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大明 >

第31章

一品大明-第31章

小说: 一品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大人在湖州那边的事情杂家听人说了,可是都在称赞曾大人的。”

  黄锦满脸笑意,一张老脸上全都是和善之色,虽说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手中权势颇重,可却没有丝毫摆架子的意思。

  这并不是黄锦在曾毅跟前如此,除非是真有什么大事,若不然,黄锦总是满脸堆笑,不管是对谁。

  “都是外面些谣传罢了,当不得真的。”

  曾毅赶紧谦虚,冲着黄锦苦笑连连:“公公您老德高望重,可不能拿这事开下官的玩笑。”

  黄锦是什么人,曾毅可是很清楚的,别看是位太监,可其却是位高权重,而且还是那种极为得嘉靖信任的,更是掌着东厂等诸多权利。

  对于这种人,哪怕对方是太监,也要恭敬对着,更何况,曾毅从来没有看不起太监的意思。

  黄锦笑着,摇了摇头,略微诧异的看了曾毅一眼:“陛下这几日忙的厉害,若不然,估摸着早些日子就该召你了。”

  对于别的官员而言,想从黄锦嘴里换出这几句消息来,那可是不容易的。

  而对于曾毅,这完全是这话黄锦看曾毅顺眼,随口说出来的,这并不算是什么不能说的。

  “下官多谢公公提点。”

  虽说这话对于黄锦而言,不过是随口这么一说,甚至没有任何的作用,可曾毅还是要道谢的。

  黄锦摇了摇头,两手拢在袖子里,笑呵呵的:“你先在这候着,杂家去禀告陛下。”

  说完这话,黄锦就进了前面的大殿,而曾毅,则是束手而立,恭敬的站在那里。

  进了大殿,黄锦放缓脚步,走到嘉靖身边,低声道:“陛下,曾毅来了,在外面候着呢。”

  原本正拿着一本道经钻研的嘉靖微微点头,过了几个呼吸,目光方才从道经之上移开,略显浑浊的双眼动了一下,声音带着一些的沙哑:“如何?”

  黄锦弯着身子,小声道:“人倒是还成,谨慎恭敬。”

  “这都是老奴的拙见,陛下您法眼亲自过目才成。”

  嘉靖嘴角轻轻上扯,把手中的道经放在了一旁,一手扶住了黄锦的胳膊,从蒲团上站了起来:“传他进来吧,让朕也瞧一瞧,这胆子颇大的少年郎如何。”

  待嘉靖站稳之后,黄锦方才慢慢退了出去宣曾毅觐见。

  得了宣召,曾毅整理了下官袍,方才大步踏入。

  进了大殿,往前走三步,曾毅撩袍跪倒在地:“微臣曾毅,叩见陛下。”

  说完这话,曾毅以头触地,不在吭声,也没直起来。

  什么骨气之类的,在嘉靖帝根本最好收敛起来,若不然下一刻就能首级离身。

  “平身。”

  嘉靖沙哑着嗓子开口,不过是说了两个字,就捂着胸口一阵咳嗽,他的身子已经越发的一日不如一日了。

  若是能够细心调养,自然还能好些,可嘉靖依旧我行我素,那些有毒的丹药照吃不误,这种情况,就是那些个御医也不敢多说什么。

  “微臣谢过陛下。”

  曾毅恭敬的说完这话,方才起身,不过,仍旧不敢抬头,弓着身子,垂头束手而立。

  大殿内陷入了寂静当中,嘉靖不说话,曾毅自然不敢吭声,哪怕双腿站的发麻,都不敢动一下。

  过了大概有一炷香的时间,嘉靖方才似乎是想起了跟前还站着曾毅这么个人似得,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思绪总算是回过了身,浑浊的双眼看着仍旧稳当站着的曾毅,脸上不由得露出几丝怀念之色。

  “果然是年轻啊。”

  嘉靖叹了口气,他如今的年纪,早就和年轻扯不上什么边了。

  嘉靖开口,曾毅不知道该接话不该,可若不接话,又怕不对,接话,又怕说错,好在嘉靖说完这话,似乎又陷入了沉思当中,给了曾毅考虑的时间。

  几个呼吸过去,曾毅方才缓慢开口:“陛下乃九五至尊,仙道可期。”

  曾毅这一句话立时让陷入沉寂的嘉靖双眼一亮,他喜好修道,而曾毅这句话,更是合了他的胃口。

  “你如何看的出朕仙道可期了?”

