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534章

十国千娇-第534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仲离微笑道:“武力带来了天大的好处,短短一年,从东岛带来的白银已经为满朝大臣解决了很多头疼的事,而且大伙儿也从中得到了各自的好处。

枪炮一响,白银、财货纷纷运来,诸国震慑,大许朝廷上下极有脸面,又能干脆利索地让四方就范……不仅将士,文官也会迷上如此容易得来的好处,诸公为何要拒绝哩?”

李处耘正色道:“还有皇朝的江山稳固!

西北诸部蠢蠢欲动,朝廷绝不容许边疆重新形成一股无法掌控的势力,不然他们会是一个隐患,至少会迫使我朝在西面增兵设防,增大军费开支。

所以最好的法子是打散他们!且能打通商路,得到更多的战马,准备对辽国一战。”

仲离沉吟道:“官家有必要再对辽国开战?”

李处耘看了一眼仲离,“仲先生长于谋略,却似乎不长于大略。我朝在幽州击败辽军,收复幽云诸州,但从未主动攻击辽国……”

仲离点头道:“老朽明白了。辽国肆无忌惮帮助大许的敌人,便是这个缘故。”

李处耘背着手在书房里踱了几步,说道:“你说对了。辽国国势已被我朝压制,但如今攻守之势依旧。我们依旧处于防御处境,不同的是有了燕山和长城,防守更容易;辽国南下更难。

可是邦交如战阵,只有防御不行。本公在朝里的主张,便是要将大许武力部署到长城以外,有主动惩罚辽国的能力。如此一来,辽人做任何事之前,都得三思而后行;一切可以商量了,真正的太平才能到来。”

仲离道:“时不时惩罚辽人,李公等人才有大用之地。”

李处耘不动声色,但没有反驳。他虽然被解除了兵权,坐享荣华富贵,但一点都不想解甲归田,戎马一生,还愿意时不时派上用场。

他摸着大胡子,左顾而言它:“对辽形势逆转,营州是第一步!但攻打营州非攻城,主要打援军,骑兵实力十分重要;所以要打通河西、西域商路,保障最快的战马来源。”

仲离听罢抚掌赞道:“李公真乃朝廷栋梁之材!”

李处耘沉声道:“为大许社稷谋,咱们所有人都有好处。”

他惬意地望着窗外富贵的庭院,心情大好。强盛开拓的王朝,固若金汤的江山,他身为国公皇亲国戚,不仅能让李家兴旺长享富贵,更能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一世如此,夫复何求?

第八百三十章董去病

开封府张家村,哪怕是风暖花开的季节也透着一种灰黑的土气,土墙、土路,整个村子笼罩着尘土,到处都是熏黑的污垢,孩童正提着筐子捡路上的驴粪。

村口歪斜的槐树下,一个年轻人正骑在一匹棕马背上,身上的皮革麻布武服收拾得平整干净,皮肩甲和收紧的腰带让他看起来十分精神利索,腰间佩戴的剑更是明显与村民不同。

不一会儿,穿着同样衣服的两个汉子疾步从土路上走来,一齐抱拳道:“拜见俞十将。”

年轻人道:“张指挥将路过此地,你们与我去迎接,以尽地主之谊。”

“遵命。”二人答道。

俞良遂抖动马缰,调转马头,三人沿着土路而行。

“又要打仗了么?”俞良听到张家老三的问话,坐在马上回头一看,分明看到了他兴奋期待的表情。士卒闻战而喜,俞良算是亲眼看到了。

张家大郎道:“打仗可不是闹着顽哩,老三刚娶了媳妇。”

“俺这回一定要去!”三郎急道。

俞良忍不住开口道:“你大哥说得对,刚做新郎、春宵苦短,为何一门心思要出征?”

他不仅是在问张家三郎,自己也想搞明白为什么一直留在军中不愿离开。可是三郎摸着脑袋,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来。

“沾上赌的人难以回头。”俞良沉吟道。

张家两兄弟面面相觑,不太明白俞良没头没脑的话。

俞良低头俯视他们:“赌桌上随随便便就是一个月、一年的收入来去,上头了心里便浮躁,谁还沉得下心慢慢积攒财货?

咱们卫军打仗,光出征前的安家费,就够你们种几年地了,我看你们卸甲也没法安心种地。”

张家两兄弟没有吭声。

俞良又道:“打仗着实是一件耗钱的奢靡之事。咱们穿的甲胄、用的兵器、伙食,可不是一般百姓家能随意挥霍的。”

三郎嘀咕道:“村子里也闷,成天埋头干活,也干不出多少收成来。出征遍天下跑,吃着皇粮,为皇帝效命干大事!”

