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大明星 >

第14章

文艺大明星-第14章

小说: 文艺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村教师就是恬淡中饱含力度的经典,其力度在于对比,铺天盖地的宏大冷酷,跟璀璨如钻的渺小温情间,有着巨大的对比,很好看的小说。”

    “希望之火,虽然弱小,但是仍然有机会燎原。”

    “垃圾小说,不看也罢,林翰能写出什么好文章来,不是抄袭就是代笔。”

    “虽然还没有看,但看内容简介就知道是在强行煽情,两星不能更多。”

    一千二百多人的评价状态下,《乡村教师》在豆瓣阅读上面的分数竟然达到了8。6,其中五星级好评占47%左右,两星跟一星级差评合起来只有2%,剩下都是四星跟三星的优秀评价。

    高达8。6的评分,这在科幻小说里面甚至高居TOP30,这前三十里面包括有众多国内外科幻佳作,比如《冲出太阳系》就以8。9的评分位居第8。

    科幻处…女作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林翰自己都没有想到会这样,不管是从销量还是评价或者影响力来看,都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范围。

    当然,这个分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后面阅读打分的人增加,这个分数应该会下降一点,但肯定会停留在8分以上,超过绝大部分的科幻小说。

    在微…博上,一些看了小说,同时也知道外星人这个笔名的网友们开始@起林翰来,不过这一次不是骂他,而是寻求解惑,他们对小说剧情还有些疑问。

    “@林翰这篇小说寓意很好,但似乎逻辑上有点不同。那么高等的外星人会弱智到用随机抽查的数据来敷衍各地调查统计出的数据?即使小孩子们回答不出来问题,但随便去看看城市发展跟科技水平也应该能略微知道地球文明的大概,这里是bug吗?”

    这其实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事情,阅读太快并没有察觉到所有的线索,以为这是在过家家。

    不用被人骂的感觉还真不错,林翰认真思索了一下,他飞快的敲字说道:“在小说里面设定了,因为硅基帝国的文明恢复时间极快,所以碳基联盟必须要极短时间内消灭封锁区内亿万个可能被硅基利用的星系。数量太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详细观测,他们的计算机只负责找出没课行星上上最复杂的生命体,然后向其提问一些宇宙基础常识,答不出来就炸掉,所以当这些人类小孩回答出力学问题后,碳基联盟的人又仔细观测了一下地球,那时才看到了人类的城市与科技。”

    这么大一段话转发出去后,林翰也很欣喜,能够跟读者一起讨论小说里面的情节,这大概是每个作家都喜欢的事情,证明读者是真正去看了的,哪怕没有看明白。

    此前一堆人不相信他能写好科幻小说,现如今《乡村教师》成功引爆教育系统后,那群人却哑言了,自带话题效果的林翰已经俨然成为最近一周最火的科幻作家。

    甚至一些媒体都察觉到了其中可报道的内容,这简直就是科幻文学的崛起,不仅干掉了目前比较火的武侠小说、奇幻小说,甚至连通俗文学都不放过,一书难求!

    在很多人看来,这本小说都是教育系统内部人士写的,这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同身受。

    凭借这篇小说,林翰收获了一堆教师粉,而教师恰好也是文化系统的一部分,他们负责把自己接受到的信息传授给下一代,所以林翰的未来十分光明。

    “砰砰砰”的敲门声突然响了起来,林翰万分欣喜的撇开电脑,直奔房门而已。

    然而打开一看,站在门口的并不是陈佳璇,而是躺着大波浪的房东阿姨,这稍微有些令人失望。

    “小林啊,是这样的,后面三个月的房租你也该缴了,还有房间的供暖费也别忘记,不然大冬天给你停了暖气可不是什么好过的滋味。”

    “吴阿姨,你放心吧,我不会忘记的。对了,供暖费是多少来着,我1号时就转到你银行卡里面。”

