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朱门风流 >

第574章

朱门风流-第574章

小说: 朱门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那些官场老油子的口才,项蛟的禀告可以说是没什么条理,起初还在说五艘船上的货物,可突然就说起了在海上剿灭海盗的情景,不一会儿又说起了接见番王时的热闹场面。临到末了,他这才醒悟到自己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却是不着边际,顿时有些讪讪的:“咱们这五艘船还带回来黄金大约二千二百两,白银两万六千两。”

第十六卷 挽狂澜 第004章 规矩和人才

历朝历代都是有赋有役。但像大明朝这样轻赋重役的情形却有些少见。如今这年头,除了苏松等赋税极重的州县之外,偌大的中原,田亩赋税可谓是极其轻省,民田每年要交的赋税只有一石的三十分之一,也就是三升三合五勺。然而,和轻省的赋税相比,徭役却是多如牛毛。单单是永乐年间的开运河和修北京城,就不知道死伤了多少人。而平日里征收解运税粮、解送军匠、追究逃亡、军粮转运……如是等等足以让人畏役如虎。

修建黄埔镇新码头既可以算作是杂派差役,也可以算作是官府雇役,再加上彼时水灾已经过去,这种差事官府往往是只支应一日三餐,并不给钱,所以最初应募的人寥寥无几。直到张越开出了与城里轿夫一样的每月一千五百文工钱,这才应者云集。由于那会儿官府还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所以应招的两百人暂时只是打了白条,许诺到时以三个月五千文计发。

三个月工期中,一日三餐都是管饱管够,每五日还能吃上一顿肉,再加上张越名声好,一应工匠百姓也就耐心等了下来。待到码头落成典礼之前。官府又通知他们齐集码头观礼,又说中午会有好饭好菜款待,他们自然是高高兴兴地去了。果然,看了剪彩和舞狮庆祝,又瞧了一番大船入港,就有人把二百号人请到了事先搭好的草棚中,摆开了二十张大圆桌子。

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坛老酒和八个碗菜四个盆菜。八个大碗中有一多半是实打实的荤腥,红烧肘子、酱猪头、三鲜河鱼、炖老母鸡、梅菜扣肉……盆菜中也都是油光光的荤腥。一大群人乱哄哄地坐好之后,见着这些自是大流口水,耐性子等到上头说完,就立刻大快朵颐了起来。最东边的一张桌子上,一个中年汉子抢了一个鸡腿,眼睛就在其他菜上一瞟,大口撕了一块鸡肉下来嚼着,随即含含糊糊地说起了话。

“原想着只是被叫来支应差事晒晒太阳,到头来每人发两个馒头就算了,想不到竟有这样的好酒菜,官府真是大方!”

旁边一个更老成些的工匠便摇摇头道:“哪里是官府大方,是那位张大人厚道,记着咱们的辛苦!早先也有修过河工桥梁的,哪有咱们那三个月吃得好?更别提还有工钱。”

“秦大叔说得没错,我还记得头一次开荤的时候,那么大的肉包子,一人能分到四个,我还不舍得吃,巴巴地带回去给了老娘!这次就是没工钱,也不亏了!”

“也是。三个月五千文,这得多少,官府可别按照宝钞的票面发给咱们!”

“张大人既然都答应了,应该不至于糊弄咱们吧?”

满桌子七嘴八舌闹哄哄的时候,前头却突然有人传来噤声噤声的提醒。不一会儿,偌大的草棚立刻就安静了下来。那个老成的工匠往前头一张望,立刻又惊又喜地低声说道:“兄弟们,是差役来派工钱了,我看到他们拿着个沉甸甸的口袋!”

按理,五千文钱就是五吊整,但自从洪武年间发行宝钞之后,大明铸钱就渐渐少了。永乐年间倒是多次铸钱,但全都是锁在库房里头任凭串钱的绳子发霉烂掉也不曾拿出来。民间流通的铜钱往往是字迹磨损甚至是不堪使用,就这样还数量极少,多半就是拿着朝廷宝钞当零钱使。票面上为一贯的宝钞,在市面上只值五文钱,即使这样还得分新旧。

然而,这会儿从那口袋里掏出来的,却是货真价实的一串串铜钱!于是那些等了三个月的汉子们全都忘记了桌上的酒菜还剩大半,个个两眼放光地盯着口袋瞧,前头的更是人人伸长了脖子。生怕那几个管钱的差役克扣。当眼尖的人瞧见一个不苟言笑的年轻人背手站在最前面的时候,一时间,消息立刻就从后头传到了前头,人人都心中大定。

于谦出身贫寒,当初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对底下的诡谲勾当有所耳闻,出仕之后巡查过地方,如今就任广东巡按御史,更是见多了贪婪无耻的人,于是一听老仆报说藩司开始给工人们派发工钱,他立刻离席而去来到了这里。此时,他往那里一站,立刻把几个盘算着小九九的皂隶和差役给镇住了。

有那位铁面御史在前头看着,谁敢玩猫腻!

