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全球在线-第6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如此,还不如被大夏俘虏。
说不定还能依靠他手中的证据,换取一条活路。
鉴于法拉赫的识趣,没有任何意外,大西洋舰队“捕鱼行动”顺利收网。
就连索马里国王的代表也不想死,乖乖束手就擒,成了此次收网的意外收获,进一步坐实了索马里王室跟海盗头子法拉赫勾结的事实。
…………
七月五日,友谊城。
有法拉赫当向导,在大西洋舰队的围剿下,短短两天时间,风光一时的【天狼海盗团】就彻底覆灭,烟消云散。
【天狼海盗团】损害的不仅是大夏王朝的利益,还有来往于亚丁湾的商人利益,这些商人来自各个国家。
海盗团的覆灭,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全球商人对友谊城,对大夏的信任。
战后,法拉赫被押往友谊城。鉴于法拉赫的累累罪行,影响极其恶劣,情节极其严重,内政院提刑署特派一位特级提刑官,赴友谊城公开审理此案。
欧阳朔还专门邀请国内外媒体,共同参与案件审理的全程报道。
目的,自然是要在揭露索马里王室丑陋行径的同时,让大夏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从而让大夏对索马里开战,成为一场“正义之战”。
欧阳朔至今还是索马里国王亲自授予的荣誉爵士,索马里国王勾结海盗,袭击麾下爵士领地之行径,自然不能被接受。
就连索马里百姓,怕是都不会站在国王一边。
这便是造势了!
…………
七月八日,法拉赫一案审理告一段落。
法拉赫因指证有功,仅被判处监禁一年。私下,欧阳朔还以个人名义给了法拉赫十万金币,让法拉赫安心在大牢中待一年。
对法拉赫而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真相大白,索马里王室立即陷入舆论浪潮当中,风雨飘摇。索马里玩家则是忧心忡忡,他们预感到,一场生死大战即将到来。
果不其然。
七月十日,大夏王朝正式发布讨伐索马里王室的檄文,“索马里国王勾结海盗,残害百姓,失民心,灭王道,其罪当诛!”
夏王欧阳朔任命狄青为主将,水师提督阿尔瓦罗、猛将吕布为左右副将,率索马里兵团、禁卫军第三军团以及大西洋舰队第四、第五编队,合计二十余万大军,征讨索马里。
大军刚出友谊城,索马里玩家耳中就传来系统公告。
“系统公告:中国区领主岂曰无衣主动挑起国战,索马里进入国战模式,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具体情况请玩家自行查看!”
……
在盖亚眼中,国战就是国战,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大夏要征讨索马里国王,等若就是主动挑起国战。
对这一点,无论是交战双方,还请其他人,都是心知肚明。
大夏王朝做了这么多前期工作,不过是要一个“名义”,一个阻止其他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以及地中海国家介入索马里战事的理由。
倘若这些国家的领主介入此场国战,就是干涉索马里“内政”。他们真要开了先河,也就别怪未来大夏王朝名正言顺地干涉非洲大陆以及地中海事务。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个“大义”,不如说是一种警告。
对这一点,非洲领主跟地中海领主都有些清醒认识。
“系统公告:索马里进入国战模式,根据国战规则,国战期间,王城传送阵自动切断跟领地传送阵的连接,玩家阵亡无法立即转生,请玩家周知!”
