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1007章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007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论功行赏以后,谷强依旧远远没有到能脱离杨锐而自立的程度,但是,人身依附是有瘾头的。后世的教授经常连硕士生都舍不得毕业,何况是手底下的研究员呢。

    哪怕减弱的人身依附能够将实验室的效率提的更高,愿意主动让步的教授依旧是少的可怜。

    蔡教授叹口气,道:“咱们接下来的项目进行的快一点吧,当然,还是以杨锐你的判断标准为主,几位?”

    “我赞成。”

    “我也赞成。”

    “我更赞成了。反正我也听不懂了。”汪院士今天决定将杨锐给捧起来了,第一句话说出口以后,干脆就承认自己不懂了。

    清华的钱子真教授一听,也笑了起来,道:“得,汪院士您都说不懂了,我也得承认,我也是听得稀里糊涂啊,这个G蛋白偶联受体,我自己是没有做过的。”

    一个专业的方向极多,细分领域更是数不胜数,没有谁能做遍全系列的,钱子真也是说的干脆。

    不过,这个在外行人看来,就有些惊骇了。

    蔡教授连忙道:“咱们今天主要是评审论文,又不是再做一遍研究,恩,也休息了一会了,那咱们再开始。”

    杨锐也不好让大家都围着自己恭维,于是再摊开论文说了起来。

    这一次,他就换成了方式,直接变成了念功劳簿:

    “苏先凯是实验室里率先完成G蛋白纯化的,在接下来的实验里,我分配苏先凯专门做纯化工作,并将纯化的重心转移到去污剂处理的模式……”

    “范振龙在第一阶段中表现出了相当的攻坚能力,在牛视紫红质蛋白的剥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谷强用一锅搅的方式,大大加强了原料制备的速率……”

    校报记者奋笔疾书,时不时的抬头看杨锐一眼,这或许是他经历过的最特别的毕业答辩了。

   


………………………………

第1330章 不要打

    杨锐的毕业答辩悄然而来,悄然而去。

    并没有人刻意的去宣传它。

    杨锐不想提醒所有人,我才刚刚本科毕业。

    北大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宣传杨锐是本校在读生。

    大家都在默默的等待更多的信息传来。

    离子通道实验室和华锐实验室也进入了静默期。

    大家静静地做着之前的工作,期待着变化的来临。

    周一。

    门卫老严带着一名学生,来到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会客厅,喊出了簿耿鑫,道:“簿主任,这位同学是从美国回来的留学生,说从大使馆带了东西回来,想见杨锐主任。”

    门卫老严和门卫老秦以前都是实验室里随便走的,但是,等簿耿鑫进入了离子通道实验室以后,内外检查和管理就变的极严格了,老严和老秦没事的时候就到会客厅止步,免得自找麻烦。

    簿耿鑫用情治人员特有的眼神,审视着留学生,顺带看老严几眼。

    老严心底下,比留学生还要紧张,他可知道这位以前是做特务的,在他的幻想里,不知道酝酿了多少有关于簿耿鑫的故事,午夜梦回,还有想到簿耿鑫以至于紧张的发硬的情况呢。

    簿耿鑫瞥了老严一眼,就将目光转向学生,道:“请问你怎么称呼,找杨锐主任有什么事吗?”

    留学生梳了个背头,看起来有些老气,他好奇的打量着周围,道:“我叫韦兴思,之前在美国读书,临回来的时候,受到大使馆的委托,将三本《科学》带回来给你们。”

    “你好。”簿耿鑫看了对方的证件以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问:“大使馆怎么会专门派你来送杂志。”

    “我的飞机票是大使馆给买的,他们特意给买到了《科学》发售日。”韦兴思说着将包裹好的三本《科学》拿了出来。”

    “你稍等一下,我去看看杨主任在不在。”簿耿鑫是看在对方是留学生的份上,去帮他问一声。如果没有人帮忙携带的话,《科学》邮寄到国内还得近一周的时间。

    不长时间,有七八人从实验室里跑了出来。

    “《science》是在这里面?”打头的谷强声音最大,得到韦兴思的回应后,一把就把包裹给扯开了。

    许正平心疼的道:“多好的牛皮纸啊,你这就给撕烂了,还是美国进口的呢。”

