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337章

唯一战胜国-第337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市场逐步饱和了,可以再慢慢下调价格,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卖给那些落后国家,以延长流感疫苗的商业寿命。

    夏钧知道,明年第三波流感过后,这种疫苗对以后的流感是无效的。

    以后爆发的流感需要新的疫苗,这是肯定的, 也没见有哪种疫苗可以持续对所有流感都有效的。

    至于谁要被坑了,鬼知道。

    这次流感简直就是给中国送钱的,这些钱很快补贴到了中国的免费医疗之中,用来改善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了。

    日本在这次大流感中却是没有得到任何疫苗,日本为此只能在世界的黑市中买到疫苗。

    中国的疫苗技术在世界上还是首创,世界各国甚至都还弄明白疫苗是以什么样的方法制造出来的。

    因此此时的世界疫苗市场是中国垄断时期。

    中国已经开始陆续研制出针对各种疾病的疫苗了,这些疫苗除了供应中国国民使用以外,也开始走上大量出口的路线。

    全球疫苗市场,每年可以给中国贡献不少钱。

    而疫苗这种东西在这次流感之中也让世界各国人民有所认识了,中国的疫苗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这种垄断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虽然各国通过窃取情报,可以知道疫苗是在鸡蛋胚胎里培育的,但他们攻克这个技术还需要时间,而研制各种疫苗种类也需要一定时间。

    不论是药品制造上,还是医疗器械制造商,或者是自然药物方面,中国的医学都是世界顶级的,在世界上已经打响了名声。

    而美国的药品制造产业则变得臭名昭著,各种丑闻让世界各国开始不相信美国的药物。

    就算是两种价格相同,种类相同的药物放在面前,大部分的买家都会选择中国制造的药品。

    当然,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德国的制药公司也将回归世界,德国在世界药品市场上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而且品牌也很响亮。

    美国的制药公司已经不足为虑了,未来在国际药品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德国。

    不过德国也有些跟不上时代了,中国制造出了大规模的先药品,已经领先了不止一点半点。

    这次流感未对中国的社会秩序造成任何影响,秋收照常进行。

    每次秋收,就是中国的农产品肆虐世界的新一年的开始,特别是在经济作物种植上,不管是寒带、亚寒带、ya热带、热带的经济作物,中国都开始涉及。

    此时中国的领土横跨寒带到热带,不管是茶叶、可可、咖啡,还是棉花、麻类、生丝、烟草等重要的经济作物,中国的种植面积都非常大,而且那些不是太重要的经济作物,中国也在大量的进行尝试种植。

    产量高、质量好,这是中国经济作物的一个特点。

    一旦有哪一类经济作物的种植取得良好的效益,中国就会扩大其种植面积,给世界农业带去了巨大的打击。

    其他国家的经济作物基本上全线阵亡,中国在经济作物方面已经是全面掌控了定价权。

    中国想让这个经济作物的价格上涨就上涨,想下降就下降。

    很多农业大国的农业只能在关税保护下苟延残喘,就如美国,他们的棉花出了美国就卖不动。

    因为价格太高了。

    今年的棉花价格开始上升了,这是中国的棉花价格在维持几年的低价之后,已经将全球的棉花种植国家击败了。

    虽然价格有所上升,但依旧属于其他国家没有利润的水平。

    不过对于那些落后国家来说,还是有一些利润的,因为那些落后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很低的。

    中国农产品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在未来依旧不可动摇,就算是各国从战争中抽离出来了。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319章:扩军与扩张

    第319章:扩军与扩张

    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差距,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种巨大差距之下,各国都只能用关税来保护自己本国能够生产的农产品。

    中国发展起来的全面型农业,等于说是把绝大部分国家的农业出口都砍掉了,而中国农产品垄断国际市场。

    世界各国一直想获得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各种手段都用了。

    但遗憾的是,不管用什么手段,至今都没有获得任何农作物高产技术的皮毛。

    很多国家在窃取到一些中国高产作物的种子时,最初也和当初的日本那样认为,自己国家的农业要腾飞了,但现实却是无比残酷的。

    战后的很多问题都是让协约国感觉到头疼的,最头疼的就是如何遏制中国这个正在不断苏醒和强壮起来的国家的发展。

    巴黎和会的举办也在筹备之中,如何对待俄国分赃的问题,也是一个头疼的事项。

    按理说,俄国的损失比法国还要严重。

    俄国参与这次战争不仅没有使势力向欧洲有所扩张,反而丢掉了欧洲的领土,而且在亚洲远东地区,也有大片领土归还给了中国。

    但俄国倒向了中国,这就使得这次巴黎和会不可能给俄国分去太多的利益,特别是海军方面。

    中国海军已经开始发展了,并且造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舰。

    德国的战舰显然不能给俄国,给了俄国就是变相的给了中国。

    要想不把德国的战舰给俄国也很简单,毕竟俄国已经失去了入海口了,唯一能如海的地方就只有北极了。

    因此以没有入海口为理由,是行得通的。

    但不给俄国海军方面的利益,德国的军事武器,以及殖民地方面显然也不好给,唯一能给的就是赔款。

    但法国人显然想要大部分的赔款。

    就算是英国的损失也很惨重,英国已经打到国力严重衰退了。

    于是乎,英美两国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从俄国所欠的贷款中扣除一部分,作为此次对同盟国战争胜利的分赃。

