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大明 >

第19章

一品大明-第19章

小说: 一品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除了赵书元外,其他湖州的官员估摸着还不知道锦衣卫已经暗中开始调查了。

  “曾老弟果然厉害。”

  孙坤冲着曾毅竖起拇指:“今个咱们进城后,我才从下面的人那得到的消息,这赵书元想提前见咱们一见。”

  “老弟你要是现在不想见他也成,让他等等也就是了,一介犯人罢了。”

  在孙坤眼里,赵书元其实已经是犯人了,毕竟,牵扯到了这种案子里,就算是赵书元最终愿意作证,也算是有些功劳,可这官职是肯定保不住了。

  孙坤的这一切,其实都是有原因的,说白了,是在试探曾毅,看看曾毅的处事能力到底如何。

  现在这案子还没了结,现在好确定在曾毅身上到底下多少功夫,也好等案子了结后有个准备。

  “既然来了,不妨见一见。”

  曾毅没有丝毫的犹豫,既然孙坤这么说了,那客随主便,他是万不能自己做主的,更何况,孙坤的意思其实很明显了。

  “来人,请赵大人过来一叙。”

  孙坤没有起身,只是冲着不远处伺候的下人开口。

  在孙坤眼里,赵书元已经是要入狱的了,只是犯人罢了,若不然要用赵书元在试探曾毅一番,今个孙坤根本就不会见他。

  既然已经被锦衣卫盯上了,就没什么讲条件的可能,最起码,赵书元是没这个资格和锦衣卫讲条件的。

  不大一会,就有人领着一个三十多岁,穿着身蓝色绸缎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那下人在远处就停了下来,冲着这边指了指,然后就不在往前来,而赵书元则的拍了拍衣衫,然后快步走了过来。

  “下官赵书元见过孙大人。”

  到了亭子内,赵书元冲着孙坤躬身行礼,至于他是怎么得知孙坤姓氏的,这其实很简单的,既然到了这院子里,自然是有人给他说的,当然,至多也就是一个姓氏罢了,多的,没人会在告诉他的。

  “不敢当。”

  孙坤摆了摆手:“本官不过六品小官罢了,你赵大人可是五品同知,岂能给下官行礼?”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可孙坤坐在那是一动不动,根本就没丝毫不敢当的意思,锦衣卫的人岂能真的按照官职而论?

  赵书元其实之前是根本不知道孙坤身份的,只是在院子里问了个姓氏,别的,就没人在告诉他了。

  可,就算是知道了,又能如何,锦衣卫的人他可是不敢得罪的,尤其是这个关卡。

  “不敢,不敢。”

  赵书元连到不敢,弓着身子:“下官虽位居五品,可却是懵懂之中坐在这个位置的,就是混个日子罢了,大人您那是有真本事的,下官岂敢和大人您相比?”

  赵书元这话,说的就有些江湖了,只不过,这话对于孙坤这个锦衣卫的官员来说,却是很合适的。

  显然,来之前,赵书元就琢磨过遇到这些个情景该怎么说了。

  “这位是曾毅曾大人。”

  孙坤抬手,介绍了下曾毅。

  赵书元双眼转动,已经想起曾毅的身份了,只是没想到,这位离京以后一直没消息,竟然是和锦衣卫这边混到一起了。

  “原来是钦差大人。”

  赵书元再次躬身,这是在刻意抬举曾毅,毕竟,现在他的小命若是没错就是捏在跟前这两人手里的。

  只不过,有了刚才对孙坤的见礼,虽然对曾毅口称钦差,可赵书元却是没跪下的,曾毅官职太低,更何况这还是锦衣卫的地盘,还是不要让这位孙百户心里不满的好。

  可以说,这位赵同知的脑袋转动是极快的。


第三十六章 神转折

  落座之后,三人中真要是论起官职来,肯定是赵书元的官职最高,可眼下,却是赵书元最为拘束谨慎了。

  没法子,原本,朝中官员就惧怕锦衣卫,更何况现在赵书元落在了锦衣卫的手中。

  如今这种情况,锦衣卫能有各种办法耍弄他赵书元,小命捏在旁人手中呢,能不拘束谨慎吗?

