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大明 >

第36章

一品大明-第36章

小说: 一品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毅从大门走出,迎了上去。

  原本正在扭头看着街边情况的邹应龙闻声转头,双目闪过一丝讶然之色,显然为曾毅的年轻感到惊讶。

  原本曾毅的这副模样就不错,而且也算是大户人家出身,白白净净的,未经风波,看起来不过十八九的模样。

  虽说这时代十八九就是大人了,可在朝堂当中,十八九的模样,可是极为罕见的。

  尤其是曾毅做出的事情,更是让朝中一些个大臣汗颜的。

  不过仅是楞了一下,邹应龙就笑着冲曾毅回礼:“御史邹应龙,今日特意上门拜访曾大人,不知曾大人欢迎否?”

  这最后一句话问的,若是单看这句话,似乎是有些挑刺的模样,可邹应龙是笑着说出来的,而且语气还带着一丝欢快之意。

  如此一来,邹应龙这话自然是句玩笑话了。

  “原来是邹大人,里面请!”

  曾毅笑着,双眼微微亮了一下,也没说别的废话,直接就把邹应龙往院里让。

  这邹应龙的名字,曾毅可是听过的,若是没他曾毅的到来,这邹应龙该是参倒严嵩的主要力量。

  凭一介普通御史,想要参倒严嵩,何其困难?

  可偏偏,邹应龙做到了。

  只不过,邹应龙的路子和曾毅的路子差不多,都是让严嵩告老,主攻严世藩的。

  甚至,从侧面而言,曾毅其实是借鉴了邹应龙的法子的。

  对于这样的官员,曾毅自然是不信他会害自己的,而且,甚至曾毅还能猜到邹应龙背后站着的是谁。

  若不然,仅凭邹应龙一介普通御史,岂能参倒严家父子?

  这其中种种原因纠结在一起,并非只是邹应龙一道奏折的原因。

  但是,这里面的情况曾毅都清楚,所以,他要瞅准时机,把所有扳倒严嵩的力量集中在自己手中,独揽这泼天大功。

  “邹大人今个怎么有空来下官府上了?”

  曾毅脸上带着笑意,这话听起来,似乎和邹应龙之前就认识似得,可其实,他俩之前从不认识。

  邹应龙似乎也被曾毅这热情给弄的有些迷糊了,不过毕竟是官场中的老人,倒是反应的很快:“今个前来,其实是慕名而来的。”

  迎着曾毅似乎不解的神情,邹应龙也不管曾毅是装的还是真的不知道他这句话的意思,笑着道:“严家父子横行朝廷,胡作非为欺压百官,贪赃枉法,罪状如山,可如今却无一人敢弹劾严家父子。”

  “而曾大人官职虽然不显,却敢弹劾严家父子,直面奸佞,这份风骨,让邹某佩服。”

  邹应龙话到最后,不在以本官自称,这也是自然的,他既然来曾毅府上了,肯定不是为了摆官架子的。

  既然来了,那肯定是想和曾毅拉关系的。

  “邹大人谬赞了。”

  曾毅苦笑着摇头,连道不敢:“下官虽未和邹大人谋面,可却也听闻过邹大人的名声,邹大人私下怕是一直在收集严家父子的罪状,以求最后奏明圣上的吧?”

  “下官如今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邹大人忍辱负重,方才是真正有大毅力之人。”

  曾毅这番话,虽然是马屁,可邹应龙听了以后还是高兴,不过,高兴的同时,还有点心惊,这曾毅看起来年纪不大,可这心思却不简单啊。

  邹应龙笑着摇头,虽然曾毅的话说的他心里舒坦,可今个来,可不是听曾毅说这些话的。

  而且,聪明人之间说话,不用那么多的拐弯抹角,当然,这也和曾毅现在的状态有关。

  “曾大人既然弹劾了严家父子,不知可否想过日后?”

  邹应龙询问曾毅,这是直接单刀直入,不玩什么虚的。

  眉头微微一挑,其实曾毅有些能猜到邹应龙今个来是干什么的,只不过,对方既然还没说出来,曾毅自然不能自作聪明自己给说出来。

  装糊涂,这是在朝堂之中必须要学会的。


第七十一章 忠奸

  迎着曾毅不解的神情,邹应龙身子略微前倾,声音不自觉的放低了一些:“严家父子的为人,想来曾大人该清楚的狠吧?”

