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乡村养猪 >

第42章

重生之乡村养猪-第42章

小说: 重生之乡村养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考上了CJ师范学校。”

    二本,可能对于别的学校来说是差的不能见人了。

    但是,对于吐祥中学来说,可是很好的成绩了。

    每年,吐祥中学考上一本的人可能有一两个,也有可能一个都没有的。

    二本,在学校来说算是很好的成绩了。闻言,刘小明也是真心的对着罗燕到了一声‘恭喜’。

 第七十二章:沼气池的问题

    “你现在怎么样,在家里干什么呢???”

    刘小明和罗燕两人坐在一家小面馆里面。两人的相见很是平淡,没有意外相见的绝对惊喜,也没有什么再续前缘的狗血桥段。

    此刻的二人,就像是好久没有见面的老朋友一般的在叙旧。

    “我啊,现在在家里找点事情做,不像你们哦,都是大学生了。”

    闻言,罗燕喝了一口面前杯中的茶,随后抿嘴笑了一下。

    “我们现在也面临这毕业之后的就业压力啊,每天看到很多的师兄师姐忙着找工作呢。”

    刘小明自然知道,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像是九几年那会儿那么值钱了。

    “对了,按照时间算来,你不是应该在学校里面上学的嘛,怎么回家了。”

    “刚好有点事情,所以就请假回家了。”

    “哦,咱们班上有没有人考上好大学啊。”

    闻言,这罗燕苦笑一声。

    “拿来的什么好大学啊,就丁峰这个艺考生还有我两人考上了一个二本。其他的,唉不说了。。。。”

    闻言,刘小明漠然。

    “对了,回来有什么事情吗?”

    “回来找镇政府盖个章,到时没有什么大事情。”

    “哦,面来了,吃面吧。”

    刘小明和罗燕两人就这样平淡的相遇,随后又是平淡的分开。两人也没有在提前高中时的旧事,只是聊了聊一些家常。

    对于刘小明来说,对方只是一个老同学。对于罗燕来说,刘小明也只是一个老同学。

    两人分别之后,刘小明往西回到龙河村去,罗燕往东回到自己的家。

    一条路,两个方向,代表着什么没有人知道。

    其实,秋天的朝阳来的稍微有些迟了。不过,那红彤彤的火球还是每日不间断。

    今天,刘小明早早的就起来了。来到大峡谷这个地方的时候,十来个人已经在等着了。

    六个瓦工师傅,还有四个是小工。

    今天,猪场开始动工修建了。拿出前日买来的龙凤呈祥,刘小明给每人给了一条。

    这可是比较大方了,十三的龙凤呈祥一条需要一百一十五块。

    “刘老板大方啊,日后顺风顺水,猪场越办越好。”

    几句吉利话说完,众人便开始了动工。吴老板也是早早的过来了,交代好几个瓦工师傅之后就离去了。

    这些师傅都是老手艺人了,交代一遍之后便知道怎么做了。

    昨日间,已经拉了一车水泥,还有黄沙过来了。

    至于水泥砖,早早的就整齐的堆在一边了。

    其后的时间,刘小明便是无事人了。只需要是不是的来看看,有没有人偷懒就成了。

    其实,手艺人一般都是有艺德的,不会干出拖拉工程的事情来。

    而且,刘小明给的工钱也是很不错的,瓦工每人每天八十,小工五十。这相对来说算是大方的了,而且每天还有一包烟。

    虽然不包吃,但是这些人自有自己解决的办法的。

    整个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六个瓦工的速度是很快的。

    大峡谷,这个打水坝荒了很久的一个地方,每天正在飞速的改变着。

    几天之后,刘小明在几个瓦工的介绍下,又招来了三个。这样一来,就有九个了。

    到最后,小工的工人有增加了两个。

    上面的地基是打好了的,只需要在地面上用砖开始堆建就可以了。

    但是,还是遇到了麻烦了。这个麻烦不是别的,而是沼气池遇到了麻烦。

    这些瓦工基本上还没有修过沼气池,所以对之也是一无所知了。

    沼气池这个东西,不能胡乱的修建的。

    因为,一个弄得不好就闭不住气,那就是废了。

    到最后,不光是浪费了时间,也是再浪费金钱。

    没奈何的,刘小明只能让他们将地方留着,到时候再去请人来做。

    如此大的养猪场,这沼气池自然也是挖的很大的。

    猪场的最下方,一个方圆几十米的大坑是挖掘机挖出来的。

    “看来,这玩意儿一般的人还真是不行啊。就算是修过沼气池的人也不一定行。毕竟,越大的沼气池难度越大啊。”

