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游戏开发指南 >

第134章

游戏开发指南-第134章

小说: 游戏开发指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218章 美国传回来的新闻

    你决定是否要去玩一款游戏会有那些标准呢?

    市场宣传,开发商口碑,自己口味,传播热度,媒体舆论这些都是重要的参考,还有游戏评测报告,可能来自普通玩家,也可能是商业媒体。

    娱乐行业里,只要市场大了,用户多了,他们开始有从一大堆产品中寻找优秀作品的需求,因为每年涌现出那么多音乐电影和游戏,我们时间又有限,每一个都要自己去寻找相关资料判断,那真的是太麻烦了,于是产生了看评测的需求,各种评论人也慢慢出现了。

    这些乐评人,影评人,游戏评测人们从最开始只是单纯地表达自己的读后、听后、观后、玩后感,到现在成为一个市场中不可或缺的成熟一环,其实其到的是为用户指路这样一个作用。

    这和掏宝的那些评价是一样的功能,在这个生人社会寻路的路标。

    那些优秀的民间或者公司的评测人,成了玩家大众们的意见领袖,他们的意见,给出的评价很多时候是玩家们的重要参考标准,甚至直接决定好些人会不会去玩。

    对游戏,对游戏公司,他们都很重要,尤其是对单机游戏来说,因为要面对是否花钱的抉择。

    假如有一款苦心研发数载,宣传也到位的游戏上市,玩家们一搜,一看,几家媒体,大多数高端玩家给出了不及格的评价甚至逮住游戏中的缺点不放,放大来批判一番,很多人估计也就打消了购买的念头了吧。

    《求生》虽然免费,很多玩家也玩了,同样也在等着各篇更深入评论的出炉。

    虽然现在很多玩家也在论坛抒发了自己的游戏体验,但这种类型的游戏对玩家们的冲击是难言的,他们为生存奋斗,为超越好友拼搏,一次又一次地走出防空洞,步入到空无一人充满危机的钢铁森林里,但很难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款游戏为什么如此让人沉迷。

    它到底好玩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会这么火?他们在等着那些高端玩家和专业媒体来告诉他们。

    国内的媒体们也同样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求生》这几天在游戏圈和社交网络引发的风暴显而易见,这种蹿火的速度前所未闻,而这并不是一款传统意义上的单机大作,技术上和那些国外厂商的3A作品相差甚远,看起来就算国内应该也有不少公司能完成。

    但它就是这么火,虽然肯定《永恒之战》的联动在这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Pasca和青鱼网络的名头也是原因,但游戏本身呢,应该是一种叫做“沙盒类”的游戏类型,这个术语直到2000年以后才确立。

    在他们还在冥思苦想无法下笔的时候,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媒体IGN却更早发出了声音。

    并不是官方的评测,青鱼网络并没有送评,北美市场也还没有开拓,而是在他们游戏评测编辑罗伊·琼斯(Roy·Jones)自行在其推特帐号上发布了一篇关于《求生》的评测报告,完全是非商业行为。

    本身FG平台就没有区域限制,全世界玩家都可以连接,甚至在之前玩家们在《永恒之战》中也偶尔会碰到几个说着不同语言的玩家,不一定是英文。当然因为服务器在中国,哪怕再怎么加速,物理延迟都会摆在那里,但总归还是能用,甚至如果他们有中国的银行卡或者扫付宝账户的话,也能充值开箱,或者像现在这样购买游戏,喜加一。

    因为涉猎游戏丰富,评论一针见血极有见地,琼斯本身就是IGN编辑中人气比较高的一位,而且他本身也一直会发一些乱七八糟,来自全球各个地方的游戏,有些很冷门的你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

    现在他的推特帐号共有两万多名追随者,而琼斯的文章也迅速被大量转发,传播开去。

    这是在之前四月份GameSpot报道了“青鱼杯”和中国一款叫做《永恒之战》的游戏玩家数量飞速增长之后,西方主流游戏媒体第二次提及青鱼网络。

    由于推特字数的限制,所以这篇长文用了第三方的图片显示。

    在评测报告中,琼斯写到:“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款游戏来自太平洋另一端的中国的一款2D冒险游戏,以及他们的开发公司青鱼网络。也许你们对中国的游戏开发没有什么印象,或者认为中国人每天都只会吃饭睡觉种田然后练功夫,我想这篇文章可能会改变你们的一些印象。”