三人一前一后上了驿道,等到中午,果然见到一队马兵自驿道上奔来,路上尘土弥漫,当前的彪悍大汉不是指挥使张建奎是谁?

俞良从马上跳下来,远远便抱拳执军礼,大声道:“张将军既至末将乡里,如若不嫌,可愿赏脸到寒舍小酌歇脚?”

“哈哈哈!”张建奎传来一声大笑,朗声道,“幸会幸会,那本将便不客气啦!”

张建奎策马过来,勒住缰绳慢下来,张家兄弟忙上前牵马,一会儿还得帮指挥使等看管照料马匹……俞良找他们来,就是为了干这个。

一行人汇合一处。俞良便随口道:“张将军在东岛居功甚伟,回京时连官家也专门提到了您的名字,很快应该高升了罢?”

张建奎笑道:“恐怕还得等等,上面的坑里都坐着屁股,如何高升?”

俞良忙抱拳道:“一有机会,军司必定先想到张指挥。”

“那是自然!”张建奎道,当下又转头道,“老子上去了,不会忘记兄弟们。”

俞良又趁机打听道:“卫军开封指挥使司传令让咱们半个月后集结,朝廷要对何处开战?”

张建奎看了他一眼,干脆地说道:“主力去西边,你们这回不和咱们一路,或许会去东北修六花堡。”

“两边一起开战?”俞良微微惊讶道。

张建奎摇头道:“先干西边,东边准备工事。听说党项人李彝殷在西北兴风作浪,辽国也在东北蠢蠢欲动,咱们能瞧着外边的人任意捣鼓?大许铁骑一去,给狗日的砸个稀巴烂!”

“哈哈哈……”

……

东京开国公府。

李处耘正一边琢磨一边喃喃道,“韩通善水战步战;杨彪是原小底军步军出身,大场面还是稍微差点;罗延环和史彦超倒善骑兵奔袭……”

仲离微笑道:“李公得极力举荐史彦超。”

李处耘转过头来,俩人对视一眼,各有恍然之色。

军中所有人都知道,史彦超这厮桀骜不驯,除了皇帝,只有李处耘勉强能服得住他!因为李处耘地位身份比史彦超高。如果朝廷要启用史彦超,必得李处耘主持大局,不然谁做主将都拿史彦超没法。

李处耘和仲离都在想办法争取这次掌兵的机会,不然韩通的名声会高过一头……偏偏那韩通也不是个善茬,说话处事可没有谦逊一说。

李处耘沉吟片刻,又道:“除了国公,豹将军董遵诲……”

仲离道:“那小子如此年轻,何以坐镇?”

李处耘不动声色道:“不知为何,本公直觉今上特别关照此人,对他寄予厚望。”

仲离低声道:“官家有两个皇子,一个公主。嫡子乃东宫皇后所生,庶子乃贵妃所生,便是李公之外孙,公主……”

李处耘脸色一变,忙道:“公主乃淑妃(玉莲)之女。”

“名份上确实如此。”仲离道。

俩人沉默下来,久久未语。

过了好一会儿,李处耘才开口道:“董遵诲火候差点,让他主持西北是儿戏之事。折家控扼的地盘是此战大本营,需要他们提供粮草、当地军情;董遵诲那小儿能服得住折德扆?”

仲离沉思,一时忘记了回应。

李处耘又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让人敬畏的威信,无法主持大局。”

仲离终于点头附和道:“李公着实是此战最好的主帅,西北广袤,须得有勇有谋,光会打仗可不行。”

李处耘又道:“离国千里,还得忠心。本公对今上之赤子忠心,日月可鉴!”

仲离饶有兴致地看着李处耘。

李处耘发现他的目光,当下拍着胸脯道:“今国家值强盛之机,皇朝福泽亿兆子民,本公便是肝脑涂地,也要为国尽忠,不然何以见华夏列祖列宗?!

兵者国之大事,干系国家盛衰,本公当仁不让,岂能让不能胜任之人怀了大局?”

仲离拜道:“李公之忠,叫老朽感怀至深。”

李处耘仰起头,踌躇满志,又诅咒发誓一番,私底下表了一番忠。此地既无外人,谁也看得出来,他的忠心并非为了奉承上位者。

……

数日后,李处耘到南郊校场观摩卫军训练,正巧遇到了史彦超。

国公们都是武将,但非战时期毫无兵权,成天没鸟事干。史彦超也喜欢到校场上溜达,看将士们训练,李处耘来此果然碰见。

史彦超见到李处耘,坐在高头大马上,斜着眼睛瞟了一眼。那作派谁见了都十分不舒坦!

