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鼎 >

第937章

汉鼎-第937章

小说: 汉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落门川讨击使。

对于这些古怪的名称,刘鼎没有太多的心思来研究,吐蕃就是原始化的朝廷,还没有完全进化。吐蕃的民众和军队,基本上是合二为一的。平时是农民,战时就是士兵口吐蕃还保留着奴隶制度,贵族都拥有大量的奴隶口吐蕃的奴隶为贵族服务、生产、打仗,甚至是陪葬。现在河西走廊的很多温末人,就是当初吐蕃贵族的奴隶,在脱离了吐蕃贵族以后,他们自立一体,和吐蕃贵族的关系,非敌非友,很是复杂。

河西走廊的事情,有王彦章、安仁义、葛从周他们几个大将解决,刘鼎也不需要操太多的心。倒是逻些城这个遥远的目标,现在鹰扬军里面,除了他之外,再也没有别人有这么异想天开的想法的。就算是最彪悍的王彦章,大概也没有想到要突袭逻些城。

的确,对于很多人来说,军事进攻逻些城,实在是有些不切实际。想当初,文成公主入藏,可是用了足足一年多的时间。如果路上还要打仗的话,需要耗费的时间更长。突袭逻些城,军队的后勤保障,也是致命的问题。在冰天雪地里面,鹰扬军如何保持后勤供应?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诱人。

目前,鹰扬军主力在西域,吸引了回鹘、吐蕃人的目光,他们对于来自蜀中的突然一刀,可能不会有很警惕的防范。这是鹰扬军的机会。事实证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想要逐步推进,平定青藏高原,都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比突袭更不可行。

但是,从蜀中杀入西藏,以前从来没有过,刘鼎也不能百分百肯定可以做到。

毕竟,即使是当年的韦皋,也无法到达逻些城。

“就让我们鹰扬军开创一个新时代吧!”

刘鼎用力的搓了搓自己的双手,走到书桌的面前,拿起了毛笔,缓缓的蘸着墨水,准备练字。

其实,林鼎平时很少练字。

但是,此时此刻,他的确想用书法来表示自己心中的愿望。

提起毛笔,聚气凝神。

挥洒!

大功告成!

他在宣纸上写下的,孕是“韦皋”两个字。

的确,他希望身边有一个韦皋。

更希望鹰扬军有无数个韦皋。

现在的西川节度使诸葛斌,显然是不能胜任军事战略的,一旦鹰扬军真的从蜀中对逻些城发起攻击,刘鼎肯定要更换再川节度使。

但是,鹰扬军里面,有谁能够比得上昔年的韦皋呢?

钱鏐,他能不能胜任?

熟悉唐朝历史的都知道,剑南西川节度使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位。蜀地民风强悍,少数民族众多不说,南面有南诏,西面有吐蕃。天宝战争时期,唐军和南诏的战争,总共十八万精锐都覆没在这片土地上,以至于宋代得出了唐朝是覆灭于西南夷手上的结论。当时韦皋走马上任西川节度使,看好他的人,几乎一个都没有,甚至连皇帝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去上任的。

以韦皋所处的位置而言,仅附近云南一地的少数民族就有数十万,吐蕃入侵常常以他们为前锋,这给了唐军非常大的压力。吐蕃是大唐开国以来的宿敌,甚至趁唐朝在安史之乱中元气大伤的情况下派兵一度占据了长安。在这样一个腹背受敌的地方,年轻的智将韦皋开始了他的经营。

中国历代推崇的就是斗智而不斗力。韦皋不是一个只知道打仗的莽夫,自然不会干两面作战的蠢事。政治能力极高的他上任之后立马分清了形势,确立了对剑南一地有威胁的几个敌人,并制定了各种不同的应对方法。简单的说来,就是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韦皋首先对境内的东蛮进行安抚,然后于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派遣属下判官崔佐时去南诏国与之盟好,离间南诏与吐蕃的关系。南诏国在臣属吐蕃的二十余年之后,又重新向唐朝称臣纳贡。当时吐蕃对唐朝内地的入侵一般分为两条线,一条是通过陇右,一条则是通过西川。从西川这条路进攻唐朝必然要与南诏联手,此时虽然南诏已经与唐朝盟好称臣,但是迫于吐蕃的压力,并不敢公开与其敌对。

贞元四年九月,吐蕃发兵十万进攻蜀地,命南诏配合攻击。南昭王被迫发兵屯于沪北(今四川攀枝花附近),做做样子。韦皋一看机会来了,写了一封书信给南诏王,极力夸奖南昭王归化唐朝的诚意。他将此信用银子打造的封函包装起来,然后故意落入吐蕃手中。

