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燕王朱棣 >

第4章

燕王朱棣-第4章

小说: 燕王朱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平复了下来,皱眉咬着牙转念一想:太子所说的元妃不正是当今的太子妃、太子朱标的正室妻子常氏吗?以太子的为人,其所言断然不会有假。虽然常遇春现在已经身亡,可是与其说是与常家结亲不如说是与太子、与太子妃结亲,若能娶了当今太子妃的嫡亲妹妹,攀上太子这门亲,那必将是有百般好处无疑的。

  老五朱橚也暗暗朝朱棣使了使眼色,示意允下这门亲事。如今连太子都来说媒,那可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朱棣不禁也有些心动。

  这时秦王朱樉悠然起身踱了过来,舔着嘴笑嘻嘻的一副不学无术神情:“嘻嘻嘻,其实吧,说来也是机缘巧合。有一日我正要去见父皇,不想突降暴雨,那些个不长眼的奴才也没个打伞的,害我淋了个落汤鸡似的。本想着去母后那里讨一件干净衣衫穿穿,却不想正遇着母后在宫里设着家宴,宴上不是一些公主就是功臣府里的女眷。嘿嘿嘿,说来也是巧了,当时我还真瞧着一位妙龄姑娘,哈哈哈,那叫一个娇艳欲滴、宛若天人啊,啧啧啧。沉鱼落雁我是没见过,但是我想即便西子再生,也是不过如此的,哈哈哈哈。后来我跟母后一打听,嘿,你们猜怎的?那个美人可不是别人,正是这名册里位开平王邓愈的二女儿,哈哈哈。”

  说着朱樉很是意味深长地朝朱棣眨眼笑道:“这么美的女子,若四弟不要,可别怪三哥我横刀夺爱了。哈哈哈”。

  老五朱橚见朱樉越说越是过分,噘嘴凝眉很是不悦。

  三皇子晋王朱棡却像个局外人一般看热闹似的,觑着朱棣只是冷笑,永远都是那一副不屑的模样。

  太子隐隐觉得秦王朱樉话中有些不妥,一时间却寻思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对,正自犹豫,眼见气氛不对,想要来劝却又不知如何下手?

  朱棣却沉稳地笑了笑:“多谢太子和三哥提醒,婚姻大事还请容我三思。”说着又是一稽手,朝太子朱标道:“不知我做出决定之后是向太子殿下禀告还是修书给母后回禀呢?”

  一句话绵里藏针,将老三朱樉全然丢在了一边,朱樉不禁尴尬一笑,不再多言。

  太子听提到皇后,忙也恭敬道:“此事是母后旨意,我们兄弟只是替你参详,若四弟有了结果直接回复母后就好,并不需要向我回复。”

  见气氛越发尴尬,朱棣也不敢做绝,不失沉稳地笑着故意转了话题:“咦?怎么没见几位弟弟呢?莫不成他们又出去逗那匹‘黑狮骢’了?”

  ‘黑狮骢’是常遇春生前最爱的一匹战马,极通人性。常遇春死后,‘黑狮骢’被士卒带回应天。说来也是奇怪,这‘黑狮骢’极为桀骜,上自洪武皇帝朱元璋下至各营将官,竟然没有一人能驾驭得了它。偏一日这‘黑狮骢’脱了缰绳逃了出去,没有一人能拦得住它,也没有一匹马能追得上它,转眼便没了踪影。待再寻得它时,‘黑狮骢’已然在太子府,与太子妃常氏极为亲近,犹如至亲。众人啧啧称奇,洪武皇帝朱元璋追思常遇春的功劳也暗暗垂泪,想着‘黑狮骢’必定是有了常遇春的灵性才会如此,便下旨将‘黑狮骢’赏给了太子朱标,以便时常陪伴太子妃常氏左右。

  此时听朱棣询问,朱标一笑:“那倒不是,几位弟弟一路倒还安分,只是路上太累了,年纪又太小,一歇脚便都入了自己的帐篷睡过去了。哈哈哈,说来也真是苦了他们几个孩子”,说着朱标又沉思着变了颜色:“也不知父皇怎么想的,要他们几个孩子来中都讲武受训做什么呢?他们年纪尚幼,又能懂得什么呢?哎!”

