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一品 >

第384章

大唐一品-第384章

小说: 大唐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陛下。”崔宏道叹息道:“他做事情从来都是如此,让人模不着头脑,但是越是如此,这其中越是有缘故的,他是不会做无用之事的。就算陛下不说什么,你说那长孙无忌碰到这种事情,他会不说什么,哼哼,恐怕没有人比他更着急了,要知道,越王殿下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可是可圈可点的。尽管做事还显得有些稚嫩,但是不得不说,他那一招很是厉害,谁能想到这里面的事情,可是偏偏他想到了,所以才会装病。”

    “依照叔父的意思是说,这次得到好处的,乃是越王殿下了?”崔仁师惊讶的摇了摇头,说道:“难道越王殿下也有夺嫡之心?看他平时那个模样,好像志不在此啊!”

    “哼哼,你是被他的表象所骗,天子之位是何等飞的尊崇,天下有何人不想占据,更何况,他是陛下的儿子,天生就是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他会不想?”崔宏道冷笑道:“更何况,就算他不想,若是陛下想呢?要知道这太子之位,其决定权不在我等手中,而是在陛下手中,只要陛下同意,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太子。蜀王如此,越王也同样如此。所以不要小瞧了任何一个人。依照老夫看来,这个越王殿下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仅仅从一件小事上,就能看的出其中的玄妙,却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次封赏过程之中,老夫好像感觉到一种不妙来,弄不好陛下心中已经有了定数了。”

    “叔父说的是太子之位?”崔仁师惊讶的说道:“陛下难道下定决心,准备更换太子殿下不成?要知道太子殿下生性仁孝而敦厚,没有犯下任何的错误,陛下又有何名目废掉太子之位呢?恐怕就算陛下愿意,群臣们也是不会愿意的。”

    “他需要你们同意吗?至于借口,嘿嘿,借口是多的是。”崔宏道冷笑道:“不作为就是借口。弄不好这次是我们算计错误了。太子殿下本是未来的皇帝,行事当行王霸之道。不应是优柔寡断,不应该将目光局限在眼前,可是太子殿下的所作所为就是有那个嫌疑。只顾忌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所以才会引起陛下的不满。”

    “那蜀王?”崔仁师惊讶的说道:“不会便宜了此人吧!那真是我崔氏的罪过了。他虽然烧掉了百官隐私,可是陛下仍然封赏了他啊!”

    “卢恪?那是不可能的。”崔宏道冷笑道:“他能私自调动左翊卫大军,本身就犯了忌讳,陛下又岂会相信此人。更何况,有些事情是皇帝可以做的,是太子可以做的,但是却不是一个亲王可以做的。他太过刚毅了,居然敢真的将自己当做是侠王,什么事情都敢插手,这件事情就不是他能插手的,别看陛下这个时候没有发作,那是因为已经没有发作的必要了。蜀王永远是个蜀王,不可能借这个机会成为太子的,所以他是不用考虑的,而大皇子那更是排除在外的。他早就失去这个资格了。看似分封,实际上就是要将他贬到西域,免的他在长安城内搅动了风雨,让陛下难做。除掉这三人,剩下的一个人就是越王殿下了。他的母亲出身长孙氏,深的陛下宠信,他的舅舅长孙无忌乃是宣德殿大学士,乃是陛下的肱骨之臣,地位甚至还远在你之上。此人来继任太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越王?”崔仁师面上了露出阴狠之色来,冷哼道:“这太子之位本就是我关东世家囊中之物,岂能让别人得去了。越王亲近关中世家,一旦让他上位,我崔氏还能在朝堂之上立足吗?我关东世家还有机会与关中诸世家相抗衡吗?”

    “哼哼!你还真是鼠目寸光。”崔宏道冷哼道:“这个时候,什么关东世家,什么关中世家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天下世家的兴亡。越王继位,那就是代表着世家力量的衰弱,再也不可能恢复到以前的威风了。”

