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接过来看,看完后,晏殊大惊失色,道:“太后,此子心胸广阔,天赋过人,将是我大宋未来之栋梁之材。”
“天赋过人倒有了,气节似乎也有了,可此子却很要强。”老太太有些懊恼,屁孩子,与自己争辨,一句也不让一句的。若不是哀家胸襟同样宽大,你能兜得起吗?
“他是少年,年少轻狂终是有的。并且除了数次是巧合,也没有听到什么他凭借才华,做出张狂的举动。”
“哀家知道了,你们退下去吧。”
但此时晏殊心中后悔,又犯了爱才的毛病,拉着宋祁,来到中书,看到几位宰相,埋怨道:“几位相公,郑家少年如此才华,为什么不将他留下来,放在太学?”
“晏学生,你这是……?”薛奎疑惑的看着晏殊,这事儿都过了好些天,为什么将它翻了出来。
晏殊一五一十的将今天宫里的事说了出来。
这几首词越唱越火,中书里许多官吏还在猜测这四老的来历,闻听后,一起围了过来,就象听传奇故事一样。然后一个个面面相觑。
也许郑朗说了一句大臣可以奢侈,可人君必须俭朴的话,让夏竦满意。反正言者无罪,这非是丑闻,没有必要张扬,也没有必要保密,于是再次将那天宫中的对话说了出来。
一干官吏有些晕,这成了什么,整个传奇故事,纷纷讨要王博文誊写的那篇文章。
到了此时,郑朗在京城那段时间的真相才渐渐揭开,不过传到民间去,还有些日子。
晏殊听完了,也明白了,再想一想,回家让他孝敬几位母亲是假的,当时几位宰相皆摸不清太后的最终想法,奖是奖,罚归罚,留在京城继续惹事,不如让他回郑州,来个清净。
不好说什么,叹息的回去。
宫里面老太太却在沉思,两个大才子肯定了字的价值,让老太太为郑朗的奇思妙想折服,于是想了半天后,对罗崇勋说道:“你派几个人,到郑州秘密查一查这个少年的底细。”
“喏。”罗崇勋下去。
这个比较好查,又离得近,几天消息就带了回来。
将一叠子邸报看完,老太太问道:“罗卿,你说这个郑家子改邪归正,究竟是为了几位母亲,或者是为了那个行首,或者是被高衙内打痛了?”
老太太暂时不想做皇帝了,于是精力比较旺盛,也显得很无聊。在宫里,充当了一回福尔摩斯。
罗崇勋不知道怎么回答,答案也许他心中有,可得观察老太太的反应,小心的答道:“最后一条大约不会,进了开封府大牢都不怕,怎么让高衙内一顿痛打,就打得改邪归正了?”
“罗卿,言之有理,那么前两者那一种可能极大?”
罗崇勋又瞅了瞅老太太的脸色,没有什么怒气,只有好奇,大着胆子答道:“孝顺恐怕也有之,臣也读了邸报,上面写着郑家子几位母亲相处和睦,好象平时,此子对几位母亲也很恭敬。”(注)
“嗯。”老太太满意的点着头。
罗崇勋见老太太首肯,大着胆子说道:“有可能也因为那个行首,所以才写出那些长短句。”
说完了,不由低头笑。
这个小孩子,倒是一个多情种。才多点大?
老太太也感到好笑,复又问:“但哀家却听闻他来到京城后,并没有去什么不好的勾栏。”
罗崇勋沉思了一下,道:“启禀太后,依臣猜测,那时他还小,第一次看到那个漂亮的行首,惊若天下,所以冲动的与高家衙内拼命。后来臣又听说另外两个行首,向他示好。见得多,心就淡了。或者他身边的小婢已长大一起,对他贴心,归真返璞……”
不愧为老太太头号心腹大太监,连返璞归真都说了出来。
“倒有可能,可终改不了风流的性子,于是不顾崔家的反响,又纳了那个行首江杏儿在身边服侍。”
“太后言之有理。”
“还有那孩子,未受过正统教育,才思有了,于是瞎琢磨,居然连儒家大义,都敢篡改,美其名曰悟道……”
“太后……”罗崇勋说不下去,太后这话儿有些贬了,那不是篡改,是真在悟道,自己进宫后,读过很多书,与王府尹对答,很有道理啊。可他敢说太后,你说得不对嘛?