  曾毅苦笑,邹应龙这一句话问的好,他倒是想说不知道严家父子的为人,可这话能这么说吗?

  邹应龙这话虽然是问出来了,可对曾毅而言,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顺着邹应龙的话往下说。

  “自然是清楚的。”

  曾毅满脸愤愤之色,甚至额头上都能有青筋暴漏:“严家父子祸国殃民,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不除朝廷无安宁,不除天下之祸。”

  随着曾毅一句一句的话出口,邹应龙脸上满意之色也越发的浓郁了,直到曾毅最后一句话落地,邹应龙双掌用力击在一起,双目爆出欣赏赞叹之色。

  “好,说的好。”

  邹应龙连连点头,看向曾毅的目光也越发的和善了起来:“严家父子不除,咱们大明无宁日。”

  “如此祸国殃民之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邹应龙觉得今个没白来,对于曾毅的态度他非常满意,这一趟还能结识曾毅这个朋友,倒是不错的。

  虽说曾毅年纪不比他,可朝廷中是不管这些的,只要年纪差的不是太多,且没什么牵扯,那都是同僚,私下里也都是平辈论交的。

  此时此刻,在邹应龙心里,曾毅已经和他成了志同道合之辈。

  不管邹应龙背后是不是站着有什么背景,但是这并不妨碍邹应龙的私交,更何况,在邹应龙看来,曾毅未来应该是和他在一个派系的。

  “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邹应龙越是欣赏曾毅,其实心里就越替曾毅担心,当然,这其中也有想要拉拢曾毅的意思,但是,并不排除这种欣赏的担心。

  “曾大人性子秉直,参奏弹劾严家父子,可那严家父子却不少什么良善之辈,什么卑鄙的手段用不出来?”

  邹应龙这番话不管到底是有什么目的,可听起来,是的确在替曾毅考虑的。

  “知道又能如何?”

  曾毅苦笑连连,叹了口气:“那严家父子胡作非为,仗着位高权重不把满朝文武放在眼中,更是上瞒天子下压群臣,曾某虽然位卑言轻,可却不敢忘国之忧虑。”

  “只求得满朝文武尽皆忠义之士,迟早能把严家父子扳倒,赶出朝堂。”

  曾毅的这番话说的大义凌然,当中还带着些凄凉的悲壮,这最是容易让人敬佩的。

  果然,曾毅这番话说完,邹应龙看向曾毅的眼神就又变了,带着些的敬佩之色。

  邹应龙不傻,若是正常情况下,肯定不会被曾毅这三言两语就给糊弄住了,可问题是曾毅之前的行为证明了一切。

  事情,曾毅已经做出来,这个时候无论曾毅说什么,没人能够怀疑什么的。

  若是怀疑,无非是怀疑对方说大话,可偏偏,曾毅已经把事情给做出来了,还怀疑什么?

  而曾毅也是对这有所了解的,这个时候自然是要站在正义的高点来说这些义正言辞的话,反正事情已经做了,现在可是博取名声的大好时机,总不能给错过吧?

  正因为此,邹应龙才会被曾毅的话给唬住,彻底佩服曾毅。

  当然,曾毅这也并非是全都在唬邹应龙,毕竟该做的事情,他都做了,而且也基本成功了。

  “曾大人这番话让人敬佩。”

  邹应龙冲着曾毅拱手,深吸了口气:“若是满朝文武尽皆有曾大人您这种大义,何愁严家父子不倒?”

  邹应龙说这话也是有根据的,朝中是有不少倒严的官员,可都被迫隐藏在暗处,反而那些倾向严家父子的官员虽然有不少的骂名,可仍旧是活的逍遥自在。

  如果朝中官员各个都像曾毅这样,一个九品小官就敢不惧严家父子,那严嵩又能如何?

  他可以对付一个官员,可以对付十个官员,可他能和满朝文武作对吗?

  满朝文武就是缺少了这种怕死的精神,多了些围绕在严家父子身边的小人,所以才造成了严家父子纵横朝堂这么多年的局面。

  而如今,严嵩是年纪大了,可他的儿子竟然成了小阁老,代替他在内阁处理朝政,连内阁其他的大学士都要退避三分。

  这是何等的嚣张,早已经坏了朝廷的规矩。

  甚至,朝中六部尚书的任免严嵩一人都能决定,这是何等的独掌乾坤?

