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生活 >

第36章

文艺生活-第36章

小说: 文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还真记得我上学时穿的衣服啊?”慕姗姗好奇的问道。

    “那当然,你以为我说的一见钟情是假的啊。”林子轩坚持道。

    “可我刚开始对你真没什么印象,这么一说你不是挺吃亏。”慕姗姗思考道。

    “感情的事有什么吃亏不吃亏的,你要是觉得我吃亏了,咱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对我好点就成了。”林子轩趁机说道。

    “我就是说说而已,你这还算利息啊!”慕姗姗无语道。

    第二天清晨,慕姗姗醒来,看着身边还在沉睡的林子轩,想着林子轩一直默默的付出,决定以后要对他更好一点。

   
………………………………

第六十九章 手牵手一起走

新婚第一天,俩人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开始收拾行李。

    他们有六天的假期,可以放松的到其他城市转一转,欣赏华国的山水风光。

    说起来,现在并不是旅游的好时候,天气有点热,只是这由不得他们选择。

    两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安排,能够凑出这个小长假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时候的婚假是一天到三天不等,夫妻不在同一地方的还有一天的路程假。

    林子轩和慕姗姗只有三天的法定假期,还要向单位请三天假。

    林子轩还好说,请假的话李虹肯定会批,慕姗姗就难办了,她的节目是每周一期,电视台有自己的安排,不会为了一个人调整整个节目组的时间。

    所以,慕姗姗回来后就会马上录制节目。

    整理好行李,在十点钟的时候,他们出门回到林子轩的家里,在路上买了菜,到家里后开始做中饭,一会林伯清和郑秀莲会回来吃饭。

    这是新媳妇做的第一顿饭,肯定要吃的。

    在华国,婆媳关系一直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如果婆媳住在一起的话更是一场灾难。

    由于性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相处久了难免会有矛盾,家长里短,拌嘴吵架在所难免,生气冷战更是家常便饭。

    为什么人人都爱刘慧芳?就是因为刘慧芳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贤妻良母的典型。

    林子轩暂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他们没和父母住在一起,就能避免矛盾的产生。

    饭桌上郑秀莲询问两人有什么打算,准备什么时候要孩子,她可以提前退休帮着带孩子。

    结婚和生孩子的话题总是联系在一起,如果夫妻二人都上班,那么照顾孩子的事情就落到家里的老人头上。

    儿子成家立业,搬出了这个家,郑秀莲心里空落落的,总希望能有点寄托。

    郑秀莲提前退休的话退休金并不少拿,还能照顾下一代,这是很多做父母的选择。

    他们没有过多的考虑自己,更多的是为子女考虑。

    华国眼下还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没有推迟退休年龄的说法,单位巴不得职工提前退休给年轻人腾出位子,解决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

    林子轩和慕姗姗暂时没有要孩子的打算。

    刚刚过上美好的二人世界,怎么能允许第三者的出现呢,他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和父辈们的观念不同,更希望过自己的生活。

    国家正在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为革命终生,只生一个孩子光荣。

    这种大规模的宣传让大城市的年轻人在生育观念上悄然发生着改变,以前“多子多福”的观念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由此造就了华国最“独”的一代。

    吃过中午饭,林伯清和郑秀莲上班去了,林子轩和慕姗姗在家里讨论这个问题。

    “你想要孩子么?”慕姗姗认真的问道。

    “不想。”林子轩干脆道,“有了孩子你就不把我放在心上了。”

    “你还吃孩子的醋啊,太赖皮了。”慕姗姗哭笑不得道。

    “咱们还年轻不是么?要响应国家号召,争做五好青年,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个人的事情以后再考虑。”林子轩喊着口号,唱着高调。

    “那你刚才怎么不和咱妈这么说啊,害得我都不知道怎么说。”慕姗姗埋怨道。

    “我又不傻,这么说不是找骂么?”林子轩理所当然的说道。

    “合着就让我一个人受罪啊,你倒是轻松。”慕姗姗不满道。

    “咱们的分工不同,你在这里帮我顶着,回头我帮你顶着,我妈不舍得说你,你妈不舍得说我,这样就把事情糊弄过去了呗。”林子轩解释道。

    “就你鬼点子多,我妈肯定不会催我要孩子。”慕姗姗自信道。

    下午俩人回到慕姗姗家,买了菜,做晚饭。

    没办法,结婚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要照顾到双方的家庭,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容易引起矛盾,这就需要平时多注意了。

