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与这样的人合作,会败坏我韦家名声!”韦待价不服气地道。
“你太拘泥于门户之见了!”韦晞摇头道,见他不以为然的样子,就开导他道:“什么样的人都有他的用处,酷吏是什么人,太后会不知道么?可是她执政后,深感社稷之不稳,反对者不少。为了挖出深藏的阴谋分子,她就启用了酷吏,对于官民产生惨痛,但对于她却是必需品!”
“用得好,酷吏也能够帮上忙,他要是不帮忙,你去对付那些豪门大族,你行吗?”韦晞动问。
“不行!”韦待价不得不承认道。
“那不就结了!”韦晞没大没小地伸手去拍他老叔父的肩头道。
……
且不说铁路引轰动,载初元年(六九零)二月十四日,则天太后于东都洛城殿亲自策问贡士,数日方毕。贡士殿试自此始。
正式启动殿试,而之前的秀才…………举人…………进士三级官员考试制度已经确定,并且因韦晞的倡议,主要考策论、糊名制、殿士不黜落(不会落榜)、考试内容加进了杂论(科学技术、算术、工程、农商等),再有“诗歌词”作为参考科目,韦晞不忍“诗歌词”失落而提议。
武则天几乎采纳了他的建议(名义上归由郭待举上书提议),但是新人娶过门,媒人丢过墙,莫说韦晞、郭待举不能做为主考官,就连他这一系统的官员也无做主考官的可能,至少可能性不大。
给韦晞掌了军权,还让他在人才选拨中插一脚,那还得了!
虽然如此,韦晞对于殿试能成功实施相当地高兴,约了上官婉儿到她的醉红尘酒居喝酒。
“来,干!”两人对坐,帘外就是风景如画的洛河。
两人都是峨冠长袍,一红一白,文艺范儿十足。
“今个儿状元夸街,百官齐聚,你不去看么?”上官婉儿巧笑倩兮地问道。
“不去了,他们是文,我是武,要是我文武俱上,只怕好些人嚎叫着要拿我下来!”韦晞摇头道。
他说得有,上官婉儿扑哧一声笑出来,眼波流转,娇态十足!
这样的女孩子有此一人足矣!韦晞伸出手去抓她的手,两人不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半晌后,韦晞说道:”婉儿,若你能够去殿试,就算一甲(进士及第)不行,二甲(进士出身)不成问题!“
”为什么不允许女孩子科举呢?“上官婉儿忿忿不平地道。
”社会还没有进化到这个地步!”韦晞给出了准确答案,上官婉儿吃惊地道:“你认为将来女人可以科举当官?”
“很正常!”韦晞夹了条海参进上官婉儿的碗里,油然地道:“一个标准!”
“什么标准?”
“社会的文盲率,包括男女,低于百分之十时,有可能!”
上官婉儿一听就泄了气:“那得等多么久啊!”
她很清楚这个社会的读书是多么的不容易,读书人几乎都出自世家大族、上中户,往往要有钱人才能读书,而这些人是少数,普罗大众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确实不容易。”韦晞目光投向窗外洛河,河上阳光明媚,行船如鲫。
“所以我们要努力。”他喃喃地道:“拿征西来说,我有生之年能不能够完成,也不知道,但是努力,总有希望!”
“是的,努力总有希望!我听说你在西域成立了扫盲队,就连胡人也很多人会说汉语了。”
“皮毛而已,不容易学。”韦晞苦恼地道。
没错,繁体字划复杂,根本上是不容易学,扫盲队也不是万能的。
反过来轮到上官婉儿安慰他道:“努力总有希望,至少西域很有希望!”
“你说,我们把汉字简化了怎么样?”韦晞询问。
“汉字简化?”
韦晞拿出铅笑,在便笺上写了一个“国”字,笑而不语。
“这是……”上官婉儿不过用了三秒钟的时间,就准确地指出道:“这是‘国’字!”
“对!”韦晞给她伸大姆指了,国字的简体字次亮相,结果被上官婉儿识出。
“国字带玉,玉是好东西,我大唐以玉为美,不愧为国!”上官婉儿赞叹不已道:“老公,这你也想得出来,你可以做进士的先生了!”
