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大明星 >

第39章

文艺大明星-第39章

小说: 文艺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番话拉开了赞誉的帷幕。

    以色列著名科幻作家拉文…缇达尔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彻彻底底的节奏,对这书用这个词一点也不过分。”

    这个评论并不是发在网上,而是发布在亚马逊购书之后的五星评价里面,被眼尖的读者们给翻了出来,然后硬生生顶到了最上面。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未来学者,拥有空间科学博士学位的物理学家、NASA顾问大卫…布林也罕见的在社交媒体上面发布了这样的书评:“充满想象力的小说,作者详细阐述了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让我们意识到人工智能真正的问题所在,有机器人三大法则就能平安无事的度过几个世纪吗?Han…Lin告诉我们,再好的法则也有漏洞。此外如此流畅的翻译让我觉得惊喜,这是任何一个对科幻怀有真诚激情读者的比毒物。”

    大卫…布林那一长串的头衔就能明白他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四次获得雨果奖,擅长描写各种奇诡非凡的外星文明,大卫的称赞让读者们为之沸腾。

    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马特…梅森在推特上面表达出了自己的震惊,“上帝,我从未阅读过如此精彩的机器人小说,它仿佛真实存在一般,而且那三大法则对我们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研究很有借鉴意义。以后我会让实验室每一个工作人员、我的每一个学生都阅读这本书,太棒了!”

    作为全世界顶尖技术的代名词,麻省理工学院一直都是高科技跟高等研究的先驱领导者,可这样高精尖的实验室负责人居然说一部科幻小说对他们的研究有借鉴意义,这几乎让所有人惊掉了下巴。

    同时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B)的一名教授也干脆在自己的课堂上讲解起《I,Robot》这部小说来,甚至还把读后感当成课后作业布置给五十多名学生。

    不管是科幻作家还是真正的科学家,他们几乎都被这部小说给吸引住了,这就是顶级科幻小说的魅力。

    哪怕比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晚了几十年,但《我,机器人》的魅力一点也没有减少,让如此多的人为之癫狂。

    或许它不是最卖座的小说,但只要是评价史上最好的科幻小说,它几乎都会出现在候选名单里面。

    为此,严肃大报《华盛顿邮报》的网络版也刊登了物理学家约翰尼…戴森撰写的书评《我们为什么应该阅读这部小说!》

    《洛杉矶时报》也紧随其后,他们的特约评论员菲尔普斯发布了专栏文章:一部从中国来的科幻小说为何畅销世界?

    芝加哥太阳报不甘示弱,简单明了的撰写标题:这周你应该阅读的小说――《我,机器人》
………………………………

第71章 鼻孔朝天

    《我,机器人》这本小说在海外受到的关注度跟热捧程度超乎想象,国内充其量只是在科幻小说迷的圈子里面流传,但国外直接上大电视台、知名报纸的新闻。

    这原本就是属于它的荣誉,林翰将这本小说从地球带到了这个世界,如此辉煌的成绩也让他有种感同身受的意味在里面,传递地球文明的精华。

    如果他看过更多的小说,那么就可以将其余小说或者文学作品也写出来,但他对其余文学的了解基本上停留在语文课本的基础上。

    明明这个世界上没有莫言,但林翰却没法把莫言的那些代表作搬过来,因为没有看过。他只是一个科幻小说爱好者,又不是传统文学爱好者,只知道莫言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那些作品甚至就知道一个《红高粱》。

    这还是因为《红高粱》拍了电影电视剧的原因在里面,其余作品一丁点不了解,想要转型当个其余作家也都有心无力。

    此时的林翰正推着车像小市民一样在超市里对着蔬菜挑挑拣拣的,眼看就要春节了,别人都要回家,他却只能一个人呆在出租屋里面过年,因此得好好囤积一点菜品。

    超市里洋溢着浓浓的春节气息,火红的中国结、一幅幅印刷好的春联、门神还有福字,超市货架上方还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欢快的音乐响个不停。

    旺旺大礼包已经堆积成小山,各种礼品也被摆在显眼的位置,等到春节的时候,估计燕京城都要空出一大半来。

    拿了几棵大白菜放在购物车里面,林翰知道这玩意儿保存得比较久,可以让自己安心当几天宅男。

    正当他准备过去称重的时候,手机却突然响了起来,而且还是一个极其陌生的电话号码。

    “您好,请问是林翰先生吗?我这边是亚马逊网上书店的工作人员,有件事情想跟您协商一下,不知道方不方便?”

