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生活 >

第171章

文艺生活-第171章

小说: 文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子轩要做的是尽可能的还原当时的风貌。

    马未督在京城电视台主持节目出名后,他打算建立一座民间博物馆。

    这属于文化部门的事情,林子轩帮着在其中牵了线,说了话,他的博物馆批了下了,叫做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这时候,民间博物馆的热潮才刚刚开始,上级部门对此持谨慎态度。

    谁知道你弄得藏品是不是真迹,文化部门也不可能派专家逐一鉴定,你要是打着博物馆的幌子骗取钱财,甚至是倒卖文物怎么办。

    监管不到位是主要问题。

    在这方面,马未督还算实诚,他主要是想出名,在圈子里获得认可,倒没想过倒卖文物,不像有些地方,弄一些假古董展览收取门票。

    随着收藏热潮的兴起,这个行业越来越混乱,造假的手段层出不穷。

    “林总,你放心,三个月之内,我给你收一整套的老物件来,找专人给你摆放好,绝对误不了事儿。”马未督保证道。

    在以前,房间里家具的摆放也有讲究,位置错了可不行。

    “那劳烦马哥了。”林子轩道谢道。

    “这有什么麻烦的,就是顺手的事儿。”马未督不在意道,“我那个博物馆明年一月份开馆,林总到时候一定要过来赏光。”

    马未督的观复博物馆在明年一月份对外正式开馆展览,里面都是他这些年的私人收藏,以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为主。

    林子轩看过,有上千件,价值现在不好说,以后肯定会暴涨。

    各人凭本事吃饭,羡慕不来。

    林子轩想着要不要和马未督说说,开一档鉴宝的节目,在全国各大城市跑一圈,既见识了各地的古董文物,又带动了收藏热潮。

    最关键的是增长了名气,这是马未督最乐意做的事情。

    不过这档节目的规模比较大,要好好筹划一番,可以让慕姗姗的公司来进行策划运作。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比喻

    十月份,京城国际机场。

    林子轩和慕姗姗带着一帮电影学院的学生登上了前往东京的飞机,这帮学生刚刚二十出头,正值青春年少,能够参加国际电影节颇为兴奋。

    郑洞添事情忙,没有来,他派了一位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的职工跟着。

    这人熟悉电影节的流程,懂得日语,能照顾这批学生,以免出事。

    林子轩陪着金亚琴闲聊,老太太七十多岁,精神头不错,作为话剧演员,这是第一回参加国际电影节,她回忆着过去的生活,感慨不已。

    “现在的日子好了,坐飞机多方便啊,搁在以前这都是领导干部的待遇。”金亚琴感叹道,“我这老太太也沾沾光,享受享受。”

    “您说不定还能拿个大奖回来呢,那我们这些人就要沾您的光了。”林子轩推重道。

    “我演了一辈子的话剧,拿了不少奖,这电影奖还是头一回,到了我这个岁数,也不图什么了,就是觉得咱这片子好,应该让更多的观众看看。”金亚琴诉说道。

    “您就放心吧,都联系好了,这部片子年底就能在影院上映。”林子轩回答道。

    《我们俩》能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无论得不得奖,有了名气,在国内上映不成问题。

    问题是这么小成本的片子,院线的排片量肯定不多,后续也没有资金进行全国性的宣传,只能通过口碑传播,再加上这就是一部小众片,票房高不到哪儿去。

    林子轩估计能有个一百多万的票房,勉强收回成本就不错了。

    这就是国产小成本影片的命运,《我们俩》已经不错了,很多影片连上映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那些影片只能走国外电影节的路线,要是一不小心得了奖,被外国片商看中,卖出去版权,还可能给自己拉到下一部电影的投资。

    在国内,每年都有导演把自己的影片寄到各大电影节上碰碰运气,其中以青年导演居多。

    国产电影市场的低迷,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青年导演无法获得高额的投资,拍出来的片子没办法通过正常的渠道上映……

