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527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527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然,如何会有这般奇思妙想,更关键的是还如此看起来有效强力。

    ……

    朱慈烺的讲解一直到了黄昏,众人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眼见众人走了,朱慈烺这才站起身,伸了个懒腰。不过,朱慈烺倒是很眼尖地发现李邦华一直走在人群最后头。

    见此,朱慈烺明白了什么,走过去,与李邦华并肩道:“李爱卿,眼下这么晚了,陪朕一起用个晚餐吧。”


第九章:新东林党

    能被皇帝请吃饭,这显然是一个殊荣。

    “那臣可就不客气了。”李邦华笑道。

    “每天一个人吃饭,也怪没意思,李爱卿能来陪,朕还开心呢,何必客气。”朱慈烺笑道:“往常呐,朕参加工……看书,听说有一些东家,最爱下班的时候喊人一起出去玩,以为可以联络感情,殊不知人家长工也想陪陪家人,哪里想陪东家赔笑?所以呐,朕有时候一直要耽误你们时间到晚上,也挺过意不去。”

    “圣上仁心,是百姓福分。”这一句话,李邦华听着却是感慨无比。

    毕竟,没有哪个老板是不希望手底下天天加班的。但朱慈烺能如此为属下着想,自然当得起仁心二字。

    两人到了偏厅,御厨很快也准备好了晚宴。

    菜罕见的少,四菜一汤,朱慈烺采用了后世的国宴标准。当然,水平也是国宴级别的。

    没有什么繁文缛节,朱慈烺与李邦华也算相识很久了,这些年连战连捷,帝国从即将崩溃的末路走向中兴,两人都积累了相当深厚的合作友谊。

    古人讲究寝不言,食不语,说这是故君子之风。

    但在这种分餐制的情况下,显然也不用担心说话口水乱飞打扰胃口,继续沉默反而徒增尴尬。

    况且,李邦华显然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一阵沉默过后,李邦华道:“陛下今日‘明定国是’与‘财政预算制度’实在是高明非凡,微臣今日几多思量,总有几分后知后觉的惊叹。”

    “李爱卿多想了。”朱慈烺拿起一块虎皮肉。这是董小宛所创,朱慈烺去了一趟江南,倒是口味也刁了。宫中御厨自然迅速跟进,滋味亦是不输原主。

    朱慈烺一边品味美食,一边道:“这些也是朕这几年灵光乍现的东西,要让朕现在再想一个,朕也是想不出来的。随缘吧。倒是这明定国是与财政预算制度,李爱卿如何看呀。”

    李邦华坐直身子,朱慈烺问得随意,李邦华可不敢回答得也随意,他思虑一下,才道:“微臣想,这具是上策。通过每半年、每年一度国务会议,明定国是,指定财政预算制度,这都可以大大改进而今国务乱象。只是,人力有穷时。纵然思虑再深,臣亦是担心,临时若有突发急务,却是当如何是好?比如战乱、天灾甚至疫情……”

    朱慈烺缓缓颔首,战乱、天灾以及疫情,这些都是大明发生过的事情,不是李邦华乱说。

    而且,临时有急务,的确是一个问题。

    “爱卿的新东林党,建立得如何了。”朱慈烺笑道。

    李邦华愣了愣,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这件事,朱慈烺上次提起的时候,已经是差不多两三年前的时候了。那时候,朱慈烺还没有登基了。

    也正是朱慈烺对党务的理解,对党政的良性看法,这才让朝中的党争内耗没有形成气候。

    朱慈烺这般胸怀,也是李邦华最为感动的地方。让李邦华从一开始的欣赏转变为投入阵营。

    “新东林的事情……说来惭愧,两年前进展颇为顺利。只是到今年……”李邦华迟疑了一下,这才道:“是微臣懈怠了,以至于新东林也有些要沾染上曾经的陋习了。”

    说完,李邦华一脸苦笑。

    朱慈烺细细继续听下去,这才明白而今新东林是怎么个模样。

    今年是大明二七九年,也就是西元1646年。如果崇祯皇帝还没有挂的话,现在就是崇祯十八年。

    两年前,崇祯十六年的时候,朱慈烺与李邦华相识。那时,朱慈烺提出了复兴东林的计划,也认可了党派竞争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朱慈烺心目中现代化的政党模样。

