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509章

十国千娇-第509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妹柔声道:“夫君已经做得很好了,我经常听人称颂夫君是雄主贤君。”

郭绍一笑置之,在自己的朝廷里,难道还有人敢当众说君主是暴君昏君?他沉吟片刻道:“朕平素大部分时间着实花在了公事上……不过,有时候我做梦会做到死掉的兄弟,以及衣衫褴褛的百姓。于是心里实在过不了那个坎安心享乐,很多人为了朕的功业抱负而死,很多人节衣缩食的劳作收成被拿走,朕……不能全为自己而活,无法心安。”

二妹道:“夫君应以国事为重。”

就在这时,便见郭翃一溜烟就朝院子外面跑。符二妹喊道:“翃儿,要用晚膳了,跑哪去?”

郭翃大声道:“去找哥哥,让他看我的竹枪!”

说罢,人已跑出了院子。符二妹顿时站了起来,随即又颦眉坐下,看了郭绍一眼:“兄弟俩合得来本是好事,可这下翃儿拿到贵妃那里炫耀,贵妃心里怕又会觉得陛下偏心了。”

“咦?”郭绍忍不住打量了二妹几眼,笑道,“二妹有时还是有心思的嘛。”

符二妹小声道:“姐妹间相处,我哪能什么都不懂?”

郭绍道:“明晚我去贵妃宫里,也给璋儿做一副。”

他微微叹了一气,用手掌握住二妹的小手。二妹的手没动,脸上却泛出红晕轻声道:“大庭广众的,宫人看见了。”

郭绍笑了一下不以为意。

天色更暗,院子里草木间的蚊虫嗡嗡叫声更是明显,郭绍便与二妹一起进屋去了。夏季渐渐来临,此时宫闱之间的窗户上也装上了纱窗,里面的铜鼎里焚着香驱蚊,比呆外面要好得多。

很快便有两个女子端茶进来,其中一个是玉清。郭绍那晚和玉清睡了,此时便不禁抬头看了她一眼,她的脸上依旧挂着一层纱巾,此时也在偷偷瞧郭绍,二人目光一触,玉清的脸“唰”地变得绯红。

“皇后娘娘请用茶。”另外个宫女把茶盏从木盘子里端出来。

郭绍也伸手去接玉清递的茶杯,心里微微走神,手便放到了玉清的手背上。“叮咚……”那杯盖顿时抖了一下,撞得陶瓷一响。二妹循声转过头来,此时茶杯已经到了郭绍的手里,郭绍一脸若无其事的样子。

玉清却背对着二妹,瞪了郭绍一眼。

郭绍心道:我真不是在调戏你,完全是个意外。

不过在不经意间的微微肌肤接触,竟是心里一动,比那夜更亲近的经历更加微妙。

两个女子微微屈膝执礼,便倒退几步,从门口转身走了出去。

二妹欠了一下身子,靠近一些轻声道:“夫君似乎把玉清……让她服了。”

郭绍无奈道:“皆听从皇后之意。”

“我又没吃醋。”符二妹笑道,“不过觉得夫君着实了得,我那天还有点担心,不想玉清那样的人,你也制得服。”

郭绍不置可否,心道:一个长期居于深宫的小娘,很难似的?

他沉吟片刻道:“皇后可下懿旨,停止再选女子进宫。现在宫里这么多宫女宦官,已足够宫廷之用,不必再浪费人口民力。”

他也有点不明白,古代皇帝为啥一定要一次性搞那么多女人在宫廷里,就算骄奢淫逸,绝大多数恐怕连看也看不到一眼。

第七百九十二章千字文

天黑了郭翃才回来,先是听见外面“哐”地一声,宫女赶紧出去一看,回来禀报道:“殿下发石子把瓷瓶打碎了!”

符二妹急忙起身,皱眉道:“这孩子越大越捣蛋,太不省心了,还没小时候乖。”

她走出去就呵斥道:“给我过来!”

郭绍跟出去时,见孩儿正对着符二妹做鬼脸。符二妹一脸生气的样子,可孩儿就是不怕她。她说道:“看你爹不把那玩意给收了!”

