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生活 >

第245章

文艺生活-第245章

小说: 文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证明,当初的确是这样,来,咱们喝一杯。”张嘉绎举起酒杯,提议道。

    几个人的酒杯碰到一起,溅出了青春的年华。

    一晃七年过去,他们这帮人早已不再年轻,有人结婚,有人离婚,有人事业有成,有人还在厮混,在流逝的光影里,映照出各自的面容。
………………………………

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凉好个秋

    喝了几杯酒,说了些过去的故事,气氛逐渐从怀旧中挣脱出来,聊起了各自现在的生活。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不再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年近三十,现实比回忆更为重要。

    在京城的这几个人互相了解,知道彼此的近况,他们对张嘉绎这些年的生活颇为好奇。

    张嘉绎大略的说了几句,平淡的生活没什么好谈了。

    他在长安电影制片厂的时候结过一次婚,妻子是一名演员,结婚没多久就离了,性格不合,过不到一块去。

    “你这太不够意思了,结婚这么大的事儿也不告我们一声,真是的。”有人不满道。

    “那时候刚回去,还年轻,家里催得紧,头脑一热就结了,现在想想是冲动了,结果对谁都不好。”张嘉绎淡淡的说道。

    “咱们别说这个了,我们几个挺好奇的,你怎么和好梦搭上线了?”有人奇怪道。

    难怪他们好奇,这帮人在京城混着,比张嘉绎更了解好梦公司。

    他们都没有搭上好梦公司,张嘉绎一直在长安窝着,怎么一来就演上了《借枪》的主角,这其中有什么内幕。

    九一年毕业那会,电影学院还包分配,这些人能留在京城要么是京城的户口,要么在京城有关系,能分到不错的电影厂。

    像是京城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等等。

    那时候还没有民营影视公司,大家都想进电影厂,至少生活上有保障。

    这些年民营影视公司发展的很快,他们一方面向往,一方面又舍不得电影厂的社会关系,心里面较为挣扎。

    好梦公司在京城的名气很大,对演员很有吸引力,因为加入好梦公司的演员能够成名。

    俞菲鸿九三年电影学院毕业,是他们的学妹,现在已经是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后了。

    徐晶蕾九七年电影学院毕业,国内的一线演员,广告费都上百万了。

    闫昵虽然不是好梦公司的演员,可和好梦公司搭上关系,从龙套一跃成为一线演员。

    其他更早期的像是陈导明,王志闻、徐繁等人,都和现在的好梦公司有关系,更别说葛尤那传奇般的经历了。

    京城演艺圈有一个共识,加入好梦公司是成名的捷径。

    然而,不是谁都能进入好梦公司的,好梦公司招演员相当严格,讲究宁缺毋滥的原则。

    好梦公司的资源就那么多,林子轩不愿意把人招过来闲置着,白白浪费人家的青春。

    尤其是女演员,说的直白点,就是吃青春饭的,耽误上几年这辈子或许就没法出头了。

    有些影视公司可能觉得先把人拉过来再说,至于这些演员能不能出头,要看自己的本事。

    林子轩不愿意这么做,既然把人招来,就要负责,他不敢保证每一个都大红大紫,至少要给予相对公平的资源培养。

    这个应该叫做精英路线。

    这是好梦公司和其他影视公司的区别,其他影视公司采取的是优胜劣汰,一批演员中只有几个演员能够出头,其他人只是陪跑。

    这些陪跑的演员属于被牺牲的那一部分,因为资源不够,接不到好戏,蹉跎一生。

    林子轩采取精英路线,让公司的每个演员都能成名,或者说都有成名的机会。

    这是好梦公司选择演员严苛的原因所在。

    张嘉绎并不知道这些,他还不算是京城演艺圈的人,听了同学的介绍才发现自己前两月和刘霖提起想加入好梦公司是多么的想当然。

    后来,林子轩还亲自过来和他谈了这件事。

    当时张嘉绎只觉得林子轩人挺好,能为了他这么一个二三线的演员着想,这样的老总有人情味,现在想想,恐怕不是每个二三线演员都有他这样的待遇。

    林子轩这是看重他才会那么做。

    而且,自从那次林子轩在剧组和他吃过饭后,无论是导演还是剧组里的工作人员对他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导演给了他很大的发挥空间,允许他一遍遍尝试。