    “现在谁还管得着它呢。”谷强摇头,开始拼命的在目录上找自己的名字。

    许正平摇摇头,道:“你管还是不管,论文都在那里,无非是让你浪费了一张牛皮纸了。”

    谷强的手指从上到下的刷过来,对许正平的话是左耳进右耳出。

    苏先凯也站在他后面看,却是抢在谷强之前,点了点期刊,道:“你在这里。”

    “哈……真的在!”谷强兴奋的身子都在抖。

    他在第二阶段的发现,被杨锐允许发表在了期刊里,而且是全球知名的《科学》。

    谷强望着qiang·gu的英文名,眼眶里几乎要布满了泪水。

    “你就是qianggu啊。”留学生韦兴思忽然感慨了一句。

    谷强的眼神瞬间亮了,问:“我是qianggu怎么了?”

    “我看过你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韦兴思点点头。

    这正是谷强想要的答案,他忍住哈哈大笑的欲望,抬起下巴来,道:“我是有论文发表在《自然》上。”

    “你运气真好。”

    “恩?”

    “你如果在国外的话,最多就是做个技师。”韦兴思的语气有点淡然,像是在寒碜人,又不太像。

    杨锐吃惊的张开嘴,这种挑衅,这种语气,这种态度,这是中二吧,果然就是中二吧,86年的中二少年吗?真是稀罕动物呢。

    谷强的脸色却是瞬间涨红了,怒火让他攥起了拳头,道:“你什么意思。”

    “你不要误会,技师并不是歧视你什么的。”韦兴思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兀自解释道:“我在国外的时候,还是蛮佩服技师的,像是我去的哈佛大学有位技术史密斯,与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合作过,不管是什么实验,任何实验室的细节,你去问他,都能得到答案,是非常厉害的人。”

    谷强瞪着韦兴思,道:“你把话说完。”

    “我说完了啊。”韦兴思自然而然的道:“我就是想赞你的技术好,实验做的好。”

    “你说我最多就是做个技师。”谷强又不是傻的,重复了韦兴思的话,一副你不好好说,我就要揍你的表情。

    韦兴思耸耸肩,道:“国外的技师是没资格发表论文的,不过,你毕竟做出了自己的东西了,发表论文也是应该的,所以说是你运气好。”

    谷强的拳头毫不迟疑的举了起来。

    “不要打架,不要打,不要打……”好心的中国人将谷强给拉开了。

    韦兴思整整衣服,向旁边看着自己的杨锐,道:“我是实话实说,也是他问的。”

    杨锐莫名其妙的想笑,心道:没想到真实的韦兴思,年轻的时候竟是这样的中二少年。

    “杨主任,恭喜您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韦兴思算是认出了杨锐,又说了一句。

    杨锐点点头说了“谢谢”,道:“一般人都是恭喜我发表论文到《科学》的,你了解G蛋白偶联受体吗?”

    韦兴思笑笑,道:“您要发表一个science,还不是手到擒来。我的导师法兰西斯说您做出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以后只要等着获得就可以了,我想,诺贝尔奖比一篇science值得恭喜的多了。”

    韦兴思的导师法兰西斯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日后的成绩也少不了有导师的光环在。

    科学界向来是个很注重师生门第的地方,其实与武侠里的门派差不多,名门大派的年轻俊彦轻而易举的就能得到江湖人的追捧,即使是弃徒也要被人高看一眼,小门小派或者独行客就辛苦了,往往要付出十分的力气,才能获得三分的荣誉,以至于往往做到极限才能进入主流圈子。

    韦兴思的中二病和他的诺奖导师的光环相比,至少能两相抵消。

    杨锐露出笑容来,问道:“你是学成回国了吗?没有想在国外多呆一段时间吗?”

    韦兴思自然而然的道:“清华有邀请我回国,我考虑……”

    “到北大来怎么样?”杨锐打断了韦兴思的话,他早知道韦兴思会去清华的,不过,有小牛还是应该抓住的,虽然中二了一点,但依旧是小牛。

    “您可以做决定吗?”韦兴思有些好奇。

    杨锐自信颔首,道:“我想没有问题,你有什么要求?”