    这等于是直接认可了政党公开的趋势。

    复兴东林党以及朱慈烺对党派的态度让李邦华决定跟随于朱慈烺,并且致力于复兴东林党的计划。

    那时,正是朱慈烺与复社矛盾公开化的时候。也正是朱慈烺对东林埋下的这颗棋子,极大的影响了复社内部的凝聚力,从而让复社的对抗不得不宣告失败,最终大名鼎鼎的复社四公子都有三个投入了朱慈烺的麾下。

    无论如何,东林党以及复社这些跳得最欢的反对派不再兴风作浪。

    依靠着李邦华的个人魅力,以及皇帝陛下对于党派公开化以及党派竞争的认可,新东林党迅速发展壮大,不仅吸收了相当多的江浙派官员,也在新一代的士子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但伴随着皇帝陛下的登基,以及李邦华登上首相之位,新东林党便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杂音。

    最主要的,就是鱼龙混杂。

    这不是新东林的加入难度降低了,而是趋炎附势者太多了。

    这让李邦华心中忧虑,他不断试图阻止,却发现事与愿违。而且,党内对于新成员的迅速增多纷纷欣喜,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

    但是,事实证明李邦华的感觉是对的。

    “现在,京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党派……”李邦华道:“名曰共和社,在士林之中颇受欢迎。到了这时,党中同僚这才想起我当初的话……”

    “共和共和……调五谷以合众口,这名字取得不错。他们的纲领是什么?”朱慈烺道。

    “纲领?”李邦华回忆了一下,才道:“一开始,党中不少人并不喜欢他们。因为这群年轻人整日喊着打打杀杀,口号便是:星辰大海,大明未来。挺顺口的,就是朝中不少人徇私刚刚结束战争没多久,这群小年轻就喊着打打杀杀,是以,许多人并不喜欢。但……士林之中却以他为盛。”

    “这一点上,新东林就落后了。一个政党,不应该是为了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而存在。他们应当是为了自己共同的志趣,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被组织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用来争权夺利,用来尔虞我诈,保卫自己的个人利益。这一点上,恐怕才是共和社胜过你们东林的原因。不管是老的,还是旧的。一旦忘了初心,当初因此而走在一起的朋友就会分道扬镳。”朱慈烺说罢,李邦华渐渐明悟。


第十章:世家子

    说完这些政党的事情朱慈烺拿起暖壶暖手,闭目静思,不再着急开腔。

    李邦华消化着巨大的信息量,也是放下了筷子。两人的胃口不错,草草吃了些东西,留下一些果点以后便没有在吃饭。现在用过晚餐,太监们收光了餐具,殿内只余下两人。一阵舒缓的呼吸过后,李邦华道:“臣明白了。”

    朱慈烺笑了,他明白李邦华听出了自己的意思,不再绕圈子,道:“李爱卿还记得当年,士大夫一体纳粮的事情吗?猜一猜,朕当年面见各地士绅的时候,是如何说服江南豪族的。”

    没错,朱慈烺当年在京师推行财政改革的时候阻力是非常大的。

    但颇为奇怪的是,这些最大的阻力却并不来源于江南,而是直隶地区反弹最为强烈。

    虽然这首先是源于顺天府率先改革,但士绅之间彼此通气,岂会齐齐沉默?要知道,大明税赋重镇一直以来可都是在江南。

    李邦华也很疑惑:“这也是微臣此前担心的一点,微臣百般查探,只听闻乡贤尽皆赞叹陛下公允,应是此处不足,别处有补。”

    朱慈烺缓缓颔首:“没错,朕是答应了一些让步。当然对比帝国能得到的,朕认为,是远远足够的。这就是……提名权!”

