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73章

唯一战胜国-第73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辞职信委员长已经批了,他们没可能留下来了。

    夏钧演讲完之后,马上加大行政人员的培训规模,必须尽快将缺口补上。本身夏钧就很勉强的吞下江西,现在又有一批人辞职,行政人员就更不够用了。

    不过撑过这段时间,以后就不用怕了。

    接下来几天,夏钧又确定了政府在职人员考核制度,例如地方县长、市长的考核制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民心,第二是环境保护,第三监督下级,第四经济发展。他们想要迁升,首先在民心、环境保护上得过关,另外下属不能出现贪污现象,然后比经济发展成绩,这种成绩不是单从数据上来说,而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出了什么样的经济。

    同时对税务方面进行了统一的规定,首先地方官员没有任何税收保留,所有税收应上缴中央,什么地税局、小金库那是不能存在的。

    税收上依旧只收流转税,境内不论国产商品,还是进口商品,一律收商品增值税,其中以烟草的增值税最高,奢侈品一律征收‘奢侈税’。

    这些税种都是比较隐蔽的,一般百姓不会接触到,最隐蔽的则是铸币税,建安印钞厂正在日夜印钞。

    农业税方面夏钧秘密确定了下来,将对拥有土地超过50的地主征收15的农业税,一开始不能太高,所以只有15。

    同时还增加了验契税,所谓验契税就是向前来办理新地契、房契等不动产业主进行征税,征收额度为3。

    现在就是一个字——缺钱

    华东临时政府在夏钧的主持下,开始走向正规化。

    ……

    江苏的程全德很快和同盟会勾搭上了,并且通电南方各省,前往南京召开各省联合会议。

    而之前湖北武昌**军已经发了电报,不过因为延误,所以比江苏发出的电报还要晚,各省代表纷纷前往南京。

    夏钧将这两封电报都接到了,不过他并未去管这事,他对派遣代表出席什么联合会议没什么兴致,所以只是随便派了个人到南昌去,走个过场罢了。

    而夏钧则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建设。

    总的来说,这次投资分三类,一是农业上的投资,即加大化肥生产,农机生产。二是军工上的建设,各种武器、弹药必须能自己生产。三是投机上的投资,现在缺钱,所以要多投机。

    氮肥、磷肥方面的原料并无问题,磷矿石并不缺,夏钧用1000万点积分买的资源分布图里面,在地盘内探出了不少了磷矿。

    钾肥方面,夏钧准备在海外投资办厂,然后再将钾肥运回国内。

    ————

    第二更到了,呼唤月票啊再呼唤……再再呼唤……

第一卷 第二十六章:三酸二碱

    第二十六章:三酸二碱

    由于之前已经有化肥生产经验,因此夏钧这次建设磷肥厂都是直接买设备,而厂子自己盖。

    江西耕地面积达到4000万亩,而浙江的耕地面积则有2800万亩,加上福建的1700万亩,就是8500万亩耕地,一亩地用30公斤化肥来算,就需要270万吨化肥,加上林地所需,起码得有个300万吨化肥的产量,加上要向外省输出化肥,并且考虑出口问题,大概350万吨的产量就够用了。

    所以夏钧兑换了能够生产100万吨磷肥的设备,夏钧在兑换平台上算了一下,扩建到100万吨的产能,买设备方面仅需500万点积分。100万吨钾肥的设备,同样是500万点积分。

    这个买卖划算,夏钧马上花了1000万点积分,兑换了大量设备,并选择海运,从宁德港运入。

    接着马上给宁德方面打了招呼,让他们注意接收设备。

    氮肥方面,夏钧则办盐垦公司,以在制碱的同时再生产氮肥,以及煤炭化工、石油化工,通过三方面来生产。

    江苏的石油,也就是后世的江苏油田,每年产量可以达到150万吨原油。

    而盐方面,江苏的井盐储量丰富,江苏全省井盐储量为3100亿吨,仅淮安就有2500亿吨,具备开采经济效益的达到1300亿吨,以当前中国的食盐消耗量来说,够用上万年了。所以夏钧兑换了资源分布图后,在地图上画了很多个小圈圈。

