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黄巾无敌 >

第196章

三国之黄巾无敌-第196章

小说: 三国之黄巾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实乃大逆不道,必为天下人所不齿。

    一时间厅中武将分为两派,各执一词直争得脸红耳赤、不可开交,董卓一时间也是难以决断,只

    得暂时屏退众将、宣布改日再议,诸将依次退出,不及片刻功夫,厅中便只剩下了董卓、李儒两

    人。

    董卓把目光投向李儒,问道:“文优以为如何?”

    李儒忽然站起身来,向着董卓长长一揖,朗声道:“若依此议,岳父大人大业可期也。”

    “哦?”董卓抚髯凝声道,“这么说文优是赞成挥师洛阳?”

    李儒道:“正当其时也。”

    “善! ”董卓击案道,“吾意已决,即日便当挥师洛阳。”

    “岳父大人不可。”李儒急摇手劝道,“挥师洛阳之事且不可操之过急。”

    “嗯?”董卓疑惑道,“这却是为何?”

    李儒沉声道:“挟天子以令天下何等重大,岂可草率行事?岳父大人若贸然进京,极易招致大逆不道之骂名、授人以柄,到时候天下幽幽、众口一词讨伐岳父大人,岳父就是有一千张嘴只怕也分辩不清了,这岂不是反而误了大事?与黄巾逆贼有何异?”

    董卓一拍额头,恍然道:“若非文优,吾危矣。我等该当如何?”

    李儒阴恻恻的笑道:“岳父若欲成就大事且不可心急,可令我军各部加紧训练军卒、广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再者天子命阉宦掌军早已引天下人不满,岳父大人可派人于朝中大肆活动、制造纷争,造成局势动荡、人心不稳之乱象,到时候主公再广发檄文、昭告天下,以‘清君侧剿阉宦’之大义入主洛阳,则天下人皆无话可说。”

    “嗯~”董卓连连颔首道,“就依文优所言。吾即刻传令下去!”

    “岳父大人且慢!”

    董卓正欲传令,忽又被李儒所阻止。

    “嗯?”

    迎上董卓询问的目光,李儒凝声道:“在此之前我等做一件更重要之事!”

    “文优是说~”

    董卓心中一动,沉声道,“黄巾张宝?”

    “不错!”李儒眸子里掠过一道精光,沉声道,“此前黄巾贼军虽连连丢失壶关、邺城,却几乎未曾损的大量兵力,眼下盘踞幽州邯郸等地,一旦我大军挥师洛阳,以贼首张宝之狡诈,必然乘势偷袭我军,如此则休矣!”

    “文优何意?”董卓脸色一变,皱眉道,“如此岂不是进退两难?”

    “岳父大人勿忧!”

    李儒深邃的眸子里流**狠之色,阴声道,“诚如许甲(贾诩化名)所言,贼军根基不稳,近日又遭新败,儒料其必是举步维艰,不如化干戈为玉帛,与贼和谈!”

    “嗯!?与贼和谈?”董卓心中颇有异动,却有些犹豫道,“如此本刺史在士人眼中岂不是与贼无异?”

    “非是岳父所想。”李儒摇头摆手道,“岳父可派人秘密前往黄巾贼军大营,说是和谈,无非互相交换利益,儒料贼军经过一番心败,士气低落,可与其秘密签订互不干涉之约,如此一来,贼军可休养生息,我军可顺利进军洛阳也。”……

    邯郸,黄巾军张宝大营。

    深夜,张宝大营。

    幽幽烛火,张宝据案独坐,郭图则如往常一般弓腰塌肩侍立张宝身后,典韦手持大铁戟像一尊凶神恶煞,守于帐前,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公则~”

    张宝忽然幽幽地唤了一声。

    郭图从张宝身后转出来,恭声应道:“主公,图在此。”

    张宝的目光刀一样落在郭图脸上,阴声道:“看来文和的策划极其成功,董卓今日竟然派使者前来和谈,这董卓对洛阳是势在必得啊,明天的和谈,公则以为我们该提出什么样的交换条件?”

    郭图闭目沉思半晌,忽然睁开双眼,眸子里流露出一道阴森之色,阴恻恻的笑道:“董卓既然对洛阳势在必得,他得好处,我军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幽州尚有六万官军驻守,莫不如令其以援兵的身份替咱们打下来,再者并州民风彪悍,乃是招募悍卒的最佳兵源之地~图以为有此两条足矣!”