    “供暖费价格没变,还是每平方米24块钱,这房间有53平方米的使用面积,所以总共是一千二百七十二块。”

    林翰在心里面默默计算了一下价格,好家伙,算上三个月房租,自己要拿出一万多块钱来,他点点头,笑着说道:“没问题,我记下来了,一定会准时给您的,你看我住了一年多,可从来没有拖欠过吧。”

    吴阿姨的性格也不是咄咄逼人那种,她也很认同的点点头,自己这房子租的还算可以,租户很少有扯皮的情况,这点让人放心不少。

    “那小林你先去忙吧,再见。”

    林翰抬头看了看对面门上贴的通知,他突然开口询问道:“吴阿姨,对面那户没人吗?”

    “是啊,那姑娘才搬来几天就不见人影,要是断暖气了可就不好,我还得回去翻翻她的电话,打电话通知她一下。”

    “好嘞,您慢走啊,我就不送了。”
………………………………

第26章 传世之作【求推荐票】

    关上门之后,林翰才忍不住叹息了一声,自己的新书计划必须马上提上日程才行,距离一号已经只剩下一周的时间,要在这一周时间里面获得稿费才能解除财政危机。

    虽然此前《乡村教师》拿到了八千多块钱的税后稿费,但光是缴纳房租都还不够,更别说平时的生活这些,赚钱迫在眉睫。

    三个月房租就是九千,水电气又得花一笔钱,一千二百多的燃气费,林翰掰着手指头叹息了一声,果然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半个小时前,自己还在憧憬用什么样子的文章可以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现在就不得不面对现实,还是把目前最麻烦的事情解决再说。

    赚钱对于作家来说并不算是难事,特别是对于林翰,他脑子里面的科幻小说浩如烟海,很轻松就能写出新的作品来。

    用短篇小说进行发布的话,那样并不利于积累人气,而且想要出版也很困难,两万字的小说怎么出版?除非以后出一个短篇小说合集,不然现在《乡村教师》这样肯定是无法单独进行印刷销售的。

    用长篇小说在《科幻世界》上面进行连载,然后同时把全文印刷出版,这样双管齐下,既可以保证曝光量,又可以拿到自己的第一本出版书籍,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幸好现在他已经脱离了科幻新人的头衔,有《乡村教师》的珠玉在前,想必后面这本长篇小说应该能够拿到一笔不错的稿费,起码不是千字五百了。

    事实上,中国能够写科幻小说养活自己的作家,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已,缺少有影响力的作品跟作家。

    这并不代表中国的科幻小说作家们没有钱,而是说钱一般不是从科幻小说中赚来的。中国的科幻小说作家群体,是拥有所有作家群体里面学历最高的一群人,很多人都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有很好的工作跟工资,甚至自己当老板的都有。

    想要依靠小说版税养活自己,科幻小说作家们还需要更加努力才行,全国有上万个作协会员,但科幻作家就三十多个,而美国那边则是有上千名科幻作家。

    虽然现在情况在改善,除了作品的稿费跟版税之后,小说家们现在还能兼任一些工作,比如写一些影视策划、剧本策划,或者给游戏写脚本。

    林翰现在有了陈佳璇这个经纪人之后,就不用自己跑去眼巴巴的给杂志社投稿,同时还能让专业人士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既然是打算出版的处…女作,普通品质的小说根本不能满足林翰的想法,他想要的是一鸣惊人,虽然现在《乡村教师》在科幻迷眼中走红,但在大环境下依然比不过一部言情文或者宫斗文。

    什么样的小说才能够在文学史上面留下自己来过的印迹?

    这必然是那种具有划时代效果的小说,让后人都一直记着,不论科幻小说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会遗忘自己。

    毕竟在科幻小说这一类型里面,法则、定律、科学技术都是最容易过时的,那又什么理由在读者们看过了复杂的矩阵世界之后,在俯瞰过十万光年的银河帝国之后,还能一如以往的遵循另外一个原则呢?

