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一品 >

第171章

大唐一品-第171章

小说: 大唐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德是值得我们去景仰的。”

    “那是自然,否则殿下又如何能打下这么大的基业呢。”韦挺心中微微有些不满,但是却有没有办法反驳,只得点了点头。虽然只有一两人,可是这名额就只有这么多啊。一瞬间就被划出去数人了,再加上一些必要的人士,诸如范阳卢氏,还有崔氏等等,这些汉王的远房宗族,王妃宗族的人,加起来就是十数人之多了,这些人是拦也拦不住的,还真的只能让这些人上榜。

    “要看的长远点。”萧禹好像能感觉到韦挺心中的不满一样,心中连连叹息道:“这关陇八大世家真的没落了。那李氏就不用说了,打下来的江山还被别人抢去了,元氏倒也不错,可惜跟错了主子,被王世充杀的差不多了,宇文氏出了一个宇文化及,名声也算是毁了,独孤氏也很不错,可惜的是独孤怀恩造反,差点害死了卢照辞,恐怕也是有数年爬不起来,剩下的众人之中,恐怕也没有出现什么厉害的人物,倒是眼前的韦氏,或许能借着汉王侧妃嚣张一段时间。其余的关东世家门阀,也没有什么杰出的人才,郑氏虽有,可是辅佐的是王世充,日后待平定了王世充,恐怕相是后悔也来不及了。难道这天下真的将进入寒族士子左右朝政的时刻了吗?不,我江左人才济济,岂会让这种泥腿子也敢上堂议政。”

    且不说那萧禹在那里盘算着众多世家的家底,心中却是决定,这次考试要大肆提拔高门贵族弟子。那韦挺却是在一边也是暗生恼怒,虽然这次他前来找萧禹商议的事情也算是完成了大部分,但是他总感觉,缺少点什么。远没有当初想象的那样的痛快。

    “大人,尚书右仆射岑大人已经前往考场了。他命人前来传信。他身上怀有殿下亲自授予的考题,就不来府上拜见大人了,请大人立刻前往考试地点,他在那里恭候大人。”门子前来报道。

    “考题出来了?”萧禹眉头抖动了一番,忽然对韦挺说道:“韦郎,殿下决定在考试结束之后,征选前五十名者,亲自考试,考试地点在文渊阁内,称为殿试,真正的名次将会在那里由汉王殿下亲自公布,不再有礼部决定了。”

    “这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啊!”韦挺面色一变,忍不住惊讶的叫道。本来考试到了礼部这一关就已经结束了,考试结束之后,就召见士子,授予官职,这次科举就算完工了。这样一来,无论你是考的好还是考的不好,只要有后台,说着是使用点银钱,就能外放一个好的地方。如今这最后一关并不是礼部的考试,而是在文渊阁内举行的殿试,而且是由卢照辞亲自监考,并且确定最后的名次,只要是人都能会知道这其中的奥秘。这个名次的确定必然会与官职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那些期盼着获得好的外放地点的世家名门弟子恐怕要落空了。

    “哈哈,看看这个考题,老夫到如今还不知道是什么题目呢?”萧禹自我解嘲的说道:“殿下办事,非我等这些做臣子的能了解的。不过,你也不必担心,只要进了殿试的,就不会有刷下去的危险了。到时候,吏部授予官职的时候,还可以走走门路。”

    韦挺闻言,面色方好了不少,如今的吏部尚书乃是裴寂。虽然不受卢照辞待见,但是只要皇帝没有撤掉他的职位,他就是吏部尚书,而吏部考功员外郎申世宁也算是关陇世家的一员,有他存在,这最后吏部受官的时候,还可以择优选择的。

    “多谢老大人提醒,下官就不打扰老大人了。”韦挺要将此事赶紧告诉裴寂,要传遍关陇各大世家。

    “请吧!”萧禹也没有阻拦,因为他此刻也到贡院里去,连场考试,他也要准备一番。虽然他是考官要舒服一点,但是到底是上了年纪,还是小心点为好。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姐姐要回来了。虽然不知道卢照辞将如何安置他的姐姐,前隋萧皇后,但是姐弟情深,他还是要准备一番的。

    且不说,当夜随着一声号炮声响起,大唐第一次科举考试开始了,伴随着龙门的开启,数千名士子尽数涌入新建成的贡院之中,他们在这里要呆上数日的时间。直到考试的结束。

    但是在考场之外,整个大唐的官场又开始硝烟弥漫起来,新任骠骑大将军李靖回来了。在李靖回来的同时,众人又想起了前几天李姓宗室中李孝恭和李道宗狼狈回到长安城。连日来,除掉进宫拜见过太上皇外,都是躲在家中不曾出来。

