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黄巾无敌 >

第262章

三国之黄巾无敌-第262章

小说: 三国之黄巾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虎牢关联军大营,中军大帐。

    受盟主袁绍只邀,齐聚一堂。关东十四路路诸侯以及各自手下的大将、谋士们分列两侧,盟主袁绍肃然高居主位之上。

    袁绍起身抱拳肃声道:“诸公,我等各路诸侯齐聚一室,实为剿灭国贼董卓。如今天子尚在董贼手中受难,我等却兵无进展,每每思及此处,绍心如刀割。”

    说此一顿,袁绍灼灼目光一一掠过众诸侯脸上,沉声道:“国家当难,绍恳请诸公切莫以私废公。我等当奋勇杀敌,齐心协力。”

    “盟主说的不错。”

    袁术当先跳出来支持道,“董卓老贼设计使得我等各诸侯心生间隙,实在是可恶。术以为当遵循盟主之言,早日剿灭董卓才是。”

    袁术话音方落,曹操、孙坚、陶谦、韩馥等人眉头微蹙。袁绍与袁术不和,众人早已知之,如今袁术一反常态的支持袁绍,让他们问道了阴谋的味道。

    济北相鲍信站起来说道:“本初、公路所言不错。我等当齐心协力剿贼,怎可以私废公?在下不才,愿做我军先锋。”

    “好!”袁绍目光着重的掠过孔伷脸上,朗声道,“允城真乃国之栋梁,还请诸公共同努力,早日就天子脱离危难。”

    。。。。。。。。。。。。。。。。。

    幽州,张宝在蓟县府邸大宴群僚,贾诩、郭图、戏志才、管宁、张烈、邴原、典韦、何曼、许褚、公孙瓒、鲍出、程远志、高顺、黄龙、张牛角、等文官武将齐聚一堂,以及最早依附黄巾的许家家主许明(第二任家主)还有俘虏来的刘政等人也以客卿身列席,当然刘政是强迫的。

    除了这些人,诸如郭大要镇守渔阳郡,波才镇守上谷郡,周仓、管亥率领一千黄巾重甲铁骑继续征服草原、华歆尚在董卓麾下等等没有到场,其余之人基本算是到齐了。

    “诸位,幽州已被我军平定,北方胡人的威胁亦是基本扫荡一清,我军可谓是在幽州彻底立足了。”张宝说此一顿,目光灼灼地掠过众人脸上,沉声道,“有鉴于目前幽州四方安定。而我军常年征战已然不堪重负,本将军与文和拟定了休养之策,不过这一年究竟该如何休养生息,本将军却还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主公,在下有话说。”

    张宝话音方落,张烈当先站了起来。

    张宝肃手道:“天逸但说无妨。”

    张烈拱了拱手,凝声道:“主公治下人口渐多,至今已逾三百万之数!主公定制的金字塔制度只适合在草原之上,如今幽州我军虽平定,然各处却有流民生乱,烈以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制订一套完备的法制,并挑选能干之士任郡守、县令长,再任命一干属官推行地方政务,唯其如此,方能确保主公治下繁荣稳定。”

    “嗯。”张宝点头道,“天逸接着说。”

    张烈道:“州郡官员之事可暂缓,当务之急却是制订一套完备的法制。”

    张宝道:“天逸既然这样说,想必心中已有计较,何不说出来大家听听?”

    “烈的确有些想法。”张烈抱拳道,“既然主公想听,那在下就直言了。”

    张宝道:“但讲无妨。”

    张烈道:“法家原有三派,商鞅重法、慎到重势、申不定重术,及至韩非子博采三家之长而集大成,以为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烈深以为然。法者,立刑法以治万民,势者,主君应有绝对之权势,术者,推行刑法之策略也。”

 第四百七十八章 内政 二

    “天逸此言差矣!”张烈话音方落,管宁出列,慷慨陈辞道,“先秦以法治国,虽强横一时却不过二世而亡,两汉自武帝始独尊儒术而罢黜百家,至今延绵四百余年,两者优劣不问自知,又岂能废礼义而尊法度?”

