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帝师 >

第320章

大明帝师-第320章

小说: 大明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死死地盯着江夏,想要看清楚江夏究竟是故作姿态,还是真的有如此打算。可是看了半天,杨廷和只觉得江夏是越来越像确定了有此打算。

这怎么行?除了江夏,大明还有谁能够去力挽狂澜?

杨廷和都忍不住有些慌了,他看了一眼杨一清,大概意思是这是你女婿,你劝劝他啊,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

杨一清直接把头一扭,没有理会杨廷和。

原本杨一清的意思是,你当我没劝过啊,我昨天晚上都已经劝大半夜了。难不成你还要我这个当岳父的给他跪下不成?

但是杨廷和却误解了杨一清的意思,以为杨一清是在为之前江夏离开时,他所做的那些事在和他置气。

杨廷和又看向李东阳,觉得李东阳德高望重又是江夏的师父,肯定会以大局为重。

李东阳也的确不负杨廷和所望,接受到杨廷和的眼神以后,李东阳问江夏:“何故近日不能出京?”

江夏扭头看了李东阳一眼,道:“师父,徒儿有私事缠身,的确不能出去。既然驰援西北一事从一开始就是首辅大人在主导,那他必定比徒儿更了解情况。徒儿贸然插手,反倒不美。”

江夏的意思很明显,言外之意就是:“杨廷和,你不是争吗?你不是要举荐严嵩吗?你不是为了这件事还要引我出京师吗?现在好了,出事了老子就不帮你收拾烂摊子,自己想办法去。”

杨廷和被江夏那一番话说的又气又怒,但是他现在又不敢对江夏发火,只得瓮声瓮气地说了一句:“各位,眼下大明正值生死存亡之际。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以大局为重,以大明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切不可因为私人恩怨就。。。。。。”

杨廷和的话还没说完,江夏突然一下站起身来,反身一脚直接将座下的椅子给踢得倒飞去。

椅子轰的一声砸在柱子上,因为材质比较好所以没什么破损,不过那声音让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朱载江一下惊醒。

朱载江惊紧张地看了江夏一眼,连忙拿起面前的一本《太祖遗顺》聚精会神的看着,一边看还一边做思索状,似乎大有一种哎呀,这书太深奥了,哎呀,太有道理了的感觉。

江夏这突然发火也把杨廷和他们吓了一跳,杨廷和还惊魂未定之时,江夏目光凌厉地看着杨廷和,问道:“杨大人,你刚才说的是什么?要我们以大局为重,以大明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要我们不要记私人恩怨?”

“早你怎么不说这句话?阳明先生剿匪平乱,战功显赫,领兵经验丰富你不用,偏偏要用那个严嵩。

我一早说过什么?严嵩此人没什么才能,只会溜须拍马,谄媚惑上。你听没听?你管没管?

那个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大局?想过江山社稷,想过黎民百姓?

如今因为严嵩在肃州只顾自己玩乐,不管京营军纪,以致京营兵将不满,军纪涣散。最后驰援不及,嘉峪关破。整出这么一个烂摊子了,你就跳出了说让我们不要记私人恩怨。

好处都让你一个人占尽了,好话也全让你一个人说尽了。你真以为这天底下有这么便宜的事?”

江夏直接将头顶上的官帽一摘,狠狠地砸在杨廷和的胸口面前说道:“听清楚了,大爷我现在辞官!这什么顾命大臣,老子不干了。你不是想要掌控大权吗?你不是想要手握兵权吗?我现在成全你。”

说着江夏转身看向朱载江,问杨廷和:“怎么样首辅大人,你要不要我跟皇上说一声,现在就写传位诏书给你,把皇位让给你如何?反正这样的事你又不是没做过。”

说完,江夏也不管杨廷和,直接就往乾清宫的门口走。

乾清宫里的宫女、太监、宫外的侍卫,五位顾命大臣以及年纪尚幼的朱载江。

他们没想到江夏不仅直接翻脸了,并且还指着杨廷和的鼻子臭骂了一顿。这等于是打脸啊,**裸的打脸啊。

不对,江夏那一番话冷嘲热讽到了极致,恐怕真让杨廷和选择,他还宁愿江夏煽他两记耳光。

杨廷和也真想学江夏那样,大吼一声:“老子也辞官不做了,大明爱咋咋地。”

