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月-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保笑了,拿着箱子回到了宫中。
第二十三章 扳倒巨擘见真章
……
朱翊钧找了一个时间,请张居正和吕调阳一块儿用膳,他发现吕调阳非常有思想,也非常稳重,是一个可以信赖之人。
他还接见了顾命大臣、三辅高仪,试图旁敲侧击地探听高仪对高拱和张居正的看法,却发现高仪装聋作哑,故意装作听不出来,只是唯唯诺诺。
他一下明白了,高仪肯定是明哲保身,哪边都不偏向的那种人。于是,好好安抚一阵,让他走了。
……
皇宫内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高手已经逐渐了织密了防护网。
卫戍部队的虎符,也已经牢牢搛在了冯保最可信之人的手里。
……
登基后第六天,新皇帝朱翊钧首次上朝!
高拱带领百官走在通往大殿的台阶上,格外意气风发。从今天开始,他就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在走进大殿门口的时候,他注意到一个细节,大殿门口站着一些穿着百姓衣服的人。他问了问旁边的卫士,卫士回答:“这是京城从民间选出来的代表,有八旬老人,有妇女儿童,还有青壮年,都经过严格审查。一会儿新皇帝上朝时跪在殿门外,一睹天子风采。”
听到这儿,他不由地笑了笑,心里暗想,这个小皇帝还有点意思,挺会笼络民心,虽然不太合体制,但至少比微服私访要安全得多。
刚刚领着文武百官分班列好,不一会儿,新皇帝和太后就来了。
群臣山呼万岁,响彻朝堂。
皇帝显然也很高兴,将手一伸:“众位卿家不必多礼,快快平身!”
“谢皇上!”满朝文武都还沉浸在登基大典的喜悦中,朝堂上一派祥和氛围。
冯保一抖拂尘,高声叫道:“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高拱上前一迈步:“臣高拱,有本奏!”
朱翊钧微笑着向他示意:“首辅请讲!”
高拱回顾一下四周:“臣已与众大臣商议,陛下登基之后,海内归心,天下大安,陛下也即将年满十八岁,臣等按照先例,恳请陛下亲政!”
皇帝回头看了看李太后。
太后点点头,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主动应答:“准奏!我儿翊钧已经长大成人,也已逐步学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哀家作为其母亲,今天应众大臣之提议,还政于翊钧,望众卿家继续相扶皇上,开创大明新的伟业。”
众臣都拜倒高呼:“皇上万岁!太后万岁!万万岁!”
一派热闹欢庆、喜气洋洋之后,冯保又叫:“有本再奏!”
朱翊钧的眼神和张居正有了一个正面的短暂对视,很快,张居正一闪身站到了正中:“臣有本奏!”
此时,皇帝明显感觉到李太后一下紧张起来,右手抓住了自己衣服的后摆。
决战的时刻到了!他的心也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而此时的高拱,却根本没有察觉,还喜笑颜开地看着张居正,以为他是想再提一个什么临场助兴、锦上添花的建议,让自己提请皇上亲政的喜悦之情延续,也让这朝堂上的欢快气氛更热烈浓厚一些。
张居正确实提了建议,但却完全出手他的意料,既不是什么临场助兴,更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一针见血、落井下石的狠招,就象高拱当时参奏戴才那样一剑封喉:“臣张居正参奏首辅大臣高拱,出言不逊,藐视圣上权威!”
高拱完全石化了,他根本没有预料到张居正会说出这样的话,眼睛呆呆地看着张居正,张大了嘴,根本说不出话来。
张居正冷眼瞟了他一下,开始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地举例陈述,每个字都象一把刀一样,深深扎在高拱的心口之上。
“五月二十五日,先帝仙去,高拱接遗诏被任命为首辅顾命大臣之当天,就私下对京兆尹刘知丰、户部侍郎王远同说‘十多岁孩子,既无气力,见识亦短浅,如何治得天下?还得靠我等重臣。’”
“五月二十八日,兵部尚书戴才伏法当日,高拱私聚群臣,在首辅府中大肆设宴,并于席中大放厥词‘没有我高拱,何来今日朱家之繁盛天下?恐怕早就落入旁人手中矣!’”
“六月十日,皇上登基当日晚,高拱竟于府中接受百官朝贺,如小朝廷一般,对众臣歌功颂德全盘接受,更有甚者劝其黄袍加身时,他竟然大言不惭地笑道‘今日黄袍加不加身,有何相异?’”
