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建设盛唐 >

第318章

建设盛唐-第318章

小说: 建设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千人能派上什么用场?据逃生回来的人说唐军骑兵满山遍野,都是骑兵!

  这仗还能怎么打,李尽忠疯狂派遣将家里的家丁持他的令箭出动到各部调兵,集结部队。

  但是坏消息不断传来,唐军进展神速,所到之处均以快马利刀飞箭强攻,见人就杀,不分青红皂白,契丹人死伤极多!

  事发突然,没有预警,没有预料,契丹人不及反应。

  契丹八部:达稽部、绝便部、独活部、芬问部、突便部、芮奚部、坠斤部、伏部,已有四部主力没有回响,只得一些残兵败将响应,突便部是李知节本部,芮奚部是孙万劳所辖区,止得两部应召!

  派往独活部的使节给该部族送往了唐军,该部首领刘平复已经投降唐军,这是该部里有人不服者逃出来说的!

  而伏部距离过远,还不能赶来,因此,李知节能战之兵只得四万余骑兵。

  “浑账!”以李知节的骁勇,也感到了沉重的压力,要知道,过往他聚集部族时,由于全民皆兵,八部部众控弦三十万!

  如今只得四万人,巨大的落差,叫他情何以堪!

  他当然没想到韦晞这个狠角色,打蛇打在七寸上,那就是游牧民族的人数上!

  游牧民族自力更生的话,其实生活得相当悲摧的,他们抵抗大自然灾害能力更差,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好,婴孩夭折率高,人老相,人均岁数低!

  部族之间乃弱肉强食,杀来杀去,人口一直上不去。

  韦晞进兵,将令抓住一点,就是杀人,杀杀杀!

  “你们见到男人就杀,以人头立功,不要讲占领地方、不要讲俘虏多少女人、不要说得到多少钱财,谁杀的人多,谁就是本大将军的英雄!”

  “部族人若是骁勇,你们一个打不过就几个围上去打,将军打小兵,乱箭射死他们!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把他们杀光光。”韦晞如是说。

  “大将军,这条将令我喜欢!”史万超赞同道:“这是大将军发布的命令中最好的命令!”

  “大将军,我爱你!”史万超高呼道。

  “我爱的是女人,别找我!”韦晞摇头道。

  除了命令,还有契丹的地图!

  每年支出的钱与人力不是白费的,以前是韦晞的系统,现在是军情司,象蜘蛛般地伸出自己的触角,怎么样走的道路,哪里人多,装备如何,让唐军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少走了许多的弯路。

  更可怕的是带路党。

  独活部头领刘平复的父亲是契丹人,母亲却是汉女,有百分之五十的汉族血统,自小就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被军情司认为最有可能策反过来的首领。

  果然,等唐军进攻发动,他觉察到唐军势大,即时反水,穿上了汉人衣冠,宣布归顺!

  然后他派出本部族熟悉道路的族人,给唐军带路,如此凭借着地图和带路党,加上快马,短短时间里唐军横扫了达稽部、绝便部、芬问部、坠斤部四路,契丹人死伤累累。

  ……

  夜来,两人在灯光下进行商议。

  “情况看上去一点都水好,他们来势很猛!”李尽忠一向乐观,但此时也是忧心如焚。

  “有上万人的唐人部队向我们这里杀来了,明天就到!”孙万荣讲道。

  “迎头迎击他们,我要杀光他们!”一想到已这么多族人惨遭屠戮,李尽忠忍不住火大了。

  “我们只得四万人,杀光他们可以,但是唐人非常多,至少过十万,要是一对一与他们硬拼,绝对不行!”孙万荣冷静地道,他们得到的信息越多,越是心惊,唐军兵力雄厚,自己只得四万人,不宜硬拼。

  “你打算怎么办?”李尽忠问道。

  “临崖谷!”孙万荣回答。

  ……

  第二天一早,早已经准备好的契丹人拨营而起,放弃了潢水城,沿西撤退。

  待到这支万人唐军赶到时,潢水城只留下一些走不动的老弱病残,他们说契丹人怕了唐军,已经往西逃离。

  占领潢水城的并不是唐军主力,乃营州都督府的府军,由营州司马张文选率领,因为路近,首先到达潢水城,意图抢攻松漠都督府,擒捉契丹人首领,获取功勋。

  但没想到契丹人逃离,于是这支部队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继续追击。

  很容易追击,沿路皆可见契丹人丢弃的物品,还收获了一些老牛、瘦马,唐军认定契丹人其势已孤,愈加骄傲,遂争先赶路。

  不知不觉到了一个险恶所在,此处一边是无底深渊,一眼望不到底,一边是山岭,靠岸边路为大道。

  唐军急于赶路,之前的易爬小山岭斥侯上去发现没有埋伏,之后爬不上的山岭开始后就不再侦察,只顾赶路,因为发现前面的契丹弃物越多,斥侯声称前方发现契丹人!