张越比于谦迟了几步,一到这里就看见了那个负手而立的背影,不禁苦笑一声,心想这人果真是一丝不苟。他上前才和于谦打了个招呼,最前头拿着工钱正在欢呼雀跃的工人们已经是瞧见了他,呼啦啦跪了一地。这一举动顿时惊动了后头的,不消一会儿,两边摆开老长的二十桌人全都矮了半截。见得这般情景,他连忙抬了抬手,后头一个大嗓门的差役连忙叫了一声,好半晌,人们才陆陆续续站了起来。

“此前拖了三个月才给大家发了工钱,带累大家不能捎带钱回家去,如今总算是偿付了这一笔,你们心定,本司也算是心定了。”张越见一大堆人脸上都是笑容,知道如今这一趟算是安了人心。也就笑呵呵地说,“以后,官府还会有修建桥梁、整修衙门、修河堤之类的差事,到时候也会招募差役。虽不是都像这次那么赶,未必有这样的工钱,但有一句话本司却可以保证,那就是决不让大家流汗干白工!”

下头的每个人原本就是竖起耳朵想听听这位藩台大人要说什么,待听到最后一句,也不知是哪个带头叫了一句好,其他人也纷纷使劲附和了起来,一时间,下头此起彼伏都是欢呼的声音。等好容易停歇下来,张越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如今田间有的种得是三季稻,有的是二季稻,有的是稻麦双季,再过两个月就是夏收,大家回去正好赶上收割。吃过这顿饭,便是散了,就祝大伙今年夏天风调雨顺,能有个大丰收!”

又是一阵叫好声之后,张越便点点头离开了这里。至于刚刚差役发工钱是否会有克扣,他却是半点不操心。毕竟,那么个铁面无私的人杵在那里不是假的。果然。他才走出去没多远,背后的小厮就凑上前说了话。

“少爷,于侍御沿桌上去问话了。”

张越脚下一停,旋即又继续往前走:“有他这样严谨的人,自然是不用多操心。”

而在别人看来,张越同样是办事仔细。从船上搬下来几个银箱之后,他立刻找来了佛山镇的那些商户,把银钱一一交割仔细之后,又用八百两银子换了他们早就预备好的一千吊钱。此时一一发了工钱,他自是回彩云楼去瞧了瞧正在和这些商户结账的楚胖子,然后便回到西边的一处独院。一进正房,他就看到父亲正站在几个算盘打得噼啪响的账房旁边。

“爹,这回可是辛苦你了。”

“我不过是在旁边看着一些,又不用费神应酬,哪里谈得上辛苦。”

张倬直起腰来,便叫上张越出了屋子。到旁边的耳房中坐下,他就笑道:“这次你没有再向海商坐商摊派,而是明知没钱赊欠也要重建码头,倒是让好些人松了一口气。不过,最初外头那些赊欠木料砖瓦给藩司的商户可都是捏了一把汗,背地里还有好些人抱怨说是相当于白送,就连工人们也有不少抱着拿不到钱的心思。其实,就是咱们家先垫出钱来也未尝不可,何必非得学你那些前任们用赊欠这一套?”

“我们家固然有钱,但公是公,私是私,如果给后任立下了自己垫钱的规矩,那些原本就贫寒的该怎么办?还不如给他们立下有约必行的规矩,如此一来,也可以让官府日后少盘剥些商户。对了,这次佛山镇那些商户的货款可能全部结清?”

“差不多,除了犀角象牙等货值外,布政司还能结余不少,够干一些事情了。”

“肇庆府广州府潮州府等数地都报了修建堤坝闸窦,去年断的几座桥也需要再修,再加上各县的县学府学等等也有年久失修的,可以说是有的是用钱的去处。好在如今各府县报上来,大约有两成的农田已经改了三季稻或是两季稻,幸好刘师傅陆陆续续带了好几十个徒弟,否则恐怕是忙都忙不过来。他是一见到我就唠叨,第一季稻收割早晚对于后两季有什么影响,我如今虽说没下地种田,可也快变成能糊弄人的专家了。”

“好好,以后你种地,我经商,哪怕不当官了,也饿不死!”