    “我之前又在玩这家公司的另一款游戏《永恒之战》,简称是‘ONE’,这很酷,游戏也很好,让我痴迷,但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并不做网络游戏评测。直到两天前他们的游戏平台上线,一个……类似于steem的数字游戏发行平台,还有一个和ONE联动的活动,然后把我带到了《求生》(To Survival)的世界里,“求生”是这款游戏的名字,不过这并不是官方的英文名,这款游戏并没有在中国之外的地方‘真正’地发行。”

    ……

    “大家知道,我尤其喜欢那种美术风格强烈的游戏,无论是什么题材,而这款《求生》,在进入游戏的第一眼我就被他深深地吸引住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是2D游戏里面,对那种后启示录时代末日氛围渲染得最好的。是的,这是一款废土流游戏,来自中国。”

    “我们为什么喜欢废土流?这根源于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对未来对文明终点的想象。随着知识体系和工业技术越来越强大,我们维系文明社会的基础也越加复杂,精细和脆弱,一旦某一个环节土崩瓦解,随之而来的就是可怕的大衰退,就像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那样。”

    “而《求生》世界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背景是在一个被核战争摧毁的现代化大都市中,当我走在那些断壁残垣间,公路中间生长出来的杂草上,汽车锈迹斑斑的铁壳之间,我的脚下,是整个文明的尸体。”

    ……

    “对于死亡的恐惧,这款游戏几乎把这一点几乎做到了极致,贯穿了至始至终。这款游戏游戏的核心就是:活下去,但制作人显然并不像让我活得那么容易,他准备了不计其数的危机和陷阱想要剥夺我的生命,有时候我会冻死,饿死,被自己吓死,被野兽怪物杀死,被辐射死,被洪水淹没,被高空坠物甚至被天上落下的火球砸中。”

    “制作人显然很聪明,每一种死法都让我有一种死于自己大意和疏忽,没能提前准备好东西这样的感觉,他似乎都给你准备了解决的方法,只要你自己行动和策略正确。虽然我并没有存活很久,也知道后面会越来越难,但是就是有一种只要下次注意就可以躲过那场灾难的感觉。”

    ……

    “这是一款真正的沙盒游戏,没有所谓的主线剧情甚至任务,一个真正开放的世界,你只要关注如何生存下去就可以了,想怎么玩都行。”

    “游戏中的怪物各具特色,不仅是外型,行为同样也是。它有丰富的道具和建造系统,虽然会显得有些复杂,对新手不够友好,但一旦摸清楚了思路,每一件装备都有自己特殊的作用和功能,这也是吸引我一次次地去尝试的原因,我很想看看我能不能最后升级科技,造出一台飞机离开这个城市,好吧我承认我想得有点多。”

    ……

    “游戏丰富的内容不仅限于这些,但他们并不是按在你脸上让你非得全部看见,当你不经意间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我曾和一个八只脚蜘蛛模样的机械怪物战斗,我打掉了它一只腿,它的行动速度真的变慢了,我才得以逃脱。我还看见它说了一段中文,我截图问了好多人才问到是什么意思,它说的是‘那可是我最喜欢的一条腿’……LOL!!!”

    “还有在城市的一些地方,我找到一些废旧的报纸和书,从里面我了解到启示录前的世界,那个内容有点多,或许我该等真正的英文版或者英文补丁?”

