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燕王朱棣 >

第124章

燕王朱棣-第124章

小说: 燕王朱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卑职省得了。殿下等卑职好消息便是!”,谭渊满不在乎地应了一声,匆匆出了营帐,回去点拨了五百昌平旧将,共分成五队,夤夜便悄然摸进了深山。

  一连五日,军粮所剩无几,却仍是不见探营的五百军士的人影。直至第五日子正时分,朱棣好不容易卧榻入睡,营外却响起一阵脚步踏踏:“殿下,殿下——”

  听着竟是邱福的声音,朱棣素来并不嗜睡,忙就起身,一边叫军校燃起了灯,一边朝外道:“是邱福吗?大半夜的有什么急事?快进来吧!”

  只见帘幕一闪,邱福、朱能、陈珪、柳升等竟都钻了进来,朱能和柳升二人还拖着一个死人。那人身上早被雪花覆盖,眉上、脸上都是雪,只余下一张冻成了紫色的嘴偶尔抖动一二,朱棣这才知道这人还没死绝,便问:“这人是谁?怎么拖进帅营来了?”

  “殿下,这是出去探营的谭渊”,陈珪带着哭腔道:“今夜守营的军校在营外见三个人躺在地上,扒开雪一看见是我们的铠甲,便拖了进来。下官赶过去一看,才认出是。。。。。。是谭兄弟。”

  “什么?”朱棣豁然跳了起来,赶上两步掰正那人的脸看了看,急急道:“快。。。。。。快。。。。。。快到炭盆边上来,把他的湿衣衫都扒下来。快,快啊,你们愣着做什么?”

  朱能和柳升这才醒悟过来,一把拖了谭渊过去。只谭渊的衣衫被雪打湿,加之天气严寒,湿衣衫跟铠甲一起竟冻在了一起,二人费了好大的功夫方才将谭渊的衣服扒了下来,朱棣忙又取了自己的棉被盖了上去。

  如此一来,谭渊脸上的铁青总算渐渐退去,只是兀自昏厥不醒,气息也若有若无的。众人都不禁有些束手无策起来。邱福自幼走南闯北惯了,见多识广,忙道:“殿下,谭兄弟这是给冻住了。若不解冻,只怕挨不过今夜。殿下这里可有酒?热一热,灌到他嘴里!”

  朱棣忙取了案上的半壶酒放到火上煮了煮,又用嘴试了试,觉得有些热气,这才捏开谭渊的牙关灌了进去。须臾,只听“嗳呵”一声,谭渊咳嗽了一下,人渐渐动了,呼吸也渐渐有些热气。朱棣忙又将剩下的酒灌了进去。热酒进入谭渊的体内,逼出寒气,谭渊这才悠然转醒,睁了几次眼,方看清眼前的人,想挣扎着起身,却哪里起得来,只虚弱地唤了一声:“殿。。。。。。殿下。。。。。。”

  众人见他没了大碍,都忍不住拭去眼角的泪。朱棣也是大受震动,强忍着心头的激动,点了点含泪道:“谭兄弟辛苦了,你刚刚转醒,不要多说话,本王这就吩咐人去给你熬些热汤来,一会用一点再睡一觉便好齐了。”

  “不。。。。。。不。。。。。。不”,谭渊却摇了摇头,勉强道:“敌。。。。。。敌营,已。。。。。。已经探到。就。。。。。。就屯驻在据此不足百里的迤都。”

  众人听了精神都是一震。迤都乃是一个由风蚀残石构筑的天然土城,躲避风雪的好去处。可因迤都毕竟不是城池,最是容易被包围和伏击的一个地方。元兵会在那里躲避风雪,定然是没想到会有明军敢深入他们的腹地的缘故。所以,得了这个消息,可谓喜从天降,想要将元兵一举而歼只怕也不是难事了。

  


第三十七章 【燕王大捷】


  自得了元兵屯据在迤都的消息,北征大军次日难得地全军休整。至申末时牌,伙夫们便早早地埋锅造饭,将什么鹿肉、袍肉、山猪肉尽皆下了锅。军士们虽也诧异怎的今日伙食好了起来,可当兵的谁会跟肉过不去呢?全军都放开了怀抱,饱饱地大吃了一顿。及至酉时刚过,想是因为漠北的雪天白昼极短,天悠地就黑沉了下来。军士们正自嬉闹,却又得了军令,全军拔营,趁夜起行。军士们身上都只准带兵器和三天的干粮,其余物品,像什么粮草、营帐,一律都留在捕鱼儿海。

