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908远东狂人 >

第325章

1908远东狂人-第325章

小说: 1908远东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各自推举了一名候选人,那么,为什么不将分歧交给国会的议员们去解决呢?现在贵国号称‘共和’,总不能将国会当成摆设吧?”

  这话说得尖刻,但也是事实,现在无论是北洋集团还是联合阵线,他们都把国会完全晾到了一边,就连此次南北和谈,国会也没起什么关键作用,这个国家的国会可不就是摆设么?

  朱尔典的话也让宋教仁猛然醒悟,连道自己糊涂,以前总想着要将宪政的理念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可是现在,却放着这么一个好机会而不去利用,岂非就是那所谓的“当局者迷”么?

  不过宋教仁更明白,内阁总理人选这事他做不了主,说到底,现在的这个局面是赵北带着军队打下来的。没有赵北的支持,他们这帮宪政派就也会成为摆设,所以,这内阁总理的人选问题必须交由联合阵线庶务委员会去讨论,然后再交由赵北最终定夺。

  但是另一方面,赵北肯不肯同意由国会公推公举内阁总理还是其次,关键是,如果他不肯退出这个内阁总理之争,那么这一切就无从谈起!

  当初陶成章遇刺之后,为了换取赵北的全力支持维持一个政治联盟角逐国会选举,宋教仁那帮宪政派不得不做出重大让步,直接导致联合阵线委员长的权力过大,庶务委员会没有能力直接限制委员长的权力,必须通过全体党员代表大会才能对委员长实施监督和制约,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宋教仁也无能为力。

  现在,宋教仁已迫不及待的期待着那个全体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了,或许,到了那个时候,赵北的权力就会被制度限制起来。

  “公使先生的建议有些道理,我个人没有意见。不过具体事务不由我做主,仍需联合阵线庶务委员会开会讨论,也需要委员长的批准。既然内阁名单尚需进一步磋商。那么,我们现在不妨来商议一下山西北洋军撤防的问题吧。”

  宋教仁明白,他对内阁的事情暂时是无能为力了,所以明智的换了个话题。

  由于联合阵线在河南的主力部队在渡过黄河之后就立即开始了北伐,无法立即对山西的驻防北洋部队实施夹击,因此,虽然联阵部队已从陕西进入山西作战,不过他们的战略只是拖延,拖住山西驻防北洋军的脚步,策应北伐部队挺进直隶,目前来说。山西没有发生大的战斗,双方都很“克制”,山西的北洋军也没有回防直隶的迹象,现在局势相对平静下来,联合阵线就打算和平接管山西,以扩大影响,进一步控制更为广阔的地盘,完成赵北制订的北方战略,并以这种和平的方式减少精锐部队的伤亡,为下一步的战略准备军事力量。

  山西北洋军撤防的这件事赵北催得很急,这两天里连拍电报,这让宋教仁非常奇怪,询问赵北,但是得到的回答也是非常模糊,只知道可能与陕西的局势有些关系,现在这种时候,联合阵线的后院可不能起火,这个道理宋教仁懂,所以,在山西北洋军撤防的问题上他也非常卖力,昨天一整天,他都呆在陆军部里,与一帮北洋军高级军官讨论此事。

  另一方面,对于北洋集团来讲,数万人的部队被困在山西进退不得,这实在是对那捉襟见肘的军事资源的巨大浪费,即使联合阵线不提出撤防山西的要求,北洋也会想办法将山西部队调回直隶的,至于以后是留守北方保卫根据地,还是调往南方增强南方北洋集团的军事力量,目前北洋内部尚未统一意见,不过也必须先把部队调回直隶再说。

  所以,在南北和谈会议上,这个北洋军撤防山西的话题是谈判双方难得的投契之处,几乎没费什么口舌双方就达成了一致意见,联合阵线的部队退出直隶,以此交换北洋部队撤出山西。这个交换看似公平,但是实际上北洋集团是吃了大亏,因为这样一来的话,整个直隶地区就处于联合阵线军事力量的夹击之下了,只要赵北愿意,他随时可以从西、南两个方向夹击直隶和京津地区,战略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联合阵线一方。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的北洋,最紧迫的任务是吃饱饭以免饿死,而不是挑三拣四吃山珍海味,如果不是列强的缘故,只怕联合阵线已经打到京津地区了,哪里还轮得到跟人家讨价还价?