    比如周末的时候回哪家吃饭,给两边父母买东西要考虑平衡,过年怎么过等等。

    生活就是这样,正是这些琐事构成了家庭的和谐稳定。

    慕姗姗并没有猜对,在吃晚饭的时候,李虹同样提到了孩子的问题。

    不管教育程度有多高,也不管身处什么位置,他们这一代人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认为结了婚,有了房子,接下来就是要孩子了。

    慕姗姗是独生女,慕致远和李虹更迫切的想要外孙或者外孙女。

    慕姗姗给林子轩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该你表现了,说好了要顶上去的,不能退缩啊。

    “我和姗姗觉得现在工作刚进入正轨,姗姗的节目还有进步的空间,等我们有了一定的成绩和积蓄后,稍微空闲下来再要孩子。”林子轩硬着头皮说道。

    这时候他可不敢唱高调了,只能拿个人事业说事。

    “这样也好,年轻人还是要以事业为重。”慕致远赞同道,“你以后有什么打算?老周和我说你应该继续写做编剧有发展。”

    在这个年代,作家还是很受人尊敬的职业,编剧就稍微次点,档次不高。

    林子轩并没有放弃作家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只是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人催他,主要还是陷入了恋爱之中,有点懒散。

    “我有构思了,正准备写呢,这次会写个长篇。”林子轩回应道。

    “你有主意就好。”慕致远点头道。

    他对林子轩的才华很放心,他和李虹时常说起林子轩,从《顽主》到《渴望》,还有这次的《外来妹》,足以说明这个女婿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绩。

    吃过晚饭,林子轩和慕姗姗回到家里,稍微休息一下,便带上行李前往京城火车站。

    他们坐晚上的火车,明天白天抵达沪城,这是他们旅游的第一站。

    在候车室里,俩人靠着一起,听着广播里传来的声音,心里很平静。

    以往出行,不是林子轩送慕姗姗,就是慕姗姗送林子轩,一旦离别,总是挂念着对方,心绪不宁,这次他们一起出行,不用彼此牵挂,这种感觉挺好。
………………………………

第七十章 大时代

1991年6月25日,林子轩和慕姗姗来到沪城。

    他们把旅游的第一站选在沪城,是因为林子轩要去看看《葫芦兄弟》这部动画片。

    沪城美术电影制片厂几次邀请他前来,一直没有机会,这次顺便来参观。

    自从这篇童话故事在《文艺少年》上发表之后,获得了不少童话作家的好评,只是儿童故事毕竟是小众,读者以孩子居多,影响力并不大。

    或许只有等到动画片在电视台播出后才会引起广泛的关注。

    林子轩事先给美影厂打过电话,告诉他们自己今天会来,不过没有让美影厂派人来接,他不想麻烦人家,自己找过去就行了。

    两人下了火车,出了火车站,找了一家星级宾馆先住下。

    选择星级宾馆,倒不是奢侈,而是因为慕姗姗的身份,很多电视观众都认识她,正规的宾馆住着比较放心,他们是来旅游的,不想被人围观。

    再说了,蜜月旅行自然要好好享受,一生只有一次,不能太节省。

    两人在宾馆洗浴一番,休息好了,下午才前往美术电影制片厂。

    美影厂在静安区,他们来到门口,拿出工作证,让守门的人打电话通知厂里的领导。

    不一会,负责《葫芦兄弟》制作的导演就出来迎接他们,把两人带到了制片室内。

    这位导演叫做胡近庆,五十多岁,是一位资深的动画片导演,在华国动画领域很有声望。

    这时候华国的动画片制作是以剪纸动画为主,因为没有电脑,只能采用剪纸的方式制作成纸偶,吸取皮影戏装配关节以操纵人物动作的经验使纸偶活动。

    环境空间则由绘制的纸片及贴在玻璃上的前后景构成,玻璃板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以便分层布光。