  若是满朝文武都有曾毅这番骨气,这种情况断然不会发生的。

  “朝中虽有奸佞,可却也不缺忠良之臣。”

  曾毅叹了口气,满脸无奈之色:“只可惜,奸佞狡诈,忠良之臣也只能委曲求全,以徐徐图之。”

  话说到这,邹应龙身子又前倾了一下,状若不经意:“今个就咱们两人,话既然说到这份上了,不知曾大人以为,朝中忠臣有谁?”

  说这个,邹应龙不怕曾毅胡说,因为这不是问奸佞是谁,这个不得罪人的。

  “要说朝中忠臣,第一自然是内阁次辅徐阁老。”

  曾毅伸出了一个大拇指:“世人闲话不提,谁能看的出徐阁老的难处?若无徐阁老在内阁撑着,严家父子怕是要独占内阁了。”

  “徐阁老一人撑在内阁,对严家父子虚以为蛇,实属不易。”

  曾毅叹了口气,道:“这次原本弹劾严家父子的奏折,下官就是托人稍微徐阁老,以求徐阁老代为呈交陛下的。”

  “满朝文武,忠良不少,但敢将奏折转乘,且能见到陛下的,怕也就徐阁老了。”

  “而蔡阁老虽然中正,可终究不如徐阁老在陛下跟前的分量。”

  曾毅这番话,其实是有意如此说的,他知道邹应龙背后站着的靠山是徐阶,这话自然是说给徐阶听的。

  而徐阶更是日后的内阁首辅,好听的话现在多说些自然是没错的。

  至于提起蔡云程,这是曾毅心里多了那么一下,若是单提徐阶不提蔡云程,真传出去了,得罪人这可是。

  干脆都提一下,这也没什么,反正都是些好听的话。


第七十二章 目的

  对于曾毅的话,邹应龙显然是非常满意的,他的后台就是徐阁老,而这事知道的可是没几个的。

  而且,以曾毅的身份,根本不可能知道如此机密的事情,所以,曾毅现在能在他跟前说出对徐阁老的佩服,那其实也是变相的等于赞赏他邹应龙的眼光。

  当然,这话是肯定不能说出来的,暗中自得也就是了。

  虽说邹应龙的官职比曾毅高,为官也比曾毅早,可他的名声可是比不过曾毅的,这个时代,其实就是看名声。

  “曾大人这番话倒是厉害。”

  邹应龙冲着曾毅竖起了大拇指,或许是曾毅提到徐阶的原因,以至于他已经把曾毅给当成自己人了。

  毕竟,在邹应龙看来,曾毅说这些话都该是真心说出来的,毕竟曾毅在朝中可是没有根基的。

  既然是真心的话,那,想把曾毅给拉来他们这一边,可就容易多了。

  甚至,在邹应龙心里,已经把曾毅给当成他们这边的人了。

  不是邹应龙想的太简单,而是曾毅身上的事情和背后的牵扯太过让人容易相信了,甚至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怀疑。

  “徐阁老的确是如今朝中硕果仅存的中流砥柱了。”

  邹应龙十分赞同曾毅的话:“只是,阁老要护着下面的人,自然不能和严家父子硬碰硬,倒是让不少人误会了。”

  “还以为阁老怕了严家父子,只是阁老从不解释罢了。”

  曾毅微微点头,看似对邹应龙的话十分认同,其实,他心里是有自己想法的,徐阶这个人,好名声。

  这一点,无可置疑,谁都好名声,但是,徐阶为官很是温和清正。

  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诸公论,这是徐阶成为内阁首辅以后赫赫有名的三还政策,为他带来了大量的支持拥护者。

  徐阶在任期间所行之事大的方向几乎没错的,可以说是一代名相了,只可惜,告老还乡以后,因为家中子弟的事情做了一些昏庸之事,倒是坏了名声。

  在曾毅看来,徐阶其实在朝中的时候一直是忍,就像是现在忍严嵩,之后忍是已经位极人臣,所以才要忍,图的就是一个名声。

  若不然,岂会告老还乡之后与朝廷之中有巨大反差?

  当然,这也或许是告老还乡之后被迫无奈,但是,对于徐阶,曾毅还是认为要敬而防之。

  徐阶是内阁首辅,曾毅若是想要以后往上走,那肯定是要免不了和徐阶打交道的,所以要恭敬,但是,心中还是要有些防备的。

  史书的记载,其实并不完整,只能是个大概,甚至是被掩盖的真相,所以曾毅不可能按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