父子俩相视大笑。乐了好一阵子,张倬才长长嘘了一口气说:“前几天我翻了好些古书,倒是找到了一个好字,端武的学名不若就取一个煜字。《太玄。元告》有云,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这煜字有照耀的意思,正好和静官的大名烨字相合,你觉得怎样?”

对于要引经据典从古书中取名字的勾当,张越从来就是觉得一等一的麻烦,这会儿父亲说得头头是道,他念了两遍张煜,也觉得琅琅上口,自然不会再挑什么刺,毕竟,父亲这会儿还是满脸兴头。父子俩又说了一会话,张倬终究是牵挂着外头那些账册,而张越也不好将三司官员都撂在那儿不管,于是便出了屋子各去做各的事情。

这一年的夏天便如同张越说的那样,恰是风调雨顺,往年常常来袭的风暴少了好些,除了少数州县狂风大作刮倒了一些树木房屋,大多数地方都是安然无恙。通省的稻田收成好的超过三石甚至四石,收成不好的也有两石。一时间,从上至下欢喜不尽,去岁因为秋粮而焦头烂额的府州县全都是额手称庆,而布政司衙门高兴丰收之余,则是忙着准备这一年的秋闱。

按照规矩,每到秋考之年,各省便奏请朝廷请派翰林官主持乡试。如南北直隶往往是派翰林院中排名靠前的侍读学士或是侍讲学士,而其余各省则是按照远近繁简派差。张越作为布政使,早早就和项少渊联名奏请了上去,等得知此次来人的时候却是大吃一惊。

此次视学广东主持乡试的,竟然是翰林侍读学士,人称小沈学士的沈粲!

由于洪武朝曾经废科举十余年,所以数朝以来,朝中部堂阁院大臣并不是进士的天下。内阁有杨士奇,六部有夏原吉吕震方宾吴中,全都是或以荐举,或以太学生出身,而翰林院中虽多进士,可也有来自他途的。这其中,沈度沈粲兄弟乃是赫赫有名的一对。沈度固然是以金版玉书名动天下,沈粲的草书也是禁中一绝,文章上头的名声反倒是不如其书法。

广东贡院去年才得以重修,如今迎来三年一度的乡试,自然是数之不尽的人想方设法往其中打探——有打探号房好坏的,有打探主考官品性的,更有想钻营看看能不能另辟蹊径的……更有人把主意直接打到了张越的亲近人头上。这天晚上,张越设宴为远道而来的沈粲洗尘之后,两人在书斋中才坐下,外头就传来了砰砰砰的敲门声。

张越皱着眉头站起身,一打开大门,他就看见外头的方敬和李国修芮一祥抱着满满一捧东西。他正愣神的时候,方敬就探头朝里头张望了一下,看见沈粲正坐在那儿,他就压低了声音说:“张三哥,听说小沈学士住在这里,那些参加乡试的士子全都把墨卷投到你的官廨了,这后门口简直就没个消停。这还不算,我和小李小芮下午出去一趟,结果就带回来这么些……这东西我们仨没法处置,只能给你拿来了。”

沈粲这会儿也终于看到了门外三人抱着的东西。他虽说一直当的是京官,可对于这种门道却并不陌生。知道外头的三个不是外人,他便招呼了人进来,待他们放下墨卷出去之后,他随手取了一卷翻看,不多久又放下手取了另一卷,足足看了好些,他忍不住摇了摇头。

“金版玉书四个字虽说是荣耀,可人人学沈体,绝不是什么好事!”

撂下这话,他也就懒得再去看那些誊抄得整齐端正的墨卷,而是对张越说:“我来的时候,听说内廷孙贵妃身怀六甲,算日子应该是明年开春。明年的会试若是逢着喜讯,皇上必定会异常重视。你在广州政绩斐然,但除了这些之外,会试中多取中几个士子,也一样是你这个封疆大吏的功劳。所以,这一回的乡试,得好好选几个人才出来!”

第十六卷 挽狂澜 第005章 骤然惊变

从县试府试院试得到了生员的功名。接着便是乡试、会试、殿试,这每一关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历来被出身贫寒者视为登天捷径。张越虽出身世家豪门,但也是走过科场的人,唯一欠缺的就是乡试那一关。多年之前,他因为要赶往北京侍奉病重的张辅而放弃了乡试,结果因祸得福赐了举人功名,最终金榜题名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