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黄巾无敌 >

第369章

三国之黄巾无敌-第369章

小说: 三国之黄巾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辰繁壳奥逖羲耐蛐戮煽耙徽剑故俏扌璧P穆逖糁”

    “嗯?”张宝憋了半天却忽然惊讶了了一声,下榻来回走了几步,喜不自禁地向贾诩道,“文和,本将军的病好像好了,好了。”

    “呃~~”贾诩愕然,旋即喜道,“主公的病痊愈了?”

    “好的差不多了~”张宝又举步来回走了几步,只觉身轻体泰,再没有方才浑身不适的感觉,便笑道,“这么说起来,虎牢关失守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哈哈哈。”

    贾诩亦笑道:“这便是因祸得福了。”

    这便是张宝与贾诩心有灵犀之处,一关一城的得失,岂是张宝病体康复所能相比?以目前来说,张宝是整个黄巾的主心骨,是整个黄巾军的魂,只要张宝在,不管是丢失了多少城关,黄巾的魂不会丢,只要魂不丢,总有一天能够将这些东西抢回来~

    然而一旦张宝不在了,黄巾的主心骨、黄巾的魂就丢了,目前张宝嫡长子张拓年龄甚小,威望甚小,远远不够资格统领黄巾军这部庞大的战车,张宝一死,黄巾这部战车将顷刻之间四分五裂~

    “唉。”张宝坐在在贾诩对面,叹道,“不过这一战,我军还是吃了大亏呀。如果当初不是本将军贪心,困住曹仁的大军,一举将其铲除,而后掉头回虎牢关,那么接下来也不会发生那么多事情,姜囧也不至于战死啊~”

    “胜败乃兵家常事,主公大可不必挂怀。”贾诩淡然道,“更何况此战也谈不上战败,我军虽然损失了三千多士卒,更是折了姜囧将军,可曹军的损失却至少两倍于我军!虎牢关虽然失守了,可曹操不也没从讨袁之战中获得什么好处,扯平了,就当买个教训吧。”

    “是啊,就当买个教训。”张宝道,“从今以后,我们一定要记住,凡事得见好就收,再不可心存侥幸、贪得无厌了。”

    贾诩欣然道:“主公能这样想,那真是三军将士之福啊。”

    张宝摆摆手道:“不过,依着文和之见,虎牢关还能夺回来吗?”

    “主公放心。”贾诩道,“诩已谴快马前往洛阳,令高顺将军急率大军逆袭,趁着曹军立足未稳一举夺回虎牢关!李典虽然夺取了函谷关,可他手下最多也就不到一万人,因为道路被洪水阻断,许昌的援军短时间内也无法赶到,不过……”

    “不过怎样?”

    贾诩皱眉道:“不过,汝南距离虎牢关太近,如果陈纪突然倒向曹操然后出兵救援的话,那虎牢关的得失可就难说了。”

    “陈纪?”张宝神色一沉,说道,“陈纪会倒向曹操?”

    “这个很难说啊。”贾诩捋须凝思片刻,沉声说道,“按说陈纪是袁术旧部,袁术又死于曹操之手,陈纪与曹操应该是死仇才对,可讨袁之战时,陈纪并未服从袁术军令出兵攻击曹操侧后,从这一点看,陈纪的态度很是暧昧啊。”

    “这样啊~”张宝沉思片刻,说道,“但凡是人,总有弱点。或者贪权或者贪财或者贪图美色,让甘宁派条小船把荀正送上岸,让他直接去汝南。到了汝南无论任何条件都大营陈纪,就算不能说服陈纪投降,也要让他保持中立,绝不能让陈纪插手虎牢关争夺战。”

    “明白。”贾诩离席起身,向张宝拱手一揖,“诩这便去办。”

    。。。。。。。。。。。。。。。。。

    汝南太守府。

    太守府,后书房,陈纪正与新纳小妾**时,忽有小吏低头入内禀道:“大人,金尚先生府外求见。”

    闫象,本是袁术心腹谋士。

    讨袁之战时,袁术从寿春北门突围成功之后兵分两路,由闫象率领五千军队逃往汝南,袁术则亲率三万余大军逃往庐江,最终袁术大军被曹军杀得片甲不留,而闫象的五千军队却安然逃到了汝南。

    闫象逃到汝南不久,袁术败亡的消息也接着传来,闫象无处可去便在汝南留了下来,被陈纪委以长史之职。

    “闫象?”陈纪整了整衣襟,又伸手拍拍小妾的雪臀,示意女人躲进屏风后面,这才向小吏道,“让他进来吧。”

    “是,大人。”

    小吏答应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不一会的功夫,闫象便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贼眼兮兮左右嫡溜溜地扫视一圈,才凑到陈纪面前低声说道:“大人,出大事了。”

    陈纪道:“出什么事了?”