    剧组的工作人员对他照顾有加,就算一线明星也只能是那个待遇了。

    张嘉绎忽然明白了林子轩为什么要亲自来剧组,为什么要和他一起在剧组吃饭。

    “张儿,想什么呢?你那会离开的早,好梦公司是九三年起来的,你不知道这里面的事儿很正常。”有人拍了张嘉绎一下,解释道,“说说你是怎么联系上好梦的?”

    刚才张嘉绎愣神了,没怎么在意大家聊什么。

    “说实话,我自己还纳闷呢,在长安的时候接到了好梦公司的电话,让我来试镜,我什么都不知道,觉得是个机会,这就来了。”张嘉绎坦诚道。

    这是实话,他到现在都不知道《借枪》剧组怎么会选上他的。

    “那你可真够走运的,这个机会太难得了,你不知道,咱们圈子里都说,林总那是捧谁谁红,你就等着走红吧。”有人羡慕道。

    “红什么啊,没看报纸上说我演不好么,我和王志闻可没法比。”张嘉绎摇头道。

    “这个倒是,《潜伏》太火了,想超过太难,不过你也别泄气,只要能在京城立足,咱们哥几个一起互相帮衬着,还怕闯不出名堂么?”有人鼓劲道。

    “对了,张儿,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我这儿有部戏,投资不大,是个配角,我和导演说说,你来试试戏。”孔霖提议道。

    “谢啦,我想先回去一趟,把家里安排好了再过来,这回来的太匆忙。”张嘉绎婉拒道。

    他没说自己要和好梦公司签约的事情,接下来要听公司的安排。

    林子轩问过他想不想在《卧虎藏龙》里演一个配角,戏份不多,但和主角有对手戏。

    张嘉绎觉得在同学面前说这些有些显摆,不好意思出口。

    再说,以后的事情还很难说,听了这些人的议论,他对进入好梦公司有了更多的期待,同时也有不小的压力。

    那么多的优秀演员,自己能脱颖而出么?

    张嘉绎摇了摇头,把这种情绪抛在脑后,他在长安电影制片厂空闲了这么久,不就是想有演戏的机会么,现在机会摆在了眼前,没有退缩的道理。

    他快三十岁了,还有多少青春任由他肆意挥霍?

    聚会接近尾声,一帮人干了最后一杯酒,有些微醺,互相道别。

    张嘉绎站在京城的街道上,看着路灯拉长的身影,秋风吹过,让他略微清醒,想想这些年的过往,禁不住轻声叹息。
………………………………

第四百八十七章 群雄并起的时代

    十一月中旬,经过两个月的上映,《生死抉择》的总票房突破七千万。

    下面将进入一年一度的贺岁档时间,《生死抉择》的排片率会降到百分之十以下,给贺岁片腾出上映的空间。

    韩三评就算再霸道也不能得罪所有的影视公司,他还掌控不了院线。

    其他人也要赚钱,好处不能都让你一个人占了,能有这两个月已经是极限了。

    如果不是上面的要求,南方的院线会直接把《生死抉择》下档。

    实际上,百分之十的排片率远高于同期其他的国产影片,到年底票房破亿问题不大。

    作为导演,韩三评即将进入亿元俱乐部。

    这不是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华国八十年代初期就有一部侦探悬疑电影票房过亿。

    不过国内票房过亿的影片寥寥无几,韩三评足以自豪了。

    报纸上对《生死抉择》几乎全是正面评价,还开了一场电影研讨会,讨论国产主旋律影片如何精品化,如何赢得观众,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这部影片成了国产主旋律电影的一个标杆。

