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395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395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青的脸有点青:“考试?”

    随机,侯青一目十行扫过去,仔仔细细打量着京师时报上的讯息。在三版上,京师时报上面刊登着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号令的详细内容。

    “为保障新闻出版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制止素质低下人员破坏行业成长。新闻出版总署特此实施新闻出版行业人员资格准入考试……未通过考试者,不得进入新闻出版行业任职……”

    这时,外间敲门的声音响了起来。

    两个面色和气,身着白衬衫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一旁,门房疾步走来低声道:“老爷,外间来了新闻出版总署的人。”

    看着这两个年轻人,侯青脸色有些不善。但很快,在刘一和扯弄之下,侯青发现了后面跟着的几个警察,各个都是带着警棍,面色凶恶。

    “敢问几位差爷这是?”侯青挤出一点笑容。

    穿着白衬衫的两人从怀里掏出一张工作者摇了一摇,笑道:“我们是版署的。嗯,新闻出版总署。今天,上门办公。为各位新闻工作者提供报名服务。诸位若是要报考,就准备填个名字吧。”

    “报考?”侯青愣了愣。

    “便是如此。从今往后,若不得新闻出版总署的编修职业考试通过之人,不得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就比方说,若是一个报社编修,写的文字要几万人传阅,却发现连一个正确的字都写不对,那岂不是贻笑大方?朝廷有念于此,便特地开设了考试。诸位……请吧?”年轻人笑了笑,目光落在了侯青的身上。

    那一身白衬衫在这青天白日的反光之下,看得侯青眼睛都要亮花了。

    “考!”侯青咬了咬牙,只是,报名完了以后,他忽然想起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什么时候考?”

    “就在两日后。”白衬衫们笑了笑。

    侯青晕了过去。

    ……

    两日后。

    原本颇为冷清的京师贡院忽然间热闹了起来。

    这里始建于永乐十三年,原来是前朝礼部衙门的旧址,坐北朝南,大门5楹。往里有二门五楹、龙门、明远楼、致公堂、内龙门、聚奎堂、会经堂、十八房等处。

    这里是京师开科取士举行会试的地方。眼下大明二七六年十月显然还不是大明举行会试的时候,故而这里原本也是颇为冷清。

    但新闻出版总署宣布了考试过后,这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自从去年朱慈烺在南京开了金陵报创下偌大威风过后,京师的大报小报也是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

    不算印刷工坊的工人,单独只算在京师里办报的编修们就足足高达数百人之多。眼下新闻出版总署开了这么一个考试,想要往后继续在报业里工作,自然不能错过。就如同非科举当不了官儿一样。

    再加上总有些人觉得办报是个不务正业的活儿,眼下朝堂办下了这么一个考试,顿时也惹得京师百姓趋之若鹜,纵然那些原本不做编修的,也想来考一个出身。

    尤其京师时报更是刊文,想去人家京师时报社里当编修也得考过这个编修证呢。

    侯青预感到了不对劲,但他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到了京师贡院。

    这里墙垣高耸却是环境阴森,公堂、衙署都是高大森严。进入过后,照例一番搜检防止夹带后侯青进了考棚。考棚与此前侯青可靠时一样没变,依旧是十分简陋,外层围墙三重,有外棘墙、内棘墙、砖墙。

    唯一让考生还算放松的是,这里一共有九千多处考棚,此次前来报名的只有一千余人,地方大大宽敞,也不用排到那种靠近五谷轮回之处。

    依旧是如科举一样严厉,但大部分人都表现得十分适应。

    在几个夹带被发现的考生押解出去后,考场内安静了下来。

    侯青看着几个兵卒手捧着试卷分发时,心里咯噔一些,明白了不妙的预感到底是什么。

    试卷下发了下来。

    但侯青只是一看便傻了眼。

    第一题: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是。

    1。《永乐大典》

    2。《古今图书集成》

    3。《艺文类聚》

    4。《太平御览》

    第二题:编修加工整理的作用不包括哪一项。

    1。决定稿件取舍

    2。履行出版单位职责

    3。保证书刊质量

    4。发挥编辑人员的创造性

    ……

    上面的字侯青都认得,只是想要解题却都麻了爪。

    他连忙翻页,想看看下一页的题目都是些什么。

    只是一看,更加慌了。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钱买给另外一个,问他赚了多少?

