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大明 >

第17章

一品大明-第17章

小说: 一品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坤能坐稳他这个百户的位置,也并非是无能之辈,相反,孙坤非常的聪明,只不过是没有机会罢了。

  若不然,以孙坤的头脑,绝对还能在往上走一走。

  更何况,孙坤是锦衣卫的人,锦衣卫什么样的案子没见过,眼下这案子,根本不需要查,孙坤就能看出个大概。

  湖州府敢这么猖狂,京城那边肯定是有撑腰的,而且,还是膀大腰圆的那种。

  而敢做出这种事情的,京城又敢撑腰根本不顾及百姓言论的,也就是严家了,这一点从以往的迹象就能看的出来,湖州府这边的官员多是严系官员。

  虽说锦衣卫没有允许一般不查案,可是,这些个官员的派系等,锦衣卫可都是摸的一清二楚的,甚至,更为清楚的还有官员之间的交谈,只不过,这在锦衣卫也算是绝密的了,绝对不可能传出去的。

  就算是偶有传出去,也会认定是对那些犯错的官员的监视,绝对不会承认是对大多数官员的监视,若不然,会闹的人心惶惶。

  如无必要,皇帝没必要这么给自己找麻烦,让群臣找他哭闹,而锦衣卫,更是不会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让群臣时刻想着除掉他们。

  这案子,既然有极大的可能牵扯到京城严家,那,孙坤可就要三思而行了。

  的确,孙坤是锦衣卫的人马,根本不用惧怕严家,严家的势力在大,也不可能更不敢插手到锦衣卫里。

  可,凡事终究是有例外的,更何况,孙坤难不成就没亲朋好友了?

  孙坤可以不惧怕严家,可是,他却要担心他的亲朋好友,人就是如此,若是自身一人,倒是没那么多可怕的。

  可身边总是会有各种牵扯的。

  所以,这事既然猜到了和严家有关,那,孙坤也必须要小心谨慎,若不然,严家只要不动他孙坤,就算是动了他亲朋好友,孙坤也是无可奈何的。

  毕竟,孙坤只不过是一个百户罢了,看起来官职不低,可在京城那些个大佬眼里却和蚂蚁是差不多的。

  严家若是真要动了孙坤的亲朋好友,锦衣卫或许会为他出头,若不然传出去会让下面兄弟寒心。

  可,面对严家这个庞然大物,严家不敢插手锦衣卫的事情,可除非是皇帝开口,若不然锦衣卫也不敢轻易找严家的麻烦。

  到最后,事情只能是不了了之。

  所以,孙坤是聪明的,这案子既然上面传了信让他和曾毅一起查的,那,他就问曾毅的意见。

  只要曾毅开口,多数事情孙坤都是会应下的。

  如此,真要出了事情,完全可以推到曾毅身上,而且,曾毅在京城的行为孙坤也得到信了,有曾毅在这站着,严家肯定找不到他孙坤的身上。

  当然,这只不过是其一罢了,再者,若是最后真没别的事情,论功的时候,那他孙坤的功劳是少不了的,而且,还能和曾毅扯上几分关系。

  有坏事了,曾毅在前面顶着,和他孙坤无关,有功劳了,两人平分,这种好事往哪找去?

  “你继续去查消息,让下面的人谨慎点,小心点,尽量别引起注意。”

  孙坤吩咐着:“这事啊,左右咱们也不好干涉,好歹是有人能管,咱们何必做这出头鸟?”

  跟前站着的是孙坤的亲信,也正因此,孙坤才会说这么多,若是旁的什么人,孙坤是绝对不会多解释这么一句的。

  “属下明白。”

  孙坤的亲信点了点头,其实,心里到底明白不明白的,这就没准了,但是,既然孙坤这么说了,他就必须要表示理解,就算现在不明白,那回去在想,这个时候别问那么多无关紧要的,若不然,指不定给孙坤的印象就是无能。

  “下去吧。”

  孙坤摆了摆手,这案子在曾毅那边或许很难查,毕竟曾毅等于是孤身一人。

  可是,在孙坤这里,有锦衣卫这张大网撑着,实在是太容易查了,甚至对于孙坤而言,若是他愿意,可以换着法子去查。

  就像是刚才孙坤的亲信抱怨的那般,这太费事了,可,这话是对于锦衣卫那种高效率而言,在锦衣卫这边,就算是费事,也要比正常衙门查案快上数倍。

  尤其是这种有目标的案子,锦衣卫只要愿意,速度是极快的。

  只不过,这次孙坤不愿意把他自己给牵扯进去,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才会刻意听取曾毅的意见,这案子真正查明真相的时间肯定要长很多,可,却不会给他孙坤带来麻烦。


