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生活 >

第26章

文艺生活-第26章

小说: 文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拍摄电视剧不是光有剧本就行的,还要搭建场景,布置背景,至少要弄出一个杂志社的模样出来,还要招聘演员,制定拍摄计划等等。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合作。

    “吆,小林来了,昨个我可在电视上看见你了,想不到看起来还挺上镜,要不在咱们这剧里客串一个。”冯晓刚招呼道。

    “冯哥别说笑了,我哪懂演戏啊。”林子轩摇头道,“没看我脸上都僵住了么?”

    冯晓刚和葛尤俩人是他介绍进来的,自然和他亲切。

    此时艺术中心草创,比较缺人,有时一个人要身兼数职,在林子轩的推荐下,冯晓刚身兼美工和编剧两个职务,偶尔还客串导演助理。

    导演助理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给导演打杂。

    不过冯晓刚觉得挺好,他对拍片子很有兴趣,和导演赵保刚的关系不错。

    “没事,你可以本色演出嘛,就演个面瘫的角色,和日本那个演员一样,面无表情的,那人叫什么来着,这两年挺有名的。”冯晓刚玩笑道。

    “叫北野伍,人那是演技,能演的像是没演技一样,这才叫高明。”葛尤搭话道。

    葛尤听说有戏拍,就结束了全国巡回走穴,回到了京城。

    前些年演员和歌星走穴形成了一股风潮,由于能够快速的捞钱,大家就一窝蜂的扑上去,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不放过。

    所以在小县城能看到大歌星的演出海报,一点都不稀奇。

    不过走穴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格调低,不正规,赶场累,演出比较混乱。

    还有就是这是私人组织的演出活动,不向国家交税,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偷税漏税现象。

    走穴游走在体制之外,钻法律的空子,是一条灰色的产业链。

    大家都知道有问题,可不能有钱不赚吧,既然大家都这么干,也就跟风了。

    “还是尤哥有见识,一眼就看穿了真相。”林子轩夸赞道。

    “别笑话我,我就是爱琢磨事。”葛尤轻笑道,“这次咱又凑合到一块了,我看了这本子,和《顽主》一样的调子,有种亲切感,我觉得这次更有把握了。”

    “我看李冬宝的角色就是小林专门给你写的,太适合你的路子了。”冯晓刚赞同道。

    “那我可得谢谢小林了,改天咱们吃饭。”葛尤爽快道。

    现在京城演艺圈的现状是戏少人多,演员要四处找活,电影厂拍摄的电影不赚钱,国家补贴减少,亏损严重,民营的影视公司还没有发展起来。

    这是一段较为艰难的时期,不少演员选择到南方的花城发展。

    等到政策放开,民营资本进入影视剧行业,这个市场就会逐渐繁荣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一部戏,还是主要演员之一,对葛尤来说,就已经很好了。

    “咱们哥几个就甭客气了,这部剧还要仰仗尤哥你呢,观众会不会叫好,就看你得了。”林子轩诚恳道。
………………………………

第五十章 花城来客

花城电视台的制片主任来到京城,洽谈合作拍摄电视剧的事情。

    李虹早前和此人电话联系过,还把《外来妹》的故事梗概传真了过去,故事梗概比大纲还简单,就是不到一千字的介绍。

    这不是没有诚意,而是防范于未然。

    花城人做生意精明,要真的把大纲或者剧本邮寄过去,难保不会被改头换面,另起炉灶。

    在华国,版权意识还非常淡薄,像这种没有发表的剧本很难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位制片主任叫做陈常乐,四十多岁的年纪,带着一副眼镜,善于交际,见人就递上一张名片,把自己介绍一番。

    这是林子轩对他的印象,感觉上还不错。

    这次谈判主要是李虹和陈常乐之间的事情,林子轩只负责介绍剧本。

    花城电视台自然愿意和华国电视台合作,华国电视台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在华国的影响力不是地方电视台能够相比的。

    不过陈常乐的消息灵通,知道华国电视台内部尝试制播分离,严格意义上说李虹领导的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和华国电视台是两家单位。