    林翰抬头看了看正在放歌的喇叭,他默默往另外一个角落走了过去,同时开口说道:“方便,有什么事情请说。”

    他很疑惑为什么亚马逊会在这个时间联系自己,难道是准备把上个月的销售分红发给自己?但这种事情不是直接转账到银行就行了吗,自己之前上传时就提供过了银行卡信息。

    对面那个柔声说话妹子继续说道:“事情是这样的,有美国出版商看中了您的那本《I,Robot》的小说,想问一下您英文、西班牙文、法文出版权还在手上吗?”

    “目前版权都在我手上,只是将简体出版权独家授权给了人民大学出版社。不知道是哪一家出版商,方便说一下吗?”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你们直接进行对话比较好,对方是美国传统出版商兰登书屋,稍后我会联系兰登书屋中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请稍等。”

    刚好林翰也需要时间跟陈佳璇商量一下这件事情,所以很爽快的回答说道:“没问题,再见。”

    挂掉电话后,他飞快的将购物车推到收银台,然后直接刷卡消费后提着袋子就往家里赶,这是争分夺秒的事情,必须好好商量一下。

    用电话跟陈佳璇沟通这件事情后,林翰总算是镇定下来,将刚刚的慌忙平复下去。

    一边将袋子里面的东西装到冰箱里面,一边自嘲道:“不就是来询问一下吗,居然都不能淡定,把阿西莫夫的脸都给丢光了。”

    混出版界,他还是一个新人而已,才出版过第一部简体中文小说,现在就有全球性大图书出版商找上门来,这不激动是假的。

    陈佳璇急匆匆的从央视赶回来,她原本正在疏通关系,想让旗下的歌手节目不被春晚导演取消。

    “你确定是兰登书屋有出版意向吗?”陈佳璇火急火燎的打开自己准备好的资料夹,她从没想过林翰会这么快走向国际,国内市场都才只是打开了冰山一角。

    换而言之,她并没有准备相应的资料,现在只能抓紧时间补一补。

    林翰摊开手,“应该是的,现在又不是愚人节,不会有人专门来骗我的。”

    “还是谨慎一点,等会儿打完电话之后,我就去找人查一下兰登书屋的事情。”

    ……

    半个小时后,一个陌生号码准时打了过来,林翰按下接听后就打开免提,让旁边的陈佳璇也能听到这边的对话。

    “你就是写《I,Robot》的那个林翰对吗?我是兰登书屋中国公司的,你叫我秦军好了。”

    这语气微微让林翰有些不舒服,仿佛有些趾高气昂的意思在里面,仿佛真把自己当成作者的上帝了。

    “是我。请问一下现在想要我出版权的,是中国公司还是美国总公司呢?”林翰比较关心这个问题,他可不想廉价卖给一个皮包公司。

    秦军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当然是总公司那边,中国公司拿来也没有用。现在版权基本上都在你手上对吧?我们公司那边愿意用5万美元购买除开简体中文外的所有出版权以及电影、电视剧改编权等等,其余分成另外单独计算,你觉得怎么样?”

    陈佳璇在一边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区区5万美元就想要把自己打发,真当中国人没有见过钱吗?

    林翰也被这报价弄懵逼了,这么多版权居然只值5万美元,他一下子都懒得去讨价还价,“不好意思,价格太低,而且版权要求太高,影视版权不会出售的。”

    “你知不知道,现在出版行情都不大行,能拿五位数价格的作家不多,而且你这还是中国的科幻小说,美国人买不买账还不知道呢。等小说出版了,你可以拿到3%的版税,这还是很厚道的新人合约吧。”

    陈佳璇冲着林翰摇了摇头,她快速在纸上写下几个字:这人脑袋有病!