“不过也幸好,家中有几位慈母,有身作则,树立了好榜样,没有使这孩子走上歪路。”
“是。”
老太太权谋之术,绝对在宋朝挂得上号的,然而让她破案子,准得很麻烦。那叫以身作则吗?这叫慈母多败儿!若不是换了一个人,原来的郑朗还不知变成什么样子?有可能郑家此刻都败光了家产,一家人开始家破人亡。
然后老太太又好奇的将邸报重新翻看,有传奇,有香艳,就象看故事书一样,看得津津有味。然后又说道:“这四个笔筒经过青楼女子之手,倒不便放在大雅之堂,我儿也喜欢书法,送给他赏玩一下,再送到秘阁里。”
“喏。”罗崇勋道。
但心中已经清楚老太太意思了。送给小皇帝,不是这几件物事,是将来的人!虽经过青楼几个女子之手污过,可放入秘阁,也代表着老太太的慎重。心中弄清楚老太太意思了,于是很小心的说道:“难得有这几位慈母,元旦将至,太后是否赐一些布帛做为赏赐,也能为天下做一个表率。”
“罗卿,你此议甚好,不过替哀家传一道懿旨……”
听完了,罗崇勋脸上表现很精彩。老太太,你既然喜欢这个少年,又何必如此折腾呢?
PS:宋朝太监在皇帝面前权高或亲信者自称臣,贱者称奴婢,老奴,对外自称某,与正规臣子差不多,可见宋史宦官以及宋朝小说一些记载。甚至象童贯在皇帝面前也自称某。
第七十五章 幽兰
“郑郎,为何如此待这些字画?”江杏儿看到郑朗将刚刚临摹的一幅画随便的又放在那一大堆纸里,心痛了。
说完,又将这幅画捡了起来。
这是一幅临摹唐伯虎的《落霞孤骛图》。后人所知的是唐伯虎善画仕女图,其实不对的,他是一个全才,仅在绘画上,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落霞孤骛图也是唐伯虎的代表作之一,最巧妙的是布局。要画的是“秋水共长天一色”,但水很少,五分之四的篇幅画了山石树人楼阁,一皴崇岭之外,才是茫茫的湖水。
用山的高,物的实,对了水的虚,细看去,更觉得水色苍茫,长天无际。
郑朗仅是临摹,不过江杏儿也懂一些,察觉出来这幅画的不寻常。
“丢下吧,若不是四儿阻,我早就将它们一起丢掉。”
“为何?”还没丢掉,江杏儿就肉痛起来。
“你还不懂,它们缺少了灵魂,也少了灵气,不值得保留。”现在作画,完全是在临摹各家名作,就算误差不大,也不能说成功之作。无他,是自己的东西,该是一气呵成的地方一气呵成,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但临摹别人,一笔一画,粗看看不出,细看就能看出它的呆板。
后来内行人收藏字画时,也多用这一点判别真假。
临摹是必须的,比如张大千成名后,还多在临摹,先学石涛、张风等人,接着又转向了唐寅、张渥,又上溯到唐宋。可那时候,他已经带有自己风格,如《仿倪云林秋水清空图》,是临摹之作,但比起原图更加完满繁复。抛去年代关系,艺术价值也比原图只高不低。这是第二步转换过程。直到晚年,对泼墨手法更加熟练,信手画出了一幅《山园骤雨图》后,才真正拥有了自己一片天地,接着巅峰之作《幽谷图》跟着出现!