    这在电视圈里不算是新闻了。

    他这次来京城就是看看李虹在华国电视台的影响力,这两家单位的真实关系。

    如果他和李虹合拍了《外来妹》,能不能保证在华国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能有多大的收益,还要看看《外来妹》这部剧的质量,赔本的买卖没有人会做。

    李虹在介绍林子轩的时候很有讲究。

    “这是《渴望》的故事策划和主要编剧小林,《外来妹》是小林的最新作品,我们中心正在拍摄的本子也是小林写的。”李虹淡然的说道。

    陈常乐一听顿时露出久仰的神情,《渴望》在电视圈里已经成为神话和传奇。

    即便在花城这个深受香江武侠剧影响的城市也掀起了追剧热潮,在《渴望》播出期间,花城电视台同时段的电视剧几乎无人问津。

    没想到这么传奇的电视剧竟然是这位年轻人的手笔,林子轩虽然在京城的电视圈里有了一定的名气,但花城离京城太远,陈常乐还真不熟悉林子轩。

    看到林子轩,陈常乐不由得对《外来妹》多了份期望。

    李虹的意图很明显,既然不能拿华国电视台说事,那就用《渴望》的余威来为谈判增加筹码,如今《渴望》正在电视台重播。

    即便是重播,也比那些新播的电视剧更受欢迎。

    林子轩和陈常乐客气一番,开始介绍《外来妹》,这部剧只有十集,不过由于有不少工厂和外景地的镜头,还需要大量的群众演员,预算要高很多。

    如果不用大明星的话大概在40万左右。

    陈常乐听了林子轩的介绍,以他的经验判断里面没有猫腻,本子不错,值得投资。

    只要李虹能保证《外来妹》在华国电视台播出,这次合作他就能做主,其他的利益分配可以慢慢谈,不着急。

    谈了一上午,中午吃饭的时候林子轩作陪。

    这顿是陈常乐请的,花城人不差钱,想在饭桌上攀交情,选在了还算不错的蓟门饭店。

    李虹不好单独和陈常乐吃饭,要注意影响,有林子轩一起去就方便得多,还能替李虹挡酒,说一些李虹不方便说的话。

    林子轩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在饭桌上和陈常乐相谈甚欢。

    “林生,有没有去过花城?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玩玩,咱们合作,就当是公费旅游了,我来给你报销。”陈常乐兴致颇高的说道。

    他有拉拢林子轩的意思,光是《渴望》编剧的名头就值得花心思了。

    这只是一种小试探,如果林子轩露出向往的神情,那就可以继续下去,陈常乐相信花城的高薪和自由的环境对年轻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陈常乐刚来京城,还没有搞明白李虹和林子轩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不会这么直接了。

    “这样不好吧,太麻烦陈哥了。”林子轩迟疑道。

    “不麻烦,花城有很多好玩的,你就是想到香江玩一趟我也有办法,那可是个好地方,资本主义啊,只要有钱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开放的很。”陈常乐对林子轩眨眨眼,用一种男人都懂的语气说道。

    “咳咳,我觉得还是京城比较好。”林子轩赶忙说道。

    在丈母娘面前谈论这种话题纯属找死,他可不敢继续下去了。

    “京城就是太闷了,每次来都不习惯,几乎没什么变化,不像花城一天一个样,有时候早上出门上班,下班的时候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上,整座城市都在搞建设,变化太快了。”在酒桌上,陈常乐说话比较随意。

    这顿饭吃的还算愉快,林子轩听到不少花城和香江的讯息。

    当然,如果陈常乐不说那些隐晦的段子就更好了,或许是觉得林子轩年轻,陈常乐只是开开玩笑,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

    但让林子轩叫苦不迭。

    当着丈母娘的面,听到这样的段子,你是附和着大笑呢,还是露出茫然的神情,假装纯洁呢,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林子轩以上都没选,他采取了转移话题的方式。