  六万北征大军轻车简从,在暴雪中也走了足足三日方才抵近迤都。元兵就躲在迤都的一个山谷里,四面环山,由一些乱石砌成。因大雪纷飞,目不能视,大军只得躲在林间,只等入夜。直至戌时,头上黑得跟在天上罩了一层黑罩似的,元兵藏身的乱石城里也燃起了火光,此时敌人反倒惹眼了。北征大军这才悄然出动,将石头城围了个严严实实。

  朱能和谭渊两个悍将,听着里头兀自喧闹高歌声,已是起了杀心,来到雪人也似的朱棣跟前请战:“殿下,这个时辰杀进去,管保他们一个都跑不了。这回可要这群兔崽子灰飞烟灭了,也省得咱们以后费工夫,嘿嘿嘿。”

  说着二人磨拳搽掌地狞笑起来。

  朱棣在雪地里盯着石头城里的火光虞时,动也不动,只是不住沉吟掂量:此时若是一举而上,要将敌人剿灭那是举手之劳而已。只是。。。。。。不知道晋王那边如今是怎么个光景?若是他那边战事也进展顺利,或者他那边侥幸遇到的敌人多一些,那自己岂不就败了?晋王这人虽然傲了一些,可在武略上,早些年历来都是几个兄弟中最好的。他要在武略上取胜,不是不可能啊。

  想着,朱棣挪了挪身子,忽然想起一个人来,忙吩咐道:“观童呢?观童可在,快把他叫过来!”

  观童乃是洪武二十年在女直苦屯被冯胜收降的纳哈怵部将,曾经劝降过纳哈怵手下十万暴乱的降军。此人与乃而不花也是旧交。观童自打投降之后被封为全国公,便留在了北平,与陈珪素来交好,此番自也随军出征来了。

  众人都有些诧异,不知燕王此时将这么一个降将招来做什么,难不成要将这偌大的功劳让给他一个夷人?

  观童生就一个鹰钩鼻,满头卷发,个子瘦长,典型的夷人长相。想是因为自知是降将,虽勋爵已封为公,却还是很讷言,极少说话的一个人,对人也都恭敬。此时观童听了朱棣召唤,忙便匆匆赶了过来,至朱棣跟前躬身道:“殿。。。。。。殿下,不。。。。。。不知有。。。。。。有什么吩咐?”

  他的汉话说得有些生硬,加之他一本正经地模样儿,看着倒有些好笑。

  朱棣看了看他,暗觉这是个老实人,便上前两步拍了拍他身上的雪:“本王有一个极重要的差事要交给你,不知你怎么看?”

  “殿下吩。。。。。。吩咐便是。。。。。。下。。。。。。下官岂有不做的。。。。。的道理?”观童诧异地看着朱棣,不知这位王爷在卖什么关子。

  朱棣颔首笑了笑:“你与乃而不花关系怎么样?”

  观童吃了一惊,有些拿不准朱棣问这话的意思:“殿。。。。。。殿下。。。。。。这。。。。。。这。。。。。。”

  朱棣见他有些慌乱,便摆了摆手:“全国公不要多心,本王没有其他的意思。如今乃而不花已成刀俎上的鱼肉,本王今夜要剿灭他,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只是本王近年来读佛,深知因果报应乃是不二天理。无论他是汉人也好,或是元人也罢,本王并不想多造杀孽。所以。。。。。。想派你去劝降于他。免得徒增杀孽。”

  原来是为了这个事,观童这才放下心来,赞道:“殿下仁义,观童早就听。。。。。。听说了的。我与乃而不花以前常。。。。。常在一起打猎、喝酒、打战。。。。。。殿下如今将他们团团围住,却不愿动刀。我。。。。。。我想他会明白殿下的善。。。。。。善心的。”

  “嗯。。。。。。好”,朱棣抚掌而笑:“那你便去准备准备吧,本王等你的好消息。本王答应你,不见你回来,本王决不会用兵的。你放心去吧,好好劝劝那个乃而不花。这都多少年了,想来他也老了罢?啊?哈哈哈。”

  说着众人都是一笑。观童躬身退回,稍加准备便独身摸进了石头城。朱棣想了想,这才吩咐众将:“将火把都点起来,齐声呐喊,给观童助助威!”

