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全才 >

第85章

大唐全才-第85章

小说: 大唐全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轿夫连忙回答道:“早上一来,到现在也没有看见老爷出来过,刚才长孙大人、房大人和杜大人也一起来了。对了,还有高大人也进宫来了。”

  王珂眉头一皱,这几位朝廷重臣都进宫来了,必定与自己所料相差无几,不过这个什么高大人是哪个高大人呢?

  王珂不觉问道:“哪个高大人?”

  “户部尚书高士廉高大人。”轿夫回答道。

  王珂微微点头,他更感觉事情不会小了。交代王硅的轿夫先回府去,王珂回身上车,直接把车向李二同志的御书房开去。

  王珂明白,这个时候如果是要商议什么事情,李二同志和这些大臣必定是在御书房里,自己直接去那里准没错。

  来到御书房,王珂进门就看见李二同志和几位大臣都是面色凝重,目光中透着忧虑,王珂的心咯噔一下,知道正如自己所料,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上前给李二同志行礼后,待李二同志让自己平身站起来后,王珂默默地走到几个文官的对面坐了下来。

  只听到李二同志对着自己问道:“王家小子怎么这个时候进宫来了呀,有什么事吗?”

  王珂站起身来,一脸严肃地向着李二同志拱手说道:“皇上,小臣回家听说臣的爹还在宫里没有回家,特地过来接他。可是在宫里听说几位伯父也一同进来,估计有什么大事发生,就赶紧赶了过来,还望皇上告知小臣,看小臣能否出上一点力!”

  李二同志点点头说道:“你小子还真是聪明,就这么点线索,你就能看出有问题。还真是有事,无忌呀,你就给王家小子说说吧,看他能有什么法子。”

  李二同志前一句是和王珂在说,而后一句却是让长孙无忌告诉王珂发生了什么事。

  长孙无忌站起身来向着李二同志拱拱手,转身对着王珂说道:“今天早上,江南送来八百里加急文书,江南普降大雨,引起江河泛滥,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当地官员已经开始组织救援。只是由于今年的粮食还没有成熟,官府仓库里的余粮也不多,所以江南的官员请求朝廷能紧急调拨粮食予以支援。”

  王珂一听这话,脸一下就变得惨白。

  他深深地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这水涝旱灾都是要命的事。就是在后世,也不能做到完全的保证救援,何况是在这个道路不通畅,生产力低下,救援能力不足的时代,发生这样的事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因此丧命,就是活下来的,也不知会有多少人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房住。要是有瘟疫蔓延,那出现的后果将更不可想象。

  李二同志也看见了王珂的神情起了变化,神情忧郁地问道:“王家小子有什么意见,先说说吧。”

  王珂这时也忘了礼仪,没有和李二同志答话,直接对着长孙无忌问道:“现在情形如何,还请长孙伯父详细地为小侄说一下。”

  大家都因为此事事关重大,也没有计较王珂对李二同志的失礼,一起把目光注视着长孙无忌,只见长孙无忌语气沉重地对王珂讲诉了一边目前江南的情形,其间房玄龄和杜如晦不时地插上两句,补充一下长孙无忌说漏的地方。

  王珂听完,心如同沉到了谷底,他知道事情很严重,却没有想到会严重到这个地步。

  由于现在大唐的税收政策,使得朝廷每年所收上来的税收并没有多少,再加上年年用兵,国库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多少节余;散布于各地的粮仓,也从来没有满过。只要一出现灾害,朝廷就完全是束手无措,完全要靠受灾地区的自救,朝廷能拨出的救援完全是杯水车薪,分到灾民手里以后,那简直就只能说是象征意义上的了。

  王珂回想起后世,每当全国各地,无论哪里出现灾害,政府就会马上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向灾区,对救济灾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是那样的缺乏,王珂不觉有些感伤,在这样的条件下,王珂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才好,对灾后的情景,王珂也是不敢想象。

  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洪水退去,曾经的良田里,即将成熟的农作物全部是颗粒无收;村庄里,房屋被肆虐的洪水冲得片瓦不留;在洪水中淹死、饿死的人尸横遍野,活着的人衣着偻缕,两眼无神地望着苍茫的大地,到处都是悲凉的哀号。

  王珂沉浸在自己内心的悲伤之中,对于李二同志和四位大唐的重臣对自己所投来的目光,没有一丝的感觉,他的目光漫无目的的越过几人的头顶,穿过书房的墙壁,仿佛想要找寻到那正被洪水肆虐的地方。

第一二六章 开展救援(1)

  就在王珂还沉浸在忧伤的气氛里是,他听到耳边传来一个焦虑的声音:“将军,你怎么啦?你说话呀!”

