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土豪-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快乐只是一种境界和心态,与金钱的多寡并无多大的关系。
人越老,快乐越少。
真正能做到像老顽童那样快快乐乐的,问世间能有几人呢?
“王铮,你在干什么呢?你那样不踩坏了大爷家的塑料布了吗?”
王铮正看着西边院子里面的情景而感慨,猛不丁被后面的父亲喊了一声,吓得差点从煤堆上掉下来。
“爸,那边院子里面草都长满了。”
“都两年没人住了,当然长满了,儿子你快下来,小心别摔着。”
王铮见父亲出来了,便小心得从煤堆上面下来,然后有些遗憾的说道:“哎,那边全慌了,也不知道老油坊里面的木头造的榨油设备还有不?”
跟在王向忠身后的徐勤堂一听,笑着说道:“有,都在里面呢,头几天我还想着把那堆破木头劈开当柴烧呢,可惜那东西太结实,我自己一个人拆不了。”
王铮一听,吓了一跳:“大爷,您可千万别那样做。哎对了,大爷,那边你能进去。”
徐勤堂说道:“当然能了。”
王铮心说,能进到那边原先老油坊的院子里面看看,真是太好了。。
a
第0333章 老式的木制榨油设备
徐勤堂拿着他家西边院子里面的钥匙,开了门,然后王向忠和王铮便跟着他走了进去。
院子里面,长满了荒草,看得出来已经好久没有人来过了。
几棵野生的枣树、榆树、杨树,五股八叉地生长,因为没有修剪过的缘故,很难成材了。
这里曾经是大寨村大队驻地,后来又成了大寨村老油坊,然后头几年这里又开了一个冰糕房。不过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历史。
大寨村老油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曾经是鲁中市范围内三家古老的油坊之一,不过后来,老油坊成为私有之后,渐渐败落,到最后直接关了门。
踩着荒草,走到原先老油坊门口,门框上的“老油坊”的牌匾还能勉强辨认,牌匾上的红漆早就剥落,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徐勤堂费了好大劲,方才将门锁打开,然后用肩膀扛了扛门,砰地一声,门开了,由于用力过大,徐勤堂往里连走了三四步,方才停下来。
“王总,这就是原先老油坊的木头榨油机器,都没用了。”
这老油坊,进门之后是一个三间屋大的大房子,屋子的最西边是一个水泥池子,池子角落到处是老鼠打的洞。
进门的时候,有两个探头探脑的老鼠一看有人进来,嗖的一声便跑回到自己的窝里面去了。
那个水泥池子,原先是用来存放榨油用的花生、大豆和花椒种子的。老油坊主要就利用这三种农作物进行榨油。
然后在大屋子的正中间,是一个挖下去的一米多深的大坑。这个坑,大约有一米五成,一米宽。坑底下摆着水泥垛子,坑上面悬空的是一根六十公分直径的圆木。圆木的表面被刨的很光滑,上面油兮兮的,发黑了。
圆木的一头悬在大屋子中间大坑的正上方,另一头穿过一面墙,然后在大屋里套间里面的屋子里面。
从大屋子走进套间,正对着套间门的,是一口很大很大的大铁锅,然后套间屋的正中间,是那根大圆木的另一头,圆木的这一头绑着一个很大的木槌。木槌下面,是一个三合土夯成的方坑。然后木槌的东边,是一个主体框架是木头,中间有铁箍的榨油设备。
那口大铁锅是用来炒料的,炒好的料,放进木槌下面的方坑里面,然后另一头需要三四个大汉,用绳子绑着圆木,将圆木从快到房梁的顶上拉下来,接着再快速的放下来。另一头,被拉到半空中的木槌砰地一声落在方坑里面,将已经炒好放到方坑里面的花生、大豆活着花椒种子砸碎。接着,另一头再拉起来,而木槌这边,有人用铁铲不停地翻动方坑里面的料,这样如此反复,差不多半天的时间,这个用来榨油的料就砸好了。
接着,砸成泥状的料,用铁铲铲到一层一层的铁箍里面,用草绳绑好,然后再在最上面盖上一块跟铁箍严丝合缝的铁板,然后,再利用杠杆原理,转动摇把,收紧铁箍,在铁箍最下面的一个出口里面,便会看到油流出来了。
油榨完了,松了铁箍,就是一块块圆形的花生饼饼,用来喂猪是最好的饲料了。
这一套设备,需要七八个左右的人才能操作,炒料的,拉绳的,紧箍的,翻料的,接油的,所有人分工合作。一天,七八个人可以榨七八十斤的花生油出来。
因为效率底下,这种设备已经被淘汰了。
现在所有的油坊都已经使用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将花生放到传随带上,然后电闸一拉,另一边就可以生产出花生油来了。
原先七八个人才能干得了的榨油工作,现在两个人都绰绰有余,而且生产效率还比原先高了好几倍。
不过,在王铮看来,这种最原始的榨油工艺,才能够榨出最好的花生油来。
看着这些再有几年的时间就要失传的传统榨油设备,王铮忙问道:“徐大爷,原先那些榨油师傅现在都干什么呢?”
