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朱门风流 >

第518章

朱门风流-第518章

小说: 朱门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罪不容恕!更何况元节已经派人传回消息说,汉王府抄检到了汉王赵王来往的多封信件,不少都是赤裸裸地商讨大逆之事。朕不想放过他,可太祖分封宗室如今所余众多,可皇爷爷册封的本就只有汉藩赵藩,倘若都一下子撤封加罪,未免太过,反倒让别人耻笑……”

见朱瞻基说着说着就站起身来,一面踱步一面喃喃自语,朱宁哪里不知道这不同于刚刚,那会儿她可以劝谏,但眼下他只是想有个人聆听,并不是想要什么建言。于是,她便静静地捧着水杯坐在石凳上,目光却透过层层竹林,看向了那只露出星星点点的天空。

她当初接下了临时统辖后宫那件差事,如今张太后亦是履行了诺言。锦衣卫拿到了汝阳王诸多不法罪证,如今汝阳王已经夺爵禁锢,而她一母同胞的兄弟新安王亦是受了申饬,周王府总算是消停多了。如此一来,父亲朱橚应当也能安安稳稳地颐养天年。此次汉藩一平,天下大定,她以后的日子应该会平平淡淡才是。

“赵王固然是大罪,但话说回来,当日太宗皇帝对孟氏的处置却是轻了。纵使是功臣,以臣谋君便是大罪……宁姑姑觉得,朕是问罪赵王叔,还是释此事弗问?是重处孟氏,以儆效尤,还是罢此事再不提,以收勋贵之心?”

刚刚朱瞻基突然提到孟家的时候,朱宁就已经清醒了过来,待听到这最后一个问题,眉头顿时皱起了一个大疙瘩,旋即便摇摇头说:“皇上这话问错了人,这是政务大事,该当垂询那些部阁府院大臣,哪有问一个王府郡主的道理。”

“可朕听说,宁姑姑和孟贤留下的那个女儿交情不错,眼见朕恼了,就不说说情?”

“私谊是私谊,政事是政事,太后尚且拒了垂帘之请,更何况一个王府郡主?皇上是来周王公馆散心解闷的,刚才我可什么都没听见。”

见朱宁竟然滴水不漏的把自己的话全都堵了回来,朱瞻基顿时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心中却极为满意。他如今是天子,就连后宫那些嫔妃,不是想从他口中套些话,就是想为自家要些别样的好处,总算是他没有看错朱宁,她终究是不同的。留下又坐了一会,他便起身告辞,朱宁少不得亲自把他送到了大门口。

然而,在门口看着一众随从又是警戒又是备马,朱瞻基忽然头也不回地对身后的朱宁说道:“朕先头能平安回京,固然有元节和袁卿的扈从之功,但那几个孟家家丁亦是有功,所以朕已经吩咐孟家除了他们的奴籍,又厚厚犒赏了他们和家人。元节的大姐嫁给了保定侯之子,这点私心也是寻常。凭他的功劳,既然想保一个孟氏,朕自然不会再为难。宁姑姑公私分明,朕心甚慰。若你是男儿,朕兴许就多了一大臂助。”

看着一众人上马离去,仍站在大门口的朱宁不禁心中苦笑。要说公私分明,天底下哪有那么多能公私分明的人,她自然关心密友,但张越已经在明里帮了孟家一把,她再多事就是弄巧成拙了。而且,若她是有才能的宗室男子,朱瞻基又怎会放心和她说话?

回宫之后,朱瞻基先去仁寿宫见了张太后,在那儿用了午饭方才出来。等一回到乾清宫,他就吩咐迎上前来的王瑾去刘永诚那儿调一些妥当精干的人,两人一块去一趟青州府,又嘱咐让刘永诚把汉王的那几个儿子先押回京城,而王瑾留在那儿和张越一块把接下来的事情办了,又特意点出了天津三卫。

王瑾听朱瞻基特意提到天津两个字,顿时明白是那一趟运河水路的遭遇让朱瞻基恼了火。也难怪皇帝恼火,天津三卫一向是京城的南大门之一,先头朱棣驾崩的时候,也曾下令那儿严加警戒。

要真的是有军官勾结汉王,那么先头大行皇帝即位那会儿幸好是没有爆发,若是爆发了,天津一倒戈,京城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刘永诚和王瑾带着御马监百多人出发前往山东才没多久,朝中几个部院大臣联名陈情,道是赵王朱高燧与汉庶人朱高煦共谋逆已久,如今汉藩既平,便应当移兵彰德府,一举擒下赵王,否则异日必定还得有一场征讨。此议一出,朝野哗然,有如蹇义夏原吉般支持的,有如杨荣杜桢这般踌躇的,却也有杨士奇这般坚决反对的……而在群臣的议论声中,朱瞻基暂时把此事的决断延后,却干了另外一件事。

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贪恣无法,着下锦衣卫勘问!