  嘉靖虽然喜好修道,甚至可以说是痴迷修道,可却也不是任谁都能糊弄的。

  犹豫了一下,曾毅重新跪倒在地:“微臣也是听了一些道听途说之下,才有此判断,并非有意窥知圣上,还望陛下赎罪。”

  嘉靖倒是没多大的怒气,甚至说好不动怒,天家无私事,宫中的事情,原本就瞒不住朝中的那些个大臣,被传出去,自然也是正常。

  “你且说来。”

  嘉靖声音冷肃,可脸色倒是没多少的怒气。

  “遵旨。”

  曾毅应声,然后方才继续道:“微臣听传闻,陛下寒冬屋内不燃火盆,着单衣而不畏寒,此不为神仙之举也差之无多了。”

  曾毅的这话,倒是让嘉靖面上一喜,不过,随即倒是有不自在了,曾毅说的话倒是真的,不过,和实际还是有些出入的。

  他的确是寒冬着单衣,可屋内倒是有火盆的,不过,偌大的大殿,只燃了一个火盆,这和没有倒是没什么区别,嘉靖倒是为自己找了个很好的借口。

  “起来吧。”

  嘉靖这次没说平身二字,而是说的起来吧,虽说这话的意思都是一样,可包含的东西,却不一样了。

  “你这小子,倒是观察颇为细致。”

  嘉靖声音中带着一丝的得色,不过旋即,就不在提这事了,最起码现在的曾毅,还没资格让嘉靖在他跟前谈论修仙问道之事。

  “折子,朕就不看了,太湖那边的事情,你就细细的与朕说一说。”

  嘉靖这话,有些出乎了曾毅的预料,已经准备去掏奏折的手僵硬了一下,随即放了下去。

  目睹这一幕,嘉靖嘴角算是有了一丝笑意,他最喜欢看这种掌控臣子,让下面臣子不知所措的场景了。


第六十一章 君臣问奏

  曾毅的口才不是很好,或者说,是事发突然,亦或者说,不敢表现的太过了,所以口述的到是有所缺失。

  不过从始至终,嘉靖对曾毅关于太湖那边的评价都没有说什么,直到曾毅说完。

  “能够知错,不容易。”

  嘉靖赞赏的看了一眼,指的自然是曾毅话中官员最开始误会伙夫锅内几乎无米的情况。

  “年纪不大,倒是实在。”

  嘉靖微微点头,湖州那边的事情,有锦衣卫盯着,尤其是这次锦衣卫也下了大力气打探那边的消息,嘉靖自然清楚。

  之所以在让曾毅说一遍,不过是帝王心术罢了。

  对于皇帝而言,最不缺的就是有才智的臣子了,如果曾毅刚才说的话,和锦衣卫上报的不一样,那等待曾毅的,怕就不是嘉靖的点头了。

  “裕王也去了湖州赈灾,弹劾严世藩的折子,可是裕王让你所奏?”

  历来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是没有分毫掺假的,嘉靖前一句话听似还在夸赞曾毅,带着些的和颜悦色。

  可这后一句话,可就是包含着无尽的杀机了。

  一旦曾毅回答的有半句不对,那怕是要落个凄惨下场了。

  “裕王与微臣之间,只商量过赈灾之事,除此外,在无其他。”

  曾毅额头虽然有冷汗冒出,可心中还是镇定的,这事他的确给裕王提过一次,不过,那次可是只有他和裕王两人在的。

  而且当时还是在田间地头,随从离得可都是八丈远,锦衣卫的人就算在厉害,总不能藏在地底下,或者真有顺风耳吧?

  而且,这种事情曾毅相信裕王也是不会乱说的。

  “你一个小小九品官员,初入朝廷,如何写的出奏折上的内容?”

  嘉靖问的话一句比一句严肃,一句比一句诛心,甚至可以说是把曾毅往死路上逼。

  “臣虽位卑却不敢忘国忧。”

  曾毅这句话虽然是躬身说出来的,可却说是中气十足:“严世藩仗着严老阁老的身份胡作非为,此乃天下皆知之事。”

  “陛下虽心念严阁老之功,却不改因此而放纵严世藩胡作非为。”

  “严阁老虽有功,可却也不足以严世藩如此横行霸道,若朝中官员皆如此,后辈子弟仗着父辈功劳胡作非为,置国法于何地?”

  “天下臣民皆是陛下之子民,陛下乃是天下万民之君父,岂忍心看万千子民被严世藩所欺压?”