    “我想要一个独立的实验室……”

    “在我的实验室里开个课题组给你怎么样?”杨锐依旧是打断韦兴思的话。

    “我还是想要一个独立实验室。”韦兴思稍微有点固执的样子,但是,对学者来说,拥有独立实验室的诱惑,确实是非常大的。

    杨锐轻笑两声,将《科学》拿到手里,翻到自己的论文处,递给韦兴思,道:“你先看看我们做的项目,再参观一下我们的实验室,然后做决定。我敢肯定,清华是没有这样的条件的。”

    韦兴思迟疑了一下,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发展,确实是有极高的水平了,光是他们在论文中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就是很庞大的家底,不是清华现在所能比的。

    未等韦兴思再说什么,谷强却是从其他研究员手里挣脱了出来,狂吼:“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杨主任,这是个狼崽子!”

    杨锐心道,拉雪橇的狗,谁在乎是哈士奇还是狼呢。明面上,杨锐咳嗽一声,道:“我会全盘考虑的,对了,得给大家看一下我们的论文了,还有,感谢一下大使馆……”

    杨锐一句句的吩咐过去,实验室很快又回到了井然有序的状态。

    只有韦兴思看着论文,一门心思的琢磨,还有谷强咬牙切齿的发出磨后槽牙的声音,像是哈士奇在搞破坏似的。

   


………………………………

第1331章 都是套路

    “这样的话,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我们就算是完成了?”苏先凯将论文瞅了一遍,浑身燥热的想要一把扯掉衣服,高唱一曲东方之珠。

    杨锐笑看他一眼,将一本《科学》拿出来,塞到苏先凯手里,道:“G蛋白项目是你开启的,课题组的基础也是你打出来的,这本期刊给你拿着,可以吹个牛什么的。”

    刚刚回到各自岗位上的实验室众都笑了起来。

    苏先凯摸摸脑袋,压抑着兴奋道了谢,又道:“没想到我们竟然能做到今天的程度。”

    “做着做着就出来了,没有刚起义就想着当皇帝的道理。”

    苏先凯赞同的点头,用回忆往昔的语气道:“我当初就指望着有100万,能把钝化再做一做……”

    在杨锐决定启动G蛋白偶联受体项目之前,苏先凯是独领G蛋白项目组的,并为此做了许多的前置工作。事实上,如果不是G蛋白项目需要的经费太多,以至于苏先凯不得不将该项目交给实验室来完成,他原本是有几率做出国际级的突破的。

    但也就仅此而已。

    苏先凯现在获得的,远比独立做项目好的多。

    科研总归是资本的战场,知识资本和物质资本都是少不了的。杨锐这一次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基本等于动用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全部人力,若是再算上杨锐开金手指省下的,他起码等于动用了两个世界顶级的实验室的人力资源。

    也许有人说,难道两个世界顶级的实验室,就只有10多名的研究员吗?

    然而,80年代的科研世界就是这样子的,到21世纪初,也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一名科研细分领域的研究者,就是一个课题组;一名科研细分领域的研究者,再加一些科研狗,其实还等于是一名科研细分领域的研究者,就是一个项目组;至于一个实验室,到了做某个项目的时候,也抽不出几个人来。

    做科研是很需要资源的,但科研活动的核心又是很私人的。

    能拉出5名研究员的实验室,已经很庞大了,再多就该自己打架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离子通道实验室隐然间也是世界顶级的实验室了。

    杨锐能够管理10名左右的研究员,大量的科研附属人员,并且策划正确的研究方向,提供正确率较高的科研思路,也差不多是一流的科研管理者了。

    杨锐拍拍苏先凯的肩膀,再对韦兴思道:“论文看完了吧,咱们实验室里遛一圈。”

    听他的语气,和商量着遛狗差不多。

    韦兴思瞅了眼还有十几页没看的论文,道:“您如果是为了招揽我的话,我觉得不必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