  其实,赵书元也清楚,这事啊,想要锦衣卫放过他,几乎是没可能的事情。

  锦衣卫听命于圣上,除了平日里会收集情报汇总外,这种查案的事情,几乎是不插手的,除非是上面开口。

  可,锦衣卫的上面,那可是皇帝的。

  尤其是今个锦衣卫的旁边还坐着个变相的钦差,虽然曾毅的官职是九品的,可这其中的意义可就不同了。

  这最起码,证明一件事,皇帝亲自关注这件案子了。

  这种情况下,他跟这锦衣卫的人又没什么干系,他们岂会帮他什么?至于知府那边,估摸着他自己也该倒霉了。

  更何况,原本,他和知府两人就是各有各的算计,真出了事情,肯定是要往死了整对方的。

  现在,赵书元所想的其实就是将功赎罪,只有如此,最后或许能保住一条性命,若不然,当今圣上可不是什么仁慈君主。

  “今个犯官前来,其实是有要事要告知两位大人的。”

  之前,赵书元自称下官,可这一会,心思转动,已经彻底明白了他的处境不可逆转,倒也干脆,直接以犯官自称。

  一般而言,只有下了大狱的官员才会以犯官自称的。

  曾毅双眼一亮,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自称,但是,由此可以看出赵书元根本没打算保住什么秘密,这是准备合盘托出的意思了。

  这种情况曾毅自然是最为喜欢看到的了。

  “有什么事慢慢说,不着急。”

  孙坤却是不急,笑眯眯的开口,类似赵书元这样的人他也见过,毕竟好歹也是从下面一步步爬上来的,见过的事情也不少。

  这类人,你不用着急问,也不用怕耽搁了时间他会改变主意不说,这类人最为惜命了,让他慢慢说,还能补足下可能出现的漏洞。

  犹豫了一下,赵书元冲着孙坤拱了拱手,开口道:“孙大人,不是犯官自负,您锦衣卫的威名举国皆知,可犯官要说的这事情,您肯定是不知情的。”

  孙坤眉头挑了挑,却也不生气,根本没必要和一个阶下囚生气:“说来听听。”

  说着话,孙坤已经双手合十,饶有兴致的盯着赵书元:“让本官和曾大人也瞧瞧你赵大人有什么能耐。”

  “犯官自知罪孽深重,本已沦为阶下囚,不该多说什么,只是,既然两位大人有兴致,若是此事真能让两位大人感到有趣,还请两位大人能在上奏的折子里,替犯官减轻些罪孽。”

  赵书元这话说的很有讲究,他既然是犯官了,还有什么条件可提的,更何况,他也不认为他不说锦衣卫就没法子了。

  人要有自知之明,赵书元不认为他能熬过锦衣卫刑法的折磨,所以,有些事情还不如痛快说出来的好。

  既然没有讲条件的根本,那,不妨说几句软中带着些稍微激将的话。

  可以说,赵书元的心思其实是极为缜密的。

  “说吧。”

  孙坤没有应下,可也没有否认,只是似笑非笑的盯着赵书元,减轻些罪孽,这其实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审案找证据的时候,稍微偏那么一些,下笔写奏折的时候,稍微多写那么一笔,不会把自己牵扯进去,同时,自然也有人能背着罪责。

  这其实是很简单不过第一件事,但是,到底如何做,那却根本不是赵书元能够管的住的了,这就要看曾毅和孙坤的心情。

  当然,只是稍微的,这很容易,但是,若是略微严重的倾斜,那可就不成了,那指不定要牵连自身的,孙坤和曾毅肯定是不会这么帮他的。

  “银子,的确是知府董宣让人给运走的,而这人,其实就是犯官。”

  赵书元小心翼翼的说着,声音压得很低,似乎怕旁人听到似得:“可,犯官也不傻,这事哪敢这么做啊,这可是关乎着灾民性命的大事,只是可惜董宣是知府,权势颇大,若是犯官不顺着他,怕是要遭难的,只能暂时顺着了。”

  说完这话,略微停顿了一下赵书元继续道:“犯官虽然虚以为蛇,可这银子可是分毫未动的,只是略施小计,以假乱真,那真的银子,被犯官给藏起来了,那被运走的,不过是被镀了一层银汁的铁块罢了。”

  “这东西是犯官负责运送的,略施手脚,也没人发现,就算被发现了,也可以推脱个几日。”