    一个裁缝,有一块6长长的呢料,她每天从上面剪下来2尺,问多少天后,她剪下最后一段呢料?

    ……

    这些题目一道一道地看下去,侯青的脑袋一下子嗡嗡嗡地响了起来,只感觉要胀破天际。

    但这些题目却又不答不可。侯青也是考试老手了,在京就是准备着两年后的会试,自然明白最基本的道理:写了好歹有几分能得分,要是不写,那可就一分也别想指望了。无奈,只好哗啦啦写过去。

    一路胡言乱语写完后,眼见整个试卷满满都是自己工整的楷书,侯青一颗焦躁的内心终于得到了片刻的安宁。

    只是,为了得到这一份片刻的安宁,侯青的精神都要崩溃了,一路上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题目,整得他脑袋一团浆糊。

    忽然间,侯青又发现试卷上还有一页,是最后几道题。这几道题倒是看起来简单许多。尤其最后两题颇为简单。

    一个是:九乘以七是多少?

    1:九十七。

    2:七十九。

    3:六十三。

    另一个则是:大明总田亩为多少,平均税率为百分之几??

    1:七十万万亩,平均百分之十。

    2:八十万万亩,平均百分之二十。

    3:一百万万亩,平均百分之三十。

    脑子昏沉的侯青刷刷刷纷纷画了个1与3。

    当他走出贡院的时候,只觉得自己昏沉的脑袋只想大睡一觉,这才能够重新恢复思考。这天上地下,纵然是天翻地覆,他也兴不起一点点的注意力。

    一日后……

    崇文门大街上,又响起了报童清脆的的卖报声。

    “新闻出版总署编修考试结果通报!报名者一千,通过者九十三。喜讯,京师时报全员通过!”

    “卖报喽卖报喽。编修资格考试通过名单出炉喽!”

    “京师时报,第一时间获得时事新闻!”

    ……

    刘一和拦住了一个报童,仔细在报刊上寻找了起来。

    九十三人的名字说多不多,一眼扫过去,顶多百来息的时间就能扫过去。只是,怎么看怎么都没发现里面有侯青的名字。

    刘一和心中一沉,知道这是朝廷的反击。

    就当刘一和想着如何应对的时候。

    忽然间,路上有一人高声大呼起来:“怎么可能!京师广评上下竟然一人都没有!”

    “就是!堂堂京师广评的总编修,那可是报业第一才子,竟然榜单无名?定然有那黑心之事!我不服!”

    “我也不服!等等,大家快看,京师时报也说了,这新闻出版总署可以查卷!走,我等查卷去!”

    “同去同去!”

    ……

    街道上一阵喧哗,刘一和亦是感动连连:“民心可用啊,正道在我啊!查卷去!”

    众人纷纷去了澄清坊的新闻出版总署里。

    却不料,这里早已严正以待。一路上,到处都是值守的书吏与士卒。

    “查分?行行行……不过,你们不能进去。就在这大门口查!”夏允彝穿着一身白衬衫,声音沉稳,气度威严。崇祯初年时,夏云彝与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为几社,都是十余年的老交情了。

    这些人虽然被算到复社东林一党名单中,但其实这几人都堪称忠烈。

    五年前,夏云彝进士及第在福建长乐任职知县,革除弊病,考评上佳。这一回陈子龙入京,自然也想起了这些旧友。

    而这,便是这些历史上名人的厉害之处了。寻一番夹带就有好些人才相助。

    这一回,夏云彝便任职新闻出版总署法规清吏司主事,位在六品。

    刘一和见了夏云彝,也不由惊叹了一声:“卿本才子,奈何为虎作伥!”

