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人们一阵期待的时候,夏钧和陈轩宇、张博兰两人一起出现在了三百多名中外记者的面前。
当夏钧走出来的那一刹那,那些记者纷纷开始拿着照相机对他进行狂拍,那种拉一下一团烟雾升腾的照相机自然是没有的,那种照相机一拉就是一股刺鼻的化学品味道,早就被列入不欢迎名单了。
这些记者所用的照相机多是华东集团所出产的彩色照相机,这是世界上当前最先进的照相机,力压柯达公司。
这个年轻的中国华东自治政府元首向来不缺焦点与话题,总是能够引起民众的兴趣,各国报纸通过对这个年轻元首的关注,发表的诸如质疑、惊奇等言论总是能够热卖,加上山东中日战争的进行,更加注定了这里发生的关余这个年轻元首的报道必然有旺盛的市场。
那些外国记者之所以来了这么多,自然是冲着市场来的,这是能够保证报纸销量的新闻,自然是要抓住。
而中国的记者看到夏钧则是眼中冒出一丝狂热,华东各省民众最相信的就是委员长,委员长的声誉与威望日益增长。
山东战争更是中国各省四万万同胞所关注的,对于山东战局的报道不论是什么报纸,都想获得第一手的信息。
一些报纸碰上大捷的消息,已经不再是限于免费发放号外的程度了,而是变成了免费送报纸的激烈竞争程度。
不过报社也不亏,反正那种免费档期的报纸绝对是那些商家力争的广告阵地,一些商家甚至提前预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广告也成了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擅长利用广告的商家可不少,这个年代的商业积淀远比后世的中国强的多。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够召开这个新闻发布会,因为这是战争开始后的第四天真是让人心情愉快。”夏钧走到桌前,对着众多记者的长枪短炮露出了一个招牌式的笑容,任何人都能在他那含蓄的微笑中感觉到那四溢的强烈自信。
夏钧这句话让一群记者听得有些不太懂,夏钧坐下后,拿过话筒说道:“今天召开这个记者招待会,是要公布一个重大捷报。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只持续了四天,的确是让人十分愉快的。”
夏钧的话让下面的记者顿时骚动了,战争结束了吗?这个年轻的元首难道是在和他们开玩笑吗?
还是这个年轻的元首疯了?当然,如果他疯了的话,显然他身边的两个参谋不会跟着他一起疯,所以可能性极小。
就在这时,一旁坐着的国战军总参谋长站了起来,说道:“下面由本人具体对十一月二十一日重大战果进行简单通报。”
陈轩宇用无比自豪的语气说道:“十一月二十一日,华东军、北洋军、川军等中国国战军对山东日军发动了总攻,历时五个小时之后,日军总指挥部向中国投降,山东战争利是四天结束,国战军共歼灭日军超五十万,俘虏日军数量正在统计,但不会少于四十万。”
说着陈轩宇便坐了下来,通报结束了。
简单通报嘛还能指望有多长?难道让他把华东军如何作战说得一清二楚?
陈轩宇话音刚落,记者们顿时更加骚动起来,许多记者面色激动,但很多记者却是十分质疑,但就算是质疑也十分激动,卖点啊卖点啊这绝对是卖点啊
不管是真的也好还是假的也好,都是超级有卖点的新闻。
如果是真的,那么四天解决山东战争,简直只能用奇迹来形容了。如果是谎言,那么就等着好好奚落一下这个年轻的元首以让民众娱乐一下吧
“请问委员长,这是真的吗?抱歉,我们不是怀疑政府的信誉,政府的信誉历来都是让我们深信不疑的。我们只是难以置信,我们国战军是如何在四天内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忍不住挑战规矩在未经允许下提问的记者激动得有些不知该如何表达。
“我们中国军队是军旗是什么呢?”夏钧问道。
“华东军是雷霆战旗,川军、北洋军使用的是铁血十八星旗”那个记者回答道。
铁血十八星旗是辛亥**时所使用的,后来被定位民国陆军军旗,被各省所接受,只有华东军自立门户,因为雷霆战旗出现的时间比铁血十八星旗还要早。
夏钧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我们是闪电,我们是雷霆我们更有燃烧的铁与血。”
——————
第二更到
感谢这几天打赏的诸位同学,鞠躬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四章:捷报
第一百八十四章:捷报
所有人听到夏钧这个回答都楞了,这时那名记者继续问道:“请问委员长,日军既然已经投降,能否让我们上前线拍摄一下?”