不过他很清楚,他如果说出这句话,江夏指定会跑回来把官帽捡起来,然后说一句:“恭喜杨大人从此以后可以不在操劳,得以颐养天年。”

所以江夏这一个举动,他肯定是学不了的。

不仅仅学不了,并且他还不能让江夏真的辞官。

杨廷和人生之中第一次感觉如此的憋屈,年纪到了他这个阶段,按理说是很少大忧大喜了。可偏偏江夏这一手,直接令得他憋屈到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为什么?因为杨廷和悲哀的发现,他还不能真让江夏走了,他必须留住江夏。

杨廷和扭头看了王琼和夏渊明一眼,二人立刻会意,赶紧叫道:“诶,太傅大人,冷静,冷静啊。。。。。。”

王琼一边叫着,一边跑到门口将江夏拦住。

夏渊明也跟着走过去,劝道:“冷静,不要动怒嘛。太傅你和我孙儿交好,按辈分我是你的长辈。今天我夏渊明就厚着脸皮摆一个长辈的架子,希望太傅你一定要冷静。大明需要你,大明离不开你啊。”

江夏把头扭向一边,也不说话。但是脸上的怒容却十分明显。

杨廷和又看向杨一清,杨一清轻哼了一声,那意思是:“现在知道求我了,早干嘛去了?”

杨一清虽然面子上不爽,但实际心里却乐开了花。

别人不知道,其实他是很清楚的。昨天他劝了江夏一夜,江夏始终都没有答应出面接手处理吐鲁番和瓦剌大军联手进犯的事。

但是今天一早,江夏却派人送了消息到杨府,说他决定要出面了。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如柳服食过易螃蟹的丹药以后,情况好转的非常快。易螃蟹保证李如柳两年之内不会出任何问题,两年到了再服那第二颗丹药,保管能再保两年平安。

所以江夏这才决定,先处理好大明的事。

如今江夏一番故作姿态,让杨廷和彻底下不来台,心里早就有了底的杨一清看着不由觉得暗爽。

虽然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有点儿无聊。但不得不说,这样做真的很爽。

杨一清把头扭向一边,杨廷和没办法了,只得捧着江夏的官帽走到杨一清跟前道:“杨大人,麻烦帮忙劝劝江太傅吧。以往千错万错。。。。。。都是我一个人的错。”

杨一清嘴角终于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他扭头过来看向杨廷和。

能够让杨廷和如此一个顾命大臣直言不讳的认错,恐怕整个朝堂之中也就江夏有这样的手段吧。

杨一清拍了拍杨廷和的肩膀,伸手接过杨廷和手中的官帽,学着江夏的语气说道:“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改了以后还是好孩子。哦哦哦。。。。。。不对,本官失言。是改了以后,还是好大人。”

说完,杨一清走到江夏面前,将手中的官帽递给江夏道:“好了,别再闹了。这次的事你就劳累一下,相信你若成功力挽狂澜,杨大人他们不会一点表示都没有的。”

“若江夏力挽狂澜,当可任宰执。政事、兵事,皆由你负责。皇上未曾亲政之前,我们六个顾命大臣之中,以你为首。”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东阳突然开口说了这么一番话。

什么叫“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下不仅仅是杨廷和、王琼、夏渊明愣住了。就连江夏自己,以及杨一清两个人也被李东阳给弄怔住了。

宰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这是一个超脱了大明这个朝代历史的官职。

第四五一章宰执

宰执。宰是宰相,执是执政。

这个官职在大明是没有的,因为大明采用的是内阁制。对于大明来说,内阁首辅的职能就跟宋朝时期的宰执差不多。

而现在大明新君幼主,六大顾命大臣统领朝政。政事、兵事全都是六个顾命大臣一把抓。皇上没有太后协助,没有太上皇指点。也没有哪个有能力的皇室宗亲摄政。

所以江夏他们六个人加在一起,等同于大明的皇帝一般。

只不过他们六个人如今依然分成了两个派系,两个派系泾渭分明。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各自代表着各自的利益,很多时候一个问题需要纠结争论拖延很久才会有决定。

这样的格局,其实是很需要打破的。

如何打破?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六个人里面挑选出一个人来,领导其余五个人。

这样一来,平衡就会被打破。有人做最后的决断,决断事务的效率要高很多。

只是这样的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江夏,毕竟他年纪太轻了。

现在李东阳提出让江夏担任宰执,在皇上亲政之前领导其余五个顾命。这个提议江夏也就当听听就算了,杨廷和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但是杨廷和却皱着眉头沉默了,似乎真的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

