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老兵不死 >

第114章

老兵不死-第114章

小说: 老兵不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缺少收获感动的机会。

    世界这么大,每天都在发生很多故事。

    漫漫历史长河,隐藏着无数的感动。

    古猿、猿人、智人。

    夏商周。。。。。。唐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

    王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国家。

    多少故事被湮没了?

    尽情的挖掘吧,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就埋藏在里面。

    失去的,早早晚晚都要找回来,一点一点。

    在官兵们的引导下,王亮和孙为民登上了潜艇。

    因为保密,只对部分舱室进行直播。

    首当其冲的便是厨房和餐厅。

    刚一进到潜艇,很多网友就大呼难受。

    潜艇内的空间十分狭小,尽管是从直播画面里感受舱内的氛围,也还是有些难以适应的。

    一种压迫感扑面而来。

    “来,咱们先到潜艇的厨房来看看。”王亮显得轻车熟路,灵活的穿梭在狭窄的艇仓内,好歹也是当过两年艇长的人。

    “因为工作性质比较特殊,长期在水下工作体力消耗非常大,官兵们只有吃得好吃得饱才能有劲去干活,所以除了蔬菜,每天都要猪肉、牛肉、鸡肉和蛋类。咱们潜艇官兵的伙食标准是全军最高的。”

    因为离开潜艇部队太久了,对于一些数据的的记忆也比较模糊,王亮不由得问身后的干部道:“我记得每人每天是四十块的伙食标准吧?”

    “首长,咱们去年刚提了,现在每人每天是四十二块。”干部连忙道。

    “恩,潜艇官兵们必须得吃好喝好,先不说常年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出海执行任务最少也要两个星期,甚至更长。就这么大点的空间,各种机器的噪音都是干扰,机器工做还会释放热量,对官兵们的身体都是极大的考验和挑战。”王亮点点头。

    “首长好!”

    “首长好!”

    “首长好!”

    在厨房忙碌着的官兵见王亮来了,连忙放下手里头的活,敬礼打招呼。

    现在,都知道王亮。

    这位不死的老兵。

    “同志们好,大家辛苦了。”王亮同官兵们一一握手。

    他没有去纠正自己并不是什么首长,既然战士们喜欢这么叫,就叫吧。

    在王亮的心里,自己永远都是一名战士。

    “老首长,这边是储藏室,像是蔬菜、水果生鲜这些不易保存的都放在外面,出门执勤前期先吃这些。随着潜艇的性能不断优化,外出执行任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不能靠岸接受补给,所以到了后期,就只能用蔬菜罐头和冷冻的肉类做饭了。”炊事兵介绍道。

    厨房这边虽然有不少战士在忙碌,但他们并不是炊事员,都是过来帮厨的。

    潜艇载人数量有限,所以每一个岗位都是精简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

    网友们静静地看着,也提出了问题。

    “官兵们都是到深海执行任务,那怎么喝水啊?总不能携带大量的淡水吧?”

    “楼上多虑了,潜艇上有制造淡水的设备,这个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我也有个问题,刚刚镜头给到仓库,我咋没有看到葱姜蒜呢?难道炒菜不放这些吗?这可是日常必备的调味品啊,不然炒出来的菜多没滋味啊?”

    。。。。。。

    王亮注意到了问题,一一做着解答。

    “潜艇上的淡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那位朋友说的没错,潜艇上装备有制淡水设备,但是因为这套设备耗电量巨大,所以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启用的。”

    “潜艇官兵们每人每天限量两斤水,一斤用来喝,另一斤用作日常的洗漱。就这点水,最多就是刷牙洗脸洗脚,洗头洗澡是不现实的。”王亮道。

    王亮觉得这些东西有必要去普及,或许不是那么直观,但总一天,网友们会体会到潜艇兵到底有多辛苦的。

    “至于葱姜蒜,想都不要想,包括萝卜、黄豆等,都是不允许在潜艇里出现的。空间小,这些东西容易产生异味。一旦潜艇下沉进入战斗状态,是没有办法迅速置换空气的。”

    王亮又就葱姜蒜问题进行了解答。

    潜艇兵,一直以来都是四类灶,最高标准,即便是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也是如此。

    “咱们解放军伙食费从1978年起先后调整了二十四次,潜艇兵都是最高的。”

    评论区。

    “那么辛苦,伙食费好点是应该的。”

    “致敬!”