    闫象道:“曹操部将李典出奇兵袭取了虎牢关,张宝和曹操都急眼了,一个拼了命要夺回,一个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守住,这不,两家的使者都已经到了汝南了,都吵着要见大人你哪,不过让在下暂时给安顿在驿馆了。”

    陈纪道:“张宝和曹操争夺虎牢关,这与本官何干?”

    闫象道:“大人,曹操是希望大人能出兵相助,至于张宝的使者,当然是希望我军能保持中立。”

    “原来是这样。”陈纪道,“你以为,我们该如何应对?”

    闫象道:“以目前的情势看要想完全置身事外、两边都不得罪怕是不可能了,大人只能从曹操、张宝这两方势力中选择一方依附,然后倾尽全力帮助一方击败另一方,否则恐有覆灭之忧。”

    陈纪道:“那依你看来,本官该依附谁?”

    “当然是曹操。”闫象不假思索地答道,“曹操是当今丞相,位高权重,又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现在实力稍弱,可兖、豫两州地处中原、人稠物丰,不需要太久就能强大起来,反观张宝,不过黄巾贼寇,生姓残暴、滥杀无辜,虽雄踞北方却倒行逆行,竟令工商渔樵与士人为伍,败亡之日可期也。”

    “这个~~”陈纪蹙眉道,“容本官三思。”

    闫象道:“大人,两家的使者可都等着您的答复呢。”

    “这~”陈纪叹息道,“罢了,此事就由你去办吧。”

 第六百一十七章 乐呵乐呵

    洛阳,张宝临时府邸。

    张宝正伏案察看地图时,贾诩手持一卷书简匆匆走进大厅,向张宝道:“主公,荀正从汝南谴快马送来急报。”

    张宝头也不回地问道:“陈纪是不是倒向了曹操?”

    贾诩轻叹道:“主公明鉴。”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本将军的名声不太好,再加上本将军大力扶持工商业,早已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市场的优势,他们绝无可能喜欢本将军。陈纪最终选择了曹操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张宝说此一顿,缓缓转过身来,眸子里悠然掠过一丝寒意,阴恻恻地说道,“总有一天,本将军要让陈纪后悔这次所做的选择。”

    贾诩道:“主公,陈纪既然倒向了曹操,这虎牢关~~”

    “洛阳经过幼安的修葺,固若金汤,纵使曹操得到了虎牢关,短时间内也无力威胁洛阳。”张宝沉吟道,“传令高顺加紧训练士卒,虎牢关一定要抢回来!”

    。。。。。。。。。。。。。。。。。

    汉献帝初平十二年,发生在黄巾地公将军张宝与汉丞相曹操之间的战争最终以曹军占据虎牢关,黄巾军退守洛阳而告终,表面上看起来曹军获得了胜利,不过曹军却为此付出了两倍于黄巾军的惨重伤亡为代价。

    同时,最为令曹操痛心的是,头号大将、宗信亲信曹仁于此战殁亡。

    同时由于张宝缺钱缺人、而曹操又忙于吞并、整合袁术旧部,发生在初平十二年的这场战争最终并没有进一步扩大,也没有演变成为黄巾军与曹军间的全面决战。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张宝与曹操从此相安无事,虎牢关无论是对于张宝还是曹操来说都是战略要地,张宝不会轻易的放弃虎牢关,而曹操到嘴的肥肉更是不可能吐出来,所以暂时的偃旗息鼓,不过不风雨的前奏罢了。

    而此时,其余各地的诸侯也并不平静。

    。。。。。。

    青州大将军袁绍以讨伐徐州乱贼为名,率军五万大举进入徐州。然而不仅仅是袁绍眼馋徐州这块肥肉,讨袁术之战没有站到便宜的吕布闻讯袁绍大举入侵徐州的消息,当即命留守小沛的魏续率兵介入徐州战场,而吕布本人则亲自率领大军昼夜疾驰徐州~

    双方经过一年多的混战,到了汉献帝初评十三年初,吕布不敌袁绍,无奈之下只得收缩兵力,死守小沛!

    而袁绍由于南有孙坚、曹操北有黄巾张宝的存在,并不想将逼得吕布狗急跳墙,在谋士逢纪的建议下,双方罢兵言和。以小沛为界,小沛以东尽皆归属袁绍,小沛以西的合城、傅阳、彭城等县归属吕布!