    张烈道:“儒家礼义可用之教化万民,唯治理国家需严刑酷法,武帝虽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然其仍以法治天下,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管宁道:“以法治世,其实以恶止恶,可谓舍本而逐末,唯需以礼义治世,方能劝民向善,从而天下大治。”

    张烈道:“人姓本恶,岂人人能尊从礼义。”

    管宁道:“人姓本善,为恶乃教化不力也。”

    看起来管宁是和张烈卯上了,张烈深通兵法谋略亦善政同时信仰法家,管宁善政而信仰儒家,两人因为主君该以哪派学术治世而开始针锋相对的辩论,张宝是未来人,虽然不精通两派学术,然对于法家和儒家思想还是多少知道一些的。

    儒家思想这玩意可以极大地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孔孟学徒将天下万民划分为三六九等,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三纲五常”等严格的人伦礼义,这让历朝历代的君王都能享受到高高在上、接受天下万民顶礼膜拜的崇高感,所以自两汉之后,历朝历代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可谓不遗余力。

    总而言之,儒家思想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那就是能让天下万民各守本份,生活作息井然有序,对社会保持稳定繁荣有着极大的贡献!但儒家思想也有着致命的弱点,其尊崇的礼义之道很容易阉割掉汉族的血姓,而且对不符合儒家思想的学说具备致命的扼杀力。

    身为现代人,张宝显然更倾向于以法治国,更倾向于战国时期的百家学术争鸣,不过这为时尚早。

    “不用争了!”张宝霍然伸手,阻止管宁和张烈继续争辩,沉声道,“就依天逸所言,以法治国,不过考虑到草原与我汉境的地域差别,本将军以为,在草原推行刑法时得有两个前提,天逸你需听仔细了。”

    张烈恭声道:“才洗耳恭听。”

    张宝沉声道:“以后的草原之上除了大汉子民,还有大量的胡人,本将军想说的是,汉人为一等,乌桓人以及如今归降的匈奴为二等,鲜卑以及以后征服的所有胡人为三等,一等汉人享有特权,杀三等胡人可免罪,杀二等胡人可减刑,二等胡人杀汉人获重刑,三等胡人杀汉人~~夷其九族!”

    张烈道:“才记下了。”

    张宝道:“还有,以后生活在草原的汉人,不管是移民还是军人,都要鼓励他们多多纳妾、多多生子,纳妾一人奖励一百钱,生子十人奖励一万钱!二等胡人只准娶妻不得纳妾,生子不得超过两人!三等胡人不准娶妻、不得生子!若有违背严惩不怠,把这一条~~也写进刑法吧。”

    张宝特意加上这一条是为了奠定人口政策,其目标就是在两代之内融合、消弥外族蛮夷于无形,从而让汉族成为生活在塞外草原的唯一民族。

    如此一来,后世祸乱中原的五胡、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后金等北方游牧民族将永远没有可能再出现了,就算后世还有北方的游牧政权南下征服了中原的农耕政权,那也不过是汉族的内斗,亡国灭种的危险却是不存在了。

    在座诸人皆神色如常,并未流露出多少惊讶之色。毕竟在这个时代,汉人的排外情绪是极为严重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张宝明显维护汉人统治地位、打压塞外胡人的政策可谓深得人心。

    即使是刘政这等极度抵触黄巾之人,甚至还因此而略微改变了一些对张宝的看法,心忖此人霍乱天下,可屠杀外族蛮夷毫不留情,相反对汉人的利益却是照顾有加,远比许多贼寇要仁慈得多。

    张烈恭声道:“烈领命。”

    张宝道:“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天逸可尽快拟定一套刑法,然后选派合适的官员在幽州以及塞外推行刑法,以尽快结束眼下混乱而又无序的局面,实现以法治国。”

    张烈道:“谨遵主公令。”

    张宝又道:“还有件事,本将军想听听天逸的意见。”

    张烈道:“主公请讲。”

    张宝道:“此前我军一应内政皆由汝打理,听闻天逸事必亲躬、倾力亲为,本将军很是担心你的身体哪,从今天开始,制盐、制铁、采炭(煤)、货运等事项官府就不必统一操控了。”

    张宝这话一出,许家家主许明立即竖起了耳朵。

    “主公!”张烈急道,“盐、铁、采炭事关国计民生,乃是大事,官府岂能放手?”