尚在乐安的张越和王瑾刘永诚见面之后,就立刻把那几个烫手的郡王转交了刘永诚,然后和王瑾从汉王府书房中查找那些来往书信。等到得知暂时没法对赵王朱高燧下手,又因朱高煦死得太快而憋了一肚子气的朱瞻基,直接派了锦衣卫出去,把之前才打发出京城视察黄河水道的刘观给下了狱,有感于一颗毒瘤被除的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可面对自己的新任务,他却忍不住一阵阵头大。

都说是破家县令,灭门令尹,他倒更好,走到哪里就杀到哪里,除了之前去南京那一趟勉强还算太平,其余地方几乎是处处人头落了一地——即便有的时候是在战场上砍下敌人的脑袋。此次也是一样,朱瞻基的意思竟然是,他这个左佥都御史既然做了,便该大大地立威,所以此次处置那些勾结朱高煦预备举城或举兵响应的军官,这任务就完全交给他了。

“小张大人,这勋贵们的名头哪一个不是用人头堆出来的,就是英国公,在交趾的名声也是靠杀人筑京观造出来的。对别人来说有杀气是坏事,可对您来说却是好事。就拿这一回来说,您在威海卫大开杀戒,朝堂上只有叫好,没有一个弹劾的,换作从前可能么?如今不是从前了,您再没有什么掣肘,咱家虽说在这儿,可具体的事情您看着办就好,别说皇上有命,就是太后也有命,咱家决不插手干涉!”

对于王瑾的人品,张越自然信得过,但对于这样一桩所谓“立威”的差事,他却很想掰手指头计算一下到时候该砍下多少脑袋。把那几大箱东西打包从汉王府搬到了乐安衙门,他也不用别人,就带着彭十三打足了精神把这一封封信整理了出来。当看到那誊抄好的长长一份名单时,别说他心情沉重,就是揉着手腕子的彭十三也是面色发白。

“天津、青州、沧州、山西、济南……林林总总竟然牵连到那么多人!我刚刚粗略数了一下,上至都督,下至百户总旗,大约有五六百人……”彭十三在战场上砍过无数脑袋,但这会儿却觉得头皮发麻,“这些若全都按死罪论处,再加上信上牵连到的其他人,还有按照连坐论罪,该当戍边的族人……这趟案子办下来,日后少爷你不是屠夫也成屠夫了!即便人不是你杀的,甚至未必是你监斩,但可以说都算死在你手里。”

张越很清楚,汉王府书房的那些信件不可能造假,也造不得假。那些写信赤裸裸表忠心,甚至直言不讳声称要献城举兵投靠的人自然是谋逆死罪,而往来信件中提到的那些名字则在可以斟酌之列,他也会尽力周全。毕竟,那些都是曾经上过战场的军官,如今全都杀了,填补这些位子的便全都是没有经验的雏儿。如今看上去仿佛没什么要紧,可等到翌日打仗的时候,这便成了最大的隐忧!但是,不论汉王什么时候倒台,朝廷都少不得大清洗,站错队便要付出代价,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无论什么时候的政治斗争都是如此。

看到张越只不吭声,彭十三只得开口问道:“若是真有为难,少爷要不要写封信回去和英国公商量商量?”

张越摇了摇头,心想朱瞻基青年即位,怕是就要借此事震慑勋贵。而勋贵们因为汉藩轻而易举地被平定,没有一个人会出面庇护这些妄图谋反的人,英国公张辅也是一样。

“此事不要惊动大堂伯。刘都帅倒是办完事情轻轻松松回京去了,留着我面对这么一遭。今天晚上你辛苦一下,给我做个誊抄吏吧。早知道如此,我就该带着李国修和芮一祥回京,这种时候正好用得上他们,如今却远水救不了近火。”

彭十三虽说一手字写得还凑合,但此时仍是苦着个脸。他宁可拿刀子杀人,也不想拿着笔杆子写字——更何况,此次写下的那每一笔每一划,却是要真正死人的!