    这是困扰青年导演或者说国内大多数导演的难题。

    不少青年导演起步的资金都是东拼西凑来的,往往只有十几万或者几十万块钱,这点钱没办法拍一些高大上的片子,连稍微像样点的道具都买不起。

    他们首先想的不是我要拍一部经典电影,而是想着怎么省钱。

    拍摄身边的故事最省钱,不用什么昂贵道具的知名演员,就把日常的生活拍下来就好了。

    于是,他们选择的大多是现实题材和边缘人的故事,那点资金也只能拍摄这样的故事。

    从这儿可以看出,倒不是说这批青年导演,或者叫做第六代导演就想着拍那么灰暗的故事,更多的是他没有太多的选择。

    他要是能拿到上千万的投资,也可能会去拍主流影片。

    只能说,现实的困境和导演内心的情绪恰好结合在了一起,这批青年导演在这段时期拍了一系列色彩灰暗的影片,就形成了第六代。

    这个成因很复杂。

    现在的影坛被第五代导演所把持,他们经过多年的拼搏已经功成名就,在国际上获奖,在国内有名气,影院认可他们的片子,很容易拉到投资。

    正因为如此,青年导演拿到资金和拍片的机会就少了。

    第六代导演想出头,只能走第五代导演的老路,那就是在国际上获奖。

    当初第五代导演就是凭着在国际上获奖从而站稳脚跟,成为国内影坛的少壮派。

    这就像是一个轮回,一个国内导演很难避免的轮回。

    国内电影行业的大环境如此,留给他们的选择并不多,在他们看来,张亿谋的成功可以复制,就看谁能成为下一个张亿谋了。

    不远处的位子上,林晓玲正在和徐晶蕾说着悄悄话。

    林晓玲在《小城之春》里做副导演,副导演其实就是个跑腿的活,但能学到东西。

    林子轩把林晓玲和徐晶蕾安排进剧组,就是去学习的,他希望国内的演艺圈能够互相帮扶,而不是互相抵触。

    第五代导演看不上第六代,第六代也不愿意搭理第五代,大家各弄各的,互不往来。

    就好像是江湖或者帮派一样,各立山头,这样总感觉不太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的一代一定是对上一代思想艺术的反叛,而且是成功的反叛,否则不过是年龄上的变化,在电影艺术上没有提高。

    这样看起来,第五代和第六代在电影艺术上应该是对立的。

    其实,传承更为重要,如何在上一代传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是下一代要思考的问题。

    田状状是一个愿意帮扶青年导演的人,关于这个话题,林子轩和他聊过一次。

    田状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他觉得第五代导演是翻译家,太过依赖于原著小说,像张亿谋这批人的电影大多都是从小说改编而来的。

    或者说,他们是一帮看字长大的人,只会读字,不会读画,他们的工作就是把字翻译成画,把小说拍成电影,但本身缺乏一种对影像的认识。

    第六代导演不依靠小说,在脑海里先出现画,然后写成剧本,这是先有画再有字。

    第五代导演在剧本要求上是越详细越好,他们会搜集各种资料,因为他脑海里没有影像,要通过尽可能多的资料来完善。

    第六代导演的剧本往往很简单,只有几页纸,画面都在他的脑子里。

    电影是一个影像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讲,第六代导演在影像上更接近电影的特质。

    第五代导演是在做一个活,小说不是他写的,他没有创造什么,就是翻译了一下就完了,第六代导演是在创造一些东西,这里面有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和看法。

    这是“字”和“画”的区别,也是“做”和“创”的不同之处。

    田状状对这个很有兴趣,他愿意和青年导演聊这些东西。

    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东京国际机场,林子轩和慕姗姗下了飞机,开始了这趟旅途。
………………………………