郭绍很淡定,哪个小男孩小时候没干过捣蛋的事?但他往那里一站,并未发怒,郭翃竟是有些害怕地看着他。

奇怪了,郭绍没打过他,可这孩子却不知怎地怕自己。

“是你打碎的瓶子?”郭绍指着地上的碎片。

郭翃先把竹枪藏在身后,嘀咕道:“是……”

郭绍不怒反赞:“很好,干错了敢承认。那你现在把碎片扫了,自己干的事自己收拾,打扫完朕便不揍你了。”

皇子竟然干打扫之事,但这是郭绍的意思,宫人也不敢帮忙。郭翃把竹枪藏在衣服里,便乖乖地从宦官手里拿起扫帚,殿室里终于消停了一会儿。

吃了晚饭,郭绍又问儿子学到些什么东西,宫殿里立刻响起了带着稚气的唱诵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郭绍乐了,又问什么意思,这下郭翃一脸茫然。

等宫人们把孩儿弄去睡了,郭绍才在二妹宫里就寝歇息。

……郭绍回京后,虽事儿较多,但作息渐渐恢复了规律。

皇帝也如同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实际太阳还没出来就要到金祥殿。今日不朝,他先看奏章,枢密院一个官员上奏进言,高丽小邦必不敢与大许为敌,可派水军径直占耽罗岛(济州)建立水军港口。

但郭绍马上就腹排了这个建议。他在围棋盘上的博弈没什么水平,在这种博弈上却颇有些心得经验……耽罗岛只是前进的一个据点,若第一步就迈得这么难看,并不是一个好的开端。

此时的高丽王家和明清时代不同,后世朝鲜国李家完全依附中原,此时却更独立,否则王氏也不会有野心扩张。

当下郭绍一点都不想和高丽撕破脸,没任何好处。首先,渤海国旧地并非争夺的地盘,大许此时连辽西地区都没力气占住,哪能去争根基薄弱的辽东?中间隔着辽国地盘,照古代纵横家的策略:远交近攻,对高丽这种不接壤的国家,不能急着结怨。

其次,大许军力虽比高丽强,无奈从江宁港去耽罗、东岛海阔水远,运输不便。要是和高丽争起耽罗,高丽近、大许远,许军不一定能讨着便宜;将来进军东岛,海路侧翼还有威胁。总之不是明智之举。

这时宦官曹泰抱着一叠奏章躬身走近前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御案上,几乎没弄出一点声音。因为郭绍正一边看奏章,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很用心的样子。

不过郭绍马上就察觉道了,头也不抬地问:“几个辅臣看过了么?”

曹泰急忙道:“回陛下,案上这些刚刚看过,一早才从枢密院通政司送到西殿,这是其中一叠。”

郭绍伸手翻看了一下,皮面上都贴着纸条,一行字写明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张纸条上写着:契丹使者到京。

郭绍顿时拿了出来,抬头看了一眼曹泰,不动声色随口道:“不知道是不是又来赎萧思温的女儿。”

曹泰听罢脸憋得通红,差点没笑出来。

郭绍先看奏章内容,是驿站官员的上书,只写了沿途接待契丹使节之事,契丹似乎还没到东京。

“卢侍郎!”郭绍直接对着屏风喊了一声。卢多逊兼领内阁辅臣,正在同一间屋子里瞧奏章。

果然卢多逊一会儿就走了过来,作揖道:“陛下有何吩咐?”

郭绍把手里的奏章递过去:“卢侍郎应该看过了。”

“是。”卢多逊拜道。

郭绍沉吟片刻道:“不管契丹使节来干嘛,你亲自带人以国礼接待,动静弄大,让使节经过高丽人住的行馆。”

卢多逊恭送道:“臣遵旨……陛下之意,要高丽人察觉我朝与辽国来往?”

郭绍点头道:“正是。以前咱们不是邀请过契丹人在东京驻大辽驿馆?这次再提,若是辽人愿意,最好在高丽使臣回国之前就办妥。”

郭绍心道:如果朕掌权高丽,此时最愿意看到的是许、辽两大国互掐,谁都无暇东顾,谁都想拉拢稳住高丽;最怕的两国媾和,海陆夹在两个停战的超级大国之间,还有什么前途?

……

大辽上京,草原正是葱葱绿绿之时。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绿地,一年的好时节。萧思温却有些闷闷不乐、心事重重。

他站在府邸院落里,看着那几颗桃树,总觉得很冷清。萧思温还有其他儿女,可最喜欢的还是燕燕,此时物是人非,岂不失落?

而今大权在握,但公事上他依旧不顺心。杨衮回京后已经被削去了兵权官职,若非萧思温庇护,性命也不报……萧思温不痛快的并非杨衮,也不止因为平夏战争再度损失惨重,而是听了杨衮的描述后,对未来的忧心。

朝中诸贵族忧惧之心甚少,或许因为平夏比较远……那是因为他们的眼光太近了!

一个宿敌变得如此难对付,岂能叫人安寝?