    “小轩,你想不想去花城?”在回电视台的路上,李虹询问道。

    “去干嘛?”林子轩吓了一跳,紧张的问道。

    “咱们这次和花城电视台合作,总要有个人在那边看着,保证电视剧的拍摄进度和资金的用途,不能被他们糊弄了。”李虹解释道,“花城那里的影视公司不少,和香江合作频繁,你趁机了解他们的运作方式,看看能不能找到合作的公司,解决咱们的资金问题。”

    “这是制片的工作吧?”林子轩沉吟道。

    “你想一直做编剧么?再说眼下我这边也没有信得过的人。”李虹沉声道。

    林子轩明白这是李虹在给他创造机会,想要培养他,编剧说到底只是给人打工,而制片的权利就大了,掌握着一个剧组的命脉。

    “那行,我试试。”林子轩应承道。

    “让你去工作,别乱来。”李虹提点道,“花城是开放了,同时也把香江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带了进来,你还年轻,要注意影响。”

    林子轩颇为尬尴的听着,心中叫屈,我真没什么想法啊,都怪那个陈常乐。
………………………………

第五十一章 艺术和生意

经过几天的接触,陈常乐确认了李虹在华国电视台依然具有影响力,《外来妹》在华国电视台播放的可能性极大,这才做出了合作的决定。

    何况,这个本子很有特色,具有引起社会轰动的潜力。

    当然,这也要看播放平台。

    如果《外来妹》只在花城电视台播放,恐怕会泯然于众,只有华国电视台这种覆盖全国的播放平台才能把《外来妹》的社会效应彻底挖掘出来。

    这就是陈常乐要保证电视剧在华国电视台播放的原因。

    花城人注重效益,只要确定了能赚钱,他们就敢投资,而且还会主动的增加资金。

    陈常乐认为《外来妹》想要引起关注,就要启用香江明星和内地明星联合拍摄的方式。

    剧中的女主角是来自北方农村的女孩,男主角是从香江来到花城投资的老板,非常适合这种两地大明星合作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花城的影视行业非常普遍,如此在电视剧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就能制造新闻。

    花城受到香江的影响,懂得宣传的重要性,即便还不会刻意的制造男女主角的绯闻,却也会抓住任何能够博取关注的机会。

    这对于京城影视圈来说还属于陌生的领域。

    大家觉得片子拍的好,质量高就行了,很少去动歪心思,至于宣传那是电视台的事。

    京城人还是把电视剧和电影当成艺术来做,而不是一门生意,这就是两地观念的差别。

    陈常乐给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人上了一课,他把投资提高到了60万,要求明星加盟,打造一部精良的电视剧。

    不过这些钱并不是花城电视台来出,在花城拍摄一部电视剧往往采取集资的方式。

    有了项目后,电视台出一部分资金托底,从社会上拉一部分投资,还有厂商的赞助等等。

    他提出了一个广告植入的概念,就是在电视剧里加入商家的产品。

    比如主角喝的饮料,家里用的电器,手上戴的手表和穿的衣服,这些都可以找商家赞助,还能从商家那里索要赞助费。

    《外来妹》只要能在华国电视台播出,就相当于在国家电视台做了一回软性广告。

    “这样不好吧,台里怕是通不过。”李虹犹豫道。

    “虹姐,咱们只要做的隐蔽些,别那么明显,法律没规定主演不能带手表吧,就算有点擦边,影响也不大。”陈常乐劝说道。

    李虹想了想,没说什么,算是默认了。

    按照陈常乐的说法,香江那边的电影和电视剧里这种事情很普遍,一点都不稀奇,只要不那么过分,引起观众的反感就好了。

    双方签订了合同,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出资10万元,花城电视台出资50万元合拍《外来妹》,如果拍摄期间超出预算,由花城电视台补齐。

    拍摄地点放在花城,拍摄设备和剧组人员都由花城电视台负责。

    林子轩是编剧和艺术中心的代表,挂名联合制片人,负责跟进这个项目。

    陈常乐没有意见,他现在知道了林子轩和李虹的关系,不再想着挖人了,不过能和这么年轻又有才华的编剧打好关系没有坏处。

    合同只是草签,陈常乐还要回到花城向领导汇报,立项目和拉投资都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