    提名权就是字面意思,提出某人的名字。

    当然,也可以提自己的名字。

    如果不说具体应用场景,大家是会一头雾水的,但如果知道了这个应用场景,那就恍然大悟。

    待到李邦华听完朱慈烺接下来所言的事情以后,李邦华顿时明白了一切:“圣上所料深远……臣,佩服。城上意欲国事访问,臣鼎力完成,绝不给圣上拖后腿。”

    “爱卿所为,朕都看在眼里!”朱慈烺轻声地说着,亲自送李邦华出了殿。

    ……

    翌日一早,京师第一高楼,恒信酒店的九楼天字一号套房里,一群侍女们伺候着一个男子更衣。

    如果是后世的人看来,这可当真是奢侈无比。

    但这样的举动对于宋继澄而言,却是再寻常不过。也许大明时代对比后世生活质量有许多地方的不如。

    但单纯从人力方面来说,大明这个时代却可以让人伺候的舒舒服服。毕竟,就是在后世,就是顶尖富豪,也未必能享受到这个时代奴仆们伺候人的本事。

    当然,这一位宋继澄也不是什么寻常人物。他是来自山东胶东的名门望族掌门人。

    宋氏家族系胶东名门望族。原籍是长清人,永乐年间迁徙道莱阳,曾祖父宋肖,岁贡生,临洮通判。宋兆祥,万历乙酉举人,汝宁同知。兆祥有三子,长子继登,甲辰进士,官至南京鸿胪寺卿。次继发,崇祯年戊辰进士,长洲知县。宋继登长子宋琮,天启辛酉年举人。崇祯戊辰进士,初授祥符县知县,后归乡里,文名极重。次子宋珵,崇祯元年恩荫贡生。宋玫,字文玉,号九青。历官虞城知县、繁杞县知县、吏科给事中、刑科都给事中、太常少卿、大理卿、工部右侍郎等职。崇祯十五年因事免职归里。第二年癸未邑难中,因在抗击清兵而死。赠兵部尚书。

    至于宋继澄,则是系宋兆祥三子,天启七年举人,善古文词,文名满海内。而且是曾任兵部尚书黄嘉善之孙婿。

    往常说起大明,判断一个家族是否是豪族,一个非常关键的标准就是这一代家族里有没有进士。

    宋氏近年累有进士,显然是标准的望族。

    当然,对于一个大家族而言,守业之人是举人也是足够了。别觉得举人没有考上进士就如何了。这自古以来就只有穷秀才,可从来没有穷举人的说法。

    一个人考上了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比如《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年轻的时候是神童,很快就考了举人,后来折腾了三朝皇帝,没考上进士,绝望了,去当了县令,如果没有朱慈烺的赏识,后来便只能在知州的位置上退休回老家。

    后世人如果不了解古代的情况,粗看大多觉得不过如此,但替代一下,便可以一目了然。

    比如宋应星是神童,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难度相当于考进重点大学的本科,后来在28岁的时候考上全省第六的举人(难度相当于各个核心部门核心岗位的公务员遴选考试。)

    当然,宋应星还不满足于此,他要继续考进士。

    如果考上了进士,未来就有机会冲刺七长老,再不济,那也是中组部里挂号的后备干部。

    没考上,那也没关系。

    举人可以通过吏部铨选下基层,依旧当官。当然,一般也就是个县丞(副县长),如宋应星这样当上正职的很少。就是宋应星自己,后来也是县令不当,回家当了个没品级的教谕(相当于县中学校长。)后来几经沉浮,就从知州(地级市市长、市委书记)退休。

    不过嘛,一个举人再是落魄,也是可以从正厅级级别上下来。当然就不会有什么酸举人了。

    于宋继澄而言,也是如此。

    只不过,宋继澄没有选择做官,而是选择留守本地。但饶是如此,一个举人老爷已然是妥妥的赵家人层次。

    而宋氏一门清贵,更是给了宋继澄巨大的能量。

    比如,宋继澄与其子宋琏皆为“复社”中坚人物,在莱阳组织了海滨复社。后来复社与朱慈烺的选择之中,宋继澄听闻东林大佬李邦华已经站在了朱慈烺的一边,于是父子而言便选择了新东林。

    后来政党公开化,两人自然也是堂而皇之地以新东林莱阳地区代表人自居。

    当然,能够让两人这一回入京的关键之处还不是这里。更关键的,还是接下来会参与的一系列政治活动。

    就当宋继澄收拾着衣裳的时候,忽而一旁窗子打开,一个清秀儒雅的男子推开阳台的玻璃窗,啧啧称奇:“没想到,这才两年不见,京师的变化,京师比起之前数十年来还要巨大。父亲大人,十年前的京师如何,比现在如何?”

    显然,这个男子就是宋继澄之子宋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