第三十二章 人证

  一连数天,曾毅都是在归安县内打探情况探查民情的,之前的奏折已经送了出去,曾毅并不担心会因为和锦衣卫一起查案而出什么问题。

  这是圣意,而且,他曾毅也上了奏折确认了,虽说没有回复,可他该做的事情都做过了,就不必担心什么了。

  这次查案,自然是要从灾情最重的地方查起,而这就是归安县了,不过,这边查完之后,肯定还是要去乌程的。

  乌程才是湖州府的府治县,这次牵扯的人,可是湖州知府的。

  只不过,查案的事情,曾毅可就不负责了,虽说之前说是双方一起查案,可其实,曾毅这几天还是和之前一样,查看民情等给记录下来。

  至于查案的事情,那是锦衣卫那边在负责的,曾毅既不干涉也不过问。

  对于此,曾毅心里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锦衣卫查案的方式或许不对,但是,锦衣卫的情报网却是极大的,只要是锦衣卫想查的,最终几乎都能查的出来。

  而且,这次锦衣卫没有先抓人,而是先查案找证据,这点,已经是给足了他面子了,这一点,曾毅可是明白的。

  既然心里明白锦衣卫这边已经给面子了,那,多余的事情,曾毅自然是不会插手了。

  曾毅和百户孙坤之间可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虽说孙坤说的亲近,可,曾毅却知道,这不过是官场上的初次接触罢了,孙坤想要看看他曾毅是否是一个合适的盟友。

  若是曾毅的表现让孙坤满意了,那,自然不必多说,日后两人之间的来往肯定会更多,到时候自然而然的会成为真正的盟友。

  而现在,两人之间只不过是相互观察罢了。

  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孙坤是绝对不会帮着曾毅什么的,这一点,曾毅心里也明白,这就是朝廷。

  所以,这案子,说是两人联合查,但曾毅除去最开始的那个建议外,就在没主动关注过这个案子了。

  曾毅要做的事情,还是和之前一样,只不过,锦衣卫这边什么时候查清了,通知他了,到时候,他和锦衣卫一起在定一下这个案子罢了。

  这个曾毅是没有选择余地的,他就一个人,手底下也就那几个随从,而且还是官卑职小,在朝中更是没什么根系。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真让曾毅去查,曾毅也查不出什么来的。

  现在,锦衣卫这边其实就等于是轿子,既然有人抬轿子,曾毅何不坐上轿子轻松一次?

  “曾大人,我家百户请您过去一叙。”

  曾毅住的院子,仍旧是锦衣卫在归安这边的院子,平日里,锦衣卫在这边办差,两者互不干涉,不过这几日下来,也算都混了个脸熟。

  这通知曾毅的,则是平日里在院子里负责打杂的。

  “恩。”

  点了点头,神情微动,曾毅记得昨个孙坤曾经说,这个案子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证据也都找的差不多了。

  或者,借用孙坤的话,只要是还存在的证据,几乎都找到了,剩下的,那都是已经被毁了的,根本找不到的证据。

  而昨个,锦衣卫正在为最后一个人证努力,今个孙坤就让人来通知了,估摸着是这人证也找到了。

  其实,虽然锦衣卫被百官所唾弃,但是,对于现在的曾毅而言,和锦衣卫一起办案,也是有好处的。

  若是曾毅自己办案,哪怕他最终查出了实情,可指不定这中间有人作梗,这实情也会被掩盖下去,甚至成了他曾毅倒霉的了。

  这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曾毅得罪了严家的情况下,若是只是来看一看民情等写成奏折给皇帝,或许没什么,可一旦查案,严家可就有能插手的地方了,到时候,曾毅倒霉的几率很大。

  所以,对曾毅而言,和锦衣卫一起查案反倒是成了最好的方式。

  锦衣卫查的案子,别说是严家了,满朝文武就算是联合起来,也没人能干涉的。

  “老弟来了。”

  曾毅刚进客厅,孙坤就笑着站了起来,冲着曾毅招了招手,示意曾毅坐下,不得不说,孙坤很会做人,哪怕曾毅比他官职低,可既然他准备和曾毅结盟,那也是从不摆架子的。

  这一点,是极为容易拉拢人心的。

  等双方落座之后,孙坤才笑着开口,道:“老弟是文官,脑袋肯定聪明的很,不妨猜猜,今个老哥请你来是做什么的。”

  孙坤这话,其实是和曾毅开个玩笑,毕竟他们现在认识其实也没几天,这其实不过是增加两人关系的一种手段罢了。

  “估摸着是老哥的人已经找到人证了吧?”