    林翰认真想了一圈,然后眼睛一亮,有目标了!

    他此前看过的小说里面,关于机器人跟人工智能的描写有很多,但大多不成体系,每个作者有每个作者自己的看法跟思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而在地球上,曾经有一本叫《我,机器人》的小说,系统的归纳了机器人三大定律,这1942年提出来的定律一直到现在都依然是科幻小说最高的准则之一,无数科幻作者或者科幻电影都是在这三大法则的约束下行文。

    在这三大定律面世之后,科幻小说作家们写出来的机器人如果不遵循三大定律,那就会被认为是不正统、离经叛道,读者们都不会喜欢,是失败之作。

    其实这本小说算得上是一个短篇小说集,以三大法则为核心,故事的表面是机器人心理学家苏珊…凯文接受记者采访的故事,她讲述了关于机器人的九个故事。

    而这九个故事就是《我,机器人》里面最重要的内容,看似独立成篇的九个故事实际上同出一源,基本按照机器人发展历程来进行,可以整合出一部机器人发展简史。

    《我,机器人》小说的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算得上是科幻小说里面最具才华的人,他是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历史上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士三人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与另外的罗伯特、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

    他一生写出过五百多本小说,内容几乎涉及了所有科学领域的科普作品,更有宏气魄宏大、严密巧妙的科幻小说。

    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作品有两个系列,一个是机器人系列,另外则是基地系列,另外银河帝国三部曲也非常有名。。

    一般来说,《我,机器人》这部短篇小说合集并不被归纳为机器人系列之类,写在最前面的机器人三大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林翰要是把这样一部小说写出来的,科幻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贡献!

    想到这里,他浑身的血液都已经沸腾起来,恨不得立即开始动笔,这三大定律几乎成了机器人的一种标杆,甚至在小说里面还会有三大定律的辩题,机器人自己对行为准则的修改会是另外的故事主线。

    小说并不是直接照搬照抄,林翰想要注入属于自己的东西在里面,而且一些时代背景跟用语也需要有所变化,他此前看过《我,机器人》的英文原版跟中文译本,觉得译本在某些程度有所缺失。

    林翰现在自己能动手完善这传世之作,他必须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用最真挚的态度来完成这部小说,希望这小说集能在自己手中发扬光大。

    闭上眼睛认真回忆着小说,林翰觉得这本机器人发展简史的故事其实读起来很轻松,没有一般科幻文的那种厚重感,可以说是最轻松的推理型科幻小说。

    故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仅开创出机器人三大法则这个全新的科幻小说逻辑,更借助机器人的反常状态来颠覆自己提出的法则。

    一边是颠覆,另外一边就是慢慢的破解,这九篇小故事里的核心冲突都来自破解“机器人三大法则”的漏洞,这破解也是读者跟小说主人公一起经历的一场紧张而又风趣的科幻式推理。

    融合了科幻和推理两种类型小说特点的阅读体验,每个故事篇幅并不大,方便人们进行碎片化阅读,但又不至于脱离主题。
………………………………

第27章 机器人三大法则

    【两千收藏加更送到,三千收藏加更什么时候来?】

    “机器人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坐视人类受到伤害而不理。”

    “机器人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机器人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经过时间的发展,其实还有一个第零法则,只是林翰现在并不想一股脑的全部扔出来,留着以后慢慢发,免得一下子冲击力太大。

    此时的科幻小说里面,作家们对机器人的描述还是“机器人威胁人类”或者说“机器人反对人类奴役”这种忧思跟恐惧中,根本没有想到还能从源头上控制机器人。

    把机器人当做是有工程师制造出来的工业产品,它们具有内在的安全机制,不会对主人构成威胁,这三大法则是机器人一切行为的根源。

    在地球上时,好莱坞众多科幻电影都同样延续了这个设定,没有擅自闯出去,只是偶尔会针对其中变种的法则做出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