    “嗯!”张宝轻轻唔了一声,忽然问道,“公则,你可曾想过一个问题,洛阳城内无兵无卒,唯有孟津港所驻扎的五万官军,如若没了我军的制约,凭着董卓的西凉兵,攻下孟津驱师不是难事,如此洛阳京师为董卓所控也!既然董卓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各州郡刺史、太守们岂能眼睁睁的看着董卓独自进入洛阳城内?”

    “主公之意是说各州郡刺史、太守会乘势而起,都想从中分一杯羹?”郭图皱眉道,“若是如此,则天下诸侯蜂拥四起,形如战国也!”

    张宝眸子里掠过一道寒芒,凝声道:“不仅如此,一旦各州郡刺史、太守摇身成为诸侯,定然不愿听从董卓之令,必会联合起来以种种罪名讨伐董卓,不过董卓本就势力庞大,则我军则会成为天下诸侯首要讨伐之人,好以此积攒政治资本,纵使孙武在世,亦是不敢与天下所有兵马同时开战也!”

    郭图心中一动,脸上流露出了然之色,笑道:“主公之意是我军也该换一换身份了~”

    “不错。”张宝点头道:“我军在当今天子眼中为贼,定不会册封我军。不过等董卓掌控了洛阳,在董卓的威逼之下,天子必然会下令册封我军。最不济,反正天子在董卓手中,让董卓伪造一封圣旨也可,到时候咱们由世人眼中的贼,摇身一变成为官矣!如此一来,我军则不必替董卓承担,可隔岸观火也!”

    郭图躬身道:“主公之谋,图佩服之至。”

 第三百五十四章 董卓兵出洛阳

    中平元年八月初。

    可怜汉灵帝刚刚改了“中平”年号没多久,却是没料到一场更大的祸事袭来,此时的洛阳,已经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经过大悲大喜的灵帝在上朝之际,突然吐血昏劂,左右慌忙将之救起,急唤大医来时,汉灵帝已经是奄奄一息、气若游丝。

    刘宏自知不久于人世,遂急召卫将军何进、司徒袁逢、司空袁隗、太尉张温、司马刘弘、太师杨彪等文武大臣进宫。匆匆安排好后事,刘宏便吐血三口、阖然长逝,时年二十七岁,后被追谥为灵帝。

    次日,何进虽被降为卫将军,然朝中党羽仍在,抢在宦官之前率领文武大臣扶持皇子刘辩登基为帝,史称汉少帝,然而,灵帝丧期未满,少帝还没来得及改元,一场阴谋便突然袭来。

    中平元年九月,自知良机已至的董卓,使人买通上军校尉蹙硕。

    在李儒的谋划和协助下,梦想拥戴皇子协为帝的蹙硕,效仿中常侍曹节发矫诏、起兵清君侧,率领西园军一部攻入洛阳,司徒袁隗、卫将军何进死于乱军之中,时袁绍因不满蹇硕统领天下兵马,便辞官而去,刚从幽州返回洛阳,准备回府与袁逢商议。

    猝遇兵变,袁绍急忙联络旧将、助军校尉冯芳、护军校尉赵融等还攻洛阳,两军于洛阳城下混战数日、百姓死伤无数,局势一片混乱,可怜年幼的汉少帝刘辩登基月余,便遭此兵灾,与何太后躲在禁宫中整日以泪洗面。

    中平元年十月,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又以攻打幽州官军、挟天子下旨封张宝为幽州刺史为条件,与黄巾秘密约定和平条约,没了后顾之忧的董卓终于遍发檄文于天下,正式起兵南下,打起了“清君侧”的义旗,济北相鲍信、兖州刺史乔瑁、豫州刺史孔伷、青州刺史孔融(黄琬辞官,后朝廷任命)、徐州刺史巴祗、扬州刺史袁术(陈温辞官,袁术取而代之)、陈留太守张邈、长沙太守孙坚、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徐缪等十余镇诸侯不甘落后,纷纷起兵响应。

    这是一场掌权者的盛宴,各路刺史、太守们都想从中分一杯羹,都想从这场声势浩大的“清君侧”行动中争得一些好处……

    河内。

    五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只等董卓一声令下便可以挥师南下。董卓金盔金甲,跨骑在一匹雄健的大宛良驹之上,显得威风凛凛,身后侍立着气宇轩昂的吕布,吕布头顶紫金冲天冠,上插两支雁雕翎,显得飘逸而又潇洒。

    董卓不时抬头看看天色,眸子里掠过一丝焦虑。

    正等得不耐烦时,一骑快马忽然从前方疾驰而至,向董卓道:“主公,军师至矣。”

    “哦?”

