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大明 >

第8章

一品大明-第8章

小说: 一品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曾毅的脸色有些变了,周辉拉了拉还想在说些什么的赵四的衣角,陪着笑脸:“少爷您别生气,我们哥俩坐下就是了,为这事不值当生气。”

  周辉的脑袋还算是灵光一些,不过,虽然拉着赵四在曾毅左右两侧坐下了,可两人却坐的很不安稳,一般屁股挨着板凳,随时都能站起来的那种姿势,看起来怪异极了。

  而且两人的表情也是极为怪异,眉宇间明明是耷拉着,可脸上却偏偏要挤出几分的笑意来,看着一副古怪的模样。


第十三章 初闻

  “既然让你们坐下了,就安心坐好。”

  曾毅在一旁忍不住开口了,反正也是闲来无事,拿起一个包子,笑着道:“出门在外,私下里没那么的规矩,怕什么怕?”

  “都饿了吧?先吃包子。”

  曾毅张嘴,咬了一口手中不算太大的包子,轻轻的咀嚼着,曾毅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脸色也微微变了一下。

  虽然早就有所想到,这种地方的野菜包子不会有多好吃,但是,曾毅没想到会是如此的难吃,倒不是说味道难吃。

  虽说是野菜馅的包子,可却带着一股子清香,味道还是不错的。

  但是,这野菜馅的包子虽然味道不错,可却很难咀嚼,而且还有些糙,也就是咽下去喉咙难受,不舒服。

  “这是什么野菜?”

  曾毅瞧着赵四和周辉两人大口吃着,似乎习以为常的样子,有些惊讶,不过,随即也就了然了,如果他生在这个年代,是这个年代土生土长的人,而且也是普通百姓,估摸着也不会觉得这包子有些糙了。

  “小的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野菜。”

  周辉嘿嘿笑着,一手拿着包子,一手挠了挠头,咧着嘴道:“俺家的那个婆娘经常弄这种馅的包子,小的好歹也是个大老爷们,哪管这些啊。”

  “不过好像听家里的婆娘说,这种野菜咱们京城那边没多少的,都是外地人挑去卖的,倒也不贵的。”

  曾毅闻言点了点头,这野菜味道虽然不错,可却太糙了,的确卖不上价,有钱人谁吃这个?

  “能咽下去吗?”

  曾毅仔细询问,他虽然刚才那一口勉强咀嚼咽了下去,可实在是不想在多吃了。

  周辉楞了一下,赶紧放下手里的包子,从板凳上站了起来,两只手来回搓动着:“都是小的疏忽,都是小的疏忽,少爷您肯定是吃不惯这个的,小的这就去给您买别的。”

  说完这话,周辉就准备转身离开,他身上也是有银两的,是之前赵宽分给他的,毕竟,他们是跟着曾毅出京的,户部那边多少也是要拨些银两做盘缠的。

  “不用那么麻烦。”

  曾毅赶紧喊住了周辉,压了压手,示意周辉坐下:“平日里的确是没吃过这个,不过,既然现在出门了,偶尔尝尝也是可以的。”

  说完,曾毅又咬了一小口,慢慢咀嚼着,冲着周辉和赵四道:“你们两个也吃……。”

  “茶倌,咱们这都是吃这种野菜的吗?”

  反正曾毅也吃不惯这的东西,而且这茶铺内除了他们这一行三人外也没旁人,曾毅干脆和茶倌闲聊了起来。

  “差不多吧。”

  茶倌憨厚的笑着:“咱们这就这种野菜多的,平日里农闲的时候,都跑出去挖回来吃的。”

  “不过最近就这野菜也没多少咯。”

  茶倌在旁边的板凳上坐下,靠着茶棚的木头柱子,脸上的皱纹挤了起来,声音拉的老长:“这时节,去年的挖的野菜早就吃的差不多了,今年的还没开始长出来,这时候想吃野菜也是不多的。”

  点了点头,对此,曾毅倒是表示赞同的,现在是有野菜,可大多数都还是嫩苗罢了。

  “不过有的吃总比没的吃强,对吧?”

  茶倌原本年纪就大了,喜欢唠叨,平日里也就是和过往的行人唠叨,现在话匣子打开了,这话也就有些止不住了:“听说前些日子太湖那边遭了大水,老惨了。”

  “这您都知道?”