江夏冷笑了一声,心中暗自嘲讽:“装,我看你能不能装出一个a与c之间的东西来。”

谁知道杨廷和最后竟然点了点头,说道:“好,这件事我答应。只要江太傅这次能够把吐鲁番和瓦剌的联军赶出大明,那么我就同意由太傅大人任宰执一职。”

杨廷和表态以后,杨一清连忙表态:“此事我举双手赞成。”

李东阳看了一眼王琼和夏渊明,问道:“你们二人如何?”

王琼和夏渊明极有默契地对望了一眼,二人同时点头道:“我(老夫)也没有意见。”

“好。”李东阳点了点头道:“口说无凭,我们现在就写下圣旨请皇上盖印。一旦太傅大人凯旋归来,我们就立刻宣读此圣旨,让江大人统管政事和兵事。”

“好。”众人纷纷附和。

江夏死死地盯着杨廷和,他搞不懂杨廷和为什么会同意这件事,为什么会让步。因为这件事一旦促成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杨廷和都不会是一件好事。

比如那些还在观望的人,从此以后肯定会首先选择投入到江系之中。那些已经投入到杨系的,同时也有可能背叛杨系,改投江夏的江系。

总之这一切对杨廷和绝无任何好处,江夏实在是想不通杨廷和为什么会答应。

不过管他呢,反正他已经答应了。自己本来就已经决定了要去接手对战吐鲁番和瓦剌大军,成了能够有此好处也不错。不成也没什么关系,反正不会有处罚。

就算事后杨廷和想要反悔,这件事也能恶心他不短的时间了。

如此一来,江夏也不再多想,只是笑着对杨廷和躬身行了一礼道:“多谢杨大人如此慷慨。”

说完,江夏哈哈笑了两声。

杨廷和突然也对江夏行了一礼,一脸嘱托的表情:“也请太傅大人此次多多费心,一定要把吐鲁番和瓦剌的大军赶出大明,弥补老夫犯下的差错。”

江夏略微一怔,心中倒是有些迷惑了。这老头不会真是幡然醒悟,觉得自己要以大局为重,暂时不争权夺利了吧?

江夏想了想后,也不论杨廷和这是真心还是假意,点头道:“杨大人放心,江夏一定全力以赴。”

接下来,杨廷和亲自执笔写下了封江夏为宰执的圣旨,接着六人一起去找朱载江请玉玺。其实这就是一个过场,难不成他们找朱载江要玉玺,朱载江还能不肯?

在圣旨上盖下玉玺以后,圣旨就先由李东阳保持,只待江夏凯旋归来就公布出去。

敲定此事以后,江夏他们再请一道圣旨,封江夏为“西北平乱大将军”,拥有调动天下兵马之权。

当然,这只是临时性的。

等江夏班师回朝了,就得把兵权重新还回来。

江夏出了皇宫以后拒绝了杨一清吃酒楼喝酒的邀请,而是先去了一趟讲武堂。

这一次去接手西北之战,不得不说江夏这讲武堂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从成立到现在,讲武堂也训练了接近小半年的时间。也许他们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绝对足够精锐。

江夏来到讲武堂没有提前跟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就进入到了讲武堂里面。

刚刚走到讲武堂的门口,江夏就听见里面有“哈!哼!哈!咦!”的声音发出来,看来里面正气势如虹啊。

江夏刚准备往里面走,两名守在门口的锦衣卫立刻伸手拦住江夏,问道:“何人?讲武堂重地,不得乱闯!”

“大胆,此乃当朝太傅江夏江大人。”跟在江夏身旁的韩慕枫道。

说完,韩慕枫取出了一块铭牌递给那锦衣卫。

锦衣卫一看大惊,两人共同跪地道:“参见太傅大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

“尽忠职守,不知者无罪。”说完,江夏摆摆手,走进了讲武堂。

讲武堂的课程可分为文武两大类。文的一类,主要是兵书学习、战例分析、行军经验、以及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知识。

武的一类,主要分体内列阵、训练、箭术、拳脚、刀枪棍棒以及骑射等等。。。。。。

江夏进入讲武堂里面后,就站在角落处,看着院子里的学员们训练。

由于不同的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