  王珂把茫然的目光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两张焦急,还挂着泪水的脸一下进入了他的眼睑,王珂不由自主地一激灵,他看清楚了这两个人是南平和兰陵。

  王珂不觉问道:“你们怎么来了?出什么事了,哭成这个样子!”

  南平略带哭声地说道:“婆婆见将军一走就没有回去,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在府里着急得不行。妾身让冬月妹妹在家陪着婆婆,我们姐妹俩就进宫来瞧瞧。可是一到这里,就看见将军你这般模样,心里难受就。。。”

  南平说着说着又要哭出来了,王珂心里很是感动,连忙安慰道:“没事的,我只是在考虑事情,没有关系的,公主不用担心的。”

  听到王珂的话,南平和兰陵才松了一口气。

  南平站在王珂身边默默地擦着眼泪,兰陵却跑到李二同志的身旁,拉着李二同志的手撒娇地说道:“父皇,有什么事不能明天说呀,今天都这么晚了,还是散了吧,女儿的公公和将军还没有吃饭呢。”

  李二同志摇摇头故意装作一副很伤心地样子说道:“这女儿一嫁人就只知道自己的公公和夫婿了,朕和你这几位伯父也还没有吃饭呢,你怎么就不知道心疼一下呢。”

  兰陵顽皮地吐吐舌头,正要说话,王珂一下就打断她道:“兰陵,你先和南平回去,告诉娘,朝里有事要商议,一时半会还走不了,你们先吃吧,别等我们了。”

  兰陵不以为然地说道:“有什么事不能明天再说吗?难道非要今天就得说明白才行!”

  王珂心里已经开始有火气了,不过他还是强压住没有表露出来,耐心地说道:“江南水灾,这是大事!现在皇上正和我们商量如何救灾的事,兰陵乖,先和姐姐回去。事情办完我们就回来。”

  兰陵尤不自觉,自顾自地说道:“不就是发了洪水吗?哪年不是要来上几次呀,有什么了不起的,明天再说就是了。”

  李二同志这时也有些生气了,不过对于自己的女儿,他还是没有发火,只是有些平淡的说道:“兰陵,怎么可以这样说呢,现在受灾的都是我大唐的百姓,怎么能是这样的态度。”

  兰陵还不罢休,还想张嘴说话。

  王珂本来看见李二同志说话了,也就没有再去说兰陵,可是现在见兰陵在李二同志说过她以后,还想说什么,心底一直压着的火气一下就冒了出来。

  只见王珂对着兰陵大声说道:“兰陵,你生在帝王之家,一生下来就锦衣玉食,没有见过民间的疾苦。你知不知道,现在灾区的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日子?他们上无片瓦栖身,下无寸地落脚。我们不过就是晚上几个时辰吃饭而已,他们还不知道有没有吃的东西,你去毫无同情之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你立刻和南平一起回去,别在这里耽误我们的时间。”

  王珂一番严厉的话,说的李二同志和在场的几位大臣一下都愣住了,他们还没有看见过王珂如此严厉地对着谁说过话,而且是当着李二同志的面,如此的不给人留情面。

  不过他们也都认为,王珂说的话没有错,现在情况危急,容不得有半点的懈怠,他们只能是抓紧时间想出办法来,才能更多的保住灾民不会过多的死去,在洪水退却以后,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社会的安定。

  兰陵被王珂这一喝斥,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张大了嘴,呆呆地望着王珂,她也没有想得到,王珂会这样对自己说话,过了好一会,兰陵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南平站在王珂身旁,看见兰陵哭得如此伤心,却不敢上去安慰兰陵,只好眼巴巴地望着王珂。

  王珂面无表情地扭头对南平说道:“你去把兰陵带回去。我们有事,什么时候回家还不能定。你们在家好好陪着娘,不必担心我们。快去吧!”

