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鼎 >

第540章

汉鼎-第540章

小说: 汉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思妍转头看着刘鼎。良久才缓缓地说道:“我相信了,你是真的没有见过她。”
    刘鼎没好气的说道:“李姑娘,你这种多疑的性格,能不能稍微改一改?”
    李思妍毫不迟疑的说道:“不能改,尤其是在你面前不能改。你身上蕴藏地秘密太多了,我到现在,都搞不懂。你有什么本事可以将我哥哥弄到日本去。他当初可是纺不会离开大唐国土的。”
    刘鼎随意地说道:“很简单,日本也是大唐国土的一部分。”
    李思妍狐疑的说道:“这么简单?”
    刘鼎点头说道:“就这么简单。”
    李思妍半信半疑的看着他。最后终于有点相信了。
    薛茗儿走上前去,拉着梧桐树垂下来的一根枝条。轻轻的摇晃着,只听到一阵清脆的风铃声传来。
    刘鼎等人好奇地抬起头来,发现梧桐树上藏着一串银色地风铃,如果不是熟人,想必是很难发现的。
    一会儿以后,有个老妇人打开大门,看到是李思妍,点点头,却没有说话,打开大门就转身走了。
    李思妍就这样闯了进去,薛茗儿跟在后面。
    刘鼎狐疑地看看四周,最终跟在后面走了进去。
    令狐翼和藏勒昭也走了进去,其余的鬼雨都战士都悄悄地顺着围墙散开,隐藏在黑暗中警惕的看着四周。
    里面是个小院子,收拾的并不好,到处都是胡乱摆放的玉石,大的有几个人高,仿佛是一座假山,小的只有拳头大,仿佛是鸭蛋。似乎又有些盆景,夹杂在凌乱的玉石中,但是黑暗中看的不清楚,因为这个庭院里面完全没有灯。若非月色很好,只怕已经撞到石头上面去了。玉寄灵也是脾气古怪,明知道有客人来了,居然也没有点灯。
    传说的漱玉,传说中的玉寄灵姑娘,难道就生活在这里?
    疑问很快都变成了现实。
    传说中的漱玉,传说中的玉寄灵姑娘,的确生活在这里。
    进了小院子以后,后面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只看到三座精美的屏风慢慢的挪开,出一条洁白的鹅卵石小路来。在鹅卵石小路的周围,都是矮矮的茂密的罗汉竹,修建得十分整齐。空气中好像还散发着夜来香的味道,却不知道是从哪里飘来的。在鹅卵石小路的两边,刘鼎看到两个类似藏獒的大家伙,它们很警惕的盯着来往的人,却没有发出丝毫的声音。过了鹅卵石小路以后,后面是一个更小的院子,院子里有座精致的假山,流水潺潺。不远处有灯光透射出来,想必就是玉寄灵姑娘的所在了。果然,李思妍轻车熟路的走到灯光的外面,门是敞开的,直接就可以进去。里面是很精美的木地板,表面上银白色的,周围没有任何家具,显得非常的空旷。在门口的上面有块木匾,上面写的正是“漱玉”三个字,落款人竟然是前朝宰相杨素。
第353章 鄂州(5)
    玉寄灵正在青玉案的背后。埋头雕刻着什么。她面前的青玉案上。摆放着最简单的工具。整个青玉案同样显得非常的空旷。玉寄灵容貌还算俏丽。瓜子脸。柳梢眉。和薛茗儿有几分相似。可是脸色明显有些苍白。好像是贫血的样子。她似乎还有些异族血统。眼睛不是黑色。而是浅蓝色的。秀发也有些发黄。更奇怪的是。这样不算冷的天气中。玉寄灵居然穿着白色的貂裘。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额头上居然没有半点的汗水。
    刘鼎心底下觉得奇怪。却没有吭声。
    听到外面的脚步声。玉寄灵头也不抬的说道:“思妍。我就知道是你。”
    她的声音有些微弱。但是柔柔的。还算好听。不过言语间。还是让刘鼎听出一点特别之处来。她的汉语带有一点点北方口音。说明她的确不是纯正的汉人。原来漱玉的主人居然不是纯正的汉人。漱玉三个大字还是前朝的大臣杨素所题。赫赫有名的漱玉居然隐藏在这里。这中间不知道有些秘密?
    李思妍走到青玉案的前面。笑眯眯的说道:“为什么?”
    玉寄灵说道:“只有你才会三更半夜的登门。赵大娘没有说你吧?是不是又没有地方睡了?”