  于是人人埋头赶路,这次杀契丹人奖励丰厚,唐军个个赶着去杀人。

  不想,上万人都塞进了黄河谷内后,只听得号角声吹起,檑鼓大振,契丹人从侧边山岭杀至,居高临下,势如排山倒海一般!

  见着契丹人势大,唐军大乱

  一字长蛇阵,唐军地形不利,无法结出丰厚阵势,契丹人下冲的冲劲大,接战不久,唐军阵势即被冲得七零八落,将士惨叫着掉进崖中,几乎无路可逃。

  营州司马张文选在队伍中段,根本逃不了,他集结部队成圆阵,以长矛护卫,张开似刺猬,契丹人也不冲突,只顾放箭,结果张文选身边的人尽死于乱箭之中,而他则被生擒。

  这次契丹人动用了三万人打一万人,将前后都包了饺子,营州府军几乎无一生还!

 第五七六节 打脸的至高境界

    且说回洛阳,韦晞大张旗鼓出击突厥,打的却是契丹的消息传出来,一时间朝堂上的清议大哗。.

    内幕被一些有心人传开,御史们知道了韦晞是先斩后奏,而朝廷替他背书,顿令富有正义感的御史们怒不可遏!

    正如岑相公所言的,韦晞乃不仁不义不忠之辈!

    古代讲仁义是个大命题,甚至凌驾于“法”之上,例如杀人偿命,某人宰了杀父仇人的话,那他会得到社会舆论一边倒的支持,官府基本上从轻判处!

    马上御史们酝酿群起而攻之。

    又者,七月二十二日,天出慧星,挂于西方,长二丈余,逾四十余日方消。

    彗星经天,时人愚昧,借此攻讦最为有力。

    御史看韦晞不顺眼属天然对立,御史们往往出身寒门,对已成豪门的韦晞是分外眼红(韦晞哭:俺以前也是寒得不能再寒的,只不过俺争气,完成了吊丝逆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韦晞太有钱、韦晞太有权势、韦晞太有才能、还有韦晞的老婆太漂亮(出身寒门的御史们往往是糠糟之妻,未迹前娶的老婆能有多漂亮!)。

    在御史们看来,韦晞内有太后撑腰,外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的郭待举支持,难以攻击,那么就转而动郭待举,去除他朝中的支持,断他的羽翼!

    郭待举是实务官,国朝从来都是这样,做官不做事就没错,做多错多,找出错误,不是问题。

    御史弹劾宰相?

    任何时候都是壮举,这次由一个叫做刘秉恩的御史完成这一击,此人名不经传,却胆气粗壮,为御史时称御史手握天宪,若不能动摇山岳,震慑朝堂,干脆不任职也!

    然后他来了个动摇山岳!

    八月初一是大朝,百官汇集,向来属于礼仪姓质的朝会。并没有多少大事情会放在这个朝会上处理,不想出了御史出班弹劾宰相的奇事。

    “韦晞作威作福,军中只知惮韦晞威权,不复知有太后和陛下,此为大唐军队?亦是私军耶?万一有事,还能为太后与陛下分忧吗?

    郭待举虽为相公,权柄沉重,却不顾圣恩,不讲仁义道德,不问事非曲直,只知谄事韦晞,为虎作伥,何能再坐勋位!”

    刘秉恩高声读诵手上的奏折,将郭待举拎出来拿出来痛加叱骂。

    郭待举不得不出班,无法自辩,唯有静听刘秉恩的弹劾。

    先是人参公鸡,再就事论事,将韦晞攻打契丹之事拿来狂加指责,韦晞好大喜功,杀人盈野,乃当世白起!

    而郭待举则不加阻止,一味迎合,阿谀奉承,心目中还有太后,还有陛下!

    刘秉恩声震大殿,百官真个儿给他震慑了!

