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全才 >

第22章

大唐全才-第22章

小说: 大唐全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珂站在车旁,见李二同志一进院,连忙走上前去,举手行了个军礼,大声说道:“报告皇上,右卫军行军长史王珂奉命来到,请指示。”

  话音刚路,王珂就听到李二同志身后自己老爸王硅带着几分责怪的声音:“珂儿,见到皇上怎么不跪下行礼?还不赶快跪下!”

  李二同志挥挥手说道:“不用,朕看这样行礼也不错。以后武官们初了上朝,别的时候都可以按这样行礼。这军礼看起来很大方,也很符合王家小子穿的这身新军服嘛。”

  王珂在老爹让他跪下行礼后正要下跪,一听李二同志说这话,连忙把已经弯下去的腿和腰直了起来,一记马屁就想李二同志拍去:“皇上英明,这种军礼行起来很符合军人特有的阳刚之气,挺胸抬头间,军人的自豪感也会不自觉的体现出来。我本以为这样行礼会招来非议,没想到皇上一看就看出了其中的玄机。皇上实在是比我没看得深,看事情的角度也比我们选择得好呀。皇上就是皇上,非常人不能比呀。”

  王珂好似在说这军礼的特点,无意中却全部是在对李二同志的奉承。只要不是傻子,谁也能听得出来,可谁也不能说王珂就直接在拍李二同志的马屁。

  李二同志满脸笑意,明显能感到在听了王珂这席话后心里是相当的舒畅。

  王珂跟在李二同志身后,偷偷看了一眼随着李二同志进来的一帮人。还真是不少,文官方面有自己的老爹王硅,还有当朝宰相、侍中长孙无忌;他的身后还有一个面目清瘦,一脸严肃,但却让人一看就能感到这个人很有正气、傲骨的中年男人。

  王珂回想了一下自己看过的历史书籍,感觉这个人应该就是魏徵。因为魏徵的直言进谏常常让李二同志下不来台,历史上他是大大的有名,因此历史书上也有他的画像。王珂两相一对照,便认定了是郑国公魏徵魏大人。

  武将嘛,就更是不少了:兵部尚书、卫国公李靖;并州都督、英国公李绩;右卫军主帅、卢国公程知节;还有上次见过的鄂国公尉迟敬德也在。还有几个自己也见过,不过就不太熟了。王珂只知道是赵郡王李存恭、谯国公柴绍;胡国公秦叔宝。

  进到书房,李二同志坐在上手,招呼众人坐下来。文武官员分开左右坐下,只听李二同志开口说道:“今天请众卿下朝后到这里来,朕是想让王家小子说说他在右卫军呆了这段时间后,对我大唐军队的看法以及他有什么想法。一会等房卿和杜卿来了我们再谈吧,现在大家先喝喝茶休息一下。”

  王珂一听,还要来两人,而且一听这姓,就知道必定是说的莱国公杜如酶和梁国公房玄龄了。

  这两个人可不得了,在这个时代号称“房谋杜断”,可以说是李二同志的资深谋士。李二同志的很多决策和计谋皆出自这二人之手,深得李二同志的信任。

  王珂明白,今天叫自己来不是闹着玩的了,自己说的话将会给现在的大唐朝廷和军队带来怎样的变化。他暗自告诉自己,说出的话一定得经得起推敲,只要有一丝的拿不稳,也千万别轻易说出来。

  这将是他步如大唐政坛的一次最重要的考试,过则一帆风顺,错则万劫不复。说不好还得搭上老爸的前程。那样也是王珂最不愿看到的。

  王珂正胡思乱想呢,只见三个人走了进来,给李二同志见礼后对直坐到了文官一边。

  王珂一愣,心说:“不是说两人吗?怎么来了三个呀?”

  听到众人的问候声,王珂才知道,除了房、杜二人外,另一个是李二同志的舅舅,申国公高士廉,现任朝中门下省给事中。

  王珂晕了,没想到这一下子就见到了唐朝这么多名人,除了自己和自己的老爸,其余的可都是凌烟阁二十四臣之一啊。自己老爸在这个时代也不算无名之辈,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人物。没想到自己穿越到这里,还能和这些大人物坐在一起,他们还是来听自己意见的。爽!真是爽透了!