    但仔细一想,人家没有从中作梗,答应了查分啊。

    一念及此,刘一和急忙闪开身,面色一阵发红。好在,那些嚷嚷着要查分的人也都没注意刘一和这一号人。

    很快,试卷都被拿了出来。

    “咳咳,这一次呢。新闻出版总署为了规范行业秩序,打击不合格的从业人员,故而设立了这一套试卷。为了嘉奖出色者发放津贴,又一套加分题。当然,这些答不对也没关系。但一些基础的常识总要明白吧?”夏云彝朗声道:“所以……竟然有这么一位行业同仁,算不会九乘以七,不晓得大明的田赋多少,税率几何……这种基本常识都不会的人,能答应他从业吗?”

    说着,夏云彝朗声举起了侯青的试卷。

    众人望过去,只见到了一片片的红色叉叉记号。这都是搭错的标志。

    尤其是最后两题上,格外显著。

    刘一和站在夏云彝的十米外远远听着,却依旧觉得脸上火红火红的,滚烫着发烧。他知道,京师广评这一回完了。

    果不其然,全场哗然一片:“我等竟然支持的是这样一个无能之辈,真是瞎了我的眼啊!”

    【读者群号码:。想要催更讨论剧情聊天就来这里吧!我的读者都欢迎来加哟~】


第五章:占领舆论阵地

    澄清坊的大街上,议论声爆炸开来,让京师的这个上午变得格外热闹。在大明帝国新闻出版总署面前的大街上,前来查卷与一种吃瓜群众都不由议论纷纷起来。

    京师天子脚下,懂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大明税率高者不过百分之十,低者亦是有到百分之三,竟然选了百分之三十,这侯青不是胡说八道吗?”

    “就是,我可听在户部当差的二哥说过。广东顺德县,税率也就在3。5%到6。1%之间,就是山东省一些高的的地方亦是不过8。6%到12。2%之间。这一位书生真是迂腐啊,真以为大明朝廷没有善待百姓?还不是那些大户与胥吏逼得!”

    “还有啊,连七九六十三都不知道,如此荒谬,能指望这样一位同仁在议论朝廷大政上有何见解吗?”

    “亏我前些日子还听了京师广评的报道,以为朝廷要对此次打赢了鞑子的忠良收税,忿忿不平呢。眼下再回想,圣上可从来没说过要对将士们征税,只不过是京师传闻要重新理清楚田赋罢了。要我说,这京师广评什么的,一早就是胡说八道。”

    “是啊是啊,圣上都没开口呢。只是京里都说圣上要改田赋罢了,怎么也扯不到忠良上去。眼下一看这侯青的卷子,错的一塌糊涂,能有什么高见?散了吧散了吧,往后啊,那京师广评再也不买了,再也不看了!”

    “如此一位只会妖言惑众却无知可笑的主笔,这京师广评,不看也罢!”

    “请诸位放心。任何开办的报业今后都必须先在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登记。若无超过两位通过编修职业资格考试之人,再也无法办报。朝廷不会容许低劣之人误导舆论,遗祸苍生!”夏云彝高声道出,掷地有声。

    博得满街上一片喝彩:“夏大人做得好!”

    “新闻出版总署这一回做的公正!”

    “好哇!”

    ……

    一片欢乐之下,只余下十步外的刘一和失魂落魄,他知道,他那一位好友这一回是彻底栽了。

    翌日一早。

    京师全城的大小报纸顿时面临了一场大洗牌,能够通过考试之人十不存一,自然还能继续办报的也就一下子稀少了起来。

    原本那些靠着歪门邪道卖了一些报纸的更是在这一场新闻出版总署的扫荡之中倒下。原本,像是京师广评这样编修上百,发行过十万的大报按说也能挺过去的。

    只可惜,报业同仁都晓得京师广评在最近的文章上做了什么蠢事,连侯青都无法通过最基础的编修资格考试,那些草草加入的编修们又有多少本事能通过这一回刁钻的题目呢?

    自然,京师广评全军覆没,连下一期的报纸都无法再行刊发。就是拿到印刷工坊去也绝无一人敢于接单。

    当然,通过率极高的报社也是有的。

    就比如拿到了参考资料的京师时报社陈子龙。以及那些在此前面对传闻官绅一体纳粮新政时没有胡乱发表言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