    看到这行字之后,林翰没忍住直接就笑了起来,他开口说道:“秦先生,看来你们出版社没有认识到这本小说的价值,我觉得没有谈判的必要了。”

    秦军遇到过不少作家,他们很多人在听到兰登书屋美国总部进行出版小说后,几乎一个个都喜不自禁,根本不在乎合约到底签订得怎么苛刻,几乎都认为是能出英文版就很好了。

    可在林翰这儿却不成立,3%的版税加5万美元的价格,这就想要把《我,机器人》的版权拿下来,兰登书屋也想得太美了。

    “你知道我们兰登书屋吗?现在我们跟企鹅出版集团合并了,全球25%的出版市场都是我们的。只要你跟我们签约,你就是风靡海内外的作家,下本书兰登书屋可以优先考虑帮你出版。”秦军有意无意的透露着,“现在日本分公司那边也在跟一个科幻作家联系,我相信你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兰登书屋的招牌的确很响亮,但光是一味的强调自身实力强,但却不拿出更优惠的条件来,这完全就是纸上谈兵。

    林翰也不想再虚与委蛇了,他直截了当的说道:“我觉得我们互相不合适,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吧。”

    “你知道你现在是在拒绝兰登书屋吗?你会后悔自己的决定,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兰登书屋不会一直都在原地等你的。”

    秦军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失败,以往凭借兰登书屋的名号基本上是所向披靡,所以他的语气就有些恼羞成怒的感觉。

    *********************************

    周推荐8100张!作者菌做梦都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票票,简直睡觉都要笑醒了。

    昨天刚刚搬到新租的房子来,但坑爹的是没有椅子跟板凳,空有一个电脑桌没法用,所以作者菌就只有坐在地板上,把笔记本电脑放在打包用的纸箱子上码字,明天网购的转转椅才会到,希望能早点摆脱地板!
………………………………

第72章 冲榜进行时【求推荐票】

    高高在上的兰登书屋看中一本来自中国的科幻小说,这就相当于是要给这片科幻荒漠里添加一瓢水,在他们看来这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对方甚至都不能开口拒绝。

    一个中国科幻作家还能要求什么?能出版英文版的小说,那就是对作家最大的奖赏,想要更多的版税就得拿出更有价值的作品来。

    秦军虽然自己也是中国人,但他却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对,一部中文科幻小说,想要出版英文,不做出点牺牲怎么可能。

    从来都是兰登书屋开口拒绝别人主动投稿,很少出现自己递出橄榄枝被别人拒绝的事情,这原本只是商业上面的事情,但却触及到秦军心里的敏感地带。

    作为一名出版商工作人员,很多外界有名的作家都得和颜悦色的对自己,英文版小说不是那么容易就出的。

    而林翰这边也是满头雾水,兰登书屋真的是抱有诚意来寻求合作的吗?5万美元就想将那么多版权一起买下,虽然后期自己可以参与分成,但这比例也太低了,简直就是来施舍的。

    《我,机器人》这部小说已经省去了出版社翻译的时间,其余类型的书籍还要找翻译,由原作者直接翻译的小说既准确又有宣传的噱头,怎么看都不止5万美元这个数字。

    事实上,《I,Robot》这部小说从亚马逊拿到的电子销售分成远远不止5万美元,价格4。99美元一部,现在已经销售出了18万册。

    按照林翰70%的分成比例,他可以拿到好几十万美元的收入,根本犯不着为了几万美元就将小说版权贱卖出去。

    在亚马逊网络书店发布小说几乎是无成本的事情,而且林翰之前就撇开了出版社,自己以个人名义跟亚马逊签订了代理协议,这18万册的销量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机构来帮忙注水。

    国外图书的市场营销策略跟秘诀之一就是善于给新书“打榜”,这有点类似于音乐打榜那种,冲上排行榜去获得更大的知名度。

    美国有专门做图书“打榜”业务的市场营销公司,他们与出版业内人士共同策划,想方设法让新书挤进畅销书榜。

    一本新书在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