  忙站起身来与来人见礼,说一些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之类的屁话。当然对方也称赞王珂小小年纪,却有如此本事,实在是国之栋梁之类的。

  李二同志见双方说个没完,也不得不打断他们之间的相互吹捧,开口说道:“人也都来了,王家小子就说说吧。”

  王珂理理思绪,慢慢开口说道:“皇上、各位大人,小子本无才学,幸得皇上器重,委以重任。小子近三个月以来,在右卫军里也了解到一些我大唐军队的事情。以小子看来,我大唐军队是强调的,但。。。。。。”

  王珂又开始了,不过也没办法呀,谁也不可能一上来就说缺点吧,这都是先说点优点再说缺点吧,何况这是程老杀才的属下,不先说点好听的,以他的脾气,还不把王珂给拆了呀。

  “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小子在综合了极西之国那边诸多国家军队的优点与我大唐军队相结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小子以为在下面几个方面我大唐军队还有提高的可能。”

  王珂扫了一眼李二同志与岗位位大臣,见都在仔细听着自己的发言,于是接着说道:“首先是军队的训练方面,小子以为应该有所改变,在平常的战术训练以外,应该对士兵进行素质训练,增加比如我训练兵士时的那些科目。这些科目对兵士来说首先可以锻炼士兵的身体,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意志。让军队的士兵从精神面貌、体质、动作各个方面都与老百姓有质的不同。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兵,是保家卫国的勇士。从而让老百姓对军队有了一种尊敬和向往,这也有利于战时征兵的需要。”

  这番话刚一说完,在坐的大臣们就已经开始议论纷纷。王珂仔细听了听,也都是肯定自己所说的,没有谁对自己的意见有不同意的地方。

  这下王珂放心了,因为接下来他要说的,更是这个时代的人闻所未闻的,都是他从后世军队里搬过来的。

  在这个时代,那将是一个超前得不知多少的新新事物。如果现在他刚起头就被打了回来,那后面的话他还是不说的好。

  果然,文臣这边长孙无忌为代表;武将那边李靖为代表,两人同时站了起来,分别代表文臣武将对李二同志表示,在经过大家讨论以后,对王珂所说的这点都认为可行,也十分必要,可以在整的卫军以及全大唐的军队里实行。

第三十六章 军制变革(2)

  王珂望着书房里谈论激烈的君臣们,脑子里却飞快的转动着,他在思考接下来先说什么事让这些唐朝的高官们更容易接受,还有就是怎么说法。

  他知道,他后面要说的事情是这些人所从未想过也不会去想的。只有如同他这样的穿越者才会想得出来。

  其实说是关于军事方面的,实际上和政体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如果真按他的想法全部运用上去,那么政体上面也会相应的有些许的改变。

  但王珂深信,他所说出来的,是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经验积累,肯定比这个时代所掌握的要先进得多。只不过有些事情也要和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想结合,盲目的生搬硬套那肯定是行不同的。

  打定主意,王珂也轻松了许多,见这些人还在那里谈论,自己也不能随便地就打断他们吧。在这里的人,随便站出一个来,在这个时代也比自己要厉害上千倍,名气也是自己远远也赶不上的。

  正当王珂坐在那里看戏一般看着这帮人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的说成一团之时,睿智的房玄龄房大人却已经看见了他正在一旁如看戏一样的看着他们,马上笑着对这帮人说道:“大家现在还是先别说了吧,还是听小王大人继续把他的想法说完,等小王大人说完以后大家再来讨论也不迟呀。”

  众大臣这才醒悟过来,王珂才说了一件事,还有许多没有说呢。而且他们都知道,越是在后面说的事越重要。于是都集中精神,好听王珂说下去。

  房玄龄见众大臣都不再说话,转头对李二同志说道:“皇上,臣以为应该找一个书记官来,把小王大人说的话都记录下来,以便下来后进行评议。这样也不会有所遗漏。”

  李二同志深以为然,唤人去传进一个书记官来,在一旁设了一个座,让他随时记录王珂所说的每一句话。

  王珂见君臣都已收声,时期也安排妥当了,知道是自己开始表演的时候了,于是稳稳地站起身来,走到中间站住了,对李二同志和诸位大臣一拱手,开口说道:“皇上、诸位大人,你们都已经看见小子身上穿的新式军服了,不知和往日里官兵的穿着比起来,是不是显得更好一些?”