第三百三十九章 旅游

    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主办场地位于东京的涩谷区,那里是一个娱乐和购物中心。

    林子轩一行人安排好了住宿,随后他和田状状见了一面,田状状比他们早来了几天,是这一届电影节的评委之一,食宿都由电影节组委会安排。

    这是林子轩对《我们俩》拿奖抱有期待的原因之一。

    每个国家的评委都会偏向于自己国家的电影,只要影片的质量不差,肯定要尽力争取。

    《我们俩》有三项提名,最高奖和最佳导演获奖的可能性不大,只能争取最佳女演员了。

    无论是美国的奥斯卡还是法国的戛纳电影节,都没有绝对的公正性可言,如果这一届的评委会主席是华国人,那华国电影拿奖的几率就会增加。

    圈子里的人心里都有数,只有媒体会在事后谈论“冷门”和“不公平”的话题。

    田状状聊了聊电影节的状况。

    这次国内还有一部影片入围了主竞赛单元,讲的是一个川剧中变脸艺人的故事,是一部和香江的合拍片,艺术性很高。

    好在这部影片竞争的是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和《我们俩》的最佳女演员没有冲突。

    其次就是怎么把影片的版权卖出去,这个等到电影能拿奖之后再谈。

    东京国际电影节在亚洲有不小的影响力,也能吸引到各国的片商前来,只是不会有大买家感兴趣,毕竟档次还是差了点。

    林子轩是来旅游的,参加电影节是顺道的事儿。

    第二天,他和慕姗姗来到了一家书店,这家书店叫做东方书店,位于东京的神田神保町。

    由于这里有很多家书店和出版社,也被称为书店街。

    东方书店在其中稍微显得另类,因为书店内摆放着不少和华国有关的书籍,这家创立于1951年的书店虽然规模不大,却以出版和销售华国书籍著称。

    主要是文、史、哲等人文社科领域的书籍。

    书店的销售对象以日本的各所大学、专门的图书馆和专业的研究人员为主。

    林子轩到这家书店来是因为《活着》的日文版正是由这家书店出版,目前翻译工作已经完成,东方书店准备明年上架销售。

    而且,《活着》的意大利文和韩文版本也将相继出版。

    这本小说给林子轩在国外带来了不小的声誉,他被看作是华国的著名作家,实际上,他在国内的文学界地位有点尴尬。

    这些事情国外的人并不知情,东方书店的店长山田真史出面迎接林子轩。

    两人通过翻译聊了聊,无外乎一些仰慕的话和对两国关系的看法,很平常的交谈。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不振,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在校大学生数量明显下降,图书行业整体步入了销量减少、市场萎缩、经营乏力的困境之中,更别说是小众的华文书籍了。

    东方书店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出版华文书籍,精神可嘉。

    可以预见,《活着》在日本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林子轩倒是不怎么在意,他不靠版税生活,能够卖出去最好,卖不出去也无所谓。

    “林先生近期可有大作问世?”交谈到最后,山田真史询问道。

    “童话故事你们书店有没有兴趣?”林子轩回应道。

    《小雪的大冒险》在国内反响很好,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高中生都很喜欢,甚至一些家庭的父母也感兴趣,读者年龄层的范围很大。

    《文艺少年》杂志因此销量大增,他们主动调整了林子轩的稿费,加大了宣传力度。

    有家儿童出版社预备明年出版《小雪的大冒险》,林子轩和出版社签订了合同,拿到了百分之十的版税。

    这和国内儿童读物市场的匮乏有关,孩子们很难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山田真史听了翻译的话,以为是那种幼稚的童话故事,就没有了兴趣。

    他邀请林子轩为《活着》的日文版写一个序言,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林子轩表示同意,离开日本前会交给东方书店。

    双方就这么告别离开。

    走在书店街上,看着周围各式不同的书店,慕姗姗有点不高兴。

    “那个山田看不上《小雪的大冒险》,以后有他后悔的时候。”林子轩想想就明白了,劝说道,“等这个故事在全世界畅销之后,他就会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个多么好的机会。”

    “哪有你说的那么厉害,还全世界畅销,给你自己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