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生活 >

第262章

文艺生活-第262章

小说: 文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剧中有一段玉娇龙和罗小虎骑马在大漠里追逐的戏份,又是射箭又是打斗,动作很危险。

    这种马不能是那种高头大马,要袖珍一些才行,否则演员射箭和拿武器都不方便。

    剧组找到了当地马术队的特技人员,捕捉了两头个头小的野马,训练了两三个礼拜。

    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可能驯服,骑上还可以,就是马不太听话。

    剧组没有时间等下去了,只能就这么拍,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像这种没有安全保障的做法在好莱坞是会被投诉的,很少有演员愿意冒险,只有在亚洲各国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是说亚洲的演员拍戏不要命,而是电影行业没有严格的管控措施。

    换句话说,就是不够专业。

    林子轩就这个问题和香江的制作团队沟通过,武戏由袁和评执导。

    袁和评对此不以为然。

    在香江拍武戏受伤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他觉得既然拍武侠片,还要拍的好看,就要冒险,要是规规矩矩的打,怎么吸引观众。

    如果不想演员受伤,那就用武行做替身。

    武行受伤最多是补偿点医药费,实在不能动了,赔个十几万就能了事,做了这一行,就要有受伤的心理准备。

    在香江,武行之间的竞争颇为激烈,要是没有真本事,不愿意出力,那就混不下去。

    袁和评都这么说了,林子轩也不好说什么,各行有各行的规矩。

    他提醒陈导明、俞菲鸿和徐晶蕾等内地演员,不要逞强,能用替身就用替身,安全第一。

    要是为了拍片子摔出个好歹来,那损失就大了。

    陈导明和林子轩说起一件事。

    他的女儿从英国打电话回来,提到了英文版的《小雪的大冒险》,在英国受到了欢迎,还登上了英国主流媒体的畅销书推荐榜。

    五月份,《小雪的大冒险》在英国出版了第二册,销量上升的很快。

    第一册的出版只是有了些名气,第二册才开始发力,被英国青少年读者追捧。
………………………………

第五百二十章 倾诉

    《小雪的大冒险》第二册之所以在英国畅销,故事内容只占一部分因素,主要是英国的出版社加大了宣传力度。

    出版第一册的时候,他们抱着试水的态度,只进行了常规宣传,作用不大。

    如今看到有利可图,就动用了出版社的资源。

    出版社结识不少英国的知名作家,请这些作家帮忙推荐,邀请书评人写书评,在主流报纸的文艺副刊上争取宣传的机会。

    就像报纸上的畅销书推荐榜或者销量排行榜,这些榜单都可以运营。

    图书的运营和影视剧一样,只要肯花钱宣传,就一定会有效果。

    只不过还要看这本书有没有运营的价值,投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回报。

    《小雪的大冒险》在国内已经出版到第四册,英国出版社准备今年圣诞节出版第三册。

    系列小说的好处是让读者有一种期待感,能够追读下去,从而具有持续的影响力。

    持续的时间越长,影响力就会翻倍的增长。

    那些忠实的读者会进行讨论,形成话题,在出版社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读者加入进来。

    出版社还会举办各种活动。

    比如赠送小说中人物的卡通形象,举行书迷见面会,组织读书俱乐部,以此增强书迷的凝聚力,这些都是小说的消费群体。

    如果是一本小众图书,出版社不会费那么大的心思。

    根据他们的调查,在英国,《小雪的大冒险》适合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阅读,对二十岁以上的人群同样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这说明读者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儿童图书市场。

    第三册出版后,英国出版社会采取一年出版一册的方式。

    他们向林子轩了解过,《小雪的大冒险》最多只有七本,为了让影响力更为持久,一年一册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就能让这个系列的图书在未来四五年内一直成为话题。