    然后马上让已经成立了个把月的‘华东石油公司’、‘华东盐垦公司’前往江苏圈地。

    并且给江苏都督程全德打了个招呼,让他从旁协助。程全德接到电报后,看着电报上面一副上级的语气,也不敢发作,乖乖的跑去从旁协助了。

    是在江苏省的中部,安徽省的东部,东濒黄海,西临洪泽湖,南倚长江,北靠东陇海线。其坐标位于北纬32°—34°,东经119°—121°之间。安徽地区的石油分布点暂时没去划,不过江苏这边则被划光,凡是下面有石油的,都划下来。

    而在井盐方面,主要是在淮安圈地,就目前来说,食用的精盐年产150万吨是需要的,以1人每天消耗10克盐来算,全中国一年需要消耗的食盐大概也就是150万吨。

    不是谁每天都吃10克盐,也不是谁都吃夏钧卖的盐,这150万吨精盐的产量会有富余,可以用于出口,或者不生产精盐,用来生产工业盐。

    当然,夏钧必定要争取打破食盐方面的税收的,这个从汉代就一直被政府垄断下来的行业,必须以与打破。

    而在工业盐的需求上,起码要有50万吨才能满足需求,但如果夏钧加大实业投资,以及各种化工上自己生产,年产50万吨的产量显然也跟不上需求量,因此夏钧在系统中输入300万吨井盐的年开采量,一算下来,设备和建设费用要1000万,如果自己建设而只买设备的话,只要800万点积分。

    300万吨,相比后世中国这个第二大原盐生产国的6800万吨产量,简直少之又少,但却要1000万点积分呀

    没有盐,不仅民生得不到保障,工业也无从谈起。

    工业盐也叫做“氯化钠”,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

    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有机合成工业中需要大量氯化钠。

    此外,还用于肥皂制造、陶瓷、玻璃生产、日用化工、石油钻探、钻井工作液、完井液、石油化工脱水液、建筑行业早强剂、生产涂料的凝固剂、橡胶行业乳胶凝结剂、造纸工业添加剂及废纸张脱墨、化学工业的无机化工原料及硫酸根脱除剂,褐藻酸钠的凝固剂、防治小麦、苹果、白菜等腐烂及食品防腐剂、制取金属钠及其他钠化合物、钢铁热处理介质等。在水处理、公路除雪、制冷冷藏等方面,盐也有广泛的用途。

    用着1000万点积分来满足工业、消费上一两年的所需,还是值得的,以后扩大产能,则自己建设,毕竟现在没什么经验,一两年后夏钧可以自己建设了。

    至于海盐方面,夏钧没有去涉及,因为海盐比较麻烦。而井盐浓度高,储量大,用工少,比海盐的成本还要低,后世中国的井盐产量已经超过了海盐。

    石油方面,夏钧计划先弄个年产100万吨的产量出来,这样的产能相比后世以亿吨来计算的产量,也少得可怜,不过在兑换平台上请工程队帮忙钻井建设,同时建一个年处理100万吨原油的石油化工厂,要1500万点积分。由于夏钧目前没有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只能先请兑换平台上的工程队来建设了。

    购买磷肥、钾肥的生产设备,外加年产300万吨的原盐产能,以及100万吨原油产能加石油化工厂,花掉了夏钧3500万点积分。

    夏钧此时手上的积分是2。75亿点积分,之前吞下江西,地盘上的积分又给他带来了3200万点积分。

    有了这些积分,夏钧可以大胆挥霍,当然,提前是得留下建设陆军、海军、空军的积分,夏钧必须再次更新下陆军装备,同时海军的力量不够承担起海防任务,空军也要开始组建,预留个八千万点积分应该就够了。

    也就是说夏钧可以挥霍1。95亿点积分。

    解决了肥料、原盐、原油等必须的东西,夏钧还要有三酸二碱,也就是盐酸、硝酸、硫酸、纯碱、烧碱。

    其中盐酸、纯碱、烧碱可以用原盐制造,原料上已不成问题,不过制碱用什么方法却有得考究。

    当代欧美国家制碱用的是‘苏(或译为索)尔维制碱法’, 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 1838—1922)发明了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此后,英、法、德、美等国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组织了索尔维公会,对会员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