“可以,不过只能以规定方式和地点进行拍摄,另外大家可以到集中营里去拍摄,那里关着起码四十万日军。”夏钧淡定的说道,一点也不怕记者拍,但一些东西还是不能让他们拍的。
张博兰这时拿出一堆照片说道:“我们这里有作战经过的一些照片,一会各媒体可以前来领取,另外我要宣布的是,七天后我们将在龙口举行受降仪式,届时日本总指挥官内山小二郎将向委员长递交投降书和军刀。”
这个消息一宣布,下面再次沸腾了。
刚才还有些半信半疑的记者们,顿时动摇了自己的想法,貌似这是真的
但中国军队如何在四天之内取得胜利却是一个谜,一个让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的谜。
“下面,各位媒体可以进行提问了。”张博兰继续说道,夏钧则淡淡的笑着坐在那里,这场巨大的胜利,是这些年不断努力之下的结果。
也是此战,将会使中国获得新生,此时夏钧的心情自然非常愉快,至于七天后的受降仪式,只是为了赤luo裸的在国际上打日本人的脸。
中日之间没有和好的可能性,除非日本彻底战败,因此夏钧丝毫不用担心什么羞辱了日本人会埋下战争种子的担忧。因为夏钧不怕继续与日本打下去,而且也没有任何与日本和好的打算。
日本是他的奶牛,还是可以挤出不少奶的。
这次一次性就挤出了十六亿的积分,加上日本海军,一共挤出了近十八亿的积分,这场战争让夏钧赚了个底朝天。
他在这场战争的投入也就大概五亿点积分左右,还有十一亿点积分完全可以全部投入到海军之中。
这笔积分投入到海军之后,华东级战舰和盘古级航母所需的各方面积分也就投入完毕了,而经过一年的建造,第一批华东级战列舰已经造好了一半,第二批很快就可以启动制造了。
也许可以加快建造速度,争取在四年内将海军计划建造的华东级、盘古级等军舰制造出来。
七天之后举行受降仪式的消息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下面的记者闹哄哄了一阵才平静了下来。
“下面可以进行提问了。”张博兰这时继续说道,基本的通报也已经结束,下面就是提问时间,这一般没他们什么事了,那些记者都是冲着委员长去的,然后便坐了下来。
“请问委员长,为什么山东日军会突然投降了呢?”一个外国报社的中国记者对夏钧问道,很多报社此时都专门请了中国记者负责采访等等,这些年下来华东政府也培养了不少记者,素质都十分不错。
夏钧想了想说道:“因为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如果负隅顽抗,那么他们将永远不可能回家。”
“委员长您是说他们可以回家吗?华东政府将如何对待这些俘虏呢?”那个记者深入追问的道。
“是的,他们是可以回家的,但我想要等上几年了,我们的军事法庭将对他们进行审判,因为他们是投降的,所以会降低判罚力度,但我们对战争犯的惩罚定然是不留余力的,同时我们也会参考国际公约来制定这些俘虏的待遇。”夏钧含糊其辞的说道,这些日军不做个几十年苦力是别想回去的,但回去也是可以的,慢慢等吧
四十万苦力,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就以每个月创造五元的财富来算,一个月可以创造两百万元的财富,事实上这些苦力干得比一般工人可能还要多,所以远远不是五元这么低,加上这只是单单按照人工成本来算的。
要想驯服这些日军其实是很简单的,日军的纪律性很好,所以他们是很不错的苦力,只要制定一个奖惩规章出来,不时拉几个表现好的出来放他们回家,或者奖励他们一些东西,足以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上去。
“谢谢您的回答,我的问题问完了。”
“下一位。”
轮到下一个记者时,那个记者起身就对夏钧问道:“请问委员长,此战过后中国将面临什么样的局面?有什么机遇吗?或者说还有什么挑战吗?而且内部将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变革?”