    诸人之中,武则天与郭待举最为沉静,两人脸色平常,而皇帝坐立不安,他还是头一回感受到这么猛烈的“炮火”,虽说不是冲着他来,但名义上是他的大朝,御史大闹朝堂,痛骂宰相,传出去他的脸往哪搁!

    官员中有的人同仇敌忾,有的人则面有忧色,肯定有人面有喜色。

    中书令裴炎觉得过火了,有什么事情可以提,但不应该此时提,不合出了一声道:“韦晞攻契丹之事朝廷已有明断此事……”

    等的就是你!

    刘秉恩眼睛大亮,声音更高:“前有裴中书令杀降(突厥),今有韦大将军擅杀(契丹),可谓一时瑜亮!”

    可不可以不提这壶!

    裴炎那个后悔啊,早知道裴行俭死得早,也就不要理会他咋的了。(裴行俭降服突厥人,裴炎嫉妒,不管裴行俭答应突厥人的投降后免死,坚持把投降的突厥贵酋通通杀了,从而背上不仁义和失信的名声)

    类比骂过,刘秉恩进一步直斥裴炎尸位素餐,与郭待举沆瀣一气,只知曲逢驸马与公主(太平公主躺枪),上不知报答圣恩,下难为百官表率,岂可统领百官!

    裴炎阴沉着脸,而百官佩服万分,不管今天结果如何,这刘秉恩连攻韦晞、郭待举与裴炎三个权贵,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位御史骂骂咧咧,总算给出了一些干货,那就是先前郭待举对韦晞大行方便之门之事,此为旧帐,新帐则是郭待举出身许州颖川(河南许昌),他作为同中书门下三品管户部,在拨款给地方的时候,关照家乡,给多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户部高官拨钱下达地方,又不入自己的钱包,真不是个事。

    但给放大了,那就是个事。

    刘秉恩讲完,哗啦一声跑出来十多个御史一起跪着同奏,声势足足,这大朝会给他们搅成了什么样!

    不可能把这么多御史处置,武则天说道:“对御史检举之事,着裴卿领衔,会同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到户部调查……”

    “禀太后殿下,不必查了,此确为真事,臣有罪!”郭待举认了。

    这么大的朝会上,任哪个当政者都得考虑影响,况且,还有其它缘由,郭待举遂罢相职,左迁为太子李成器的左庶子。

    三天后,唐军前线大败的消息传来,上万人的损失,消息如疾风般地吹来,一时间朝廷都懵懂了:韦晞居然败了?

    震惊、痛惜,却有人高兴!

    “我就没说错嘛!”刘秉恩得意忘形地道,追加弹劾。

    郭待举因为是韦晞的举主,先受牵连,被贬官至营州,限一天后即刻离京!

    他匆促离京,除了太平公主给他准备了丰厚的程仪之外,几乎没有人送行,悲惨无比。

    因为大家收到风声,形势变了!

    朝堂最新消息是武承嗣官拜同中书门下三品(拜相),补了郭待举的缺。

    原来如此!

    旧的不去,新的怎么来!

    武则天正要提拨武家人,郭待举撞在枪口上,算他倒霉。

    御史们狂笑,武承嗣大笑。

    正赶上八月十五中秋节,自唐初兴起,渐渐流传,而武承嗣喜逢升官,又新换了个宅第,升官、乔迁之喜,干脆把中秋节当成了收礼节,贺客盈门,礼物成山!

    明眼人都看出他未来不可限量,谁敢不来巴结他。

    他权势之大,皇帝为之缀朝,大家都不上班,任由武承嗣在家里开宴,上午开始,大排宴席,意气风地大会群雄。

    贺客太多,干脆分批,上午一批,下午一批,几乎把朝堂上的官都给请了,就连皇帝也给他题了一幅字名为“国之干城”,给挂在二堂大厅正中。

    官似流水般一簇簇来,上午宴席结束,下午的开始,吹吹打打,无比喜庆,武承嗣在二堂迎客,风光无比。

    只听得街道喧哗声如同打雷般响起,声音响过武家,众人不解其意,但很快就知道了。

    北方露布报捷,契丹平定,大将军韦晞击破契丹五万人,斩四万,敌酋李尽忠与孙万荣授(被砍了)。

    杀人不算多,韦晞以前杀得更多。

    问题是缴获了突厥王廷授予李尽忠为突厥叶护的诏书(突厥显官名称,从大到小为叶护、屈律啜、阿波、俟利、吐屯、俟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