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70章

唯一战胜国-第270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成章采取的师资培养方式是,边教边学,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每年都要进修多次,以跟上教育前进步伐。

    在挑选师资的时候,教育部一律都是要那种素质良好的学生,在学校里有犯错误的,不遵守规章制度的一律不要。

    教师的待遇是很高的,特别是那些有能力的教师,他们的待遇不仅高,而且稳定,而且教学是一个充满了振兴国家意义的事业,对于那些深受复兴思想灌输的学生们来说,这种事业与理想兼具的职业是很向往的。

    而当前的教育方面,华东政府侧重的是对素质、品德、思想的教育,并不太强制性要求学生的成绩有多好,但这些方面一定要过关才能毕业。

    从华东政府的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学生,在思维上比较简单,甚至让人感觉到有些天真,因为他们在学校里的环境很好,不会去学那些勾心斗角的行为,什么同学吵架、打架、侮辱、谩骂等现象基本上不出现,出现了也会被严肃处理。

    而且学校有教他们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以及对社会事件的看法。诸如仁爱、团结、敬业、爱国等等良好品质也有。

    因此很多时候,这些学生走上社会上,会让人感觉有些天真,但他们的良好品质却是让人称赞的。

    在学校里出来具备良好道德品质也是不够的,还得有一个正确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坚定他们的品质。

    如果他们走在社会上,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是狗屁,社会上的人根本不按照这些东西做事,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去遵循。

    此时华东政府行政廉洁,对各种不良社会现象都有制止,而且严格施行各项法律、政令,因此当学生们走上社会,并不会感觉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是狗屁,反而会感觉很有用和终生受益。

    这种教育体系开始向整个中国普及,学校就像是一个流水线,赋予那些孩子正确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品质。

    只要教育发展上去了,中国必然强大。

    在合理的制度下,坏人也能变成好人,在不合理的制度下,好人会变得麻木,甚至都会变成坏人。

    当前中国的社会风气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正在将坏人同化成好人。

    火生于木,动之则木亡,奸生于国,动之则国亡。对于国民的教育是不能放松警惕的,这也是大力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

    各省百姓发现娃娃上学不要钱了,另外土地不超过规定亩数也就不用交税了,而且连杂税也都取消得一干二净,甚至连食盐都有免费供应,看病也都不用多少钱,日子就好像是过山车一般,突然从极为困苦变得毫无生存压力。

    而这一切,他们在华东政府宣传部的宣传下明白,这都是华东政府的功劳,都是夏委员长的功劳。

    整个中国的国民因此迅速归心,而夏钧随着派遣的行政人员的增多,兑换平台上的治下人口也越来越多。

    到九月时,人口已经达到了四亿两千万人。

    而在民心指数方面,达到了4。9的程度。

    九月初,夏钧获得的积分高达二十亿。

    二十亿的积分,一年下来就是两百四十亿。

    在积分增长方面还是有潜力的,现在中国的人口具体是多少夏钧并不是太清楚,毕竟不是整个中国都纳入了行政范围,虽然大部分已经纳入了行政范围。还有那些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是不算的。

    以前的中国人口是四亿三千万人,排除那些部分,再加上华东政府行政下的各省增长的部分,应该和以前那个四点三亿人没什么太大的出入。

    现在的民心指数最高值的6,而现在只有4。9,还有是有提高的余地的。而且兑换平台上提示,最高值是10的,至于如何开启到10的程度,夏钧目前还不太清楚。

    夏钧打开兑换平台,找着要投资的项目。

    根据工业部的报告,今年的工业产值将突破五百亿复兴币,而在对外出口方面,关是军火和物资的订单就接了二十亿英镑,就占了工业产值的五分之二了。

    这些订单即有协约国的也有同盟国的,加在一起就变得这么高了。英国的军费开支今年变得非常高,法国的军费支出方面也比较高,不过相比英国好很多,俄国的军费开支方面,被忽悠得大量向中国下订单。

    德国就不用说了,没个月夏钧都会给德国运去一大批的军火和物资,德国还是比较有钱的,加上对比利时和法国部分领土的掠夺,以及德国动用黄金储备。

    这么多了的钱,一部分是换成贵金属,一部分则是换成英法的海外资产,还有一部分是以贷款方式卖的。

    所以收回来的钱暂时没有那么多。

    此时除了外贸出口,国内的建设方面已经受到了人才的制约,就如同搞工程,你得有工程师和施工员,还要有诸多技工。因此此时有钱也不好搞工程了,工程量已经排得满满的了。

    因此夏钧开始继续投资医疗科技。

    只有医疗科技上去了,人口才能增长。出生率高还得存活率高,这样人口才能稳步增长。

    同时提高医疗科技,目的在于让世界人民产生中国的医疗技术最好的印象,以此来从医学方面赚取到资本供国内中国公民进行免费医疗。

    不过现代医学是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堆积。夏钧再次砸了十亿积分下去,兑换了大量的医学技术,然后剩下的积分则存起来,用于必要的积分开支。

    ……

    华东集团医学科研院,一大早又送来了有一大堆的资料文件。

    院长陈志山打开这些文件,引入眼帘的又是一大堆的新医学技术,心脏挑动速度不由立马加快。

    几个月前他刚收到一份拥有大量医学技术的打包文件,没想到又来了。

    根据那些文件,陈志山带领医学科研人员很快攻克了疫苗制造技术,并且向世界宣布了多种医学发现。

    什么维生素、营养学、胰岛素等等。

    其中疫苗技术是一个最大的突破,经过实验证明,疫苗技术是比较安全的,没有太大副作用的一种防疫方式。

    疫苗技术很快被卫生部纳入了医疗体系,大量的订单很快就发都了华东集团。疫苗首先在中国进行普及,例如天花疫苗、小儿麻痹疫苗、疟疾疫苗、鼠疫疫苗这些陆续被制造出的疫苗都接到了大量的订单。