“种种实例均有当朝大臣为证,高拱名为首辅大臣,实则想做太上皇,欲操纵皇上和太后,实属大大不敬!”
“叔大!你!”高拱大叫一声,觉得一口鲜血已经憋到了嗓子眼,此刻他充分体会到了戴才的感受。
但是高拱就是高拱,绝不甘心束手就擒,只见他瞪大眼睛,发出一句炸雷式的呐喊:“你说这些,有谁能为证?谁能为证?”
本来张居正列举完例子之后,朝堂上开始议论纷纷,可是高拱此声呐喊过后,朝堂如墓地一般死寂,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高拱看到没有人站出来,就象绝处逢生一样,迅速恢复了元气,整个朝堂都是他的大笑声:“哈哈哈!张居正啊张居正!这就是你的人证与物证么?究竟有谁和你是真正站在一起的呢?”
张居正陷入了沉默,朱翊钧亦是如此,此刻已经紧张得心都快从胸腔中蹦了出来!
这已经是最紧要的关头了!如果这时没有大臣愿意站出来,别说扳倒高拱了,很有可能全线溃退,一败涂地,所有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高拱会带领群臣像当时废掉朱存孝、张贵妃和戴才一样,把自己、母后和张居正统统废掉,另立新君。
这个加九锡的首辅,真要象历史上董卓那些人一样,谋朝篡位么?
想到这儿,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却用目光扫了一圈群臣,寻找着可能熟悉的面孔,他先是看了一眼高仪,看到高仪低着头,知道他仍持中立,便迅速移开了目光,停留在了吕调阳的身上。
吕调阳看到了皇帝的目光,身子震了一下,似乎经历了一番内心挣扎,他咬了咬牙,鼓足勇气,移步站在了张居正的身后。
只是这一站,迅速打破了僵局,而且就像波浪连动一样,带动了整个形势的变化!
很快的,刚才张居正提到的两个证人都站了过来:“臣京兆尹刘知丰、臣户部王远同,愿意为证!”
这两个主要证人站过来后,大批持观望中立态度的文武官员开始动摇了,纷纷在张居正身后站起了队。
“臣兵部王宜宇,臣工部张东良,愿意为证!”
一个又一个!
朱翊钧看到这边的人越来越多,一颗高悬的心终于放松了些。但是他的脸上始终没有任何表情,居高临下地看着台下,又扫视了一遍全场,然后适时地看了一眼冯保。
冯保会意,向前抖动了一下拂尘。
高拱眼见张居正身后的人越来越多,大势将去,刚想张嘴反驳,组织反击。可就在此时,那些站在大殿门口的“百姓代表”接到了冯保的信号,纷纷走进殿来,站在张居正的身后,高声表奏:“臣等,愿意为证!”
高拱仔细一看,这才看清楚了!刚才这些人都带着伪装,现在已经都把伪装除去了!
里面有高拱最信任的“间士”刘一鸣,有高拱捏着他的死穴——他的父母;有派去张居正那儿的“女隐者”雨竹、自己最宠爱的流英;还有戴才的夫人尤氏和戴庸的媳妇魏氏。
更可怕的是,就像高拱当时手里拿着戴才通敌的信件一样,刘一鸣手里居然也拿着好几封信,估计是自己与织田信长等人通信的密件,魏氏手里还拿着一张字据和一万两银票,估计也是自己当时收买戴庸立下的。
“罢了,罢了!”
高拱自知大势已去,今日之自己,已经成为第二个戴才,必死无疑,一代首辅即将变成午门外之刀下亡魂。
他一边大笑一边摇头:“张居正,你扮猪吃老虎,演的太好了!我高拱今天认栽了!”
张居正却根本没理高拱,象没看见他一样!
高拱“扑通”一声在朱翊钧面前跪下,想最后向皇帝作最后的申诉!
但这时他看到皇帝的眼睛,那种幸灾乐祸和杀气腾腾的眼神让他吃了一惊!
聪明的高拱很快明白了所有的事情:“皇上!你……”
他其实很想说:“你这个小皇帝,你才是真正扮猪吃老虎的人!”但话到嘴边,却改成了:“有张居正这样的人,你一定会成为一代明君!”
说完,认定自己必死的他,头也不回,一步一步地向宫门外走去!