  南平这才赶紧走上前去,拉着兰陵往外走,兰陵也许是刚才被王珂一训,也知道是自己有错,顺从地任由南平牵着自己,一声不吭地走了。

  王珂看着南平和兰陵走出了书房,才对着李二同志拱手说道:“皇上,臣刚才冒犯了公主,还请皇上治罪。”

  李二同志摇摇手说道:“错不在你,都是兰陵不懂事。你们夫妻之间的事你自己解决,朕不管。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拿出个章程来,看如何对灾民进行救助才是。”

  长孙无忌听得李二同志这话,连忙站起来说道:“现在地方上官府已经开始展开救助,现在请皇上示下,朝廷该如何进行。”

  李二同志沉默了一下,看看王珂说道:“王家小子,你以为该如何?”

  王珂向李二同志拱拱手说道:“皇上,臣作为皇上的助理,恳请皇上把此事交由臣来安排,有什么不当之处,再由皇上和各位大人加以更正。”

  李二同志点点头说道:“好吧,你就安排吧。”

  王珂转过头,对着长孙无忌等人说道:“各位大人,现在小子把小子对此事的一些想法说一下,还请各位大人指正。”

  房玄龄笑道:“此事十万火急,贤侄就不用谦虚了,有什么就说吧,我们无不遵从。”

  王珂对着房玄龄拱手道:“多谢大人的信任,小子不胜感激!”

  王珂理理思绪,沉声说道:“京城与江南,相距千里,要是由京城运送粮食等所需物资,路上所耽搁的时间一定不短,待所运物资到达,不知又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而今之计,还得先由受灾地区附近各道,就近进行援助,所耗钱粮再由朝廷进行补充。对于此事,还得由朝廷发一道旨意,用快马送往各地,令各地先行组织支援。”

  王珂说到这里,用眼睛扫了一眼李二同志和在座的几位大臣,见没有异议才接着说道:“受灾地区必有家产殷实之人,朝廷可下诏,鼓励他们暂将家中余粮借与朝廷,待灾害过去,由朝廷按实发还。这样也能解一时之急。”

  王珂刚说到这里,长孙无忌打断他说道:“贤侄莫急,你现在所说甚是,待老夫先把旨意起草好,待皇上用印以后赶紧发出去。然后我们再逐条商议,说完一条就发一道上谕,这样也能节约一些时间。”

  李二同志连连点头称好,急招人拿来纸笔,由长孙无忌执笔,大家商议着写出圣旨。王珂对于写圣旨这事可是一点发言权也没有,不是说他不明白,而是这圣旨都是文言,他压根就不知道该如何写才对,只好在一旁呆着,听着几个老匹夫在那里“之乎者也”的说了一大通。

  这个时候,也没人奇怪王珂为什么不说话了,因为他们都看过王珂曾经写过的奏折,完全就是大白话,和平常说话一样,都明白王珂对书面语言的运用一窍不通,所有也就没有人要他也说上几句了。

  待两份圣旨写好,李二同志用印后,李二同志正要派人送出去时,却见书房外两个人匆匆忙忙地走进两个人来,李二同志一看,却是李靖和李勣二人。

  李二同志一边让人把写好的圣旨立刻派人送走,一边好奇地对李靖问道:“两位爱卿如何这个时候来了,难道有什么急事吗?”

  李靖一呆,刚才自己在府里,宫中有人前来,让自己马上进宫。

  可刚一进来,李二同志却这样问自己,不觉有些奇怪,喃喃问道:“宫里派人来招臣进宫,难道不是皇上找臣吗?”

  不待李二同志说话,王珂在一旁对李二同志说道:“皇上,是臣叫人去请的两位大人前来的,臣有一个措施需要军队的支持。”

  李二同志听说是王珂派人叫来的,也就没有再出声。

  李靖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只好问道:“皇上,什么事呀,这么急。”

  房玄龄连忙把今天发生的事简要的说了一遍,李靖和李勣的脸色也马上变了。两人不再问话,静静地坐下来,听着屋里的人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