    如今倒好,两人都是同时从南征大军中出来的,而且是所立的功劳大体相当,或者说李靖稍微引人注目一点,但是所享受的待遇却是不一样的。看看,李孝恭,却是显的极其愚蠢,卢照辞只不过玩了一个小小的调虎离山之计,就剥夺了他的军权,连潼关的一个行军总管的位置都没有得到,甚至还连累了李道宗,也借着贸然离开潼关的罪名,给剥夺了军权,如此一来,李姓宗室之中,最有用兵才能,最能保住李氏江山的两员大将也彻底的失去了作用了。只是得了一个左右宗正的位置,想堂堂的领兵大将,纵横他人国,摧毁他人宗庙,到如今只是得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左右宗正,真是莫大的讽刺,但是形势比人强,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再看看那李靖,同样是姓李的,可是人家却是坚定的站在卢照辞的身边,为他鞍前马后的效力,说放弃手中兵权就放弃,将数十万大军送给卢照辞的弟子。卢照辞的一道诏命传来,让他单骑回京,他就回来了,左右不过十数骑兵,作为护卫之用。如此人物,才会得到当局者的信任。看看,卢照辞率领文武百官出迎十里,由此可见卢照辞对李靖的重视了。

    正午时分,众多文武官员都等的不耐烦了,但是看着前面穿着一身衮服的卢照辞仍然站在那里,没有丝毫的不耐,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

    不过,很快,就见看见不远处飞起一股烟尘,接着就听见马蹄声滚滚而来,众人不由的松了一口气,如此在官道上行军的,恐怕也只有骠骑大将军李靖了。果然,眨眼之间,就见有一队骑兵飞奔而来,为首的骑士面容刚毅,约有五旬的将军立在马上,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间神威自生,果真是一个不凡人,此人正是当朝骠骑大将军李靖。

    “臣李靖拜见汉王殿下。”那李靖一眼就看见一身衮服的卢照辞,赶紧滚鞍下马,拜倒在地。这位纵横疆场,所向无敌的大将军,这个时候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心甘情愿的拜在地上。

    “靖兄请起,靖兄请起。”卢照辞赶紧走上前,一把将李靖搀扶起来,哈哈大笑道:“靖兄,照辞可是等候靖兄多时了。”

    “臣多谢殿下挂念。臣在江南也是无一日不想念着殿下。”李靖声音浑厚,虽然年过五旬,但是中气十足,声音之中更是有一番威严。到底是军中第一将,难怪卢照辞要授予他为骠骑大将军了,就是他的亲弟弟,用之为肱骨臂膀的卢照英也没有继卢照辞之后,成为军中第一人。这确实是有几分道理的。

    “靖兄,你为我大唐平定江南,功高盖世,请。”卢照辞伸手牵出一匹战马来,李靖认识此马乃是卢照辞的坐骑乌云踏雪。

    “殿下。”李靖脸上露出一丝疑惑来。

    “好马当驰骋疆场,不应该老死在马槽之旁,照辞恐怕是不能亲临战场了,可是大将军不一样,尚有王世充、窦建德、罗艺、草原等等一大批敌人等着大将军去剿灭,若是没有一匹好马是不行的,今日孤就将这匹千里马赐予大将军。大将军,请上马。”卢照辞双目中充斥着一丝赤诚。李靖看的分明。

    “臣多谢殿下赐马。臣愿为殿下征战天下,一统四海。”李靖也按住心中的激情,拜倒大喝道。

    “完了,这下李靖真的要为卢照辞所用了。”一些忠于李氏的官员见状,不由得仰天长叹道。

    “皇上驾到。”忽然一阵尖细的声音传了过来,众人回头望去,却见一辆明黄色马车从春明门缓缓而来。

东宫之争 第一百三十一回 分歧

    第一百三十一回 分歧(求首章订阅!)