李处耘却笑眯眯地捋了一把浓黑大胡子,好像习惯了一般,主动开口道:“史公好兴致!”

史彦超冷笑道:“哟,原来是李公。”

李处耘策马靠近,一起远远瞧着校场上人声鼎沸的场面,随口道:“李某还是更爱看战阵上骑兵纵横的场面,如云铁骑漫山遍野,真是激动人心……”

果然史彦超的表情马上变化了,一张大脸上露出了殷红的血色。

李处耘看在眼里,情知这厮根本就是个纯武夫,就喜欢打仗,没有任何原因!而且史彦超杀气很重,什么为兄弟复仇、扬许军军威都是狗屁,他就是喜好嗜血杀戮而已。

史彦超的热血被人撩起,当下便哼哼道:“朝廷不是要扫荡西北?步军慢得和乌龟一般,那地方没有骑兵可不成!”

“军中骑兵大将不止一个。”李处耘淡淡道。

史彦超转头道:“还有谁?”

李处耘道:“多了,比如董遵诲。”

“哈哈……”史彦超冷不丁仰头大笑,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好像这世上没有比这更好笑的事。

李处耘却一点笑意都没有:“史将军为何发笑?”

史彦超摇头笑道:“黄口小儿,在老子面前和孙子一样!”

李处耘微笑道:“当年汉朝,董去病不到二十岁就封狼居胥,英雄不在年高。史将军不知董遵诲除了豹将军的名号,还比作霍去病?”

史彦超再次大笑:“以后老子们不如叫他董去病好了!”

李处耘转头看他,却只能仰着头才能看到史彦超的脸,这厮个头太高……这让比史彦超地位高的人十分不舒服。

看着史彦超嚣张的模样,李处耘实在不想多言。但恰恰是这样的一个满手鲜血、得罪无数人的人……开口就大声嚷嚷一个禁军大将是孙子,竟能位居高位活到现在?想想似乎挺不容易的。

二人不再交谈,反正都没什么中听的话。他们看着校场上,一个个披坚执锐的方阵在移动,反复操练着军纪秩序。

“啪啪啪……”火铳声从风中传来,白烟夹杂在尘土中。一队队骑兵挥着刀枪,成队列地迂回奔腾。严明的军纪、精良的装备,许军依靠这些东西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满朝文武一致主张加强许军的优势,为皇朝获取更大的好处!

旁边的史彦超再也不理李处耘,他便是坐在马背上看看,也是津津有味的模样。

第八百三十一章蝼蚁

四月初,东京一连收到两份奏章,从灵州和平夏行省分别送来,一批从河西送来的战马被劫掠!干这事的人是党项野辞氏部。

议政殿上,王朴拜道:“平夏之战后,党项诸部不敢再公然劫掠朝廷战马,今番如此明目张胆,反心昭然若揭!”

众臣纷纷附议。

“野辞氏不止一次干这事。”郭绍开口道,大伙儿渐渐停止议论,大殿上稍稍安静。郭绍说话如同往昔,语速较快、口齿清楚,“当初便曾截杀我朝廷使臣,朕为稳定西北边陲局面,不得已妥协,只象征性地治其一人死罪。而今看来,和平确实只能由足量的血筑成。”

话音刚落,史彦超便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抱拳道:“末将请为西征前锋,若负陛下,提头来见!”

郭绍听罢,没有瞧史彦超,目光从李处耘身上扫过。因为他很清楚,要用史彦超,只能让李处耘出马……正如要用原南唐国的林仁肇,只能让刘仁瞻出马,不然就会扯皮。

但他没有着急,抬起袍袖一挥示意史彦超。史彦超一跺脚,当众便将不满表现出来,不过依然听命坐下。

这时枢密副使魏仁浦站了起来,两个宦官将挂在木架上的地图抬到上首。魏仁浦执礼罢,转身面对二十多个文武,说道:“形势摆在诸公面前,拓疆国策无法中止,现在看来,进取反比退缩容易。”

大伙儿纷纷侧目,郭绍也欠了欠身,挪了一下方向,看着下面的魏仁浦。

魏仁浦拿手指着地图,“处置西北乱局,与朝廷大局相关;照皇帝赞成之国策,近年有三个进取方向,西北首当其冲。

朝廷军力首先以西北为重;同时在辽西走廊构筑堡垒;南面,大食商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