    董卓手搭凉篷往前望去,果见前方尘烟滚滚,数十骑快马已如风卷残云般冲将过来,当先一人儒衫飘飘、神态洒脱,不是董卓心腹谋士李儒还有谁来?董卓当即面露喜色,与吕布策马迎上前去。

    李儒策马近前,于马背上抱拳作揖、恭声道:“参见岳父大人。”

    “免礼。”董卓喜道,“文优已至,大军可以开拔矣,奉先何在?”

    吕布策马上前,昂然道:“孩儿在。”

    董卓道:“传令三军,即刻开拔。”

    “遵命!”

    吕布锵然抱拳、领命而去。

    李儒环顾左右,忽然惊咦了一声问道:“岳父,许甲先生如何不在?”

    “文优有所不知。”董卓淡然道,“许甲先生言虽与黄巾签订密约,却不可不防,吾便命其与徐荣坐镇壶关,镇守并州。因而不在军中。”

    “嗯?”李儒目光一闪,凝声问道,“此乃主公之意,还是许甲自请而去?”

    董卓道:“实乃许甲先生自请而去,文优,可有不妥?”

    “不好!”李儒失声道,“此人似欲弃主公而去,当速谴人追杀之!”

    “啊?”董卓惊道,“文优何出此言?”

    “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乃许甲先生所献,今主公欲起兵而清君侧,许甲岂有不随军前往洛阳之理?此番自请与徐荣将军坐镇并州,分明是想远遁。此人智谋远在儒上,若不能为主公所用,当杀之以绝后患。”

    李儒说此一顿,疾声道:“请主公速谴猛将击之,迟恐晚矣。”

    李儒身为董卓女婿,更是第一谋士,素来的董卓信任,当下不敢怠慢,疾声道:“徐晃何在?”

    徐晃急策马而前,疾声道:“末将在。”

    董卓道:“速率精兵五百,前往壶关拿许甲,不得有误。”

    “遵命。”

    徐晃铿然抱拳,策马领命而去……

    并州,徐荣大营。

    徐荣正伏案察看地图,忽有小校入帐来报:“将军,徐晃将军帐外求见。”

    “徐晃?他不是随主公前往洛阳了吗,又来并州何干?”徐荣凝思片刻,朗声道,“传令,有请徐晃将军。”

    不及片刻功夫,徐晃疾步而入。

    “末将徐晃,参见将军。”

    “徐晃将军不必多礼。”

    客套既罢,徐晃环顾左右不见许甲,遂沉声问道:“奉主公将令擒拿许甲先生,不知先生何在?”

    “咦?”徐荣惊咦失声道,“许甲先生五日前已离开并州追主公去了,主公如何不知?”……

    邯郸,张宝大帐。

    既然董卓已经起兵开往洛阳,又互相签订了条约,张宝便有了足够的时间来完成移民大计。此时一众黄巾文武尽皆聚于大帐中,贾诩手指地图,向张宝道:“主公,董卓已经起兵五万前往洛阳。”

    “唔~~”张宝点了点头,对贾诩自作主张、乔妆前往晋阳之事只字未提,沉声问道,“董卓以何人镇守并州?”

    虽然经过反复的洽谈,董卓死咬并州不放,张宝无奈,只得放弃这个诱人的条件。

    贾诩道:“徐荣。”

    张宝眸子里陡然掠过一丝寒意,凝声道:“又是这个徐荣!”

    贾诩接着说道:“董卓此去洛阳只带了五万军队,却令徐荣统兵五万镇守并州,又令樊稠率军两万镇守河东,韩遂的三万骑兵仍然驻扎邺城,凉州自不必说,此乃董卓根基,必定有重兵防守,这并州壶关、邺城大军云集,看样子董卓并未放松对主公的警惕呀。”

    “董卓毕竟是董卓。”张宝沉声道,“如果很容易对付的话,那他就不是董卓了,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第三百五十五章 人口普查

    “唉~~”贾诩忽然叹息一声,说道,“可惜我军目前身份窘迫,洛阳这场盛宴,主公怕是赶不上了,如若不然,我军或可参与其中。”

    “洛阳?”张宝淡然一哂,说道,“本将军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如今董卓的势力可谓如曰中天,其余十镇诸侯未必就能扭转局势,我军正可借此机执行移民之策,出兵公孙度,以扫除后顾之忧,如此可休养生息也!”

    郭图缓声道:“主公所言不错,此时正是我军的大好时机,除了移民以外,目前幽州之地尚有六万官军以及辽东公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