吐蕃一看之下当然会怀疑南诏,因此派遣两万兵马屯扎在会川(今四川会理西),阻挡南诏军入蜀的必经之路,防范之心显露无疑。南诏王一看吐蕃对他如此猜忌,大怒,直接带兵回家。南诏与吐蕃关系最终完全破裂,真正地倒向唐朝这一边。吐蕃失去了南诏的帮助后,再想入侵蜀地也就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

南诏王退军后,吐蕃分兵四万攻两林骠旁,三万攻东蛮,七千寇清溪关,五千寇铜山。韦皋以黎州(今四川汉源县)刺史韦晋等与东蛮连兵防守,利用地利破吐蕃于清溪关(今四川洛县境内)外。吐蕃失败之后并不甘心,又发兵二万攻打清溪关,一万攻东蛮。韦皋则命韦晋镇守要冲城,指挥全军作战。又命葡州经略使刘朝彩等出关反击。在韦皋的指挥下,唐军努力奋战,大破吐蕃军,获得了这次防御作战的全面胜利。

吐蕃屡屡入侵,可谓是唐朝的头号大敌,韦皋当然不是一个只挨打不还手的人,贞元五年(公元789年),韦皋对吐蕃发动了第一次攻击作战。他派遣大将王有道率两千精兵和东蛮联手,破吐蕃于台登(今四川冕宁沪沽),杀青海大酋乞臧遮遮、腊城酋悉多杨朱及论东柴等,史书上说“虏坠死崖谷不可计,多获牛马铠装。遮遮,尚结赞之子,虏贵将悍雄者也;既败,酋长百余行哭随之。悍将已亡,则屯栅以次降定。”算是为大唐出了一口长安被占领的恶气,韦皋由此被升为检校吏部尚书。

中国有史以来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一直让人非常头疼,民族叛乱简直就是家常便饭,韦皋自然也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刚刚安抚了蜀地的几个少数民族头目,谁知道还没过多久,其中一个叫梦冲的就反叛投靠吐蕃。不但如此,还隔绝了唐朝使者入南诏的道路。韦皋并没有学他的“前世”诸葛武侯那样对梦冲七擒七纵、天搞感情攻势,而是非常干脆地在琵琶川下将他斩首,另立这个部落的二头目为首领。从此少数民族纷纷震服,韦皋也将蜀地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朝廷筑盐州城(今宁夏盐池县),这座城就在吐蕃的眼皮底下,吐蕃当然不会看着它就这样完工。为了保证城池的安全竣工,韦皋又一次主动进攻,攻破吐蕃峨和(今四川松潘叠溪营北60里永镇桥)、通鹤、定廉城(今四川阿坝理县),逾的博岭,包围维州(今四川理县东北),搏栖鸡,攻下羊溪等三城,还把吐蕃的定廉城一把火烧了。吐蕃的南道元帅论莽热来援救,也被击败,杀伤数千人。

于是,盐州城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顺利筑好。到了贞元十三年,韦皋又光复了原来失去的葡州口此时的韦皋对于吐蕃而言,简直如同眼中钉肉中刺一般可恨了,大兵压境、屡屡进攻。不过,韦皋不但进攻是一把好手,防守同样稳健,吐蕃的进攻连连吃鳖。

以上情形持续到贞元十五年,在这一年,韦皋的分化政策取得了成效,在帝国西南形成了以韦皋为代表的大唐、南诏共同对付吐蕃的局面。边境上虽然大小冲突不断,但是在韦皋的领导下,失败的一方总是吐蕃。断断续续的战争在贞元十七年终于形成了一场大战,鉴于帝国西南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吐蕃,吐蕃赞普向北方发动总攻击,进攻灵、朔二州,并且攻破麟州。

韦皋再一次主动出击,在帝国西南,他将军队分成十路,大举向吐蕃腹地进攻,真是大胆而又华丽的作战风格。分散的军队并没有被各个击破,反而在一开始就击破了吐蕃和阿拉伯阿拔斯帝国的联军。于是,“康、黑衣大食等兵及吐蕃大酋皆降,获甲二万首“。

这场大规模的战争从春天打到秋天,到了十月份,韦皋已经击破吐蕃军队十六万,攻下城池七座、军镇五座。然后又向维州进攻,将吐蕃的救兵一一击破,迫使吐蕃赞普袭击帝国西北方的军队回来救援,最后在维州进行决战口这次决战中,韦皋使用诱敌深入的计策,十万敌军被歼过半,活捉了敌人的总指挥论莽热。