第十四卷 定乾坤 第058章 血雨腥风,论功行赏

新君登基,本应照例是大赦天下,国丧之后便应当喜庆起来,更何况汉藩作乱不出一月就被平定。然而,九月的京城却笼罩在一片微妙的气氛中。

半个月前,握有天子剑的张越在青州府向皇帝上了加急奏疏,送上了从汉王府搜到的书信,以及整理出来的长长一份名单。数日之后,经部议廷议皇帝御批,旨意又飞速发往青州府。于是,接下来的那些日子便笼罩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

九月十三日,诛山东都指挥使靳荣及以下二十二人。

九月十六日,诛乐安汉王府天策护卫指挥千户百户共计四十一人。

九月二十三日,诛沧州卫指挥使以下军官十九人。

九月二十六日,诛天津三卫指挥使以下军官二十一人。

此外,宣府、大同、居庸关等地坐死罪的军官不下五十人。等到张越回京之后,朱瞻基方才把此案后续下锦衣卫办理,只是,在有心人看来,哪怕是凶名卓著的锦衣卫,在首恶附逆基本上被杀干净之后,接下来恐怕主要便是戍边编管,难能再杀上那么多人。

血雨腥风震慑了那些怀有二心的人,却也令更多的人看明白了眼下朝堂的方向,于是,自朱高炽即位之后门庭冷落车马稀的阳武伯府,如今再次呈现出车水马龙宾客盈门的景象。只是,刚刚从山东回来的张越好容易得了十天的假,哪里愿意受这种纠缠,索性吩咐下去闭门谢客,毫不留情地让无数怀着热炭团一般心思的人吃了闭门羹。

如今已经过了十月,再过三日便是顾氏二十五月大祥,尽管家里一众人都没法赶回开封,但在家里仍少不得好好操办一番,因此张超张起张赳全都请了假回家,兄弟几个全都经历了一番武安侯胡同车马难入的情形。

孙氏带着女人们安排大祥祭祀,许久没好好说说话的兄弟几个围坐在瑞庆堂东边的耳房炕上,自然是少不得一番话说。看到年纪最小的张赳满脸兴奋地提到妻子有喜,三个已经为人父的兄弟不禁会心一笑,又是恭喜又是取笑,打趣了他好一番才转到了其他的话题。

“武安侯镇守开平,爹爹镇守交趾,这条武安侯胡同已经安静小两年了,想不到如今还会有这么热闹的时候。”张起性子直爽,此时一面剥着橘子,一面笑呵呵地看着张越,“我原以为这次肯定可以随着御驾去山东立立功的,想不到人还没走那儿就平定了。三弟你虽是文官,可咱们这些武官都没你杀的人多。”

正喝茶的张越听了这话,险些没一口喝岔了气,等平复了方才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你以为我很想杀人么?都是被逼的,你问问大哥,他当初最初上阵杀倭寇是什么感觉?哪怕是罪大恶极的人,眼看着人头落地的滋味绝不是好受的。”

张超一听到倭寇,就想起了那一段绝不美妙的经历,连忙岔开话题道:“要我说,汉王……汉庶人死的真不是时候,要是早死,也不会惹出那么多事。”

一直不吭声的张赳这时候却插了进来:“我倒觉得他死得正是时候。要是他早死,那些早就效忠他的天策护卫也许会隐忍一段时间,然后把世子推出来继续造反。这些宗室都惦记着太宗皇帝当初夺取天下的经历,谷王、齐王等等不是都怀有异志,后来都被一一治罪了么?与其拖到将来解决,不如现在快刀斩乱麻,省得日后一并麻烦,三哥这次可是替皇上斩草除根了。皇上如今赦免了汉世子和那几个郡王,不过废为庶人幽禁西苑,可我听说,皇上已经决定要问罪赵藩。”

翰林院庶吉士虽说没什么品级,却比寻常外臣更加接近内廷,因此消息也灵通得紧。张越倒是早就知道,张超张起却都没听说过此事,当下连忙追问。眼见张起一心惦记着打仗,张越只得干咳了一声,可他还来不及说话,张赳忽然郑重其事地说:“大哥二哥三哥,有件事我得和你们先说一声。”

张赳如今的脾气比从前好多了,自然不比从前的人缘。三人看到他眼下这么严肃,不禁面面相觑。张起连忙坐直了身子,笑眯眯地问道:“小四莫非有什么大事要咱们帮忙?”

“不是什么朝堂大事,只是家事。”张赳犹豫了老半晌,最终还是直截了当地说,“祖母还在的时候,就在这武安侯胡同尽头置了地,只是宅子一直空着,也没怎么整修。父亲来信说,等到他们二十七月服除,不许动土木的国丧禁期过了,就把这一片宅子都打通。”

此话一出,不但张超张起愣住了,就连张越也呆在了那儿。好一会,张超才涩声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