韦晞心里暗叫一声惭愧:“其实俺用惯的就是这些字!繁体字俺用得少哩。”
他再接再厉,连写了一排好几个简体字,上官婉儿笑吟吟地一一辩认开来,准确率达百分之百!
两公母互相吹棒:“你真行!”
韦晞亮出了大杀器:《繁体字与简体字对照表》!
那是一本小册子,里面明确地写出了繁体字与简体字对照,这是韦晞在军中闲着无事时作的
上官婉儿眼神炯亮,一目十行地翻过去,盖上小册子,用铅写下了秀美的一段字:“亲爱的老公,我爱你,永永远远爱你,你在前线,我在后方,我对你朝思暮想,你可曾知道,可曾想我?还是在想着你的公主、你的郡主,还有你的什么人?”
尽用简体字写出来,意思明白,一字不错,韦晞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出来道:“你不是人!”
“你是大妖!”上官婉儿回敬道。
“大妖吃了你!”韦晞双眸闪亮地道。
“怕你怎地!”上官婉儿把挺茁的胸部一挺,韦晞立伸禄山之爪!
……
一阵风雨过后,韦晞把《繁体字与简体字对照表》塞到上官婉儿的手里道:“婉儿,任务就交到你手里了!”
上官婉儿当仁不让地道:“放心,包在我身上!”
韦晞管军,绝不应该参与这等文字工作,他出的风头已经够多了。
上官婉儿不缺财富、不愁吃喝,很有权势,韦晞就用精神上的高大上东西去讨好她,其他男人谁都比不过他,谁也不能够撬他的墙脚跟。
真要是成功推行简体字,上官婉儿将青史留名,百世长存!
她清楚,韦晞也清楚。
在韦晞身边的人都很喜欢韦晞,因为他给大家的东西是别人给不了的,金银可以给、权势可以给,但胜利谁能给?名气谁可送?
唯有韦晞!
第六六三节 做他女人好处多
韦晞返回公主府,已是下午,他前脚进,太平公主后脚入。
在正殿上喝茶的韦晞小吃一惊道:“你中午不休息?”
原来太平公主有午睡的习惯,这点倒是受了韦晞的教导:“女人要睡美容觉,长得才漂亮。”
太平公主在他身边坐下,伸了个懒腰道:“中午赴你二哥(杨成献)夫人安氏的欢送宴会,大家都很高兴,久了一点!”
这些年来,太平公主刁蛮脾气改了不少,也懂得了笼络人心,不再孤芳自赏,合群。
“安氏也去西域?”
“是的!”太平公主告诉他道:“很多臣子与将军的家眷都往西域行,哎,很多人都离开了神都,过得十五,一个接一个地跑掉了!”
韦晞当然知道,遣他们的命令是他这个兵部尚书签的。
“神都里鬼多,人都跑了!”太平公主抱怨道。
此话要是传出去,一般人只怕酷吏就要上门了,他们当道,世人连话都不敢说。
公主府里倒不怕,关防严密,话传不出去,传出去也不怕。
“我们几时上折子走啊?”太平公主觉得神都很是无趣,她也想回西域了,在那里她是女主人,作威作福,无人管她,多爽!
韦晞摇了摇头。
“你什么意思?”太平公主皱起眉头问道,这家伙,难道喜欢神都,想来也不会,他与武家诸傻、酷吏经常狗咬狗。
“母后不会放我走!”
“不放你走?”太平公主瞪圆双眸道:“母后……”
“她不是想对我不利,她今年要做大事,想的是我在神都里当姜太公镇着诸神诸邪!”韦晞悠然讲道。
“她要做大事?”太平公主震惊地望着韦晞,韦晞冲着她点点头。
太平公主顿时坐直了身体:“可是我们还在打着昭武诸国啊!”