    李思妍说道:“好姐姐。你苍了。”玉寄灵看了看她背后。神色冷漠的说道:“你带来的人可真多?你成了班主了?”
    李思妍扑哧一笑。随即说道:“不错。我现在是班主了。后面的人都是打杂地。尤其是那个大个子。是我新收的。本事不错。就是脑袋瓜不太好使。不肯听我的话。我决定三天不给他饭吃。”
    玉寄灵看了看刘鼎。似乎有些诧异。随即说道:“他真的是你地手下?”
    李思妍笑着说道:“当然。专门演小丑地。你别看他个子高大。其实本事是不错的。”
    她指着自己的脑袋。冷冷地说道:“他最大的问题。是在这里。”
    玉寄灵轻轻摇摇头。低声的说道:“思妍就还是喜欢吹牛。他气色不凡。气宇轩昂。怎么可能投身到你的龙家班?他应该是战场上锻炼出来地人。你看他的眼神就知道。杀人盈野的人才有这样地眼神。他是你地保镖?还是你的护卫?你这个龙家班地班主。是不是赚到大钱了。居然要请保镖了?你要是真的有钱。我这里刚好有些好东西。便宜卖给你吧!”
    李思妍苦着脸说道:“玉姐姐。我现在落难了。买不起你地东西了。只能来看看你。你可千万不要不高兴啊。”
    玉寄灵微笑着说道:“你专程来看我。比买我的东西还让我高兴。”
    李思妍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和朋友今晚要在你这里过夜。”
    玉寄灵点头答应。温和的说道:“求之不得呢。说起来。我也有四百七十七天没有见过你了。还以为你已经忘记我了。每次听你讲各地的有趣故事。对我来说。实在是最好的回忆呢!”
    李思妍赞叹的说道:“玉姐姐的时间算的真准啊!多少天都记得清清楚楚。”
    玉寄灵看了刘鼎一眼。有些为难的说道:“只是我们这里不招待男客的。他倒是有些不方便。”
    刘鼎拱手说道:“玉姑娘不必挂怀。在下自有去处。”
    玉寄灵转头看着他。下意识的说道:“嗯?”
    刘鼎拱手说道:“在下刘鼎。”
    玉寄灵微微有些愕然。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反应过来。茫然的说道:“你……是刘鼎?你什么时候加入的龙家班?”
    话音未落。李思妍已经噗哧一声笑出来。
    玉寄灵却没有笑。反而很专心的看着刘鼎。
    刘鼎正色说道:“在下和李姑娘素味平生而已。”
    玉寄灵这才悄悄的转了转眼珠。转头朝李思妍说道:“你这个班主真厉害啊!眼光不赖。真的不赖!”
    李思妍得意的笑起来:“当然!没有点水平的人。本姑娘是看不上的。”
    玉寄灵含笑说道:“刘大人大驾光临。小女子身有残疾。就不能行礼了。”
    刘鼎好奇的说道:“这里真的是漱玉么?”
    玉寄灵微笑着说道:“难怪刘大人诧异。这里的确是漱玉。每个人心目中的漱玉。似乎都应该是富丽堂皇。豪华高贵。遍地都是奇珍异宝。随手都是稀世珍品。其实啊。这都是错觉。漱玉就是一个加工玉石的工场。小女子就是工匠。仅此而已。”
    刘鼎低声的说道:“原来如此。”
    李思妍说道:“姐姐。你别理他。他不是好人。”
    她转头朝刘鼎说道:“刘鼎。你可以走啦。谢谢你一路护送我俩到这里来。”
    刘鼎拱手告辞。
    玉寄灵忽然说道:“刘大人若是有空。不妨逗留片刻。小女子有事相询。”
    刘鼎转过身来。缓缓的说道:“姑娘请说。”
    玉寄灵轻声的说道:“你……在金陵府买走的东西还在么?”
    刘鼎摇头说道:“不在了。”
    玉寄灵皱眉说道:“送人了?”
    刘鼎摇头说道:“我将它们和一位姑娘一起埋葬了。”
    李思妍和薛茗儿都惊讶的看着刘鼎。
    玉寄灵嘴唇微微有些发灰。那对钻石吊坠是她最得意的产品。上面镶嵌的钻石。是她花费了无数的心血才镶嵌上去地。可是没有人知道钻石的价值。摆出去很久时间。都没有人问津。正在她高度失望的时候。金陵府忽然传来刘鼎买走了这双钻石吊坠。她还以为终于遇到了识货之人。遇到了知音。没想到刘鼎居然是拿来做殉葬品去了。
    一时间。玉寄灵姑娘仿佛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李思妍好奇的说道:“哪个姑娘?”