韦皋在蜀地二十一年,总共击破吐蕃军队四十八万,擒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一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和韦皋同一时代的武将几乎无人能出其右,绝对能算得上是不世出的名将。韦皋不但仗打得好,玩起政洛同样一把罩。不但将蜀地治理得很好(韦皋死后,蜀人见到他的遗像都会拜祭。),而且辅佐太子登上皇位,将他的政敌驱逐,最后得封南康郡王。

三天后,钱鏐到达骊山华清宫,面见刘鼎。

他是自动请缨,要率军突袭逻些城的。

他希望独每一面,不希望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

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他相信刘鼎明白他的这种想法口

刘鼎开门见山的说道:“具美,你真的要到逻些城去?”

钱鏐说道:“我愿意去!”

刘鼎说道,“你有什么条件?都说吧!”

钱鏐说道:“我希望从义胜军里面抽调一万精锐,同时将顾全武调来给我。

刘鼎说道:“行!”

钱鏐说道:“粮食的问题,我找谁解决?”

刘鼎说道:“我亲自负责。”

钱鏐说道:“好!”

刘鼎说道:“我决定任命你为西川节度使兼东川节度使!”

钱鏐明显一愣,跟着喜出望外的说道:“谢谢殿下!”

他并不奢求自己能够担任西川节度使,这个职务不但是个肥缺,也是个容易让人猜疑的职务,主要是因为蜀中的地理位置影响,掌权者是绝对不会委派信不过的人担任的。刘鼎任命自己为西川节度使,显然是信任自己,钱鏐虽然说不上十分激动,却也有些感触。

刘鼎说道,“但是,你的任务,不单单是袭击逻些城,还要协助杨行密攻打南诏。”

钱鏐凛然回答:“没有问题。”

蜀中盆地素来丰饶,物产丰富,支撑两场小规模的战斗,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刘鼎做出这个决定,当然也考虑到了。

刘鼎又说道:“根据三眼都的情报,目前吐蕃的军队主力,都在西域附近,准备对抗回鹘人的攻击。在逻些城的东面,应该只有几个战斗力不强的代本,你要注意隐瞒消息,速战速决。”

代本是吐蕃军队的编制,大约相当于现代军队的一个团,人数在千人左右。

逻些城的东面,在墨脱的周边地区,只有几千人的吐蕃军队,正是鹰扬军动手的大好时机。

钱鏐回答:“属下明白!”

自称从“我“改为“属下,“表明他已经正式承认刘鼎的地位。

龙纪四年九月三日,朝廷正式任命钱鏐为新成立的剑南节度使,经略东川和西川,同时对付吐蕃和南诏。

【我的新书《我的白金五星酒店》已经上传,现在正在努力冲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投票,多多收藏。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第581章 秋高气爽(2)

翻山,华清宫。

太阳映照在骗山上,显得懒洋洋的。

秋日的阳光是最和煦的,和煦得好像是情人的手。

照射在村叶的上面,再倒映出来。光怪陆离,令人迷失。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实在走出来散步的最好时机。

生活在骗山的每个人,都喜欢出来散步。

刘鼎每天早上,都要沿着华清宫门口的小路,走到老君庙。

这段路景色怡人,空气清新,只要走过的人。都会觉得心旷神怡。

翻山的枫叶,已经有些微红,点缀在一片的翠绿当中,显得煞是好看。

微风从山岭间吹来,有丝丝的凉意,同时带来清新的树木花草的气息,给人强大的生命力口走在这样的山岭间,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鹰扬军的其他高层,也很喜欢这样的散步方式,刚好可以思考问题。兰三两两之间,也可以商讨问题。在散步道路的两侧,又有凉亭。又有座椅,甚至还有随时可以喝茶的地方,每一次的散步,都像是在游山玩水就差没有人在刘鼎的背后打伞了,那是皇个本能享受的。

由于翻山的生活实在是太安逸。甚至有人暗率嘟囔,为什么不将未来的都城定在长安,这样就可以天天到驹山来消热避暑了。洛阳固然是个好地方,可是夏天却还是比较炎热的。而且附近的嵩山上也没有温耘在一天的疲惫以后,能够在温泉里面泡一恐,实在是最舒服的事情。

刘鼎、朱有泪等人沿着山路慢慢的走着,最后在白龙潭的边上的凉亭坐下来。

白龙潭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