  曾毅有些惊讶似得看着茶倌,脸上带着一丝佩服的神情:“您老的消息可真灵通。”

  一听曾毅这么说,茶倌的兴致更浓了,身子也直了起来,不在靠在柱子上了,微微前倾,往曾毅跟前凑了凑:“这事咱们这其实现在知道的不少,瞧您不是咱们本地人吧?京城那边来的吧?”

  “您可真说对了。”

  曾毅点了点头,冲着茶倌竖起了拇指:“家里有在太湖那边有些亲戚,这次听说那边遭了大水,家里长辈不放心,让去瞧瞧。”

  “那可悬了。”

  茶倌脸上露出同情之色,两只手在一起搓了搓:“小伙子,老头我说些话你可别嫌弃不中听。”

  “您说。”

  曾毅点了点头。

  茶倌咂了砸舌头,满脸都是同情之色:“听说太湖那边遭水这次可是淹死不少人的,飘起来的死人能有一个县那么多了。”

  “大水现在是退了,可没东西吃啊,没淹死的也饿死了不少,说是连被大水冲出来的树根草根都被人给吃了。”

  “你要是真在那边有亲戚,可要快点赶路,不然躲过了大水指不定要饿出什么好歹来。”

  茶倌这话的确有些不中听,似乎是在咒曾毅似得,可其实,这话却是善意的忠告。

  曾毅摇了摇头,有些不信的道:“这怎么可能,晚生从京城来的时候还听人说朝廷拨了赈灾的钱粮下来的。”

  “而且连春耕的种子朝廷都出了呢。”

  曾毅这话说的可是大实话,嘉靖不仅拨了春耕的种子,拨了钱粮,更是免了太湖遭水那些个县的赋税。

  “这就不知道了,没听人说过。”

  茶倌挠了挠头:“反正前些日子有逃灾从咱们这路过的,还从我这讨了几个包子呢,那人是这么说的。”

  “也估计是朝廷的钱粮还没运到?”

  茶倌的这话不错,这年代的交通很是不便,太湖大水,等这事朝廷知道,然后商议,拨下钱粮运到遭灾的各县的时候,就算是速度极快,也要多半个月的。

  “不过,这事谁能说的准?”

  茶倌咂舌,却是不肯在接着往下说了,他虽然说的兴起,虽然喜欢唠叨,可却也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有些闲话可以唠叨,有些话,不能唠叨,牵扯到官老爷的话,是绝对不能唠叨的。

  茶倌虽然是普通百姓,可年岁大了,见的多了,虽然唠叨,可却也能管的住自己的嘴。

  见茶倌不肯多说,曾毅也不在追问,等到了太湖附近,情况到底怎么样,自然是能打听清楚的。


第十四章 人间悲剧

  “看那,看那。”

  茶倌猛的抬起胳膊,指着曾毅后背的方向:“瞧见没,那几个应该就是太湖大水遭灾了的。”

  曾毅回头,顺着茶倌指着的方向看去,那方向和曾毅他们来的方向正好相反,是镇子另外一边过来的。

  一群大约七八个有大人有小孩,背上都背着东西,手里还抱着包裹,离得远,看不清他们的模样,不过,却能看的出来,他们脚下的步伐有些不稳,虽然互相搀扶着,可仍旧似乎随时都能摔倒的样子。

  “你去问问他们,看看老头我骗你没。”

  茶倌说这话,却是一片的好心:“你要是真有亲戚在太湖那边,赶紧过去吧,别在路上耽搁。”

  “少爷,我去把他们喊过来问问。”

  赵四站了起来,不等曾毅开口,就冲着这几个人跑了过去。

  “茶倌,在来些吃食,算在我的账上。”

  曾毅冲着旁边站着的茶倌开口,这种事情,若是没见到,或者是没能力,那也就算了,既然见到了,而且有能力,还是帮一帮的好。

  也不知道赵四拦着那一群人说了什么,等赵四把人领过来的时候,曾毅被周辉扶着也站了起来。

  曾毅初次骑马,大腿内侧肯定已经破了皮了,刚才刚下马,虽然疼,但是有些发麻,可现在休息了这会,更是疼的厉害。

  “少爷,他们的确是太湖那边来的。”

  赵四先是回到曾毅身边,小声的说了一句,然后又过去帮忙扶着其中一个年级大了些的老人。

  “诸位请坐。”

  曾毅冲着这总共七个人拱了拱手,脸上带着一丝黯然之色:“晚生也是在太湖那边有亲戚的,还请诸位能将太湖那边的情况给晚生讲一讲,好让晚生心中有个准备,无以为报,只能备下些粗茶淡饭请诸位饱餐一顿。”