  一句话透着对当今皇帝的不满和无奈,惹得一旁的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都看了过来,朱棣心中忽然一紧,不再多言,只一笑带过。

  


第五章 【空印案起】


  夜复深沉,诸位皇子都归了营帐,吹熄烛火合衣歇息。朱棣却在自己的营帐内端坐不语。外面荒野里蛙声虫鸣已然响成一片,衬得夜色越发深沉。

  烛火下的清茶早已凉了,茶几旁边放着马皇后送来的名册,朱棣翻开了又合上,合上了又翻开,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却仍旧下不了决心,只是看着名册呆呆出着神。他心中思量的并不是其他,正是自己的终身大事。

  如今有现成的与当今的太子、将来的皇帝攀上姻亲的机会,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不可得的事?可另外一边却是在径山寺遇见的那个疯癫和尚在百般暗示自己当选“徐”姓女子。原本朱棣也有些疑惑,这“徐”姓女子当如何选。可当看见马皇后送来的名册中魏国公徐达长女徐仪华的名字时,朱棣心中却忽然闪出一丝奇异的灵光,似乎那疯和尚是有意让自己与魏国公徐达结为姻亲似的。

  徐达是洪武皇帝夺取天下的第一功臣,当今天下的战神,满天下的军士只要一听卫国公徐达的名字无不心存敬畏。疯和尚让自己与这么一个人结亲是为了什么呢?这么做对自己又会有什么益处呢?自己已然封王,进无可进,还能有什么益处?

  想到此,朱棣深沉的脸上不禁无奈冷笑,拿起清茶一口饮了个干净,不觉茶早已经是凉了,忙又吐了出来。

  如若信太子,便当与常氏结亲,攀上太子朱标这根高枝,附庸在太子之下,求得终生富贵。可若是信那个疯和尚,便当与徐氏结亲。但是谁知道那和尚会将自己引上一条什么路呢?自己难道还能有其他的选择不成?

  沉吟许久,朱棣似乎心中已是有了答案,脸上却现出一丝狞笑,提笔在手,近乎倔强地开始书写回禀皇后的奏章。他所选之人并不是太子妃的嫡亲妹妹常氏,也不是美艳的邓氏,而是当今天下的战神、魏国公徐达的长女徐仪华徐氏。(徐仪华,徐达长女,建文四年被朱棣册立为皇后,生明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简王朱高燧,深受朱棣宠爱。永乐五年崩于南京,谥号仁孝皇后。此后数十年,永乐帝为寄哀思,不再立后。)

  也就在这夜,还有一人的营帐内依旧烛火通明,这人便是二皇子秦王朱樉。说是这夜天刚刚黑沉,朱樉本欲歇息,有士卒来报说营外有人求见。朱樉心中诧异,请进来人一看,却是山东济宁府下曹县的知事程贡。

  这程贡虽然官职低微,与二皇子秦王朱樉的关系却不一般,是秦王朱樉偷偷派到各地的“红线头”之一。所谓“红线头”,都是朱樉百般物色的人物,这些人通过秦王朱樉的关系谋得地方上并不起眼的低微官职,实质上却是朱樉派到各地的眼线,这些眼线只替朱樉做三件事:积累钱财、搜罗美女和探听消息。有了这三样东西,这位秦王不仅可以安心享乐,更以收买或者以探听的消息为把柄挟制文武官员。被裹挟的官员碍于前程,也是敢怒不敢言,但凡有这秦王的密令,不论如何不情愿也只有遵从的份。

  若说这秦王为何会有如此做派,还颇有渊源。这秦王朱樉在几个兄弟中论资质十分平庸,论才学也十分普通,却只有一条,便是生得十分俊俏。正合了古语所言,男若生得俏、十有九淫的俗语。朱樉也不例外,自十四五岁开始便时常对身边的宫娥不太规矩,最后宫内女子竟无不谈之色变。

  更稀奇的还要数他十六岁那年,明军攻占大都,俘虏元朝名将、被封为河南王的中书左丞相王保保的一干家眷,秦王朱樉竟在俘虏中一眼就相中了王保保的嫡亲妹妹,不仅不顾军纪将其带回府邸,更欲册立其为正妃,真真是天下奇谈。洪武皇帝朱元璋一气之下举剑便要将朱樉砍杀,亏得马皇后从旁劝阻方才逃过一劫。有了这一层,洪武皇帝朱元璋此后便很少过问这个二皇子的事了,一副听之任之的模样。朱樉此后则更加肆无忌惮,倚靠自己皇子的身份暗中扩张势力、影响朝局。

  这么一个“红线头”怎的会忽然到这行营里造访自己?朱樉心中也是诧异。

  程贡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肥胖汉子,络腮胡,白皙的面皮,眼小如豆,鼻梁无骨,穿着一身青色宽大的圆领窄袖袍,一副商人的打扮。

  朱樉坐在营帐内,抬眼打量了程贡一眼,又低头看着茶杯里正冒着白气的清茶出神,有些不悦道:“程贡,你来这里做什么?不怕别人生疑吗?”