    同时华东集团医药科研院还在不断制造出新的疫苗,这些疫苗又被卫生部分为必要接种疫苗和自由接种疫苗。

    前者是政府向华东集团下订单,后者则是华东集团投入到市场上让人们自由购买接种。

    如今的华东医药制造公司已经拥有了非常全面的药品制造系统,基本上垄断了整个中国的药品供应。

    不过华东集团卖给卫生部的药品价格很低,只是略高于成本价,这也让其他药品制造企业没什么钱赚。

    赚钱的地方还是在海外市场,华东集团制造出的药品在海外卖得很火热。

    特别是在欧洲人退出了世界药品市场之后,空白出来的市场迅速被华东医药制造公司所占领。

    这是一个暴利行业。

    因而出现了一些向国外走私药品的案件,因为国内的药品成本非常低,往国外一卖就是巨大的利润。

    这种走私行为被海关重点打击,而且打击力度十分严厉。

    华东集团在药品制造行业上疯狂吸金,不过每年所产生的利润在扣除了科研上的预支,则全部交给卫生部。

    这是华东集团与华东政府至今还没有分离的一个领域,基本上是以医养医,百姓看病除吃药根本不用出多少钱。

    随着华东集团医学研究院的种种医学发现,让中国的医学技术开始得到世界的肯定。

    陈志山也不知道这些医学技术是从哪里来的,反正从医学研究院成立以来,华东集团的高层总是会发来许多别的国家所没有的医学技术。

    也许这是国家研制出来的,除了华东集团医学研究院以外,还有国家统属的医学研究机构。

    不过想来想去有个想不通的地方就是,既然是国家医学研究院研究出来的,为什么要给华东集团?

    反正华东集团在医学方面与国家不分家,说是以权谋私也说不上。

    为此陈志山困惑了许久也没弄清楚这个问题。

    这次发来的文件资料中,大部分都是一些药品的制造资料,以及对这些药品的疗效预估。

    陈志山在翻看时发现了许多以前治不了的疾病的药品都出现了,如果这些药品真的有效,那么很多不治之症也就变成可治的了。

    这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陈志山连忙叫来研究部主任,把这些资料整理分类,然后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华东集团医学研究院又有向世界宣布的研究成果了,说不定还能拿到什么诺贝尔医学奖。

    不过委员长交代了,中国将不出席什么诺贝尔奖,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奖项,未来将取代诺贝尔。

    ——————

    今天的更新到。

第一卷 第两百三十八章:军国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抉择

    第两百三十八章:军国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抉择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这个程度,黄金时期就快要达到顶点了,随着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国力衰弱,订单下得也不像之前那样慷慨了。

    俄军1916年夏季进攻战役,这次攻势中俄军取得了胜利,以损失百万人的代价歼灭了一百五十万德奥联军。

    俄军能在这次攻势中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德国把主力抽调回了西线,连指挥官都调到了东线。

    因为凡尔登战役的失利,西线指挥官法金汉被撤职,东线指挥官鲁登道夫和兴登堡被调往西线。

    不过这也是俄军最后的胜利了,德国已经把列宁秘密送回了俄国进行**活动,俄国爆发**的日期已经不远了。

    夏钧正计划着后续的军事行动,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快就将要走向明朗化。

    按照原定历史,沙俄将在明年二月爆发二月**,而美国也将在明年二月加入协约国向同盟国宣战。

    沙俄爆发**,是因为俄国是以农奴制国家,失去了民心而导致的结果。

    至于美国参战,从国家角度上来看是不正确的,从国家角度上来看,是因为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以及墨西哥的事件。

    但实际上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共济会。

    由于战前协约国和同盟国都没有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因此当战争漫长化之后,双方开始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对人员、物资进行充分的利用。

    德国在成立了这样的部门之后,马上损害了共济会在德国的利益。

    德国与协约国开战,德国国内的经济也是受共济会的犹太人操纵的,他们大发战争财,而德国政府的政策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煽动罢工等等,到了战争后期直接搞出了政变而使德国求和。

    再则,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共济会以美国为基地,或者说美国根本就是共济会的工具,从而向协约国出售军火。德国若是守规矩,那么共济会卖他们的军火,他们甚至愿意让战争无限延长。

    俄国爆发第二次**,协约国的力量又削弱了。

    德国又不守规矩,即损害了德国的犹太人利益,又开始损害美国的犹太人利益。

    再则协约国的力量衰弱,共济会对协约国放出了大笔贷款,一旦协约国输了,那么贷款也就收不回来了。

    在这种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之下,美国对德国宣战了。

    至于德国怂恿墨西哥向美国宣战,那基本上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谁都知道墨西哥一直很想并入美国,但人家不要墨西哥,墨西哥怎么可能向美国宣战,德国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去招惹美国。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内幕。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刚开始就注定了是协约国胜利的,因为这是犹太人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决定的。

    犹太人首先挑拨起世界大战,然后牺牲德国,让协约国与德国打持久战,从而犹太人就能从种谋取巨大的利益。而犹太人又向协约国提供贷款,因为协约国以英法为主,英法是殖民大国,他们还得起钱。

    犹太人想让谁赢得这场战争谁就会赢,这就是犹太人的力量。

    犹太人也是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他们正是以这种方式迅速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从而制霸全球。

    美国也是一个由犹太人控制的国家,美国根本没有国家银行,美联储都是私人的,也就是共济会的。

    其实可以把美国理解成一个公司,一个空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