    想到这里,刘小明只得叫人帮忙问一问了。

    “喂冉叔啊。”

    “小明啊,什么事儿。。。”

    闻言,刘小明一阵尴尬。毕竟,自己每次有什么事情都是去找冉老板,搞的他自己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啊。

    “不好意思啊冉叔,今天还真有一个急事儿麻烦你了。”

    “你小子,还和我来这些,快说吧。”

    闻言,刘小明也不再矫情了。

    “是这样的,不知道冉叔认不认识县城里面可以修建大型沼气池的人。我猪场这边,沼气池的修建出现了问题啊。”

    “这个啊。。。。。”

    刘小明的话音落下,电话另一头的冉老板出现了明显的迟疑。

    “小明啊,这个我还真不认识啊。如果你是要找饲料的方面没问题。”

    闻言,刘小明也是无奈了。寒暄两句之后挂掉电话,随后刘小明想起了什么,急忙拿出手机还是拨号。

    “喂,吴老板啊。”

    “哦,是刘老板啊,有什么问题吗,是不是工人修建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闻言,刘小明苦笑一声。

    “还真让吴老板你猜对了。”

    “哦!!”

    吴老板在门市里面将手上的比停下来,随后惊讶的对着电话里面的刘小明道:“有什么问题吗??走的时候我说的很清楚啊,应该没什么大问题的啊。”

    闻言,刘小明知道对方误会了。

    “吴老板你别多想,是这样的,沼气池的修建出现了问题。我们这边的师傅,对于沼气池这个新鲜玩意儿第一次碰见,实在是没辙啊。”

    刘小明的话让吴老板松了一口气,随后想起来,现在FJ县好像周边的乡村是没有人修建多少沼气池的。

    “哦!!这样啊,刘老板放心,我帮你联系一个修建沼气池的好手。不过这个价格。。。。。”

    “嗨,价格没事儿,你就帮忙联系一下,这件事就拜托吴老板你了。”

    “好,既然工钱没问题,那人就没有问题。刘老板什么时候需要,我这边好给对方说一下时间。”

    闻言,刘小明看了看身后的情况。看到大多数四墙已经差不多建好了,现在就是对里面开始了修建了。

    “最好就是明天,因为我这边马上要修沼气池的旁边了。不然的话,我这边要停工,那就麻烦了。”

    “好,那就明天,明天早上,我亲自帮你把人送过来。”

    “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那刘老板还有其他的事情没有。”

    “哦,没有了,吴老板先忙。”

 第七十二章:竣工

    这吴老板还真是不愧他的名字,吴快,这还真的很快。第二日九点多钟的时候,吴老板就开着车和一位四十几岁的男子过来了。

    “哎呀吴老板还真是来得早啊,我们这边刚刚开始。”

    “哈哈哈,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总要有个办事的样子的。

    这位是邱师傅,是县城里面做沼气池的一把好手了。我可是按照刘老板你的要求将人带过来了。”

    “邱师傅你好,一路上辛苦了。今天啊,就麻烦您了。”

    这邱师傅也是跑江湖的,性子很是爽朗。

    “刘老板还真是年轻啊,放心吧,我们手艺人靠的是手艺吃饭。”

    闻言,刘小明满意点头。

    “工钱的事情吴老板给您说过吧,就按照你们做的行情给。一天是一百二。”

    “好的,没问题,不过刘老板需要管我几顿饭。”

    “这个没问题,每日三餐和睡的地方都是安排好了。”

    其实安排什么,还是在刘美全的家里。

    “好说,老吴也和我说过,刘老板家的沼气池应该三天的时间就能做好的。”