    “小小的十平米内竟然有九张床!心疼。”

    “死亡率最高的兵种之一。”

    “老潜艇兵路过,一旦陷入到深海,就算是山珍海味也吃不进去。你们永远不会知道,最里面晕船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们永远不会知道废气是有多么的难闻,你们永远不会知道,再好吃的东西在里面也是索然无味的。但为了国家,我们心甘情愿。”

    “看到他们的待遇这么好,我姑且放心了。”

    “我也是从潜艇上退役的老兵,看到今天的直播高兴坏了,终于讲讲我们潜艇兵了。掐指一算,离开潜艇部队已经有二十五年了,年轻的时候出海从来都没有害怕过。但现在老了,再也没有出海的机会了,倒做起了噩梦,不时被惊醒过来,真怀念年轻的那段时光喲,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潜艇兵之歌还在放着。

    【其实我们潜艇兵并不孤寂】

    【训练之余我们也常常欢声笑语】

    【其实、我们潜艇兵、并不神秘】

    【只因我们操纵着你看不见的武器】

    【你要问我为什么】

    官兵们不约而同地跟着唱了起来:“我们总是这样年轻,因为我们穿着蓝蓝的军衣。你要问我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怨无悔,因为亲爱的祖国在我们心里。”

正文 0218 怕死莫当潜艇兵

    0218 怕死莫当潜艇兵

    回到地面,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见潜艇兵们聚集了过来,王亮想说几句。

    仅仅是作为前辈,作为一名老兵。

    “怕死莫当潜艇兵!”

    “我记得那是1959年,也是这么个季节,在舟山群岛海域附近,海军举行了一场军事演习。。。。。。”

    1959年,风雨飘摇的一年,有很多事情,说不清楚,道不明白。

    这就是历史,你无需深究对与错。

    “那年的12月1日,是暗无天日的一天。”王亮不由得陷入到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东海舰队护卫舰在舟山海域组织了一场攻潜演习训练。

    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演习已经接近尾声。

    海上的天气变化很快,刚刚还万里晴空,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变了脸,下起了暴雨,同时波涛汹涌,波浪滔天。

    见到这种情况,演习的指挥员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我海军装备的军舰均年久失修,极端恶劣的天气突然到来,能否顶的住?

    王亮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道:“年久失修,到底失修到什么程度,我只能说,是你无法想象的破旧。那场演习不尽如人意,成绩很差,攻潜演练的训练目标都没能够达成。”

    潜艇官兵们听得认真仔细,观看直播的网友们也静静的听着。

    “418号潜艇,一艘M级小型潜艇,通俗来讲,是苏联婴儿级潜艇。如果把当时欧美国家海军装备的潜艇比作汽车的话,418号潜艇顶多就算是辆自行车。”王亮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

    1959年,中国对于潜艇的了解几乎为零。

    “这一次演习是中国海军接收潜艇后的第一次出海,当然,是一次探索性的演练,中国潜艇的开端。”

    “潜艇上的战士是从全军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都到潜艇学习队接受了苏联教官的培训。受到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尽管经过了漫长的学习,战士们仅仅掌握了潜艇的基本操作技术,但对于攻潜、反舰等战法都知之甚少。”王亮道。

    这怨不得我们的战士,条件是一方面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老大哥对于我们也并不是开诚布公,对于核心技术,遮遮掩掩的。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邻居对自己构成威胁。