    媒体等着它票房过亿的那一天,在经过《泰坦尼克号》那样的好莱坞大片后,也需要票房大卖的国产电影来提振士气。

    韩三评在京城电影制片厂内部举行了庆功会,林子轩和于东等人受到了邀请。

    好梦公司是《生死抉择》的投资方,林子轩是编剧,影片获得的荣誉有好梦公司的一份。

    可以预期,电影在明年的金牛奖上将会斩获多个奖项,这是主旋律影片的正常待遇。

    “韩厂长这下得偿所愿,以后前景广阔。”于东羡慕道。

    于东从京城电影制片厂出来两年了,在京城买了房子,正在谈恋爱,小日子过的不错。

    如果留在京影厂,等到华影集团成立的时候,他或许还有上升的空间,副科长转正。

    在体制内有体制内的优势,在民营影视公司同样有好处。

    经过两年的锻炼,于东熟悉了电影的宣传运作,尤其是和海外电影公司的合作,这都是在京影厂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

    但华国人有种官本位的思想,看着韩三评高升,难免有所感触。

    而且,以后如何处理和华影集团的关系是所有民营影视公司都要考虑的问题。

    “过了年国内的电影行业恐怕要重新洗牌了,咱们要早做准备。”林子轩如此说道。

    从九三年政策放开,允许民间和海外的资金进入国内的影视行业,已经过去了六年。

    在林子轩看来,这六年是一个纷乱的时代,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行,慢慢的适应规则,找准定位,积累原始资本和经验。

    接下来应该是一个发力和崛起的时代,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换一种说法就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来临了。

    如果说以前大家是小打小闹,顾着面子,那么以后就很难说了。

    好梦公司目前占有优势,但枪打出头鸟,更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

    《卧虎藏龙》剧组对玉娇龙的角色进行了第二次试镜,选出五名演员进入下一轮,这五人就算不能扮演玉娇龙这个角色,也能在影片中出演配角。

    电影里需要不少配角,她们经过一两个月的培训,有这个底子。

    被淘汰的那十名演员也有机会出演,反正都培训了,不要浪费了。

    当然,人家是奔着主角来的,演配角或者龙套的话心理落差太大,估计就离开了。

    这次试镜章子贻被淘汰了,没有进入最终的五人名单。

    李桉看了章子贻的培训情况,感觉不太好。

    由于张亿谋的新片在做后期,对有的地方不太满意,章子贻请假去补拍了几个镜头,回来后培训没有跟上,她虽然有舞蹈基础,但表演上还不够到位。

    章子贻九六年考入的京城戏剧学院,现在是大三的学生。

    无论是在学校的教育上还是在剧组表演经验的积累上她都有不足,即便拍了张亿谋的电影,却还是新人演员。

    新人没有经历过太多社会和演技的磨练,做表情和动作时,往往力不从心,达不到要求。

    她的优势在于很上相,脸部的特质多样,让人捉摸不定,这其实就是可塑性。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李桉不介意慢慢的引导章子贻,每场戏都给她设计出表情,订出标准,让她演演看,有多少可能性。

    新人就是这样,导演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行。

    李桉现在的压力很大,没有那么多的耐心,他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出了问题。

    那部投资三千五百万美金,讲述美国内战的影片在纽约举行了试映会,看过影片的导演们和影评人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

    美国的报纸对影片给予了赞誉,认为这是李桉目前最好的电影。

    但观众的反应非常冷谈。

    李桉以前的片子都是大多数人喜欢,少数人不喜欢,在观众中会有回响,表现在票房上就是票房大卖,投资回报率高。

    这是好莱坞电影公司愿意给李桉拍大制作机会的原因,电影公司最终讲究的还是利益。

    这部电影有点无声无息,观众看了没有兴奋感,李桉都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得到消息后,李桉回了一趟美国,参加影片的宣传活动,和电影公司以及制片人进行了交流,按照他们的估计这部片子怕是要赔了。

    美国内战题材的电影原本就要面向美国观众,在欧洲很难卖动。

    除了英国,欧洲其他国家的观众对这类影片兴趣不大,如今美国观众不买账,影片叫好不叫座,不赔才怪。

    李桉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