    “叔父,此话怎讲?”崔仁师惊讶的问道。

    “哼哼,越王是何许人也,他深受陛下和长孙无忌的熏陶和教导,对我们世家都很是仇视,他一旦继位就会继续推行陛下的新政,继续行科举之事,哼哼,继续行摊丁入亩、一体当差纳粮之事,这样一来,与陛下在位还有什么区别,再让越王坐天下数十年,那天下的世家就会因此丧失,就算是我崔氏,力量也会削弱不少。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任何一个皇子,哪怕是大皇子也好,他们都可以当皇帝,唯独越王是不能当皇帝。你想想看,越王是何人的弟子,那是李靖的弟子,弄不好陛下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布局好了,以李靖的名声来提拔卢承烈,好借的机会日后掌控武学,从而掌控军校。哼哼,当年的陛下不就是行这一招的吗?使得大唐的军队都是为他所有。如今对待自己的儿子也是行这一招。”崔宏道双目发红,双手如鹰爪,死死的按在椅子上,脖子之上,青筋暴出,一副愤怒的模样,由此可见,他对卢照辞的恨意。

    “若真是如此,我们世家可就危险了,想我们世家纵横数百年,辅佐了一代又一代的天子,就是当今天子也是对他忠心耿耿,没想到也居然有狡兔死走狗烹的这一天,看来陛下对我们世家是憎恨不已,亡我之心不死啊!”崔仁师拳头紧握,脸上尽是不甘心之色。

    “陛下之心,随着权力的稳定就越加暴露出来了,是这样的肆无忌惮,丝毫没有将我们世家放在眼中,哼哼,难道我们世家是这样的好对付吗?”崔宏道冷哼道:“当年的光武帝刘秀是何等的厉害,可是到了最后又如何?还不是世家控制朝政?想象东晋时期,世家掌控天下,连皇室都要巴结一二,前隋时期,杨坚为了统治天下,也只能假借弘农杨氏的名声,但是到了炀帝时期,自以为自己雄才大略,丝毫不将世家放在心中,最后如何,还不是毁在我们世家手中。这前隋之事才过去多少年,当今天子就忘记了。他还自诩为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可是到自己头上,却忘记了这些事情。他自己身为世家的一员,却不知道世家的可怕之处,贸然与世家为敌,只能会被世家所碾碎。”

    “他有军队在手,我们也没有办法啊!”崔仁师摇了摇头道:“随着常备军的组建,他手中的兵力虽然是减少了,但是战斗力却上了不少,更为重要的是,这支强大的军队都是掌握在他手中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哼,谁说没有办法了。”崔宏道脸上一脸的诡异。

东宫之争 第三百三十九回突厥袭到

    第三百三十九回突厥袭到

    “办法,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只有愚蠢的人,就没有愚蠢的办法。”崔宏道冷笑道:“这个世界上蠢人是很多的,有的人自以为是,将别人当做是蠢人,实际上,他自己就是蠢人。当今天子自以为聪明,实际上,却根本就不知道,他那张位子是我们将他推上去的,实际上,我们也能将他从那张位子上拽下来。当年我们这些世家能控制朝政,帝国的兴亡,那么今日,我们世家照样可以决定帝王的生死,他不是自以为建立了偌大的功业了吗?却不知道当年的杨广也是与他一样,他踏平了南朝,建立了偌大的功业,可是最后又怎么样呢?还不是死在我们世家的联手算计之下吗?说起来,这个杨广是他的岳父,前隋也等于灭亡在卢照辞手中,李渊是他的岳父,前李也同样是灭亡在卢照辞手中。老夫也是他的岳父,嘿嘿,老夫倒要看看,他是不是‘岳父杀手’,我崔氏出现在历史长河中数百年,岂是他一个卢照辞可以灭掉的。老夫这次就让他成为第二个杨广。”崔宏道须发飞扬,双目圆睁,眼睛之中尽是愤恨之色,由此可见,卢照辞此刻在他心中的地位。

    “叔父准备怎么办?还请叔父吩咐,小侄一定照办。”崔仁师被他说的神经极为振奋,赶紧问道。

    “你知道他此去北方干什么的吗?”崔宏道脸上忽然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来。

    “这个小侄知道。”崔仁师毫不迟疑的说道:“说是祭祖,实际上是巡视长城,准备大将军北伐之用。”

    “错,他是去了定襄。”崔宏道冷笑道:“大将军一旦北伐,一方面固然可以在草原上与颉利决战,但是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以定襄来吸引颉利的注意力,以精锐军队突击颉利的老巢,最后两面夹击,一举击溃颉利。如此一来,定襄的地位就很重要的。一年以来,他派人修建定襄城,就是为了此事。他这个时候去巡视长城,实际上是去巡视定襄。”