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
郑朗在书法上,努力突破,似乎欲破未破,可在绘画上,至今没有进展。
全是临摹,所以郑朗说,少了灵气。
想要突破,会非常慢,并且如今郑朗分了太多的心思,科考上的一些知识,经义,字,琴,进展更慢。不过郑朗也不急,绘画仅是爱好,不是当务之急。
说着,又将它随手放在那一叠厚厚的字画稿上。
道:“走吧,我们看一看陈四娘去。”
毕竟算是自己的老师,嫁过去也有一个来月了,不知过得好不好。
拉着恋恋不舍的江杏儿与四儿,向沈村走去。
天晴了,但积雪没有融化,田埂上依是铺着一层酥雪,踩上去绒绒的,不时的发出咯吱的响声。
沈村离郑家庄不到三里地,共有五十几户人家,是一个中等的村庄。年关将近,有许多人家开始准备年货了。给小孩子置一些新衣服,买一些酒肉,羊肉金贵,多是准备的猪肉。
当然,猪肉虽贱,穷到没有办法时,苏东坡也只能吃猪肉。
百姓的生活不算太好,尽管北宋大治了很多年,可许多佃农家中,依然很寒酸。只能相对来说,比起唐朝部曲惨无天日的生活要强。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毕竟这时代,就是这种生产力。
看到郑家子难得出门,沈村百姓一起出来围观。
笑了笑,进了沈大郎家中。陈四娘正在替几个孩子缝衣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沈大郎笨手笨脚的给郑朗沏茶,陈四娘爱嗔的轻啐:“看你的样子。”
沈大郎嘿嘿一笑。
仅是二人的表情,郑朗就无需再问。
还有三个孩子,大闺女十四岁,听说订了一门亲,快到出嫁的时候。郑朗瞄了一眼,羞涩的站在陈四娘身后,看着郑朗,身体半大,肯定没有发育好,这就要结婚?很悲催的年代。
小女儿小,不怕人,用乌黑的大眼睛也瞅着郑朗。倒是与郑朗一般大的男孩子,似乎性格内向,站在角落里,有些紧张,有些畏惧,还有一份好奇的看着郑朗。
“茶水简陋,郑小郎,包涵。”沈大郎端过茶杯,憨厚的说道。
“不用客气,我说几句就走。四娘,我去了一趟京城。”
“大郎,是怎么回事,奴在家中听闻后,心中十分担心。”
“一些误会,没有事,不过刻意去了一些坊市看了一下,有一些琴质很好,开价也不贵,但发生了一些事,只能匆匆忙忙回来。下次,我若再去京城,带一把给你。”
即使不贵,能入郑朗眼的,也不会低于百金。
倒不是暴利,好琴对材料有着严格的要求,而现在取材又十分困难,成本高昂,再加上优秀的斫琴师少,所以能上手的好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大郎,不必。当初奴是为了谋生,又孤苦伶仃,不得己,只能以琴作乐。自入沈家后,奴琴弹得少了。”说到这里,脸上又露出笑容,这种充实的生活,才是她最想要的。又道:“以前只是看到你先父那把琴很好,弹奏时舒服,音色洪亮,倒不是想据为己有。天下好物事很多,又能占得过来吗?”
郑朗不语,不知道陈四娘这样做对不对,若真将琴技放下,他心中还是感到很可惜。
陈四娘又说道:“奴也斗胆说一句,大郎才气天下罕有人能及。不过大朗似乎误了岐途,过于贪婪,贪好字,贪好学问,贪好画,贪好琴,可贪得多,就会分心。其他的奴不懂,比如琴道,无他,一是手熟,手熟了巧就有了。二是心诚,奴听闻古人弹琴前,必须净手焚香,不是对琴敬重,而是要静心,无为才是为,这样才能弹好琴。”
“受教。”郑朗拱手。
但能不能改正,未必。又说道:“四娘,麻烦你将你那把琴拿来。”
四娘将琴抱来,郑朗坐下,弹了一曲《幽兰》,这是陈四娘临出嫁前,才教郑朗弹奏的,此曲手法也很多,有勾(右手中指向内拨弦)、挑(右手食指向外拨弦)、撮、跪(左手无名指屈回,以末关节外侧按弦)、历(连拨两弦或数弦)、轮(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连续向外拨弦)、半轮右手无名指与中指依次向外拨弦)等等。特别是跪指法,指所用之处,皮肤嫩薄,初用时会很痛,只能先做虚按,过了一段时间皮肤适应后,才能实按。
这都是技巧,若没有陈四娘的教诲,纵然郑朗记得再多的曲谱,也未必能将琴弹好。
长达近十分钟的曲子弹完后,将琴递到陈四娘手中,说道:“请。”
这是让陈四娘再弹一遍,观摩并且进行比较的。
“奴献丑了。”说完,陈四娘手搭在琴弦上,弹奏起来。即便她说很少弹琴,也比现在郑朗琴技高明。一曲弹完,郑朗丢下了两缗钱,然后离开。
四儿追上来,奇怪的问道:“大郎,为什么走得那么急?”
“我是来看看她过得如何。刚才一曲高洁而不甘的《幽兰》让她弹得如此的平和安祥,我还能说什么呢?”
“原来如此啊。”
江杏儿跟在后面,不知道是不是陈四娘的境遇,使她产生了联想,走了几十步路,忽然说道:“大郎,让奴替你暖床吧。”
第七十六章 最要得
暖床现象,许多大户人家都有,孩子小,让一个小丫环在天冷时,先将被子暖和了。
对此,郑朗也不排斥,不必刻意追求奢侈,也不用刻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苦逼的主。不过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