  “恰巧,也算犯官走运,这银子路上被人给劫了,自此和犯官无关,知府董宣不会怀疑到犯官身上来。”

  “如此,犯官才算是等来了二位大人啊,只是,平日里犯官为拿那董宣罪证,终究有和他同流合污的时候,贪墨了不少银两,做下了不少恶事,犯官认罪啊…………。”

  说到最后,赵书元竟然嗷嗷大哭了起来,十分的凄凉。

  一段本该认罪的场面,竟然出现了这种神转折,曾毅不由得好笑的瞧着孙坤,毕竟,这是孙坤的主场,不管说什么,那也是要孙坤先开口的。

  啪、啪

  孙坤拍掌,嘴角带着一丝的弧度:“不错,不错,赵大人倒是有勇有谋,如此一来,赵大人可就是忍辱负重的臣子了,把咱们锦衣卫的事情都给干了。”

  “只是,空口无凭,赵大人可有证据证明刚才所说一切如实?而非见势不对临时编造出来糊弄本官和曾大人的?”

  的确,什么时候都要证据,尤其是这种情况,除非是赵书元有十足的证据,若不然,肯定是没人会信他的说辞的,不管是真或者是假。

  “有,有。”

  赵书元连连点头:“有证据,犯官早就等着这一天的,自然是留下了证据的。”


第三十七章 妙人

  曾毅嘴角含笑,盯着眼前这一幕,也不吭声,只不过心里,可是看透了很多事情,眼前这一幕,用后世的一句话形容,那就是神转折。

  而且,似乎这一问一答之间,有着些许刻意的联系。

  只不过,曾毅也不是什么愣头青,尤其是在朝堂之中,有些事情,就算是看的明白了,也未必真要说出来。

  尤其是现在曾毅官职过低,何苦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曾大人,要不然,咱们见一见他的证据?”

  孙坤看着嘴角含笑的曾毅,脸皮不由得抽了一下,这事情,其实他是心里有鬼的,只不过,若是在朝堂的那些个老家伙们跟前,他是万万不敢用这招的。

  可以说,孙坤就是在欺负曾毅是朝廷新官,什么都不懂,可现在瞧曾毅这神情,又似乎看出了什么。

  不过,只是面皮跳动了一下,孙坤在没别的什么表情:“若是真有十足的证据,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也可将功赎罪。”

  “曾大人以为如何?”

  孙坤说这话,其实已经是在试探曾毅了,他不知道曾毅到底看出什么来没,所以,先用话试探一番。

  “若是有十足的证据,自然可以将功赎罪。”

  曾毅深吸了口气,略微带着一丝涩然:“只是,这案子,下官并无审问之权,离京的时候,陛下只是让下官查案而已,而大人您的传话,京中还是让下官与您共查此案。”

  “只有查之权,而无审之权。”

  脸上满是苦涩的笑意,曾毅悠悠的道:“所以,这能否将功赎罪,全凭孙大人您定夺。”

  孙坤是刻意用话试探曾毅的,可反过来,曾毅又何尝不是在用隐秘的话和孙坤交流。

  曾毅话里的意思虽然藏的有些深,可孙坤若是心中有事,肯定是能听出来的,无非就是曾毅告诉孙坤,这事情有猫腻,他看出来了。

  但是,只要不影响这个案子,那,其他的他曾毅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出来背黑锅或者说,只要罪魁祸首落网,其余的可以适当的宽容。

  朝堂之上,官员们说话本来就是如此,话不会说满,也不会直接了当的话,全凭对方去想,这也是官员们自保的一种方式。

  就像现在,曾毅虽然是认同了孙坤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这事他可没明说出来,就算是日后真出了什么事情,那也绝对牵扯不到他曾毅的身上。

  盯着曾毅看了许久,孙坤脸上笑意越发的浓郁了,的确,曾毅这番话等于明确的告诉他,有些事情已经看出来了。

  可是,对于孙坤而言,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找的这位未来的盟友,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

  “既然曾大人这么说了,那还是先看看证据吧。”

  孙坤点了点头,这事情也就算是到此打住了,只是,这案子日后的功劳,肯定是要多让曾毅几分了。

  这根本不用说出来,是一种默认的规矩。

  “那箱子已经被犯官贴上了封条,而且里面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