    “放手不等于放任。”张宝道,“制盐坊、制铁坊、采炭场、马场等仍属官府所有,商人只是负责经营并向官府纳税!商人不比官府,他们唯利是图,因而能以最小的资源牟取最大的利润,能让制盐坊、制铁坊、采炭场的效率更快、更高。唯其如此,战时我军的后勤保障才能更快捷、更有效。”

    张宝这招其实就是后世的承包责任制,将官府所有的制盐坊、制铁坊、采炭场、军马场承包给个体商人去经营,官府只负责分红和抽税。个体经营比集体营姓灵活、高效,这在二十一世纪可谓家喻户晓,但在汉末三国时代,根本就无人能够理解。

    张烈虽然深富五车,却也听了个满头雾水,困惑地反问张宝道:“放手让商人去经营,那不是所有的好处都让商人占了去?”

    张宝苦笑摇头,知道和张烈解释不清楚,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此事就这么说定了,天逸不必再劝,可尽快于各郡各县张贴告示,让有实力、有意向的世家、商家接手经营各地制铁坊、制盐坊以及采炭场、马场。”

    见张烈脸有不豫之色,张宝最后加了一句:“天逸哪,本将军也是替你的身体担忧哪,你实在不能再这样操劳下去了。”

    张烈心中不快之意尽去,感激道:“才谢过主公。”

    张宝忽然又说道:“制盐、制铁、采炭等事可以放手让商家去经营,不过有件大事却需天逸亲自去办。”

    张烈道:“听凭主公吩咐。”

    “这件大事便是铸币!”张宝与贾诩交换了一记眼神,沉声说道,“本将军打算在幽州兴建铸币场,大肆铸造五铢钱,明年开始五铢钱以

    外的钱币逐渐步禁用,三年后本将军治下只准流通五铢钱。”

    这世上最赚钱的买卖当然就是造钱了,你说印钞厂它能不赚钱吗?只有将造钱的权力把握在手里,张宝在把商业贸易放开之后,才能确保有足够的钱币从商人手中购买所需之兵器、铠甲、马匹和粮草。

    对于张宝的这个想法,张烈显得心领神会,欣然抱拳道:“烈敢不从命。”

 第四百七十九章 赐婚

    洛阳,相府府邸。

    “救命!来人!快来人哪~~”

    幽暗的夜空下,相府的后院突然响起一把无比凄厉的嚎叫声,相国董卓突然从噩梦中惊醒,只感背后冷汗交流,整个人就像是从水中捞出来似的。想起方才的梦境,董卓不由激泠泠地打了个冷颤。

    方才的梦境中,袁绍和袁术这兄弟俩将董卓绑在虎牢关下,正从他身上一刀一刀地剜肉,虎牢关遣人头攒动,忽然间现出灵帝鲜血淋漓的人头来,正以怨毒的眼神瞪着董卓,以无比凄厉的语调高声嘶吼~~

    “老爷,老爷你没事吧?”

    关切的声音从身边响起,然后灯光亮起,小妾何氏柔和的娇靥映入了董卓的眼帘,这让董卓多少感到好受了些,董卓深深地吸了口气,问何氏道:“现在几更了?”

    何氏道:“快四更天了吧。”

    “呼~~”

    董卓长长地舒了口气,只觉睡意全无,便披衣而起,又命家奴将心腹李儒连夜唤来相府议事。李儒闻听董卓有召,不敢怠慢,急忙离了小妾杨氏温暖的被窝,带了两名家将径投相府而来。

    相府府大厅,烛火幽幽,将惨淡的光线投在董卓、李儒两人身上,在两人的脸部轮廓上勾勒大片阴影,显得鬼一样狰狞,董卓幽幽叹息一声,极不放心地问李儒道:“文优,管牢关外联军如今有何异动?”

    李儒摇摇头道:“暂时没接到任何异动!”

    董卓又道:“幽州的张宝呢?”

    “也没有。”李儒道,“儒已派人传令张济将军派遣密探,时刻监视幽州动向。一旦幽州若有任何风吹草动,绝瞒不了我等的耳目。”

    “唔~~”董卓微微颔首,忧心冲冲地说道,“文优啊,老夫最近心中不安,你说这关东联军会不会与张宝联手?老夫思来想去,一旦他们联手,我军危矣。”

    李儒安抚道:“岳父大人且宽心,联军与张宝绝无联手可能。纵使联军有人提议,怕大多数诸侯都不会同意,毕竟幽州张宝是为贼。”

    “嗯。”董卓沉声道,“文优,老夫近日时常做噩梦,想来非是吉事情。你且秘密安排,当尽早迁徙吧!”

    李儒低声道:“遵命。”

    “还有~”

    董卓凝声道,“此事暂且先不要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