  王珂没有直接说这军服有什么什么好,而是给了一个问题给众人。他知道,这样的效果要比他直接说要好得多。果然众人听他如此问话,个个都仔细的打量起他身上的衣服来,看完后都点头人同他的说法。只不过因为没有穿过,说出来的都只是很浅表的问题。比如这军服穿起来显得更精神、这军服很漂亮之类的。王珂知道这些只能算一个有利的证据,但仅仅是有利,还不是有力,和他所希望的还有一段距离。

  他转过头对着也如同他一般穿着新式军礼服的程知节礼貌地说道:“程将军是穿过这种新式军服的,我们还是请程将军来说说他的感受吧。”

  程知节得意洋洋地站起来,用眼睛扫了一眼众大臣,满脸自豪地说道:“在这个问题上,老夫是最有发言权的。别的我先不说,就单说穿上这衣服的感觉就很不一样。”

  程知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左右两旁的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拉了起来。这两人中尉迟敬德穿的是唐朝的武官官袍,秦叔宝则是一身的铠甲,头上还戴着头盔。

  程知节指指两人,又指指自己说道:“你们可以看到,象他们这样穿着,在以前也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同。可我们这些做武将的,还是很少有人愿意穿着一身这种官袍到处跑,一个是因为看起来不威武,最主要的还是不利索。宁可穿着比这官袍重上几十斤的铠甲。因为都认为这铠甲穿在身上更能显示作为武将的武威。可穿这铠甲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重,行动起来不甚方便。”

  别看平日里这个老杀才说话嘴上没有把门的,说起话来从来都是喜欢问候别人的亲人,还蛮不讲理。但这会儿说起话来也是头头是道,条理清晰。

  众人听他这样一说,特别是武官们是深有同感,不住的点头附和。

  程知节见众人对自己的话没有异议,有接着说道:“可王贤侄在做出这身新式军服以后,我穿上就不愿再去换别的衣服了,我感觉这身衣服在训练时和平日没事的时候穿都比较适合。它比铠甲轻,可一样能体现出行武之人的的威武气质,比起官袍来可就方便利索多了,不论你怎么折腾,上马下马一样方便,穿脱起来也很简单,也能和别的人的身份很容易就区分开。所以我认为这件事也可以进行改变。”

  不等中大臣开口,李二同志就发话了:“这个事情不用说了,朕以为可以,这军服看起来就不错,朕还想弄一套穿穿试试呢。”

  众大臣见他都说话了,当然谁也不会再提反对意见。倒是长孙无忌开玩笑地对王珂说道:“小王大人,这武官的官衣都被你改了,我们这文官是不是也改一下呀?”

  王珂听他这样说,抬头看看李二同志,沉声对他说道:“只要皇上不反对,小子就有现成的样式。哪天可以请各位大人看一看,在极西之国那里,文官还真是穿的那种衣服。”

  李二同志挥挥手说道:“这个问题先不说了,今天专说军队的事,待哪天有空了,王家小子把你说的衣服拿来朕与各位爱卿瞧瞧。”

  王珂联盟回答道:“遵命。皇上什么时候要看,就唤小臣就是。小子现在要说的是对这军服一事,小子还有一些想法,请皇上和诸位大人参详。”

  王珂边说边拉过程知节,用带有歉意的语气说道:“还请程伯父给小侄做个配合,让小侄能对皇上和诸位大人说个明白。”

  程知节对王珂把自己拉到他身边正自不解,听王珂这样一说也就释然了,对王珂说道:“无妨,王贤侄只管说,老夫帮你。”

  王珂拱手称谢,对着众人说道:“当时因为皇上要来检阅,世界太紧,有些小问题还没有来得及解决。我现在要说的是,对于这个军服的问题,也应该是很规范、很统一的。衣服的样式上,作训服官兵都一个样,只为作战以及训练施放吧出发,不用专门的去区分开;但这军礼服就有必要区分一下了。因为这个军礼服也叫军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