……
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西接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西北接吉布提,拥有非洲最长的海岸线。
东部沿海为平原,沿岸多沙丘;亚丁湾沿岸低地为吉班平原;中部为索马里高原,北部多山;西南部为草原、半沙漠和沙漠。
高空俯瞰索马里,就像一个特大的阿拉伯数字“7”,友谊城位于“7”字顶端尖角处,王城木骨都束则位于“7”字中间位置。
跟摩洛哥一样,索马里宜居地带也是沿着海岸线的一个“7”字长条地带。
公元前十七世纪以前,索马里建立了以产香料著称的“邦特”国,现任索马里国王,便是出自历史上的邦特国。
香料也是索马里最有名的特产之一。
索马里人口虽只有八十万,国内存续的领地却多达六座,比摩洛哥还要多三座,零星分布在索马里狭长的海岸线上。
究其缘由,怕是也只能归咎于索马里人复杂的部族色彩,各个部族都是历史上城邦制的产物,互相之间谁也不服谁。
如此一来,也衍生出索马里眼下群雄割据的场面。
六座领地中,受大夏直接控制的就有两座,黑蛇卫一年来在索马里的耕耘,不是一点成果都没有的。
有此依仗,也是欧阳朔征讨索马里的底气之一。
兼且索马里既无历史底蕴,又无先进的科技,无论是领地大军,还是禁卫军,装备都极其落后,根本不是大夏军队的对手。
对拿下索马里,欧阳朔信心十足,甚至都没有御驾亲征。此番国战,也是对索马里兵团的一次淬炼,以狄青统兵之能,断不会让欧阳朔失望。
……
公告一出,索马里玩家彻底慌了神。
战争号角已经吹响,就是不战也得战了,索马里玩家开始聚集起来。
时至今日,玩家应对国战,已不像最开始的星国那般仓促,知道第一时间将战斗职业玩家整合到一起,形成合力。
只是能否挡住,实在没有信心。
六座领地的大军,第一时间响应勤王号令,纷纷集合大军,朝王城木骨都束集结。以索马里之兵力,此时也只能依仗王城之坚固堡垒了。
仅凭领地大军,是挡不住大夏铁军的。
事实也是如此,在狄青率领下,索马里兵团跟禁卫军第三军团齐头并进,犹如两股飓风,由西向东,再由北及南,一路扫荡而来。
大军所过之处,无可匹敌者,望风而逃。
内阁这次有了经验,大战之前就集结了一支官吏队伍,沿途接收大军攻下的城池,以免战后工作量太大,手忙脚乱。
此等行径,反映的正是大夏王朝无可比拟的自信。
自夏王欧阳朔,到朝中文武百官,再到普通百姓,没人认为大夏会打不下一个索马里,问题只是要耗费一周,还是半个月。
这种自信,正是一个新兴王朝之特质,足以披荆斩棘,所向无敌。
………………………………
第九百一十三章 围城(贺盟主冬天翻天覆地)
七月十六日,木骨都束。
一周,大夏军队仅用一周时间,就打到索马里王城脚下。
于此同时,阿尔瓦罗率领的大西洋舰队也完成对木骨都束周围海域的封锁,整座王城被大夏军队团团围住。
期间,索马里领地大军也想过,要在中途狙击夏军,以减轻王城压力。
可是没用。
无论是坚固的防御工事,还是利用地形设下的伏击陷阱,甚或是在水里投毒,统统都被名将狄青轻松破解。
黑蛇卫细致的情报工作,让大夏军队行进在索马里,犹如闲庭信步一般。哪里有高山,哪里有河流,哪里有峡谷,哪里有荒漠,索马里诸领地的兵种、兵力布防以及后勤补给点等等情报,悉数被黑蛇卫掌握。
这注定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
领地大军的局部抵抗,注定只是徒劳,犹如螳臂当车。
索马里军队并不高超的计谋,很多时候被狄青将计就计,打的狼狈不已,在战术层面,索马里还没有一位能跟狄青匹敌的将领。
甚至是猛将吕布,都能完爆敌军将领。
这种优势是压倒性的,不是靠坚强的抵抗意志就能获胜。
就在昨天,索马里禁卫军在城外进行了最后一场狙击战,依然以惨败告终,心如死灰的索马里联军最终只能乖乖退守王城,成了瓮中之鳖。
节节胜利,也让大夏军队后勤保证无虞。
王朝官员几乎是跟在大军屁股后面,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接受,就连乡镇村落都没放过,最核心的任务,就是为前线大军筹措粮草。
于此同时,大夏通过商队采购的粮草物资也一一运抵勇者港。
两大补给齐头并进,组成一条自友谊城到木骨都束的稳定粮草补给路线,将海量粮草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在也是为何狄青不直接率部攻打王城,而是一路扫荡的原因所在。古代战场,唯有城池才有能力为大军筹措粮草。
一直在荒野行进的大军犹如无根之木,绝难长久。
…………
战场之外呢?