    在京城的这几天,徐晶蕾除了和家人小聚,还要参加广告宣传活动。

    明星接广告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拍完就没事了,比如饮料和食品。

    另一种是广告代言,除了拍广告,还要参加各种品牌推广活动,比如服装和珠宝。

    第一种广告费不高,不过没有后续的麻烦,除非产品出了质量问题才会把明星牵扯进来。

    第二种是长期的代言合同,一般是三到五年,代言费高,但厂商会有各种要求。

    徐晶蕾代言的是一款美国知名品牌的帆布鞋,三年两百万人民币。

    这个代言费符合她如今在国内的身价。

    等到《卧虎藏龙》的影响力显现之后,三年两百万美金都不行,只能说现在和徐晶蕾签长约的厂商都赚到了。

    林子轩想到了这一点,目前俞菲鸿和徐晶蕾的广告合约都以短期为主。

    如果不是美国知名的运动品牌,能够提升徐晶蕾的形象,好梦公司不会签这份代言合同。

    接拍广告是明星最快的挣钱方式,不过广告也分档次。

    葛尤以前接了不少广告,像是火腿肠、白酒、方便面等等,不说广告效果如何,给观众的感觉档次有点低。

    当然,葛尤本身的形象亲民,拍这类广告符合他一贯的形象。

    但现在他已经是国内最顶尖的演员了,再拍广告就要慎重选择,首先要是大品牌,其次不能出现质量问题。

    像是火腿肠,一旦爆出里面有瘦肉精,肯定会对葛尤有负面影响。

    再说,大品牌的广告费高,够高端,这就是档次。

    演员在没走红之前为了钱接拍一些烂广告情有可原,走红后就要对自己负责了。

    林子轩要求公司旗下的演员少接食品和药品的广告,这类产品容易出问题。

    在接拍广告前好梦公司会做基本的调查,确定厂家的产品没问题后才会签合同。

    葛尤现在接广告,不只要看品牌和质量,还要看广告的创意,是不是符合他的身份。

    最起码不能和以前拍的广告镜头有重复的情况。

    比如竖起大拇指称赞产品好,这个姿势在其他广告中用过了,那在这个广告里就不能用。

    台词儿、动作、甚至是镜头之间的连贯,都要考虑到。

    葛尤的语气是地道的京片子,他要正儿八经的说普通话,那就没有味道了。

    这不是挑剔,而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产品负责,也是对自身负责。

    广告要在电视上播出,国内几亿观众都能看到,一支好广告能为演员提升形象,无论是拍电影还是拍广告,都要精益求精。

    徐晶蕾结束广告产品的宣传活动,回到租住的公寓。

    随着《卧虎藏龙》的开拍,她在这儿住的时间越来越少,林晓玲正在筹备《渴望》续集的拍摄工作,也很少过来住,房间里显得空荡荡的。

    不过她们没有退租的打算,留下一个能够独处的空间挺好。

    反正两人不缺这点租金,偶尔过来住上几天,放松放松,能够调节心情。

    徐晶蕾斜倚在床上,看着窗外即将落幕的夕阳,就这么静静的待着,什么都不用想。

    参加活动的时候她需要微笑着面对记者,此刻她只想做回自己。

    在拍摄《卧虎藏龙》期间,徐晶蕾的压力很大,和她合作的是好莱坞大导演,香江专业的制作团队,还有危险的武打戏份。

    她是硬撑过来的。

    这是她第一次参与这么大的电影制作,没有太多拍戏的经验。

    徐晶蕾想要达到李桉的要求,就要不停的逼自己突破,尝试更多的表演方法。

    这一个月很难熬,同时也有不小的收获,接下来还有几个月的戏要拍,她要坚持下去。

    这些感受徐晶蕾没有和家人诉说,怕家里人担心,也没有和林子轩提起,不过她还有个可以诉苦的对象,那就是林晓玲。

    有些话说出来会舒服些,憋在心里很难受,好朋友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此。

    她从包里翻出手机,打了林晓玲的电话,约好了今晚在公寓见面,可以预见,晚上会有一段属于两个女生的夜聊时光。

    打完电话,窗外的夕阳落下,房间里逐渐黯淡下来。

    徐晶蕾打开床头的台灯,柔和的光四处散落。
………………………………

第五百二十一章 压力

    徐晶蕾想向林晓玲诉苦,林晓玲这段日子压力同样很大。

    《渴望》的续集不像她的前两部电影那样,投资少,没什么人关注,能够从容的筹拍。

    在拍摄期间也没什么麻烦,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这部片子不同,总投资两千多万,众多著名演员出演,甚至还有不少老艺术家,更是华影集团今年重点打造的项目,绝不容有失。