  曾毅说完这些话,就站在那不动了,这几句话,就是曾毅心里也是没底的,但是,他必须说。

  严家父子他已经得罪死了,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搏一搏的好,若不然,错过了这个机会,他可就在没在皇帝跟前说话的机会了。

  而且,曾毅虽然心中没底,但是,还是有那么几分把握,他说的这些话,不至于有什么罪名的。

  “万民之君父。”

  嘉靖轻声念叨着,看向曾毅的眼神没有动怒,倒是带着几分欣赏之色:“你倒是会说话,比朝中的那些个老家伙都会说话。”

  嘉靖的这话不知道是赞赏还是讽刺,这个时候曾毅也不敢接腔,若不然就有和皇帝顶嘴的嫌疑了,这个罪名曾毅可是担不起的。

  “依你而言,严世藩该如何处置?严嵩该如何处置?”

  嘉靖眯着眼睛,前一句话让曾毅刚松了口气,这句话,就又把曾毅的心给吊起来了。

  原本已经站的发麻的双腿微微动了一下,曾毅扯动有些沙哑的嗓子:“朝中大事,微臣实在不敢多言,只需让诸衙门大人秉公处置即可,陛下圣裁即可。”

  嘉靖呵呵笑着,只是说出来的话,却是杀机四射:“你刚才的话,似乎是不信朕的,怕朕包庇严世藩。”

  嘉靖这话刚落,曾毅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以头触地:“臣万不敢有此念头。”

  “你到是给朕说说,若依你所奏,严嵩该当何罪,严世藩又该当何罪?”

  曾毅不敢起身,仍旧已头触地:“臣不敢胡言。”

  嘉靖微微一笑,侧身看着旁边站着伺候的黄锦,笑道:“这小子,倒是个滑头,这是怕朕治罪于他。”

  这话说完,嘉靖看着曾毅,道:“尽管说来,朕恕你无罪。”

  曾毅等的其实就是嘉靖的这句话,赶紧谢恩,不过仍旧是跪在地上:“禀陛下,严世藩虽作恶多端,然严阁老至多有教子无方之过罢了,并不能因此而治罪严阁老。”

  “那严世藩,却是作恶多端,甚至听闻臣上奏的奏章竟然被其在内阁当众撕毁,试问,他严世藩何德何能,有何资格在内阁审阅奏章?”

  “奏章乃臣子所奏,陛下所阅,就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也不过是从旁协助,为陛下分忧,万不敢私自截下官员奏章。”

  “他严世藩虽为工部左侍郎,可又有何资格在内阁当中审阅奏章,更甚者撕毁奏章?”

  “其余种种,臣不得而知,虽有耳闻,却无凭证,不敢枉言。”

  曾毅这话说了一通,至于严世藩的罪名,还是没敢定下。

  嘉靖眯着眼睛,刚才曾毅说的话里的缘由,嘉靖自然是知道的,如今,曾毅敢在他跟前说出来,那足以证明曾毅坦荡,这一点,嘉靖倒是颇为满意的。

  “你倒是明是非。”

  嘉靖点了点头:“严世藩撕毁了你的奏章,你弹劾他,这倒也没错,至于别的听闻,你虽言,可却能明白无凭无据,不可枉定,倒也算是明事理。”

  “你之前的折子,尽数严世藩罪名,虽有风闻言奏的意思,不过念在你尚且年轻坦直,无祸心的份上,朕也就饶你这一次罢了。”

  嘉靖说完这话,曾毅赶紧在次磕头谢恩,风闻言奏那是言官的事情,他可不是言官,这么做的确是逾越了。

  而今个嘉靖的这番话,算是彻底的把他这个可能被人抓住的小尾巴给断了。

  嘉靖双眼微眯,正好外面有阳光照入殿内,瞧见了曾毅额头已然发红,不由得对曾毅又多了几分满意,同时,给曾毅打上了实诚的标签。


第六十二章 满意

  “户部那边,日后不必在去了,朕听闻在湖州之时,裕王和你倒是融洽,去裕王府当个伴读吧。”

  嘉靖缓缓开口,脸上神情不变,这话说的似乎轻松无比。

  可对曾毅而言,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了,没谁比曾毅更清楚,裕王是未来的皇帝,而且,裕王是那种肯放权的皇帝。

  且裕王极为心软,对下面的臣子是极好的,尤其念旧情,其登基后,裕王府的旧臣没一个不得了天大好处的。

  而且在湖州,曾毅自认为他和裕王还是对胃口的,所以,去裕王府这肯定是天大的好处了,曾毅甚至之前根本就没敢想这茬。

  而且,伴读,那可是平日里和裕王一起聆听裕王府教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