  众将知道这是要给元兵一个下马威,观童在里头劝降也就方便很多了,忙便依令行事。一时间山谷里火光冲天、矛羽林立、喊声震天,六万北征大军犹如天兵天将一样落在了石头城的四周。城内的元兵见了又是吃惊又是胆寒,实在想不通,这大雪封山,这么许多明军是如何从北平摸到这漠北深处的。

  彼时观童已经迤逦来到城下,不少乃而不花的军士都认得他,见他单人独身、又不带兵器要见太尉乃而不花,自也不多加阻扰,便引了进去。二人一番说辞。乃而不花委实也已年迈,元朝也都覆灭了二十余年了,如今被一个后生小子团团围住,敌人不仅不趁虚攻入,反倒派了观童来劝降,显见得是一番善心。而且,如今若是不降,那自己这一干北元遗留下来的男丁,只怕都要被绞杀殆尽了。待得知此次明军的主帅居然是老对手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儿子,一个堂堂的藩王时,乃而不花更觉得心灰意冷,便由观童带着,再不犹豫地就降了燕王朱棣。

  朱棣首次为帅北征,冒着大雪摸进敌营,却围而不杀,反派出观童劝降,竟不伤一兵一卒,收伏元兵数万,缴获马驼牛羊数十万,凯旋而归。消息传到应天,天下为之震动。这是大明多少年来少有的大胜、巧胜。一时间山野百姓纷纷上街鼓噪庆祝,各地衙门也都放起了鞭炮,天下为之庆贺,人人称颂燕王武略。朱棣的声望,至此已是达到了顶点!

  


第三十八章 【百官跪迎】


  燕王朱棣撇下不等颍国公傅友德、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赶赴北平,自带了六万燕山守军冒雪北征,兵不血刃就逼降收伏了北元太尉乃而不花等一干北元军士,天下为之震动。而另一边出征的晋王朱棡率领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却因大雪而畏惧不前,出师三个月竟空手而回。

  两下相比,高下已现。

  洪武二十五年三月,燕王朱棣凯旋而归,刚刚回到北平,便得了朝廷的旨意,召晋王、燕王回京。燕王得了旨意,料想定然是太子的人选有了着落了。否则又是什么事儿,需要将所有的皇子都召回京师呢?

  朱棣按捺着心头的激动,勉强与前来道贺的北平文武官员、地方士绅应酬过去,刚一散席便匆匆赶赴吟风楼,道衍和尚颠着胖大的身躯早等在里面。见朱棣满面红光地进来,道衍笑吟吟地起身贺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殿下此役过后,声名震于天下。胡人闻殿下之名,只怕也要退避三舍了。”

  朱棣稳稳地一笑,扶着道衍落了座儿,谦虚道:“打了一场战罢了,哪里来的这许多名堂,有什么可喜的?真论起来,那也是大师您的功劳,若不是您定下的‘快’字方略,本王也不可能得了这一场大胜啊。”

  “哎呀,殿下何必过谦呢?”道衍笑着摆了摆手:“这一场大胜,殿下不伤一人,胜得如此漂亮,就是贫僧当时也是不敢想的啊。说起来,能有北征大捷,全赖殿下胆略过人,又有佛心。此真苍天之福也、天下之福也。”

  说着道衍起身给朱棣倒一杯浓茶,闪着眼忽然笑道:“此一役,晋王退缩不前,殿下撇下傅友德等一干老将,独自率军出征,却大胜而归。嘿嘿,高下已现,高下已现啊。想来万岁圣心已有主张。殿下此行京师,只怕要预备着常住下去了。”

  这正是朱棣今夜一直在想的,却又有些不敢相信似的:“这些事儿,本王想也不敢想,大师万不可胡说。”

  见他如此,道衍抿嘴嘿然一笑:“这。。。。。。嘿嘿嘿,咱们且拭目以待罢”,说完也就不再多话。

  是夜,燕王朱棣一夜不眠,次日稍加收拾,便自带了朱能、柳升等一干人匆匆赶赴京师应天。留下邱福等护卫北平的燕王府。道衍则自回大庆寿寺诵经。所有燕王府的家眷、近臣,燕山的武将,甚至北平的百姓,都若有若无地知道了——燕王此行京师,只怕是要去当太子的了,心下也都暗暗欢喜。此自不必说!

  且说燕王朱棣回到京师,从秦淮河上了岸,刚要入正阳门,便见洪武门至正阳门的甬道上黑压压的站满了人。仔细看去,却都是六部、五寺、各院各司的堂官,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尽皆出了衙门等候在了洪武门外。

  这场面,朱棣哪里见过?正自诧异,从正阳门外便闪过几个人来。

  “四弟,你可回来了,啊?哈哈哈”

  来人挺鼻细嘴,颌下留着三楼长须,柳长眉下一对眸子清亮有神,身上穿着一身暗红色圆领窄袖袍,腰系黑丝带,外套华服披风很随意地披着,浓密黝黑的头发很随意地束在一起,看去十分的俊秀潇洒,竟是当今的二皇子,秦王朱樉。

  “二哥?”朱棣心里就别提多诧异,眼见秦王迎了过来,也不敢立在当地,忙也假作欢喜地快步踱去。直至到了跟前,朱棣方才发现秦王身后迤逦还跟着老五吴王朱橚、老六楚王朱桢、老七齐王朱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