这个问题犀利夏钧沉吟了一会,这才回答道:“机遇是有的,我们中国此战过后,已经铸就了亚洲最强陆军、最强海军、最强空军的地位。我知道武力不能代表一切,但没有武力就没有一切。中国将全面脱离西方的殖民体系,逐渐收回自己的主权,这就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机遇。”
夏钧此时已经毫不避讳西方各国了,他的言语也不再受到什么约束,这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拥有的声音。
如果你是一个弱小的国家说出这样的话来,那么马上就会遭致西方殖民国家的联合打压。
但现在西方列强已经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了剧烈的战争,而中国此时战胜了日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就算是西方列强没有陷入战争,也要掂量掂量他们能否在亚洲与中国抗衡。
这就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面临的机遇,但这不是完全的机遇,只是一个新增的机遇,就目前的发展,对外出口才是最重要的机遇,此时贸易差额不断上升,世界的财富正在向中国回流。
自列强瓜分中国之后,财富已经集中到了欧洲。
“至于挑战,也是有的,但主要是来自我们的内部。目前我们的国民素质水平还比较低,各种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以及中国各省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未来我们华东政府依旧会加大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另外将会把经济发展中心向内陆省份转移,尽快扭转当前的不均衡局面。”
夏钧说着,下面的记者们都用录音机记录着,很少有记者用笔记录了。
“另外,我们中国内部的政治格局,此战过后我想不再是什么问题了,这场战争我们充分的团结在一起,未来我们必然也能够团结在一起。”夏钧心里嘀咕了一句:“再把不能团结的政治份子打压下去。”
对这种国体问题,夏钧历来的回答都是棱模两可,满口的空话、套话让人听了捉摸不定,根本无法判断他的意图。
说白了,当前中国就是五种势力占据。
华东政府、北洋政府、西南军阀、变相分裂省份、失地。
最主要的也就是华东政府、北洋政府、西南军阀三个势力,其中以华东政府经济最好,军事最强。
此时虽然名义上各省都参加了山东战争,但主力依旧是华东军,次战过后华东政府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威望,就算是直接吞并了西南军阀、北洋政府都是可以的。
不过夏钧并不是那么急,而是打算先把那些变相分裂出去的省份和失地收回来再说。其他的后面再慢慢来,反正华东政府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不管是北洋政府还是西南军阀,如果他们能好好发展,未来中国也可以选择走一种联邦模式。
“委员长,是否我们华东政府会取代北洋成为中央政府?”那个记者不死心的追问道。
“当前以团结为重,我们暂时没有这个意图。”夏钧说道,他的政策依旧是蚕食,连皮带骨的吞下去太没技术性了,很容易消化不良等各种症状。至于什么中央不中央,有什么区别吗?
现在谁还当北洋政府是中央?而且华东政府就算是地方性政府,也拥有政治外交的权力,是不是中央对华东政府来说意义不大,而且地方政府的身份总是能让华东政府躲过一些人的矛头。
所以夏钧现在对这个地方政府的名义很满意,暂时不会去想成为中央政府的虚名,毕竟就算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敢来压吗?
夏钧这个回答看似比较脱离空话、套话的范围,直接否定了那个记者提出的这种加假设。
但夏钧的口气却是不对的,他没有诚惶诚恐,而是很淡定。再加上他用的词是‘暂时’,暂时是多久?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还是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