    刘鼎微叹一声。将裴月苏地事情简单地说了。
    玉寄灵低声的叹息着。
    薛茗儿触景生情。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思妍听完以后。也怔怔的不说话。眼眶里似乎有些泪珠。
    刘鼎满怀歉意地说道:“亵渎了姑娘。真是不好意思。”
    玉寄灵语调有些艰涩的说道:“没事……其实很好。就让它们永远陪伴那位姑娘吧。”
    刘鼎说道:“多谢!”
    玉寄灵微微犹豫片刻。轻声说道:“刘大人。初次见面。小女子想请你帮个小忙。不知道刘大人……”
    刘鼎沉声说道:“请说。”
    玉寄灵伸手从左侧的抽屉拿出一个小小的盒子来。放到青玉案地边沿。低声的说道:“思妍。帮我打开。”
    李思妍好奇的接过来。发觉这是个不大地锦盒。上面有把小小地铜锁。已经有些锈迹。她吃着拉了拉铜锁。却发现铜锁一下子就被拉断了。打开锦盒一看。里面是一块绿色的宝石。想必是祖母绿。它地外表并不显眼。宛如一颗鸡心的形状。祖母绿虽然珍贵。可是李思妍还是看过不少地。并不觉得什么稀
    但是拿起来以后。发现沉甸甸的。似乎有种坠手的感觉。还有股凉丝丝的凉意从手心往心里钻。给人的感觉怪怪的。她放到眼前仔细的察看。发现上面好像还有些古怪的文字。相互缠绕成一个佛手的图案。同时。在祖母绿的周围。隐约还有些模糊的印记。似乎是从什么东西上拆下来似的。李思妍仔细的看过以后。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好像是吐谷浑的文字。莫非是吐谷浑的东西?”
    玉寄灵点点头。表示李思妍的猜测是对的。她向刘鼎说道:“刘大人。这颗祖母绿是两百前别人寄存在漱玉的。还请刘大人帮小女子一个小忙。将它物归原主。”
    李思妍好奇的说道:“谁的?”
    玉寄灵轻声的说道:“吐谷浑的王。”
    李思妍条件发射的说道:“吐谷浑的哪个王?”
    根据典籍记载。吐谷浑。是我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南北朝时期。涉归死。其嫡子奕(一作若)洛环(即慕容)继为单于。与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止于罕(今甘肃临夏桴罕山。即大力加山)。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强部。最后定都伏俟城。
    吐谷浑最时有王、公等号及仆射、尚书、将军、郎中等官职。伏俟城中有小城、宫殿。布局受汉地影响较多。王公服式略同于汉族。使用汉文。主要从事畜牧业。马。、羊、驼数量很多。有良马号为“青海骢”。所产牲畜曾大量输往内地。喜射猎。以肉酪为粮。兼营农业。农作物有青稞、麦、豆。北界祁连山一带。气候较冷。产蔓菁、青稞。出产铜、铁、丹砂。善作兵器。吐谷浑商队很活跃。远至长江和黄河下游。西至波斯。国无常赋。需要时向富室、商人收税以充国用。刑罚简略。杀人及盗马者处死。其余则征物以赎罪。其宗教。原信奉萨满教。西迁后。逐步信仰佛教。
    根据典籍记载。吐蕃兴起以后。向甘青地区扩张。唐龙朔三年(663)。吐谷浑被吐蕃所灭。诺曷钵奔凉州。后受到回鹘人排挤。率数千帐内附唐。唐徙其部众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子孙仍世袭青海地号。直至贞元(785804)时为止。在这期间。因为灵州经常受到吐蕃、突厥的攻击。又有党项人崛起。故吐谷浑依然不得安宁。不得不继续向东迁移。
    其实。中间有些记载并不准确。安史之乱以后。吐蕃人大举进攻大唐西北。吐谷浑四散奔逃避难。有部分散落在河西走廊。有部分归顺吐蕃。也有部分迁入内地。还有部分迁居到山西东北部云州一带。其中迁居到云州一带的吐谷浑实力最强的。今日李克用地死对头赫连铎就是吐谷浑人。赫连铎所在的部落。是吐谷浑人主要的所在。根据不完全统计。有人口近四十万。其中控甲战士在五万左右。
    由于吐谷浑四分五裂。分散各地。因此拥有众多大大小小的王。其中势力最大地当然是赫连铎。但是在其他地方。例如河西走廊、例如西域、例如灵州一带。都有吐谷浑人地存在。甚至在幽州附近。也有吐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