    海军要想发展潜艇,要想让潜艇形成战斗力,只能靠自己一步步地去探索。

    探索,总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舟山海域海下五十米处。

    418号潜艇全速前进,划着巨大的之字形以躲避水面舰艇的搜索。

    “艇长的名字叫张明龙,我的战友,出海的那天,他的怀孕的妻子已经临近了预产期。明龙一直跟我炫耀,‘老王,我要当爸爸了。’‘你说我给咱儿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卫国?卫民?如果是女儿的话就叫卫华!’从他的脸上我能够看到发自肺腑的喜悦。”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浮现在王亮的眼前。

    “副艇长王明新,列宁格勒海军学院毕业,他刚当了父亲。航海长金作印,连市海校毕业的大学生,代理政委张前冲。。。。。。”

    下午一点四十分,这是演习预定结束的时间。

    同418潜艇配合训练的衡阳号护卫舰已经按照预定的方案到达规定海域停车漂泊。

    王亮剖析道:“停车漂泊,这犯了一个致命性的错误。一旦停车,潜艇无法监听到水面舰艇的声音,更无法确保上浮的安全。”

    “本来海军对于潜艇就是一知半解,加之衡阳号的舰长在岸上参加活动。。。。。。”

    简单介绍,一语带过,王亮不想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活动’上。

    他想讲的,是纯粹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

    衡阳舰上的官兵先后往水下扔了三枚手榴弹,这是同潜艇约定好的联络方式。

    水下五十米,418潜艇上。

    “报告艇长,监测到三声爆炸。”声呐兵当即向艇长做了汇报。

    按日子来算,妻子应该已经完成分娩,自己是铁定当爸爸了,所以艇长张明龙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不用你小子报告,这么大的动静,我们都能听得到。各单位注意,准备上浮!”

    “准备上浮!”值班室艇员重复艇长命令。

    警报长鸣,在宿舍休息的艇员们迅速抵达了战位、

    “一舱准备完毕。”

    “二舱准备完毕。”

    “三舱准备完毕。”

    “。。。。。。”

    “报告,艇长,各舱室准备完毕。”

    “开始上浮!”张明龙再次下达口令。

    值班艇员重复:“开始上浮。”

    “所有的一切都在探索阶段,潜艇上的官兵对于潜艇的了解仅仅是一知半解。又一个致命性的错误缠上了,水密!水密指的是船体浸水或舱、柜冲水后,其结构和相应的关闭设备等在一定的水压作用下保持不透水的密闭性能。实际上当时潜艇上并没有按照规定全部关闭水密隔舱的水密门。”

    王亮又道:“如果没有意外发生,水密的疏忽没什么,产生不了什么后果。就好比汽车驾驶员忘记系安全带了,如果没出车祸。。。。。。”

    之所以解释这么多,王亮是想让大家明白,历史有一定的局限性。

    或许在旁观者的眼中,当时的纰漏有那么的令人难以费解。

    但如果生活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在那样的环境背景下,恐怕也会犯相同的错误。

    嗡嗡嗡——

    轮机长启动排水系统,机舱内发出阵阵轰鸣声,动静很大,毕竟是老设备了。

    十五个大气压的高压气迅速注入到水柜之中,海水在强大的高压气下被挤出水柜,潜艇开始上浮。

    “五十米。”

    “四十五米。”

    “四十米。”

    “三十五米。”

    “三十米。”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潜艇在不断上浮着。

    艇员们的脸上都绽放出了笑容,阔别地面一周多的时间,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成为了一种奢侈。

    他们都迫不及待的浮上去,到海面上把五星红旗升起来,然后狠狠地吸几口新鲜空气。

    大喊几声,释放一下内心的压抑。

    尽管他们是从全军挑选出来的精英,但他们是第一次在海下执行任务,那种日子,真的是一种煎熬。

正文 0219 失事

    0218 怕死莫当潜艇兵

    回到地面,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见潜艇兵们聚集了过来,王亮想说几句。

    仅仅是作为前辈,作为一名老兵。

    “怕死莫当潜艇兵!”

    “我记得那是1959年,也是这么个季节,在舟山群岛海域附近,海军举行了一场军事演习。。。。。。”

    1959年,风雨飘摇的一年,有很多事情,说不清楚,道不明白。

    这就是历史,你无需深究对与错。

    “那年的12月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