徐勤堂笑了笑,说:“原先的榨油师傅啊,现在最小的也得快五十岁了,还能干啥?都在家哄孩子呢。”
王铮看着王向忠说:“爸,你看这设备怎么样?”
“这些木头上面全是油,烧火的话肯定很旺。”
徐勤堂完全赞同王向忠的话,接过话茬说道:“王总你说这句话算是行家,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不我正打算把这些木头劈下来烧火吗?”
徐勤堂指着大圆木中间位置,那地方已经被锯子锯开了一道口子。
“不过,这木头里面被油浸透了,锯起来太费劲了,根本锯不动,都锯坏三把手锯了。”
王铮一听,赶忙检查那道口子,虽然已经被锯下去了一半,好在还没有伤筋动骨,估计这设备还能用。
看着王铮紧张的样子,王向忠皱起了眉头:“儿子,你干什么呢?”
王铮如获至宝地抚摸着圆木受伤的部分,自言自语道:“还能用,应该还能用。”
接着,王铮转过头看着徐勤堂问道:“大爷,你这东西卖给我吧?”
徐勤堂一愣,然后看了看王铮,又看着王向忠问道:“王总,你儿子看样子对这些破烂很感兴趣啊?”
王向忠忽然想起来,刚才在徐勤堂家门口儿子跟自己说的话,忙说道:“对对对,我儿子看样子是想着把这些破烂弄回家去当柴禾。老徐,怎么样?开个价吧?”
既然徐勤堂本来打算拿这些东西当柴禾,说明他对这些东西是说了算的,然后王向忠便开口问他价格。
“这些呀,就当柴禾卖吧,一斤一毛钱。你看看这些设备,差不多得有个两三千斤吧?”
一斤一毛钱,两三千斤也就才二三百块钱,对王家来说就跟捡来的差不多了。
王铮一听,立马举手说道:“徐大爷,俺家反正也不差钱,给你五百块钱买你所有的木头,怎么样?”
“这感情好啊,这堆破烂能卖五百块钱,我儿子听到以后肯定夸我能干了。”
价钱谈拢,王向忠立马就联系公司的员工到这里来搬东西了。
回家的路上,王铮笑着看着父亲说道:“爸,您现在可是越来越狡猾了呢。”
坐在副驾驶上的王向忠,却微笑着点了点头。
第0334章 奶奶的八十大寿
王家工人两天的时间才把全套的木制榨油设备运到桃花岭村,然后王铮让赵方路在吴家峪子那边腾出四间房子,就按照大寨村老油坊的设计,立刻开始请工匠忙活起来。接着,王铮又花钱请来了大寨村原先的榨油工人,成了王家总公司吴家峪子生态农业分公司的技术顾问,指导工匠们施工,负责设备的安装。
这些工作交给赵方路负责,而王铮他们全家,在1996年农历7月24日这天,隆重的迎来了奶奶八十大寿的好日子。
在王铮的奶奶这一辈人里面,由于年轻的时候都挨过饥荒,又下过大力,所以多多少少地都烙下了病根,平均寿命要远低于王铮父母这一代。
一般情况下,像王铮的奶奶这一辈人,到了五十多岁,就可以算得上是老头老太太了,跟前的子女又多,大多就已经不参与农活了。到了快七十岁以后,基本上那些老头就整天背着个小马扎,提着烟袋哄孩子了。而像老太太们,因为大多都小脚,所以许多也就出不了门了。
王铮的奶奶算是身体好的,自理没有问题。有时候王向忠夫妇俩都有事情,照顾王宁的任务落到奶**上,全家也都很放心。
王铮奶奶八十大寿,一大早,王家在公司大门口前面的空地上搭了戏台子,然后上午八点半,这大戏就开锣了。
天气比较热,王家在席棚前面的看台上搭了一个大型的凉棚,让来看戏的附近村民得意不至于不舒服。而且,王家无偿给前来看戏的人提供绿豆汤喝,就更加贴心来。
这大戏一开锣,不少闻风而动的戏迷就各自搬着马扎来了。