    苏尔维制碱法已经被发明了50年,而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也持续了50年,日本也未掌握苏尔维制碱法。

    当代亚洲的碱市场被英国的仆内门公司所垄断,中国、日本都得从仆内门公司进口纯碱,这个在二十一世纪看来很普通的东西,连一个初中生在实验室都可能接触到的,在这个年代却是属于封锁技术。

    而侯氏制碱法是一种比苏尔维制碱法更先进的制碱方法,是近代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因此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可以极大提高制碱效益,这个新工艺使食盐利用率从70一下子提高到96,也使原来无用的氯化钙转化成化肥氯化铵,解决了氯化钙占地毁田、污染环境的难题。

    侯德榜现在貌似还在美国留学,而这个新工艺在兑换平台上的售价是1000万点,夏钧犹豫着是不是兑换了它,不过心里有些微微的不安。

    那个……等侯德榜回国,给他安排个好的工作,到时候拨款给他建实验室,让他自己随便怎么折腾。

    嗯就这样。

    夏钧满脑子胡思乱想了一阵,于是把这个侯氏制碱法给兑换了,侯德榜先生历史上该获得的荣誉就这样被夏钧摘取了。

    但夏钧等不了啊侯氏制碱法是抗战时期在四川发明的,离现在太晚了一点貌似。

    而硫酸是用合成氨制造,合成氨制造硝酸的方法是1913年发明的,合成氨则是用煤炭、石油为原料制造的。

    夏钧现在有煤,有原油,可以制造合成氨,这个工艺需要1000万点积分,夏钧没有犹豫,也把这个工艺兑换了,这个工艺不仅可以使硝酸产量大增,成本也降低最少一半,因为这是石油化工、煤炭化工的副产品。

    有了三酸二碱,夏钧就能制造炸药、发射药,也就无需再进口,甚至可以出口,这就是扭亏为盈,节流开源。

    夏钧首先花了500万点积分兑换了能够制造炸药5000吨的设备,这点炸药自然是不够用的,不过这个炸药厂的设备太贵了,夏钧把图纸买下来,派人到美国、德国、瑞典、比利时等设备制造大国去订购。

    这些图纸可以拆分成几个部分,让每个国家分别制造一点,然后再一起组装,这样就不会泄漏技术了。

    炸药是发射药是最基本的军工业,夏钧对其需求量较大,炸药厂生产的只是比较普通的炸药。

    而夏钧挥霍了500万点积分,购买了淀粉硝酸酯的制造科技,淀粉硝酸酯的威力大于TNT,为其爆炸力的120,是一战、二战及战后初期重要的炸药。

    这种炸药是是用来制造炮弹、手榴弹、地雷用的,虽然已经发明了,但是制造技术还是要500万点积分。

    这笔投资是肯定要的,夏钧最郁闷的就是陆军的炮弹和海军的鱼雷,他必须能自己生产炮弹所需的炸药。

    一同挥霍下来,夏钧已经挥霍了6500万点积分,还可以动用1。32亿。

    夏钧突然感觉积分不够用了,因为他还要建设很多东西,例如步枪生产线、迫击炮生产线、内燃机生产线、电动机生产线、摩托车生产线、拖拉机生产线、汽车生产线……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二十七章:水利专家

    第二十七章:水利专家

    感谢暧昧与你12的章节赠送,同时感谢★、尐铯锒同学的打赏,鞠躬

    ————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夏钧也不奢望一口气就把所有东西都建设起来。

    因此夏钧还是打算先把步枪生产线落实好,他投资了3000万,建了一个年产步枪20万支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生产线。

    年产20万支已经很够用了,毕竟华东临时政府的各支军队加起来,也才将近4个师,一年的产量就够装备了。

    不过M1加兰德在未来很需要,造个几百万支留在仓库里也是可以的,今后必然会有那样的兵力。

    这一个步枪生产线,便可以解决长期的正规军基本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