    这样一来,就不用给俄国钱了。

    等于是把俄国排除到分赃之外。

    英法两国则有严重分歧,法国想要取得欧洲霸主地位,因此想要占领西德地区的工业区。

    只要这片工业区被法国占领,法国的实力将会狂飙上去。

    但英国不想这样,英国想要继续平衡欧洲大陆的力量,因此就不可能让法国取得欧洲霸主地位。

    美国则想在这场分赃中取得资本运作的自由,一种比现在更加自由的资本运作。

    不过这些国家如何分赃,与中国没什么关系了。

    中华帝国此时正在继续扩充军备,今年中国陆军已经扩招到两百万的兵力了。

    西北军区有近半被调到了乌拉尔两大军区去,不过西北军区的兵力却是再次上升到了三十万。

    一共十五个甲种师,还有两个山地师。

    两个山地师的建立,意味着中华帝国要向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动武了。

    这两个国家都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不过他们与俄国苏维埃并无联系,因为苏联还未成立。

    不过这两个国家的所在位置,却是中国割让给俄国的领土。自西汉到唐代,这两个国家都是中国的领土。

    到了清代再次成为中国领土。

    此时俄国投靠中国,不仅把个然出去的领土都要了回来,而且中华帝国直接在巴尔克石湖以西50公里处划了一条斜线,除了收复的领土,还额外弄到了近8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理由是唐代中国扩张到了此处。

    这条斜线,直接划到了乌兹别克斯坦边界。

    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两个地区,同样也各自成立了苏维埃政权,而这两个国家的地下都有石油和天然气。

    既然是苏维埃政权,那就是不打白不打。

    打下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中国将扩张到里海地区,并且与英国殖民地阿富汗和伊朗相连。

    隔着伊朗就是拉希德阿拉伯王国了,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就不会遭到西方国家的威胁了,而是中国进一步威胁英国的殖民地。

    如果说从西藏打到印度还有天险的存在,那么从阿富汗打到印度去,那么天险就大大降低了。

    同时打下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就掌控了中东的铁路,遏制了未来的苏联的一条交通线。

    更主要的是把新俄国围堵在大陆地区,切断他们的对外联系通道,从而更加容易被中国掌控。

    俄国对于中国即将要采取的军事行动则表示支持,尽管尼古拉二世很想向南扩张,但中国恢复唐代版图的信心非常强烈。

    至于中国唐代有没有扩张到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尼古拉二世也不太清楚,只不过中国翻出了一堆典籍出来。

    实际上这些典籍是假的,夏钧让人伪造的。

    唐代有没有扩张到那一地区的问题,只要中国打过去了,到时候就算是被揭穿也无妨,反正肉都吃到肚子里去了,跟我说这块肉不属于我吃有毛用呢?

    东北军区的兵力则扩充到了五十万,而华北军区的兵力维持二十万人不变。

    乌拉尔山脉南北两个军区各十五万人兵力,等于说是北方五个军区,包括俄国的两个军区,总兵力达到一百三十万。

    还有七十万兵力,则是华东军区二十万,西南、华南、东南军区各十万兵力,南洋军区十万兵力,缅甸果敢军区十万兵力。

    按照计划,明年中国的兵力是增加到230万人。

    然而中国如今这么庞大一个国家,而且还要派遣兵员到俄国去和俄国苏维埃作战,又要征讨四个斯坦国家,显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因此中国明年将把陆军的兵力扩充到260万,以满足北方地区的兵力需求。

    南方地区暂时不扩军,南方一般不会发生战争,而且发生了战争,以南方五个军区的五十万兵力来说,是非常够用的了。

    至于把南方调到北方作战,北方调到南方作战那显然不可能。

    北方军区主要的考验就是严寒气候,而南方军区的考验就是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方的针对性不一样。

    东北军区的五十万兵力,则是专门对付日本的了。

    此时俄国方面的压力已经推到乌拉尔山脉一线了,而华北军区还有二十兵力,这二十万兵力随时可以向东支援对日作战,也可以向西支援对苏维埃国家的作战。

    其中北方西线战场是轮战区,北方三大军区会陆续派遣各师到南北乌拉尔两个军区对俄国苏维埃作战,以达到练兵的效果。

    海军今年新下水了多艘战列舰,包括江西号、江苏号、安徽号三艘,同时盘古号航空母舰也即将诞生。

    这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排水量达到四万吨的庞然大物,采用平面加长全通型甲板,是一种全新的设计。

    也是世界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

    ……

    随着1918年的年末到来,中国又到了预算的时候。

    191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300亿元,经济增长达到30的程度,这样的增长速度实际上不太真切。

    因为经济增长速度的数据被对外军火出口给拖下去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最后一年中国拿到的订单减少,所以战争上攫取的利益变少了。

    而内部经济方面,中国在1918年增长了近40。。

    之所以增长如此快速,那是因为那些内陆省份及北方省份开始发展了,随着道路的通畅,越来越多的国民使用了先进的生产力,当全中国四亿五千万人口都逐步加入这种高效率的生产时,经济增长速度将是非常恐怖的。

    之所以这么快速,总的来说就是生产力的原因,因为中国此时的生产力可以说是世界最高的,因此具备一个强大的内核。

    就像一个越转越快的发动机,有的发动机技术差,转到一定程度就转不上去了,好的发动机则可以转得更快。

    不过这样的高速增长也是有一定期限的,等整个中国的生产力普及之后,其增长速度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快了,那时候可能会是每年5到10这样的速度进行增长,这样的速度在发达国家来说是非常高的了。

    而在发展中国家,只要生产力提高上去,经济增长速度往往相比发达国家来说都会很夸张。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更是因为有了比发达国家还要先进的生产力,因此经济增长夸张到饿了极点。

    1300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下来,个人平均产值是288。8元复兴币,从这个数字上可以看出,还有很大部分的国民没有加入到这个高效率的生产力之中来。

    由于生产力的很高,中国沿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