  也正是这个原因,宋教仁现在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徐世昌、段祺瑞等北洋元老的积极响应,再加上昨天陆军部里的那场冗长的军事会议也不是在唱戏,因此,双方在居仁堂只仔细的讨论了半个小时,就将山西北洋军撤防的时间表初步的制订完毕,就等联合阵线庶务委员会批准了。

  虽然此次总统府的会谈没有取得完全胜利,不过宋教仁还是比较满意的,当他离开总统府时,代理大总统徐世昌还特意亲自与他同乘马车,送了一路。

  赶回投宿的旅馆,宋教仁立刻向郑州的联合阵线**武装力量总司令部拍发了两封电报,头一封是关于山西北洋军撤防的事情,后一封是关于内阁总理人选搁浅的事情,为了说服赵北,他不得不刻意提到英国公使的态度,毕竟,赵北虽然是个“狂人”,可是却不是疯子,这一点,宋教仁深信不疑,因为一个疯子是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成就的。

  给赵委员长拍完了电报,宋教仁才用更为简短的字句向联合阵线庶务委员会拍发了两封电报,算是给那帮马屁精委员们一个交代。

  在宋教仁看来,作为一个监督与辅政机构,联合阵线的那个庶务委员会已经失去了意义,不仅已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恐怕连这个联合阵线本身似乎也已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如果连全体党员代表大会都无法限制住赵北的权力的话,那么,宋教仁并不介意将这个由自己一手缔造的政治联盟放弃。

  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就是要学会放弃,甚至是背叛。

  而这,也同样是赵北的信条。

  第一卷 时代先锋 第389章 升官发财(上)

  第389章 升官发财(上)

  一列北行的列车正在全速行驶。由于河南战役已经结束,而且北伐部队也停止了前进,现在的京汉铁路南段已恢复了正常的交通,民用列车已可以按照新的时刻表恢复运营,虽然铁路线上还可以看到很多军用列车,但是商业交通确实已经恢复了,尤其是河南至湖北这一段铁路线,民用交通已恢复至战前状况。

  这列正行驶在豫北原野上的客车就是来自于汉口火车站,终点站是郑州。

  由于战乱尚未完全平息,敢于出远门的人不是很多,这列客车就显得格外的空,乘客中也以商人和军人居多,一些记者、学生打扮的人也点缀其中,中途下车的人也不多,看起来他们的目的地似乎都是郑州。

  作为这些乘客中的一员,黄瀚丞老先生带着几名仆人就坐在一节普通车厢里,本来仆人们建议乘坐头等车厢的,可是黄瀚丞却坚持坐在普通车厢里,这一来是因为囊中羞涩,二来也是找个说话的人,现在头等车厢里坐着的那几名乘客清一色都是洋人。黄瀚丞跟他们找不到共同语言,而且他也不怎么会说洋话。

  现在,正与黄瀚丞老先生说话的是一名同样来自湖北的商人,不过却不是来自汉口,而是一名黄陂的牛贩子,姓黎,而且据其本人说,那位黎元洪是他的远亲,至于是否是实话,黄瀚丞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这名黎姓商人从谈话中透露出来的商机。

  “老黄啊,我跟你说,现在你不如也跟我去贩牛,那租界里头的洋人可是很喜欢吃咱们中国的牛肉,比外国的牛有嚼头,为啥?因为咱们卖给租界的不是肉牛,那都是耕牛,天天下地干活,那一身的踺子肉,外国那些圈养的厉害不了的,再说了,从外国千里迢迢把牛贩到中国,那价格也高,外国人也吃不起啊,所以呀,老黄,你听我一句劝。赶紧把你那‘黄志成’老店给转了,也去贩牛吧。洋人可是把牛肉当饭吃的,从乡下收牛,贩到租界去,少说也是一倍的毛利,可不比你那拆货业一厘一厘的赚爽快得多?去年没开仗的时候,我跟人合伙,往青岛贩了批牛,也就那么几百头,卖给了德国人,后来分帐的时候,我算了一下,这一趟下来,我的本钱翻了两倍,这贩牛可是好买卖。”

  那牛贩子讲得可是口沫横飞,黄瀚丞只是静静的听着,但是却没怎么动心,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这些牛贩子之所以能够从这贩牛的买卖中翻倍的赚着本钱,主要原因是因为那些收购来的耕牛来源不明,换句话说。那些牛中有许多是乡下的贼从乡农手里偷来的,这赚的是昧心钱,而且也长久不了。