萧思温回想了一下中原近年的对外攻击频率,第一次北伐后,同一年再度北伐占幽州,次年立刻占平夏全境。萧思温仔细了解,许军愈战愈强,现在辽军杨衮部都到了一触即溃的地步!

今年才到年中,还会有战事么?

辽国交战,正面野战若是打不过,非常被动;当年辽军敢深入重镇林立的河北袭扰,晋朝时甚至直取东京,便是野战不惧之故。

杨衮的大败让萧思温忧心不已。丢失幽州,先帝耶律璟一帮人被推翻,做了替罪羊……平夏战败尚不严重,若将来丢了东北、大辽根基动摇,又是谁有资格扛起这个罪责?

第七百九十三章新的开始

契丹使节到京不过数日,高丽人便在耽罗岛的事儿上松口了。郭绍也总算松了一口气,仿佛看到了通向金山银山的大门!

辽国此番是希望议和。

经过多年的战争,死了无数人,太平姗姗来迟。郭绍再度证实了自己的观念:所谓太平,不过是战争打出来的平衡;当对手明白了开战要付出同等惨重代价,他们才会珍惜和平。

郭绍下旨,一面言称契丹与中原很有渊源,唐朝时便是中原朝廷边镇,原应和睦相处云云,同样表明了善意。但另一面又要求辽国称臣,以结君臣之义。

至于辽国答应不答应称臣并不重要,多半他们不会答应,毕竟现今辽国也是雄霸北方草原的大国。反正辽国此时不敢进攻中原,议不议和没有实质作用;如果他们真敢打,议和也没鸟用!

高丽使臣很快上奏,恭问大许朝廷对辽国的态度。

郭绍叫礼部回复高丽,大许连年征战,百姓疾苦,且待稍作休养。借用耽罗岛,是为方便与高丽、白(通“日”)本国的海贸往来,为国库积累军费。

高丽国绝不会认为许朝借耽罗岛是为了进攻他们……中原就算要征伐高丽,也是从陆路,方便得多。从大海上去遥远的耽罗岛,海上风浪不定,根本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初夏时节,汴水两岸庄稼葱葱郁郁,一切都焕发了生机。汴水上挖出的人工河也正是水流充沛,郭绍在官吏卫队的簇拥下来到这里,很远就听到了水流冲刷的“哗哗哗”声,以及锻锤哐当的沉重响声。

郭绍抬头眺望,见造甲坊那片天空黑烟缭绕,一片喧闹。若不看那古典城墙和建筑,这阵仗就好像进入了工厂区一般。

那座城墙围住的地方,称为造甲坊,实则还锻造兵器、火器等军械;只因一开始修建是为了锻造盔甲,便一直沿用这个名称。

要问偌大的大许朝为啥如此缺钱,除了十几万吃皇粮的禁军,面前这一整座城的工匠壮丁,都是靠国库开销养着,城里除了工匠官吏,就是他们的家眷;更别说每天运到这里的原料耗费。

随行有军器监昝居润、蛟龙军统帅韩通等人,韩通要去看专门为战舰订铸的铜炮,水军用的炮不太一样,主要有些部件构造不同,比如为了用铁链在船上缓冲火炮后座力、重铸炮耳等。

而郭绍是去巡察军备。皇帝时不时来一趟,能起到一些作用,不仅了解军队的装备制作,也是给造甲坊上下施加压力,让他们不敢粗制滥造、贪污太甚。

郭绍心里很清楚,从上到下都有贪墨,上次李处耘提到县吏收钱只是管中窥豹。郭绍也没啥好办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官办的衙门不贪很难。再说水至清则无鱼,他只希望这帮人吃相不要太难看、也别太过分,贪了钱也办好事就行。

“陛下万寿无疆!”一群人在城门外叩拜。郭绍在马车里没吭声,一会儿宦官杨士良便道:“陛下让你们平身。”

一群人进城门,郭绍挑开车帘,便见灰尘烟雾漫天,和东京城内完全是两般景象。他们接着又进了一道城门,里面便是作坊和衙门的重要区域。

到了城池的衙门门口,郭绍从马车上走下来,照壁上的一幅图案立刻引起了他的兴趣,因为是一段刻度。

他上去观察,见是一条精细的直线刻在大理石上,上面有刻度。立刻就有官员上来躬身道:“全城各作坊都用这个尺度,避免各作坊尺寸不一,难以分工。”

郭绍回头对昝居润道:“此城建造数年,还是有成效的。”

昝居润被赞,一脸喜色,拜道:“全仗陛下英明!”

郭绍站在照壁前面停留稍许,并不进去,只有一些宦官和官吏进入……内侍省和户部的人,进去查账的。

而大臣武将则跟着郭绍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