    再加上华国电视台的参与,作为导演要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上面管的人太多,林晓玲感觉受到了束缚,失去了创作上的自由。

    “就说剧本吧,今儿这个领导提了个意见,明儿那个领导觉得不好,这么弄来弄去的,到现在还没完全定下来呢。”林晓玲抱怨道。

    《渴望》续集的剧本牵扯到这十年间的不少大事件。

    有领导认为剧本里让刘慧芳下岗这个不好,刘慧芳作为一位认真工作的好同志怎么能下岗呢,这会让观众觉得我们对基层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关心的不够。

    建议让刘慧芳同志转到妇联工作,继续为人民服务。

    还有领导对下海经商提出意见,下海就下海好了,这符合国家的政策。

    可剧本里王沪生下海经商失败,欠了一大笔钱,生活落魄,这就太过消极了。

    不可否认,现实中有这样的例子,但电影要宣传好的一面,给予观众积极向上的引导,而不是打击大家下海经商的热情。

    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渴望》续集不仅在大众中引发强烈的反响,在上层也备受关注,一些部门的领导看了剧本觉得不合心意,就会写个条子,提出自己的建议。

    剧组经常收到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条子,上面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修改意见。

    要真是按照那些建议改剧本,那这部电影肯定没法看了,还不如重新看一遍《渴望》呢。

    有能力提建议的都是五十多岁的领导干部,有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八十年代,快要退休,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要是不按照他们的意见修改,不免会发发牢骚,造成不好的影响。

    林晓玲后悔接下了这份工作,老老实实的拍一部小众的爱情片多好,真是自找麻烦。

    “得了吧,你拍爱情片能有现在出名么?我在天山拍戏的时候都看到你的报道了,全国人民都在翘首期盼着你的大作呢。”徐晶蕾调侃道。

    看到好友这么烦恼,徐晶蕾心里平衡不少。

    说不上幸灾乐祸,而是觉得有人和自己同样的感受,能够互相理解。

    “我还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那一天呢,整天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弄的心烦。”林晓玲感慨道,“还有那些演员,都是老前辈,和他们说戏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恐把他们给得罪了。”

    《渴望》里的演员十年前就在京城演艺圈混了,资历在哪儿摆着呢。

    林晓玲和徐晶蕾属于圈子里的小字辈,不小心就会背上不尊重老前辈的名声。

    “不至于吧,那些老前辈还会为难你?”徐晶蕾惊讶道。

    演艺圈的老前辈一般性格都不错,但也不乏倚老卖老的人物,不能一概而论。

    只是林晓玲背后是林子轩,以及林子轩所代表的京派新势力。

    他们在圈子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看在林子轩的面子上,想必不会有人故意为难林晓玲。

    “不能说是为难,应该说是做事方式不同。”林晓玲解释道,“像咱们一块儿拍戏,沟通起来很容易,说说笑笑就行了,那些老前辈在表演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如果想让他们换一种表演方式,就要说服他们,性格上有点固执,沟通上有困难。”

    两代人之间难免存在代沟。

    第六代导演往往喜欢用年轻演员,不是说老演员演技不好,还是沟通上的问题。

    在拍摄《我们俩》的时候,林晓玲有过和老演员沟通的经历。

    金亚琴属于那种好说话的老演员,导演说怎么演她会主动的调整自己。

    有的老演员比较坚持,认为自己演了一辈子戏,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怎么到你这儿就不行了,你要能说服我才行。

    说到底还是林晓玲的资历不够。

    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