    拍摄时,将纸偶平放在玻璃板上逐格拍摄,这样纸偶和环境就融为一体了。

    很明显,这样制作起来费工费时,想要制作完成《葫芦兄弟》需要大半年的时间,目前美影厂已经制作了一部分,不过还没有配音。

    林子轩和慕姗姗看了一段,觉得很不错,人物栩栩如生。

    尤其对林子轩而言,有种怀旧的感觉,慕姗姗也觉得新奇,她是《葫芦兄弟》的第一位读者,看着童话故事变成动画片,有种亲切感。

    不过这时候的动画片市场并不景气,人员流动大,产量低,资金匮乏,亏损严重。

    一部10分钟的动画片在电视台播放一次只能收取100元,而制作成本高达30万元,想要收回成本并不容易。

    而且,不是所有制作出来的动画片质量都有保证,都能受到欢迎。

    电视台没有专门的动画频道,也没有规定每天一定要播放多少分钟的动画片。

    沪城美术电影制片厂希望能够打造一部深受小朋友喜爱的精品动画片,他们对《葫芦兄弟》抱有极大的期望,想要打一个翻身仗。

    只要《葫芦兄弟》受到欢迎,电视台就会不断的重播,这样才能获得收益。

    作为作者,林子轩对美影厂制作的动画片表示认可,基本上和他记忆中的影像吻合。

    晚上在美影厂的食堂和制作团队吃了顿饭,他们希望林子轩创作出更多能够改编成动画片的儿童故事来,现在的童话故事创新不足。

    林子轩想了想,有时间把《黑猫警长》写出来好了,这同样是一部经典的动画片。

    回到宾馆,俩人躺在床上看电视,今晚是华国电视台播放《外来妹》的日子。

    随着张莹莹的歌声响起,《外来妹》的片头出现,制片人一栏中是陈常乐和林子轩,编剧一栏中还是林子轩,主题曲的词曲作者依然是林子轩。

    虽然林子轩这个名字的出镜率很高,但观众还是不在乎。

    他们觉得这首歌很好听,看到陈晓艺很清秀,汤震宗很帅气,没有观众会注意幕后人员。

    与此同时,身在花城的陈常乐在看,张莹莹也在看,京城的陈晓艺在看,李虹也在看,就连汤震宗同样在看。

    这部电视剧包含着很多人的期望,能否成功就看接下来的几天了。

    刚刚看这部剧的观众不会想到,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这部电视剧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有关于改革开放的大讨论。

    这是华国观众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花城模式,了解在花城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里是追寻梦想的天堂,还是让人堕落的深渊,看了这部电视剧,内地农村前往花城打工的青年男女急剧增加,这就是示范效应。

    因为这部电视剧,华国进入了一个农民南下打工的新时期。

    那首《我不想说》传遍了华国的大街小巷,张莹莹尝到了走红的滋味。

    “小陈演的不错啊。”看完一集电视剧,慕姗姗评价道。

    “人是科班出身,当然演的不错,等着吧,这部戏放完,她就成腕了。”林子轩肯定道。

    “你是不是特有成就感?”慕姗姗好奇道,“《渴望》红了张凯莉,《外来妹》又让小陈红了,以后在电视圈你也算是一块招牌了。”

    “这才到哪啊,等《编辑部的故事》播出之后,你就知道厉害了。”林子轩自得道,“别的不敢说,就尤哥肯定被全国人民记在心里,华国十二亿人口,至少有六亿知道他。”

    “这个我倒是相信,一看就蔫坏着呢,观众肯定忘不了。”慕姗姗点头道,“你们还真是物以类聚,一帮子不着调的人聚在一起,还能琢磨出东西来。”

    “什么叫不着调啊,你不懂,这说明我们都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林子轩争辩道。

    “得了吧,我看你们就是耍贫嘴呢。”慕姗姗揭穿道。

    第二天起来,俩人来到沪城的外滩,看着黄浦江,逛逛小吃街,悠闲自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