他的身后,传来了冯保诵念圣旨的声音:“首辅高拱,恃功自傲,出言不逊,以下犯上,本应推出问斩,念先帝托孤之重,且诛杀戴才有功,保全性命,准其告老还乡,安享天年,永不复用!”
他先是一愣,圣旨中并没有提及自己私通东瀛之事,而且只是免了职权,让自己告老还乡,不禁停了脚步,却仍是没有回头,径直而去。
……
末了,朱翊钧感觉到了一丝轻松,胸中压抑的情绪如冰雪般消融!
但不知为什么,高拱最后那句话一直在他耳边回响:“有张居正这样的人,你一定会成为一代明君,一代明君……”
第二十四章 得意忘形放浪身
朱翊钧起身扶着李太后缓缓走出大殿,看得出母后现在也能高兴,欣喜之情浮于眉梢,身旁冯保的步伐也一下轻盈了许多。
确实是,做了这么多事情,经历这么多坎坷,太不容易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欣喜欢庆之余,他隐隐觉得有些许担忧,在心头萦绕不去。一是高拱最后的那句话,好象在暗示着什么;二是高拱走出大殿门后,整个朝堂并没有欢呼雀跃,而是有一种近乎可怕的沉寂。
这些文武百官,平时不都觉得高拱咄咄逼人么?为什么这样的人被扳倒了,他们却显得不是很高兴呢?
……
李太后显然还不急着回慈宁宫,让冯保把乾清宫的密室打开了。
朱翊钧估计太傅张居正一会也要来,心里做好了准备接受老师的夸赞。
没想到李太后这时对冯保使了个眼色,他识趣地退出了密室,只剩下了母子二人。
皇帝有些发懵,但一抬眼看母后的脸,不由愣住了,她竟然满脸都是泪水。他赶忙走近了安慰她,轻轻拍着她的肩膀。
李太后一下扶住儿子的肩膀,失声抽泣起来!
皇帝知道这是因为心里压抑的时间太久了,所以情难自抑!确实不容易,太难了!还好母子同心,联合众人,恩威并重,时至今日终于扳倒了最危险的高拱,顺利亲政,新皇帝的位子,算是真正坐稳了!
他不禁也动了情,流下了眼泪!
母子二人唏嘘感叹一阵,门外冯保轻轻叩墙:“太傅来了!”
皇帝拍拍母后的背,直起头来,轻声劝说:“母后!其实这是好事,恶狼都赶跑了,我们应该高兴当‘喜洋洋’之羊才对。”
“对,这是好事,要高兴,喜气洋洋的,今天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李太后被儿子的比喻逗得一下破涕而笑,掏出丝绸手绢擦了擦眼泪。
太傅张居正走进了密室,一进来倒身就拜,看得出来一贯稳重冷静的他现在也是一副欣喜万分的模样:“臣张居正,向圣上、太后道喜了!”
皇帝和李太后都连忙叫道:“太傅平身!”
李太后的眼泪又下来了:“太傅莫要客气!要不是外有太傅,内有冯保,我们母子二人,到现在也不知道在哪个冷宫锁着呢!”
张居正对着太后一拱手:“太后!您过誉了!这都是您和圣上的功劳,我们两个只是跑跑腿,打打下手而已。臣今日还要特意贺喜太后,是您的高风亮节和谆谆教诲,生养了如此冠绝群伦之当今圣上!”
说到这儿,他顿了一顿,用着赞许的眼光看了一眼皇帝,继续向太后禀告:“太后!实不相瞒,当时力主借高拱的刀杀戴才,一举铲除张贵妃和五皇子,是圣上的主意!今日朝堂上对高拱采用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是圣上的主意。”
“包括老臣后来和冯保聊过才知道,那天抓住‘间士’刘一鸣的三个奇招‘狸猫换太子’、‘投石问路’、‘引蛇出洞’,还有后来的‘反间计’,这些都是圣上的主意!当今圣上,一定会是千古明君!”
李太后听到张居正这么说,惊诧了半天合不拢嘴,但是见他确实说得非常诚恳,这才表示相信,笑了起来,用手使劲搓了搓儿子的头。
皇帝的心里此刻就象喝了蜜一样甜,刚才的那些隐忧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会儿要是有点儿酒就好了,应该好好地庆祝一下。
此时,旁边的冯保好象会猜人心思一样,迅速看出了皇帝的想法,笑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