正如欧阳朔预料的那样,交战的这一周,索马里周围国家一阵肃静。
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吉布提。。。。。。
鸦雀无声。
没有哪个非洲领主敢站出来为索马里发声,大家只是用敬畏的眼神,默默注视着这个来自东方的强大王朝以铁蹄征伐索马里,讨灭“叛逆”。
非洲大陆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就连吹过大陆的海风,都带着死亡气息,没有一丝凉意。
地中海领主同样心情复杂,连跟大夏使节团谈判的心情都没了。紫罗兰也非常“善解人意”,同意暂时中止谈判。
一切等索马里之战落下帷幕,自会见分晓。
大夏王朝从未让人如此敬畏,本土大军都没怎么出动,就能轻松屠数城,灭一国,让全球领主为之失声。
除了赞叹,唯有敬畏。
…………
城外军营。
狄青一身戎装,举目眺望不远处的雄城,面无表情。脸上的面具更是给这位大军笼罩上一层别样的魅力,让麾下将士敬畏。
木骨都束,最后一块硬骨头。
攻打王城似乎是一个死结,国战规则决定了双方不死不休,除了像摩洛哥之战的火攻之术,双方不耗干最后一滴血,无法干休。
此等心态,无论是对守城一方,还是对攻城一方而言,都是巨大的隐患。一个不好就可能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索马里一战,狄青试图破解这一难题。
狄青的战术说起来不值一提,也非常简单,就是“围城”。所谓围城,就是围而不攻,将敌人困在城内,时间一长,敌军不攻自破。
《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意思就是说,想要围住一支敌军,需十倍于敌军兵力。
此等说法并非绝对,长平之战是一次例外。杀神白起借地利之便,以同等兵力困住了赵军,创造了一次战争史上的奇迹。
眼下木骨都束城内驻扎着八万禁军,五万领地大军以及十万战斗职业玩家。仅以军队数量论,联军数量甚至超过大夏军队。
大夏军虽号称二十万,但是真正布防在木骨都束的不过十五万之数。
除了留下两万大军镇守友谊城,以防被别有用心之人抄了老巢,狄青还安排了足足一万人的部队负责沿途督运粮草。
新占领的城池,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骚乱与袭击,倘若没有大军压阵,运粮队伍分分钟就可能暴动。
为了节省人力,负责运粮的都是就地征召的劳役,怨气大的很呢。
好在普通百姓在正规军面前,是不敢生出什么心思来的。狄青早有言在先,一旦发生骚乱,定斩不赦,甚至还要连坐。
来自同一村的劳役,但凡有一人参与暴乱,则全村屠之。
运粮路线就是大军的生命线,狄青必须施以铁血手段,才能压服暴民。
大军抵达木骨都束之后,狄青又安排了一支万人精骑,绕过木骨都束,继续南下,扫荡索马里剩余的城池。
再加上沿途看守战俘的部队,真正能投入木骨都束大战的,也就十五万人,其中还包括阿尔瓦罗统领的大西洋舰队第四编队。
至于第五编队,则肩负着跟友谊城守军同样的重任,驻扎在勇者港附近海域,拱卫友谊城这座核心枢纽。
友谊城是连接王朝跟索马里的纽带,又远离木骨都束,兼且周围形势复杂,狄青不得不慎重,以防有人铤而走险。
倘若有人偷袭了友谊城,那对大夏远征军而言,绝对是一个噩耗。
…………
好在《孙子兵法》上讲的并非简单的部队数量,而是要换算成兵力对比。
考虑将领、装备、士气以及战术素养等因素,粗略估算,十五万大夏军队的“兵力”是索马里联军的四倍上下。
显然,这还远远达不到“十而围之”的战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