  过去,满清朝廷自顾不暇,没工夫去管理乡村治安,现在共和了,别的省的军政府是怎么干的黄瀚丞不清楚,可是他却知道,湖北的共和军政府正在以铁血手段清扫那些乡村里的“破坏势力”,那个“锄社”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乡村互助组织,它有强烈的基层政权色彩,在它的面前,一切乡村破坏势力都无所遁形,那些过去曾横行乡里的地痞、无赖现在已是过街老鼠,而且劣绅也不敢再包庇他们,现在的湖北乡村已是秩序井然,所以,湖北地区的耕牛收购价格也水涨船高,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湖北的牛贩子都跑到河南来收牛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河南,战乱刚刚结束,乡村秩序尚未得到恢复,尤其是豫北地区,局势混乱,正是牛贩子们浑水摸鱼的时候,也难怪这节车厢里就坐着好几名牛贩子。

  当然,黄瀚丞之所以对于贩牛的买卖不感兴趣,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他的那个新的投资行动已经使他的资金周转出现了严重困难,他根本抽不出那么多资金去购牛。

  自从在武穴邂逅田劲夫田上校。并聆听了那位军官的“商业现代化”的高见之后,黄瀚丞就对赵北向田劲夫讲述的那个“现代零售企业”发生了浓厚兴趣,他从邹廷弼的信诚商业银行贷了一笔款,准备背水一战,将“黄志成”老店改造成现代零售企业,并为此做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就在北洋军与联阵部队在豫南地区激战的时候,黄瀚丞也在为他的家族生意奔命。

  不过在经过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之后,黄瀚丞觉得田劲夫的那个商业经营策略不现实,所以,他并没有继续原来的那个商业发展计划,而是转了方向,准备经营纺织业,不仅将他的那笔贷款全部投入纺织厂,甚至将几乎所有的名下地产都转让了出去,筹集的资金也全部投入了纺织厂,但是资金还是不够,因为黄瀚丞想组建的是一座大厂,仅是购买机器就是一大笔钱。

  此去郑州,黄瀚丞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资金问题,他是去找邹廷弼的。

  本来,前段日子邹廷弼一直在上海、汉口之间来回奔忙,即使是南北之间局势最紧张的时候。他也没有躲到租界,而是继续为银行的事情忙碌,现在,在邹廷弼的协助下,共和军政府已经组建了自己的银行,这个银行实际上就是信诚商业银行扩充资本之后建立起来的,前几天邹廷弼接到联合阵线委员长赵北的邀请电,前往郑州议事,据说就是为了这家银行的事情。

  由于不知道邹廷弼什么时候才能从郑州返回汉口,黄瀚丞等不及了,现在资金的问题相当紧迫。整个武汉地区,新建的纺织厂有好几座,对于机器设备的需求也很迫切,黄瀚丞从美国订购的那批纺织机器一运到汉口洋行,立即就有人打算挖墙角,而且开出的价足以让洋行经理动心,对方已经明确提醒黄瀚丞,如果在五天之内不能结清全部货款的话,洋行将不得不把机器转卖给别的商人,即使为此支付违约金也在所不惜,由此即可见这笔买卖的利润之大。

  虽然曾有洋人建议黄瀚丞通过那家汉口的证券交易所筹集资金,但是黄瀚丞却不同意,在他看来,在证券交易所发行纺织厂股票必须向对方支付佣金,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跟人订合同合股呢。

  对于新生事物,黄掌柜一向是比较保守的,他还是相信私人之间的交情,对于法律、制度这些东西,他与许多中国旧式商人一样,持谨慎立场,毕竟,这个国家已经在官僚们的统治下两千多年了,从来都是轻视法律和制度的,与其依靠法律,还不如与官场上的官僚们维持友好关系呢。

  黄瀚丞决定紧紧抓住邹廷弼,因为那个人与联合阵线委员长赵北的关系很密切,这个靠山很硬,值得依附,而且现在赵北指挥联合阵线打垮了北洋军,似乎有坐天下的苗头,更是得紧紧的抓住了。

  黄瀚丞想着心思,那坐在对面的牛贩子仍在滔滔不绝的卖弄他的贩牛战略,直到两名军官从后车厢走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