不向他讨主意,还能找谁呢?

此时的中行说,细嚼慢咽的吃着羊肉,喝着马**,吃喝的速度比起往常慢得太多了。匈奴战败。他虽逃得一命,却是惹上一身的病。如今的气色早已不如以前。最主要是,他的心口疼得更加厉害了,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疼痛。“中行说,你说。”

军臣单于也知道,只能向中行说讨主意了。

“大单于,奴才有一策,可解眼下之急。”中行说一扯嘴角,这心口还不是一般的疼。

“哦!快说来!”军臣单于正苦无良谋,一听这话,哪里还能忍得住,身子前倾,很是急切。

一众大再死盯着中行说,静等他的良谋。

“大单于,奴才以为,只能限制每人每天的食量。如此做的话,或许能挨到来年春天。”中行说的声音很平静,显然他早就想好了。

也就是定量,这的确是挨到来年春天的最好办法,一众臣子不住点头。

“这办法可行!”军臣单于赞许的点点头道:“大匈奴的勇士,可以多吃点。老弱妇孺,就少吃些。眼下只能挨。只要挨到来年春天,就好办了。”

“大单于,就是这样,大匈奴也挨不到来年春天。”伊稚斜清冷的声音响起。

“哦!”军臣单于浓眉一挑。

“大单于,入秋之后,牛羊上膘,甚是肥壮。”伊稚斜开始算帐了:“可是,有了这场雪灾,牛羊多日无食,掉膘很厉害。若是早些时日宰杀,兴许还能多挨些时间。可如今,就难了。我算过了,即使限制食量,也撑不到来年春天,顶多还有三月之食。”

三个月之后,就是二月。乍一看。二月,春天已经接近了。匈奴算是挨过去了。其实不然,因为大漠中的季节来得晚,春天要到四月才会到来,甚至有可能要五月。只有春天来了,草才会发芽,气侯温暖,牛羊才会下崽。匈奴方有希望。

即使挨到二月,仍是还有两三个月衣食无着,怎么过?

“左贤王,你可有办法?”军臣单于问道。

伊稚斜眼里厉芒一闪,却道:“禀大单于,我没有办法。这事,中行说定有良策。”

中行说身子一僵,适才的淡定没有了,代之而起的却是一脸的震惊。

不是没办法,而是有一个办法。却是没人敢说,没人敢碰。伊稚斜就知道这办法,也很想用这办法。却是不敢说,这才要中行说来说,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