    其中徐州世家以曹豹为首的曹家势力倒向吕布,而以陈桂为首的文官势力则倒向了袁绍,如此一来徐州算是一分为二了~

    不过吕布看似占了便宜,其实是吃了大亏,盖因吕布的势力夹杂在曹操、袁绍、张宝,有这三头猛虎虎视眈眈,吕布的败亡是早晚的事。

    而袁绍收编了徐州的文官系统就等于收编了徐州绝大部分世家,然后袁绍仿效张宝,对于降兵收编,挑先其中的一万精壮为军,其余人员尽皆实行屯田。

    如此袁绍又没有后顾之忧,实力迅速膨胀起来。

    。。。。。。

    扬州。

    吴郡太守孙坚则以年仅弱冠的周瑜为将,领军一万收编、整合袁术的势力。从初平十二年到初平十三年,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周瑜先后扫灭丹阳刘繇和豫章许贡,勇冠三军的猛将太史慈也被周瑜用计生擒。

    此后不久,周瑜又挥戈东向,迫降严白虎及会稽太守,江东六郡尽归孙氏所有。

    平定江东之后,孙坚又采纳了周瑜的建议,设立兵营,大肆造船征兵,日夜操练,又有张昭、张紘、步骘、顾雍、虞翻等人励精图治、府库殷实,江东孙氏的实力迅速开始强大。

    因此,天下的格局再一次的转变。江东孙坚、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大将军袁绍、汉丞相曹操以及北方的霸主张宝,每一方诸侯都在紧锣密鼓、厉兵秣马,伺机吞噬其余诸侯。

    。。。。。。。。。。。。。。。

    初平十三年春,一伙关中商人在南阳地界遭到盗贼洗劫,早已将目光对准了南阳的张宝则借机发难陈兵一万于武关,摆开大举进攻南阳的架势,南阳太守于禁如临大敌,一边调兵谴将准备迎战,一边谴使向许昌告急。

    曹操闻讯急令曹洪、徐晃率军五千赶赴南阳助阵。

    战争的阴云一夜之间便笼罩在了南阳大地的上空。

    。。。。。。

    洛阳,张宝府邸。

    管宁正了正衣冠,昂首阔步进了大厅,向张宝长揖到地:“参见主公。”

    此时的管宁再不是一年多前的那个沮授了,一年前的管宁又黑又瘦,风一吹似乎就能飘走了,而现在的管宁却显得丰福俊朗、气色红润,显然,这一年多来,随着郡县制的恢复,张宝治下的内政逐步走上正轨,管宁再不必像往昔那般操劳了。

    “免礼。”张宝微笑肃手道,“呵呵,幼安的气色不错么?”

    “主公有所不知啊。”侍立一侧的贾诩笑道,“关、凉、北地连续两年丰收,今年春上的庄家收割在即,眼看又是一个大丰收。还有这两年来,主公治下的工商业逐渐兴盛,尤其是漠北草原与关中、凉州、冀州的往来贸易更是红火,光是抽税就有几十万贯哪,幼安他的心情能不好吗?呵呵。”

    “贾文和、贾文和,帐可不能这样算。”管宁急道,“这进项你是看到了,可出项呢?你知道有多少地方等着用钱吗?别的不说,就说负责保护漠北草原到关中商道的骑兵队,每个月光是军饷就得几万贯,这还没算骑兵身上的装备和马匹的损耗,还有与马贼作战阵亡将士的抚恤金,这么一算,几十万贯进项就所剩无几了。”

    “幼安,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贾诩道,“你是存心欺负在下不通内政是不是?”

    管宁脸色微红,道:“这话是怎么说的?”

    贾诩道:“据在下所知,保护商道的骑兵队是由商家出钱供养的,好像不用府库出一文钱吧?”

    “这个~这个嘛~~”管宁干笑道,“凡事不可一概而论,现在是不用府库出钱了,可几年前不是这样,那时候商家哪有钱啊?全不都是府库出钱垫付的,现在的进项算是补上以前的亏空,对,就是这样。”

    “行了。”张宝摇摇头笑道,“幼安,本将军还没向你伸手要钱呢,你就已经开始叫苦了。”

    “主公,府库里是真没钱,不信你可以去查验哪。”管宁一本正经地说道,“这几年维持州、郡、县、亭各级政斧机构运转所需的费用,可都是向主公治下各大商家借贷的,还立有字据为证呢,主公要不信在下这便回府去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