  曾毅双眼转动,笑吟吟的道。

  “不错。”

  孙坤冲着曾毅竖起大拇指,不过,也没说别的夸奖的话,这事,适可而止,他又没必要巴结曾毅。

  “不过这人,估计老弟肯定是猜不到是谁了。”

  孙坤神秘的笑着,这几天,曾毅虽然不管这个案子,可是孙坤这边查到什么消息也都派人通知曾毅了的。

  所以,对于湖州府的情报,曾毅如今也是非常了解的。

  “肯定是知情人,或者,是知府董宣身边的人?”

  曾毅挑眉,之前他们已经几乎可以肯定这次案子的就是从湖州知府董宣这开始的,银子是从他这丢的,那肯定他脱不了干系,而且最终锦衣卫查出来的消息,也是董宣是主谋。

  在往上去,和布政司已经牵扯不到什么干系了,反倒是直接牵扯到了朝廷大员,不过,这可就不是曾毅能管的,也不是孙坤这一个小小的百户能查的了。

  孙坤他们查的,就是太湖这边的,牵扯到上面的,真要查,也是锦衣卫的高层统领,用不着他们的。

  “是同知赵书元。”

  孙坤嘴角上挑,带着一丝讽刺之意:“这赵书元虽说明面上是董宣的心腹,可其实,背地里双方早就开始各自防备对方,甚至是算计对方了,不过这赵书元倒是个装疯卖傻的能手,这次可是把董宣给坑了。”


第三十三章 自有庙堂神仙管

  在孙坤看来,同知赵书元和知府董宣两人这算是狗咬狗一嘴毛了,这种事情孙坤是最看不起的,不过,却也是最喜欢的。

  对于锦衣卫而言,他们狗咬狗了,锦衣卫才更容易拿到证据,而且还是非常关键的人证,所以,虽说孙坤看不起这种人,可心里还是喜欢的。

  “赵书元。”

  曾毅双眼眯了起来,眉头凝在一起,锦衣卫这几天收集到的情报很详细,尤其这赵书元,是湖州仅次于知府董宣的官员,所以他的资料也是很多的。

  不过,锦衣卫给出的情报里,这赵书元可不是有多大脑子的人,反倒是个脑袋有问题的官员,他这个官职来的还是有说道的。

  现在看来,锦衣卫之前的情报也错了,这赵书元是那种隐藏极深的官员,大智若愚,说的应该就是如此了。

  平时,把自己隐藏起来,真要是有事,旁人也不会太过把他放在心上,可其实,私下里,看的比谁都明白。

  “如果这个赵书元肯招供,那这案子最起码有多大半能理清了。”

  曾毅冲着孙坤拱了拱手:“还是孙大哥厉害,这才几天,就查出这些来了。”

  “有赵书元做人证,甚至还能揪出一些平日里董宣做的恶事。”

  也不怪乎曾毅这么说,董宣若是连赈灾的钱粮都敢贪污,那平日里还有什么是董宣不敢做的?

  要知道,赈灾的事情,朝廷可是盯着的,这种情况下,董宣都敢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更何况平时朝廷不可能一直盯着的时候。

  知府,对于一府之地而言,那就是土皇帝。

  “这些倒是还没问。”

  孙坤摇了摇头,道:“那边刚撬开赵书元的嘴,就传了信回来,并没有问什么,真要问什么,肯定是等咱们过去问。”

  孙坤这话说的不错,这也算是锦衣卫的规矩吧,锦衣卫问案子,对于外界而言,是很粗鲁野蛮的,可其实,在锦衣卫内部,也有属于锦衣卫的规矩。

  “老弟今个准备下,事不宜迟,咱们明个就出发。”

  孙坤今个喊曾毅来,其实就是让曾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