  曾毅的态度放的很低,很谦虚,以晚生自称,不过,却也给了旁人谦谦君子的印象。

  “好说,好说。”

  被赵四扶着的老头年纪最长,应该是这几个人的长辈了,冲着曾毅挤出一抹苦笑:“让公子破费了。”

  “不碍事,不碍事。”

  曾毅连连摆手,往老头的跟前靠了靠,声音温和:“谁没个遭灾遭难的时候?碰到了能帮就该帮。”

  “娘,我想吃面。”

  坐在最边缘穿着麻衣妇人怀里抱着的小姑娘使劲的吸着鼻子,盯着刚才赵四他们还没吃完的阳春面双眼放光,不停的挣扎。

  穷人家的孩子,平日里也不一定多久才能吃上一碗阳春面的,现在遭灾了,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饥一顿饱一顿的,原本见了食物就馋,更何况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了。

  “孩子就是闹,没事的,没事的。”

  妇人尴尬的冲着曾毅挤出一丝难堪的笑意,一手赶紧捂住了怀里孩子的嘴巴。

  “不碍事的。”

  曾毅摇了摇头,冲着妇人怀里的小姑娘笑了笑,道:“小丫头今年多大了啊?”

  “已经八岁了。”

  妇人赶紧替怀里的孩子回话,不过,说是八岁,在曾毅看来或许是因为贫苦人家,平日里也吃不好,看起来也就五六岁的模样,瘦的脸皮几乎全都贴在了脸骨上。

  “唉,我家亲戚的孩子今年估摸着也这般大了。”

  曾毅眼圈微红,流出了一滴眼泪,赶紧抬手擦了擦:“也不知道他们如今怎么样了。”

  这番话出口,几个遭灾了的人也都被曾毅情绪感染,抹起了眼泪,没法子,他们可是亲身经历了这次大水的,那么多的亲朋好友全都没了。

  只有旁边站着的赵四和周辉两人悄悄对视了一眼,他们心里是知道曾毅这话是假的,可却也佩服曾毅这能耐。

  那老头一手在脸上胡乱拔拉了一下:“公子您这么心善,菩萨肯定会保佑您亲戚平安的。”

  老头安慰着曾毅,说到最后,却忍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他七个儿子啊,全都成家了,可现在,就剩下身边跟着的这三个儿子和一个儿媳一个孙女了。

  四个儿子、六个儿媳、十几个孙子孙女全都没了,被这一场大水给冲没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其中的悲痛没人能够明白,若不然顾念着剩下的这些个孩子,他都想一头撞死了。

  老头哭着说着,他这一辈子的难处,老伴早些年就没了,他自己当爹当娘的把一群孩子拉扯大了,儿孙满堂,虽然不富裕,可也能管着温饱,原本想着能享几年清福了,可这一场大水,全都毁了,家是彻底没了。

  “老人家,莫要悲伤,莫要悲伤。”

  曾毅一手轻轻拍着老头的后背,自己的声音却已经哽咽了起来,人间惨剧莫过于家破人亡、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这老者却全都占全了。

  “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曾毅深吸了口气:“您虽然年纪大了,可您是这家里的顶梁柱,您可不能倒了啊。”

  曾毅这话说的一点没错,父母在,方为家,哪怕父母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可只要还有一口气,那,兄弟姐妹就仍旧是一家人,一旦父母没了,虽说还是一家人,可终究会少些东西的。

  “老弟,别哭啦,好歹不是还有几个孩子给你送终么?总是能在好起来的。”

  茶倌不知什么时候端着包子过来了,也听到了老头的悲诉,同龄人之间的感触更深,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就算自己死,也不愿儿孙遭罪的。

  “来,吃面,吃面。”

  曾毅赶紧招呼一群人吃面,冲着妇人怀里的小姑娘招了招,指了指他旁边的位置:“来,小丫头,坐哥哥这来,这么大孩子了,还让你母亲抱着,羞不羞?”

  小姑娘有些胆怯的瞧着曾毅,也不知道到底能听懂曾毅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而且女孩天生胆小,且她根本不认识曾毅,反倒是往母亲的怀里又挤了挤。

  “这孩子就是怕人,抱着她也习惯了,没事,没事。”

  孩子母亲赶紧开口,也知道曾毅是好意,怕她抱着孩子太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