“你去!”韦晞手指她道。
“我去?”太平公主可爱地手指自己琼鼻道。
“对,你去!”韦晞不容置疑地道。
“可是我不会指挥打仗啊!”太平公主有种被赶鸭上架、拖牛上权的感觉。
“军事委员会与参谋部不是吃素的,你只要决定战略,战术上由他们决定,军事是我们的命根子,你也要学!”韦晞不容置疑地道。
“今晚我请郭待举过府一叙,明天他保举你在西域开府建牙!”家里主心骨实际上是韦晞,他作出的是大事上的决定。
开府建衙!
太平公主骨子里与她老母一个样,都是政治动物,闻言精神大振!
在唐朝,开府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一般地,唐朝皇子接受皇帝的命令自行开设府署(建立衙门),树立旗帜(招牌),处理军政事务,可以自行任免下属官员,甚至有权利制定实行部分法律政策。
著名的开府如太平公主的祖父李世民在没当皇帝时在洛阳开府…………“天策府”,李世民带领大军攻下洛阳,击败王世充、窦建德两个地方实力派,遂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在洛阳开府。
天策府自成体系,许自置官属,官员不受吏部管辖,其人才济济,有杜如晦、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程知节(咬金)、侯君集、秦琼(叔宝)、长孙无忌、罗士信、李绩(徐茂功)等,成为了李世民日后称帝的基础。
太平公主的心霍霍跳动,真要是可以开府,她就是大唐阳关以西的女王!
“真的能开府吗?”哪怕太平公主见惯世面,也声音颤地问道。
毕竟这是件大事,皇子都不容易开府,更何况是位公主。
“是时候了!”韦晞颌。
他不能够让他的心血白费,一路西征,万一武则天听信谗言,调他回朝,另委他人到西域,岂不是为人作嫁衣。
但他不能开府,朝廷对他的疑忌之意甚深,他太有实力了,突骑施三十万控弦归他麾下意义重大,谁人都看得出来。
只有太平公主开府,才可以保住他的心血,也会被朝廷所接受。
……
第二天的朝会上,两个女人,韦晞的女人成为了主角。
“婉儿写了一份《请行简体字疏》,给众卿家看看!”武则天不动声色地道。
而诸臣看了,立即文昌右相岑长倩出班,对俏立武则天侧边的上官婉儿厉声道:“自仓颉造字,你所谓的‘繁体字’就承载了中国文化历史,以简代繁,名义上是为了方便推广与学习,实质上是破坏中国文化,隔断我中国文化传承,其罪大焉!……”
滔滔不绝,狂喷上官婉儿,他气急败坏,有如被人踩了家中的神主牌。
岑长倩权势赫赫,本不应轻易出手,但是可忍孰不可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反对!反对!反对!
接着同凤阁鸾台三品欧阳通也站出来道:“繁体字优美,简体字是什么?哼,那是田舍奴(农民的蔑称)所用的字!”
不怪欧阳通这么恶毒攻击,他可是书法大家,其父欧阳询,两父子都写得一手好书法,号大小欧阳,他岂能容忍上官婉儿推行这种破坏书法艺术的玩意儿。
再有特进(宰相)苏良嗣则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让田舍奴知道得太多,对于皇朝统治不是好事!”
得,一时间反对就有三位重臣,上官婉儿一弱质纤纤女子如何应对?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其实千百年来,汉字一直在简化的过程中!”
上官婉儿侃侃而谈地道:“汉字从甲骨文、金字变为篆书,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行书和草书又是隶书的简化,我所创立的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并不是破坏中国文化!”
“至于苏相所虑,请恕婉儿不敢苟同,民众习得简体字,民智开,皆是太后臣民,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话很是得体,武则天面露笑容。
见此情况,凤阁侍郎宗秦客站出来支持上官婉儿道:“太后为政,万象更新,简代繁,恰是其时!”
宗秦客对于简代繁不感冒,因为他也是造字专家,去年他制作了十二个新字,包括‘曌’,即所谓则天文字,与上官婉儿有共同语言。
“宗侍郎所言极是,臣附议!”另一位重臣,同凤阁鸾台三品、地官尚书郭待举支持了上官婉儿。
大家暗骂郭待举枉为读书人,居然抛弃祖宗文字,去支持一个小女子所搞的田舍奴文字。
不过他的立场可以理解,上官婉儿是韦晞的姘头,等于弟妹,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