    闻言,刘小明大喜。

    “那就好那就好,我们先过去看看吧。”

    说完,刘小明就上了吴老板的皮卡车。几人都是做事的人,自然不拖拉。

    沼气池,因为有了邱师傅的到来而的道了解决。

    猪场的修建,此时也是走上了正轨了。一个月的时间,猪场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

    此刻,只见整整齐齐的两排猪场已经矗立在大峡谷这个地方了。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彩钢瓦的。

    这个东西,只能去请专门的人来做了。还好,县里面有专门的人来做,只要给钱,一切都好说。

    刘小明也想过用土窑烧的瓦,但是木材是个很大的问题。

    彩钢瓦都是按照平方来做的,一个平方在四十五元左右。而且,还是算上铬钢,还有人工的。

    还好,光猪场的占地只有五千个平方左右,所以开支不是很大。

    彩钢瓦的事情,刘小明自然找吴老板帮忙联系的。

    最后,与对方商议的价格在四十一个平方。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酒厂了,酒厂不像猪场一般。

    酒厂不能用彩钢瓦,而是需要用土窑烧的黑瓦。

    而且,酒厂的修建要比猪场麻烦很多。

    因为,酒厂要保证里面冬暖夏凉,这样的话才能保证产量。

    酒厂的设计刘小明交给了徐安国,对方毕竟是老师傅了。

    一个两千斤的大卓缸,每日可以煮两千斤的玉米。

    但是,到最后也是遇到了问题。

    卓缸倒是可以用铝皮来焊接,但是没有这么大的锅啊。

    两千斤的大卓缸,起码要一个三米五的直径大锅。

    这个东西,一般的五金店哪里有卖的。

    所以,最后没奈何之下刘小明只能到铁厂里面去定做了。

    还好,虽然难做,但也不是不能做。

    酒厂,有几样东西是最麻烦不过的。

    第一,就是酵缸。这个东西不能有任何一点的漏气,不然的话产量就是要大打折扣。

    第二、那就是灶。

    酿酒,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火灶,这样的话酿酒师傅才能拿捏时间。

    不然的话,蒸粮食的这个过程就会出现问题。还有就是浪费时间,煮粮食的时候一直水不开,这就比较麻烦了。

    第三、那就是蒸馏器放的地方。因为都是古法酿酒,所以没有那些自动过滤器。

    所以,酒蒸汽出来的时候,需要快速的降温。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很大的水池了。

    冷却器放在里面,需要冷水来变成液体。

    还有,那就是地方要大。需要足够大的地方才能将煮好的粮食摊开在地上。

    所以,一个酒厂的修建要比猪场麻烦很多,成本也要高很多。

    还好,刘小明的运气好遇到了徐安国。作为一辈子和酒打交道的人,他自然是知道怎样来修建酒厂是更好的。

    长四十米,宽十五米的酒厂外围在徐安国的指导下修好了。

    随后,里面的东西就需要耐心了。

    酵缸最是麻烦,先是在地下挖一个四乘四的一个大坑。

    随后,用红砖修葺。最后,用纯水泥开始敷面。总共要用水泥敷三次,每一次都是要做到没有纰漏。

    值得一提的是,几个瓦工师傅还不错,手艺靠得住。

    一个酒厂的修建,直接花了十几天的时间。待到最后上梁盖顶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了。

    此刻已然是冬天了,天气也在渐渐寒冷下来。现在的上梁盖顶不像是自家修建房子,没有那么多讲究的。

    几十根买来的碗口粗的松树被送上房顶,随后上面的人将之固定好。

    刘小明看着已经基本上完工的酒厂还有猪场,心中无限的感慨。

    “这里,以后就是我刘小明奋斗的地方了啊。后路能走多远,我也不知道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脑海里面记得的一些信息基本上被用完了。以后啊,就得靠自己了。”

    此刻的大峡谷这了已经大变样了,靠近河边的地方是一座三层的小楼。

    总共有十来个房间。其中,刘小明的房间在最上面。

    一楼便是两间很大的办公室,看起来很是有气派。

    小楼的后面就是仓库,仓库有四百个平方的占地。

    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