桃花岭村喜欢看戏的人不少,像王铮的祖辈这一代,几乎都是戏迷。然后像王铮的父辈这一代,十个人里面也有五个是戏迷。
八点半,席棚前面的凉棚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王铮的奶奶看戏的位置在凉棚的中间,王家专门用木头搭了一个稍高的看台,然后王向忠专门安排自己的妹妹王向华陪着母亲看戏。
上午十点不到,王铮的大姑、大姑父、大姑家的表哥、二姑、二姑父、二姑家的表哥再加上本村的三姑夫崔成海便都来到了王家。
然后王铮的三姑王向华负责哄孩子和陪着王铮的奶奶看大戏。
大姑、二姑和王铮的母亲则忙活着包水饺。
而王铮的大姑父胡立海、二姑父沈英、三姑夫崔成海和父亲王向忠,则在客厅的茶几上面打起了扑克。
王铮看着父亲他们四个打升级,而自己和大姑父家的表哥胡强和二姑父家的表哥沈悦无事可做,便嚷嚷着非要一块打够级。
打够级需要六个人,而现在七个人,然后王铮提议让自己和胡强、沈悦三个一伙,挑战胡立海、沈英和崔成海他们三个,直接把父亲王向忠给凉到了一边。
王向忠知趣,便在一旁看起了热闹。
打够级要比打升级可热闹多了,三个小辈打起牌来气势上一点都不输三个长辈。
不过打牌这东西,运气的成分很重要,一个不怎么会打牌的,要是来一窝子2和王,然后再带上一大把JQK什么的,对面的再是个高手,也得跪不是。
王铮他们打的热闹,王向忠看得也热闹。
一家老少从上午十点开始打牌,然后一直到十一点的时候,忽然王向忠的电话响了。
一接,说是照相的来了。
为了给奶奶庆祝八十大寿,王家不但请来了戏班子,而且还从鲁钢电视台请来了专门的录像的和照相的师傅。
听到说师傅们来了,王铮便赶忙去通知奶奶和三姑,而其他人也都照镜子的照镜子,梳头的梳头,洗脸的洗脸,忙活起来。
王铮找到奶奶的时候,上午的戏刚好散场。
然后看戏的人并没有走,而是直接到了王家的食堂里面吃饭去了。
为了给奶奶贺寿,王家在公司食堂里面摆了流水席,只要是周围村子的人,来给奶奶贺寿,带不带贺礼都可以,只要说句祝福的话,王家就摆席款待。
当然了,周围村子的村民现在大多都是王家公司的员工,这贺礼是少不了的。
不过,王家却不操心着收礼的事情,而是直接安排给了马焕厚去负责这些事情。
王家全家今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陪好奶奶,让老人家高兴。
看了一上午的戏,奶奶心情大好,见到说是还要照相录像,老奶奶笑的咧着嘴。
半个小时之后,一家人照了大合影,又分别和奶奶合影,还给奶奶照了好几张单身照,而录像的师傅全程跟着录像。
现在王家全家,这人口已经十四口人了,看着自己的孙男嫡女如此孝顺,老太太更是开心。
看看时间,快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然后王家上下也不理会食堂那边什么情况了,全家便都来到了王家的小别墅里面的客厅里。
客厅中间,摆着一个三层的大蛋糕,是王铮专门到鲁中城的大峰食品定制的。
蜡烛点好,王铮的奶奶、王宁、还有崔成海的女儿崔霞一块吹灭了蜡烛。而王家其他人,则围着大圆桌,一边鼓掌,一边由王铮带头唱起了生日歌来。
接着,老太太的大孙子王铮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