    “@Real_ONE。”

    琼斯还真的在最后@了青鱼网络的永恒之战的帐号Real_ONE,这个帐号在产品部手里,本来就只是先注册个名字挖个坑,并没怎么打理,毕竟进入欧美市场还言之尚早。

    也就是之前刚刚注册的时候发过一两句:“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的游戏公司,青鱼网络。”

    “今天中国的天气真的很好。”

    “给大家推荐两道中国的传统宵夜:烧烤和小龙虾。”附带了两张配图,这偏推文的发布时间是美国当地晚上23:15分,属于深夜放毒。

    “《永恒之战》今天就要在中国正式上线了,希望有一天能和你们见面。”这是最近的一篇……

    所以琼斯的这个@,根本没人理他。

    反倒是在琼斯这篇评测的影响下,开始有很多国外网友和游戏玩家在青鱼的推特下面留言,询问什么时候美国人民才可以玩到《求生》这款游戏之类,《永恒之战》什么时候会在北美运营之类的。

    8月20号,这样的消息从美国传回来,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相信,在看到推文和很多玩家的留言截图后才确认真实性。

    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秦伤》E3扬名,远销海外的那段盛世的感觉,不过那段历史有国内媒体渲染的成分,年代也比较久远,而现在是真的经历了这样一款国产游戏,被游戏产业先进市场的北美玩家们广泛讨论的事实,这使得《求生》的人气再一次飙升。

正文 第219章 思想内核与游戏更新公告

    国内各家媒体的评测报告也陆续出炉。

    《电子游戏》杂志主编沉默羔羊现在已经被打上铁杆鱼粉的标签,对青鱼网络的每一款产品他的态度都是竖起两根大拇指,不吝赞美之辞,这次的《求生》同样也是。

    “《求生》是少数几款让我抓狂的游戏,它提供了相当多精彩纷呈的死亡场景。每一个威尔逊先生的死亡瞬间都让我难忘,因为从走出防空洞的时候我已经把自己带入到了威尔逊先生身上。这款游戏尤其能够突出这种代入感,因为生存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甚至还没有进入游戏,停留在菜单选择界面的时候我就如此了,废土题材中末日背景下,在那副核爆的背景序列帧动画下,我就已经产生了对生命的渴望。”

    ……

    “我很遗憾这篇评测来得有点晚了,甚至比外国友人顶着语言不通的压力还晚一些。因为我也在想该如何去评价这款游戏。我抱歉的是,我们媒体人为了做好工作,玩了很多网游,虽然很多其实我们并不喜欢,玩法雷同,结构相似,但市场摆在这里,我们好像也渐渐失去了去评价这样一款异类作品的能力。我也很高兴,我们自己的游戏市场中终于又有这样拥有内核思想的作品开始出现,在这一点上我无比希望这款游戏能获得成功(似乎看起来它已经做到了),希望青鱼网络能做好这个榜样。”

    “对,我今天想说的是,思想内核。”

    “虽然是末世题材,但这款游戏并不是关注反乌托邦,贫富差距,阶级矛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背叛,它只专注于生存。”

    “这款游戏看起来是废土题材,但同样也带有魔幻现实主义元素,就像精神值下降后看到的那个里世界。变现实为幻想,但又不失真实,真实是根本核心。”

    “我和我的威尔逊迷失在了生存的欲望之中,要不断地捡东西,制造来充实自己,我无法停下,一旦停止索取,我的生命也会就此中止。”

    “我要搜刮所有的物资,我要建造坚固的堡垒,我要生产出强大的防御和战斗工具,抵御死亡的入侵。在威尔逊先生的这一生中,他竭尽所有去争取,在这场没有观众的舞台上表演,但结局早已注定。”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电子游戏主编沉默羔羊,评分:10/10。

    一向如此,沉默羔羊给了青鱼网络的《求生》超高的评价。

    但在他这篇文章之后,很多玩家才开始去思考自己在游戏中的感悟,所得,去理解游戏里很多地方的暗示,影射。

    原来游戏也能有电影,小说这样的艺术表达,有自己的思想内核,而不是只有视听享受和操作玩法。

    网络上似乎一夜之间多出了很多不一样的解读。

    “这款游戏让我想到米兰·昆德拉的《不朽》,就像书里所说:【不朽,是死亡的影子或者兄妹,看到他也就看到她。】我想我的威尔逊先生一直在寻找着这样的不朽,但不朽对于物质来说是不存在的,这个城市不会,那些怪物不会,机械生物不会,威尔逊先生也不会。”

    “游戏里那种温和的怪物,被辐射变异的艾瑞迪特羊后面会慢慢进化成羊人,有一次火山喷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