    “皇上也来了?”卢照辞见状。双眼一眯,冷冷的望了一眼,缓缓而来的明黄色马车。在马车的周围倒是有数十个骑兵护卫着,马车的左右,有赵郡王李孝恭,新任火山令袁天罡,其余的还有李道宗、裴寂、李淳风等人,显然这些人都是铁杆的保皇派。其中多为李姓宗室。

    “皇上怎么来了?”李靖收回放在马镫上的右腿,惊讶的望着卢照辞说道。

    “孤也是不知道。”卢照辞摇了摇头,迎了上去,拱手道:“臣不知陛下将来,有失远迎。还请陛下恕罪。”

    “哈哈,如今朝廷大事都是取决于丞相之手,丞相自然是不会将这些事情都告诉陛下了。”李孝恭面容冷峻,双眼中尽是冷峻之色。这段时间,他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败,没想到事情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刚刚如日中天的李阀,居然会被一个外姓人给夺了江山。不但自己的军权丢了,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皇帝居然成了卢照辞的傀儡。这是他更是不能忍受的。

    “丞相,下官近日推演天机,知道护国大将军正在此刻到达长安,所以下官就请陛下前来迎接护国大将军。”袁天罡趋马上前,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卢照辞闻言嘴角露出一丝讥讽之色,这哪里是什么推演天机,恐怕是那楼观派的情报组织已经探得李靖的行踪,所以飞马告诉李智云,才会演了这出戏,好用来拉拢李靖为他所用。只是这李靖是这么容易拉拢的吗?

    “骠骑大将军何在?”车帘一转,就现出李智云那消瘦的身影来,略显幼稚的眼神在人群中扫了一眼,一见卢照辞,却是将双眼转了过去,不敢与之相对峙。

    “臣李靖拜见陛下。”李靖很快望了一眼卢照辞,却见他脸上并无任何异样,方走上前去,拱手道:“恕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了。”众大臣面色一变,那李靖刚刚下马的时候,虽然身着甲胄,但是仍然是按照君臣之礼参见了卢照辞的,这个时候却说自己甲胄在身,不能行礼,这明显是两种态度。其中的含义就不言而喻了。

    李智云虽然初登大宝,但是也是世家出身,一见李靖如此模样。哪里不知道其中的缘故,一时间小脸涨的通红,但是猛的想起临走的时候李渊的话来。

    “这江山是我李氏的,而不是他卢照辞的。你要忍,忍常人所不能忍,这样才能击败卢照辞,夺回属于我李氏的江山。”就在那一瞬间,李渊那双赤红的双目浮现在自己的眼前来。当下轻轻的吸了口气,上前把住李靖的双臂,笑道:“汉时有细柳营周亚夫,朕以为大将军就是朕的周亚夫。”

    “陛下,这个周亚夫的比如还是不要打的好。”这个时候,在一边的崔仁师挤了上来,笑道:“当年周亚夫功高盖世,为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最后却被汉景帝给赐死了。骠骑大将军功劳甚大,丝毫不在当年的周亚夫之下。如今陛下以周亚夫喻之,莫非也想最后逼死大将军不成?”端的恶毒,恶毒的已经不能再恶毒了。周围的众大臣闻言面色一阵大变,就是李靖冷峻的脸上也变了变。那李智云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话居然被崔仁师解释成这种意思。稚嫩的脸孔上不由的露出一丝慌张来。双眼习惯性的朝卢照辞望了一眼。

    “中书令大人,不得如此无礼。陛下天真浪漫,此话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不必较真。想来陛下对靖兄尊敬有加,岂会赐死大将军的。退下吧!”卢照辞叹了口气,摆了摆手道。那李智云闻言方松了口气,望向卢照辞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尴尬来。

    “臣望文生义,误会陛下了,还请陛下恕罪。”崔仁师也很是听话,卢照辞一声令下,他立马向李智云认罪。只是脸上的表情是那样的无所谓,显然是没有将李智云这个皇帝放在眼中。好像是一个普通人一样。

    那李智云看的心中怒火燃起三千丈,连带着看着卢照辞的目光也变了起来,哪里还有刚才的尴尬与内疚来,分明是生死仇敌一样。

    卢照辞见状,深深的叹了口气道:“大将军一路鞍马劳顿,还是早些回去休息的好。若是陛下有事,明日早朝之上,再询问大将军也不提。”言下之意,现如今你也该回去了。

    李智云闻言微微冷哼了一声,冷冷的望着李靖,却见他面色低沉,脑袋微低,却不是在望着自己的这个皇帝,心中更是又羞又怒,身后的大氅一甩,径自上了马辇,回了宫中。这一轮却是李智云输了,而且输的很惨。

    “靖兄,走。照辞可是等了许久了。”卢照辞见李智云已经离去,顿时脸上露出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