    “定襄?他的胆子真大啊!”崔仁师惊讶的说道:“定襄孤悬于长城之外,为了迷惑颉利,布置在定襄的兵力并没有多少,不过三万之众,这个时候他居然敢去定襄,难道就不怕别人将他吃了。”

    “哼,就是连你都不知道这里面的情况,更何况别人了。”崔宏道冷笑道:“听说连銮驾都停在雁门关,卢照辞仅仅是带着三千骑兵去了定襄。其左右也不过是薛仁贵和他身边的八个兄弟而已。行踪极为隐秘,外人如何知道。若非我崔氏的商铺遍及天下,恐怕连老夫也不知道这里面的奥秘。”

    “叔父,您突然提到定襄,莫非是想在定襄做点文章不成?”崔仁师很快就发现其中的问题,小心翼翼的问道。

    “你说他突然出了事情,这个帝国,这个江山该由何人来继承?”崔宏道嘴角露出神秘的笑容来。

    “那自然是太子殿下了。”崔仁师双眼一亮,赶紧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太子殿下。其他皇子虽然各个表现不俗,但是也仅仅是不俗而已,并没有占据大义。陛下虽然不满意太子殿下,但是也仅仅是不满意而已,这个时候并没有下诏废掉太子之位,他一旦出了事情,就算朝野人都反对,也只能让太子继承大位。毕竟太子才是正统,才是陛下亲自册封,告祭了太庙、天地的正统。陛下若是出了事情,那么太子殿下就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叔父,小侄知道你的打算,可是此事一旦传扬出去,我崔氏将成为万人唾骂的对象啊!以后又如何去见列祖列宗于地下。”

    “哼,那总比日后华夏大地上没有崔氏的强吧!”崔宏道冷笑道:“成王败寇,自古以来,这是不变的道理,他卢照辞杀弟囚叔,逼死自己的岳父大人,杀死自己的结义兄弟,哪一件事情都是犯了人伦,可是如今朝野上下哪个不在歌颂此人。只要我们成功了,这历史就是由我们来书写,我们一旦失败了,就算我们不愧对天地,不愧对列祖列宗,那么他也会将我们写臭的。自古都是如此。想象前隋炀帝吧!他真的犯了那么多的过错吗?没有,这点你也是知道的,可是为什么他的名声这么差呢?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所以他的名声很臭,无论哪个成功者为了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功绩,都会大肆渲染失败者的罪行。李渊如此,卢照辞也是如此。我们要是失败了,那日后我们崔氏的名声会更臭。做大事的人,就不能迟疑,不能顾念亲情,当初老夫就是太过于重视亲情了,才会让崔氏有了今天。现在老夫后悔了。”

    “叔父所言甚是,小侄记住了。”崔仁师大声说道。

    “卢照辞驻跸定襄,想必这个消息没有多少人知道。他身边的护卫也是有限的。定襄城还没有完工,还有缺陷的,只要有大军围住定襄,卢照辞就必死无疑。如今的大唐和突厥与以前不同,突厥的实力大减,颉利可汗要想夺回属于自己的荣光的话,他对定襄肯定很感兴趣的。因为只要击杀了卢照辞,他就能有机会重新统一草原,恢复当年阿史那部族的强盛,才能让他喘上一口气。”崔宏道皱着眉头分析道:“就算颉利可汗并没有攻下定襄,但是也必定能将定襄团团围住,这样一来,朝野必定大乱,我们就可以四处散播陛下身亡驾崩,拾掇着太子登基,以稳定朝局,统领大军击败颉利。嘿嘿,这样一来,等到定襄之围解决的时候,大局已定,或者让他做上皇,他若是不愿意的话,哼哼,不介意像他对付李渊那样,或者像李智云那样也可以。”

    “叔父好算计。”崔仁师连连点头。

    “不是老夫好算计,实在是卢照辞有取死之道,他若是不死,那么死的就是我们这些世家。”崔宏道冷冷的说道:“这一切都是卢照辞逼的,他若不是逼的太甚,我们这些人岂会造反。岂会要了他的性命。这都是被他所逼,怪是怪不得别人的,要怪只能是怪他自己。”

    “前隋时期文皇帝当年也是被人所逼啊!”崔仁师忽然淡淡的说道。他知道自己的叔父最敬佩的就是杨坚了,故此有这么一说。

    “前隋文皇帝与其他皇帝不同。”崔宏道双目一亮,但是还是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色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