  程贡本是个奴颜婢色惯了的,生性便能巴结,此番前来其实也并没什么事,只不过想要在自己主子跟前讨好罢了。此时见朱樉不悦,已是慌了,手脚都没了着落处:“卑职。。。。。。卑职是。。。。。。是想问问。。。。。。今年给秦王殿下物色。。。。。。物色的‘货物’是。。。。。。是否仍旧送到您的栖霞私邸?”

  朱樉双眉一拧,俊脸顿时就冷了下来。在这四周都是耳目的地方程贡竟然说出自己在栖霞山建有私邸,如若泄露出去可是天大的罪祸,朱樉暗骂了句蠢材,狞笑道:“嘿嘿,不,等我回了应天府再说吧,谁知道要在中都待到什么时候呢?哼!”

  程贡“哦”了一声,舔了舔舌想说些什么似的,见朱樉面色不善却又咽了回去。

  朱樉秀目盯视着他,邹了邹眉:“还有什么事吗?你来这里就是为了问这事?”

  程贡见他要发作,心中暗惊,支吾许久方道:“卑职。。。。。。卑职此次是奉了济宁府知府的差遣到应天府缴纳去年的钱谷的。听。。。。。。听闻秦王在此驻扎,便来请安。嘿嘿嘿”。

  朱樉见他虽然有些愚蠢可倒还恭敬,不禁也是一笑,伸手道:“缴纳钱谷?去年济宁府收成可还不错?”

  程贡看他伸手,知是要看账册,忙从怀里掏出一本骑缝盖着济宁府大印的薄薄账目恭敬地递了过去。

  朱樉随手翻了翻,原没觉得有什么,待翻到最后两页时却见钱谷总数那一栏竟然空着,不禁愕然:“这盖了大印的账册怎么没填总数?”

  程贡嘿然一笑:“秦王殿下有所不知,钱谷一路颠簸,等送到应天府时是一定会有损减的。若先就在山东填了总数,送到户部司官一核,实缴数额与账本不符,这空额又该由谁去填补呢?可是如若回到山东重新填写重新用印,那来回千里地,不知又得耗到什么时候去了。嘿嘿嘿!所以,先用了大印,待到了户部重新核了总数再填上,便不会有错了。嘿嘿嘿。”

  朱樉恍然:“哦,原来这里头还有这么许多学问”,想着忽然又问:“可是。。。。。。这似乎于法不合呀,历来都是如此办理的吗?”

  程贡嘿嘿一笑,点头道:“从前朝开始便如此实行了的,人人心知肚明,并无关碍的。并无关碍的,嘿嘿嘿。”

  朱樉邹了邹眉,冷冷笑道:“哼哼,人人心知肚明?并无关碍?只怕未必吧?本王不就不知道吗?父皇知道与否还在两可之间呢!若父皇都不知这其中的猫腻,那。。。。。。”

  思及此,朱樉眼中冒出鬼火一样的光亮来,忽然一把拉过程贡,面色有些狰狞:“嘿嘿嘿,此事若父皇不知,那便是欺君。哼哼!你不是收买了一个姓杨的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吗?”

  程贡愕然:“杨怀宁?他不是太子的人吗?找他做什么?”

  朱樉嘻嘻一笑,又露出那副不学无术的模样:“要的就是太子的人。嘿嘿嘿!你将此事透给他,他一个好大喜功的角色,升官的心正旺呢,嘿嘿嘿。。。。。。”

  朱樉的话虽然只说了一半,程贡已然明白他的意思,惊恐道:“这。。。。。。这得得罪多少人啊?他杨怀宁会干这种蠢事?”

  朱樉见他有些为难,眯着眼觑着他:“怎么?当年你拉着他冤了方克勤,害那么一个清官受了三年牢狱之灾,现在都还没放出来,你以为我不知道吗?哼哼!他跟你是一条船上的人了。难道要我教你怎么做吗?”说着再也不看程贡一眼,低头喝起茶来。

  程贡就算再愚蠢,也已是懂了这个长相俊秀的秦王的意思了,嗫嚅了半响却还是不敢再多说一句话,慌忙退了出来。心中却暗骂自己多事,惹了这一身骚!

  


第六章 【丞相当朝】


  程贡得了秦王朱樉的指示,心想若要举发这空印案,那此时自己将钱谷送到户部岂不是自投罗网?想到此便连夜与押运粮谷的马队会合,下令马队前往九华山驻扎,不等来自己的信息便不许轻动,更不许擅自前往户部报到。

  安排妥当后程贡则独自策马赶往应天府,拜会都察院左佥都御使杨怀宁。

  直至次日申时,程贡才独自牵马来到通济门外的中正街,拐角便是应天府最为繁华的正阳门和崇楼街。只奇怪的是昔日里热闹非凡的崇楼街今日人烟稀少,偶尔一些街贩也不似往日那般扯破嗓子叫卖,整个应天府的气氛都透着一股莫名的压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